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絮凝池设计(共3页)_第1页
涡流絮凝池设计(共3页)_第2页
涡流絮凝池设计(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涡流絮凝池计算1、已知条件设计流量Q=20000(m3/d)=833(m3/d)。2、设计计算先按池数为n=4计算。(1)圆柱部分横截面积f1。上圆柱部分上升流速采用v1=5mm/s,则f1= =11.56(m3)(2)圆柱部分直径D1。D1= = =3.84(m)(3)圆锥部分底面积f2= =0.826(m3)(4)圆锥底部直径D2。D2= = = =0.324(m)采用D2=0.356m,则圆锥部分实际面积f2=0.0962(m2)圆锥部分底部入口处实际流速v2= = =0.601(m/s)(5)圆锥部分高度H2。H2= D1/2=1.92(m)(6)圆锥部分高度

2、H1。底部锥角=40°,则H1= (7)池底立管高度H3。池底立管高度H3=0.678m(按350mm×350mm钢制三通计算)。(8)每尺容积W。W=D12 =42.7(m2)(9)絮凝时间T。T=T10min,故需原尺寸进行调整。由上述计算方法可知,增加池数n可减少单池容积W,从而使絮凝时间T减小,下面按照n=6计算,v1与v2不变。则取D2=0.30m,则圆锥部分底部实际面积圆锥部分底部入口处实际数据依次为H2=1.57(m)H1=3.9(m)H3=0.58(m)W=23.3(m3)T=10(min)此絮凝池符合要求。(10)水头损失h。池中每米工作高度的损失(从进水

3、口到出水口)h0=0.03m,则h=(h0+ H1+ H2+ H3)=0.03.×(3.9+1.57+0.58)=0.18(m)(11)GT值。水温t=20时,u=1.29×10-4(kg·s)/m2,速度梯度为G=GT=530.85×10×60=3.23×104(在1×1041×105内,符合要求)平(竖)流隔板絮凝池: 优点:效果好、构造简单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回转式隔板絮凝池优点:效果好、构造简单、管理方便、水头损失小缺点:池体较深涡流絮凝池优点:反应时间短、容积小、造价低缺点:池体较深、圆锥形底部不易施工、反应效果差机械絮凝池优点:效果、水头损失小、适应水质、水量变化能力强缺点:部分设备位于水下,维护较困哪网格絮凝池优点:效果好、反应时间短、水头损失小缺点:末端底部可能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