水的压强的大纲和练习题目_第1页
水的压强的大纲和练习题目_第2页
水的压强的大纲和练习题目_第3页
水的压强的大纲和练习题目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标签:分类: 八年级上册杂谈1.4水的压强 ( 三)学习目标1. 了解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以及压强的大小跟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2. 能用压强计探究水的压强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3. 能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 下列关于压强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 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B. 压强跟压力大小成正比C. 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无关D.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跟压力大小成正比2. 如图 l 12 所示,三个物体质量相同,则对水平桌面压强最大的是(A)A. 甲B. 乙C. 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 三个铁制正方体甲、乙

2、、丙,边长之比是 1:2:3 ,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C)A. 甲B. 乙C. 丙D. 一样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造房子时要先造墙基, 是为了 增大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减小 对地面的压强。5. 一铝制空心圆柱体,底面外径 R 2 米,内径 r 1 米,高 1 米,把它竖放在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铝 2.7 ×103 千克米 3) 解F GmgVg(R2r 2)h gS (R2r 2)p= = =1 米× 2.7 ×103 千克米 3 ×9.8 牛千克 2.646 ×104 帕 科学探究 一、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

3、压强1. 实验 : 如图 113 所示,将水注入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管子中, 仔细观察橡皮膜的变化;随着注入的水的增加,橡皮膜又有什么变化 ?结论 :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深度增大,压强增大。2. 实验 : 将水注入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管子中, 并不断注入水, 仔细观察橡皮膜的变化。结论 :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二、水内部有压强1. 我们去游泳时, 当水浸没胸部时, 会感到胸闷, 说明 水内部也有压强 。海洋学家约翰·墨累的实验中,正是由于水所产生的巨大压强,才将玻璃管压成粉末。2. 探究 : 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1) 提出假设 : 水内部的压强可能

4、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水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水的深度有关;水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水的密度有关;水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水的量有关。(2) 实验设计。实验器材 : 压强计。压强计的原理是当压强计一端金属盒上橡皮膜受到挤压时, 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液面高度差也越大。实验方案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及不同方向,看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记录实验数据。 再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到与水深度一样的盐水中,看 U 形管中高度差的变化情况。(3) 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 :水和其他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5、相等;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gh。4. 合作交流。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下列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上层液体对下层液体有压强B. 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不仅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C. 液体内部压强是液体重力产生的,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液体不可能有向上的压强D.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不仅有向下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析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而液体是具有流动性的,在受到挤压后向各个方向都存在流动的可能, 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

6、挤压作用,即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答C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例 2 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图 114 所示,在逐渐插入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 B )A. 逐渐下凸B. 逐渐上凸C. 保持不变D. 难以判断 解析 由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玻璃筒插入水中时, 下端橡皮膜受到向上的压强作用而向上凸, 又因为越向下时, 压强越大,橡皮膜上凸程度越大。答D 例 3 两支相同的试管内, 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a 管竖直放置, b 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 115 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pa 和 pb 是(B)A.pa<pbB.pa>p

7、bC.papbD. 无法判断 解析 在深度相同的条件下,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大的管底受到的压强大。由于两管液面等高而(a 竖直 b 倾斜,管子的横截面积又一样,说明 (a 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b 管内液体体积。又已知两管内液体质量相等,可见 a 管内液体的密度应大于b 管内液体密度,则有 pa >pb。应选 B。答B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内练习 1. 液体由于受到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内部的压强可用压强计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液体不仅有压强,而且在液体内部也有压强。液体来测量。2.大,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8、相等。增3. 实验证明相同深度水和盐水的压强是不同的。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大的液体,压强也大。4. 如图 116,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 A 点和 B 点的压强大小为(B)A.p ApBB.p A>pBC.pA<pBD. 无法确定5. 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试管逐渐倾斜时 ( 水未溢出 ) ,水对管底的压强与压力将如何变化 ( A )A. 压强和压力都变小B. 压强和压力都变大C. 压强和压力都不变D. 压强不变,压力减小课时小结 重点 :1. 认识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 知道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9、3. 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难点 : 液体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及用液体压强解决一些简单问题。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图 1 17 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 三个容器中都装有水 ) ,能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液体中,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且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 如图 118 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可推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是(B)A. 甲> 丙> 乙B. 乙> 丙> 甲C. 甲 > 乙 > 丙D. 丙 > 乙 > 甲3. 三个质量、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容器

10、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一 19所示,装满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D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甲大B. 乙大C. 丙大D. 一样大4. 上题中,如果三个容器本身重力一样,则桌面受到的压力 ( A ) ,桌面受到的压强 ( A )A. 甲大B. 乙大C. 丙大D. 一样大 深化提高 5. 如图 1 20 所示的容器中液体不装满,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1,若把容器倒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2,则 ( C )A.F1F2B.F 1<F2C.F 1>F2D. 无法确定6. 上题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原来为 p1,将容器倒置后,液体对容器的压强为 p2,则(B)A.p 1>p2B

11、.p 1<p2C.p 1 p2D. 无法比较7. 如图 1 2l ,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酒精和水,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液面下等深度处A 与 A点压强比较, pA<p A与容器底等距离处 B 和 B点压强比较 pB>p B 。( 填“ <”、“ >”或“ =”) 科学小实验 大家动手做一做,然后想一想。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取一只约 250 毫升的透明饮料瓶,在瓶的侧壁上从上到下等距离开三个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圆孔 ( 如两分硬币大小孔口 ) ,在孔的外面用万能胶将极薄的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待橡皮膜被粘牢后 ( 如图 122 甲所示 ) ,缓缓将食用油倒入饮料瓶里,

12、食用油倒满后,观察瓶侧壁上的橡皮膜,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再取一只约 2.5 升的透明大饮料瓶,去掉瓶口,内盛适量的水,把小饮料瓶浸入大饮料瓶中 ( 注意不要把水溢出 )( 如图乙所示 ) ,待水面和食用油液面相平时,此时小饮料瓶侧壁的橡皮膜外凸还是内凹 ?这是为什么 ?三个橡皮膜凹凸程度相同吗 ?自己动手做做看。二、水的压强1 、实验: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验两点:1 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 水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演示实验】看哪个孔的水射的远(无实验器具用自制的矿泉水瓶代替,已的时候用)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也

13、是水压强作用效果的另一种表现)课件 不得推出不光是水,其他液体也有这个性质(水银也有)2 、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回想前面讲过的约翰 . 墨累的实验已经自己在游泳时胸闷等感受, 得出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那么水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的呢?我们如何通过实验让水内部压强的效果表现出来呢?3 、探究: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1 提出问题:水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水的压强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 建立假设:水的压强可能跟水的深度有关,即可能会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跟方向有关,水向下的压强可能大于向上的压强和向侧向的压强。 (提示前面的实验特点)3 设计实验:怎么样比较水的压强大小呢? 压强计1 、观察压强计:自己研究,发现压橡皮膜越重,U 形管左右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 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压强计可以转动,可以比较水内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2 、制订实验方案: 不同高度,相同的方向;不同方向,相同的高度进行比较。(设计表格)橡皮膜朝向金属盒所在深度/cm压强计U 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cm朝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