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处理处置制度_第1页
事故调查处理处置制度_第2页
事故调查处理处置制度_第3页
事故调查处理处置制度_第4页
事故调查处理处置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事故调查、处理、处置方法制度1. 目的为降低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公司生产中产生严重危害的安全事故。3职责3.1 总经理对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救援、调查处理进行全面领导。3.2 安全环保部协助总经理对安全事故进行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对工伤进行申报,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3.3 安环部组织各部门负责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救援、抢险维修、人员疏散、调查处理、措施落实等。4内容4.1 一般事故4.1.1 报告:由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并同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安全环保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总经理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时间、

2、地点、人员伤害情况、事故大体情况。4.1.2 处理:现场人员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正确措施,控制事故发展。部门领导和安全管理员到现场后依据相关应急预案采取进一步应急抢险抢救工作,控制事态的发展,并将受伤人员送医院救治。4.2 严重危害事故,重特大危害事故4.2.1 报告公司事故应急咨询值班电话为150475658274.2.1.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安全环保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伤害情况、事故大体情况。应急救援小组依据相关应急预案采取进一步应急抢险抢救工作,采取正确措施,控制事故发展。4.2.1.2 安全环保部接到事故报告后,

3、立即向总经理和董事长报告。并根据事故情况,按规定向上级各主管部门报告。4.2.2 抢险与救护事故抢险与救护必须按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由总指挥统一指挥,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命令,无条件服从。4.2.2.1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各部门和救援队立即进行自己职责内抢险与救援工作。4.2.2.2 紧急疏散:由安全环保部建立警戒区,对事故可能危害到的人群按安全路线进行紧急疏散。4.2.2.3 现场急救:对事故中受伤的人员,需及时转移到安全位置,并由公司医务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到医院急救。4.2.2.4 抢险:由公司事故抢险队进行,过程中必须按规定佩戴好个人

4、防护用品,必须有监护人。4.2.2.5 火灾控制:发生火灾时,由公司义务消防队组织进行灭火。如发生特殊化学品火灾,产生重大化学危害,必须立即通知专业消防队,并配合专业消防队进行灭火。4.2.2.6 事故急救现场产生的废液不得随意排放,必须进行收集处理。4.3 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4.3.1 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发生轻、重伤事故,由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如发生死亡事故,则成立由公司领导参加的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部门

5、进行调查。4.3.2 事故调查应形成书面报告,要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害、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防范措施和建议。调查过程中,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阻挠调查组的正常工作。4.3.3 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根据调查报告,对责任人按规定严肃处理、落实整改措施并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4.3.4 事故责任者处分: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令其赔偿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直至追究刑事责任。4.3.5 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有意拖延报告、毁灭证据、阻挠调查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4.3 建立安全事故档案由安全环保

6、部建立安全事故档案。内容包括:事故时间、经过、类别、伤亡人数、损失情况、救援过程、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事故处置办法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应急组织和职责1.1现场应急组织架构: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现场当班管理人员 现场应急人员 2.职责2.2.1现场部门负责人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进行指挥现场应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2)当事故无法控制,超出应急能力范围时,立即报告公司事故应急领导组。2.2.2现场当班管理人员:(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部门负责人报告相关情况。2.2.3现场应急人员职责:(1)发现火警事故接到报告时,立即进行按处置方案进行应

7、急处置。(2)及时向当班管理人员报告相关情况。3、应急处置(1)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告主要负责人。并立即进行应急处置,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和,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求有关人员的责任。(2)所在班组立即进行自救;当班班组负责人为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官,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安排和调配。(3)立即切断有关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源头,防止事态扩大。(4)使用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5)启动消防栓向火场喷水。(6)火源扑灭后,应立即知会部门负责人。(7)如果事态情况严重

8、,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公司请求启动相关应急预案。(8)为保证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9)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4、各类火灾事故处置方案4.1电器火灾处置措施、原则及要求4.1.1 电器火灾处置原则:救人第一;先断电后救援。4.1.2 电器火灾处置措施及要求(1)询情、侦检通过询问、侦察,了解现场燃烧情况和火势蔓延方向;遇险人员数量、位置;现场断电情况。 (2)警戒疏散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警戒疏散措施,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发区,疏散着火区域的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划定警戒区。(3)安

9、全防护根据电器火灾燃烧的特点,做好触电、烟熏等个人防护措施,设立火场警戒员,清点进出人员数量并作好登记。(4)生命救助坚持“救人第一”原则,按防护要求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事故现场搜救;确定正确的搜救、疏散、转移路线;对遇险受伤人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移交医疗部门救治。(5)水电控制在进行灭火救援之前应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 (6)灭火救援灭火救援组根据现场火势情况,坚持“先断电、后救援”指导思想,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装备,制定出灭火救援方案和保障措施;根据现场情况确立正确的灭火救援路线,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有效、快速控制、消灭火灾。(7)技术支持火灾扑救过程中,专家组应根

10、据电器火灾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调整措施灭火的指导意见。(8)现场清理灭火完毕后,检查事故现场有无余火,防止复燃;解除警戒,清点人员、器材、装备;报告指挥部,做好移交,安全撤离。4.2危险化学品火灾处置措施、原则及要求4.2.1 危险化学品火灾处置原则:救人第一,及时疏散,集中灭火力量打总攻。4.2.2 危险化学品火灾处置措施及要求(1)询情、侦检通过询问、侦察,了解现场燃烧火势情况和蔓延方向;遇险人员数量、位置;燃烧危险化学品的储量、分布;(2)警戒疏散根据侦察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及时通告疏散周边人员。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疏散着火区域和火势扩散可能波

11、及范围的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划定警戒区;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3)安全防护根据火灾事故现场设立作业区、警戒区,指挥部应设在警戒区边线;所有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非专业灭火救援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进入警戒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三级防护,进入作业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或一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设立安全检查员对进入作业区域人员防护情况,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清点进出人员数量并作好登记。(4)生命救助坚持“救人第一”原则,按防护要求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事故现场搜救;确定正确的搜救、疏散、转移路线;对遇险受伤人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移交医疗部门救治。(5)水电控制在进

12、行灭火救援之前应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气源;同时采取分片供水,以保证灭火现场用水充足、不间断。(6)灭火救援救援中,坚持科学施救、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坚持“先控制、后消灭”指导思想,制定出灭火救援方案和保障措施,确立正确的灭火救援路线,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火势蔓延;根据危化品的产品特性,选用合适的灭火药剂和灭火方式,结合工艺技术措施,开展灭火抢险工作,从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功路线;根据风向、天气等情况,设立现场监测员,对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动态监测,并随时报告监测情况,火灾失控危及灭火及其它抢险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报告指挥现部,命令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根据火灾事故现场的需要

13、,准备相应的救援物资、器材。(7)技术支持火灾扑救过程中,专家组应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调整措施灭火的指导意见。(8)现场清理灭火完毕后,检查事故现场有无余火,防止复燃;设立现场临时洗消站对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进行洗消,清理火灾现场残留废液至回收池,在没有建立回收池的情况下,应构筑围堰,挖坑收容,并移交环保部门统一处理;解除警戒,清点人员、器材、装备;报告指挥部,做好移交,安全撤离。4.3设备装置部位火灾处置措施、原则及要求4.3.1 设备装置部位火灾处置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控制火灾蔓延扩大,集中灭火力量打总

14、攻。4.3.2 设备装置部位火灾处置措施及要求(1)询情、侦检通过询问、侦察,了解现场燃烧火势情况和蔓延方向;遇险人员数量、位置;燃烧区域内的建筑结构情况。 (2)警戒疏散根据侦察情况,确定警戒范围。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疏散着火区域和火势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划定警戒区;根据动态监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3)安全防护根据火灾事故现场设立作业区、警戒区,指挥部应设在警戒区边线;所有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非专业灭火救援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设立安全检查员对进入作业区域人员防护情况,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清点进出人员数量并作好登记。(4)生命救助坚持“以人为本、救

15、人第一”原则,按防护要求组成搜救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事故现场搜救;确定正确的搜救、疏散、转移路线;对遇险受伤人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移交医疗部门救治。(5)水电控制在进行灭火救援之前应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气源;同时采取分片供水,以保证灭火现场用水充足、不间断。(6)灭火救援救援中,坚持科学施救、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坚持“先控制、后消灭”指导思想,制定出灭火救援方案和保障措施,确立正确的灭火救援路线,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火势蔓延;根据现场设备、装置以及燃烧物的不同,尽量使用工艺技术措施,开展灭火抢险工作;设立现场监测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随时报告监测情况,火

16、灾失控危及灭火及其它抢险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报告指挥现部,命令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根据火灾事故现场的需要,准备相应的救援物资、器材。(7)技术支持火灾扑救过程中,专家组应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调整措施灭火的指导意见。(8)现场清理灭火完毕后,检查事故现场有无余火,防止复燃;设立现场临时洗消站对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进行洗消,清理火灾现场残留废液至回收池,在没有建立回收池的情况下,应构筑围堰,挖坑收容,并移交环保部门统一处理;解除警戒,清点人员、器材、装备;报告指挥部,做好移交,安全撤离。4.4其它类别火灾处置措施、原则及要求4.4.1处置原则:火灾

17、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灭火现场火势发展、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情况,按照“生命第一,科学施救、逐级指挥、快速灭火”的原则,对火灾事故现场做出准确有效的处置措施。4.4.2 处置措施及要求(1)采取询问、侦检的方式,了解火灾现场情况。(2)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警戒疏散措施,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发区。(3)加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4)对遇险、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必要时移交医疗部门救治。(5)坚持“生命第一,科学施救、逐级指挥、快速灭火”的指导思想,实施有效灭火救援工作。(6)设立现场监测员,火灾失控危及灭火及其它抢险人员生命时,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7)灭火过程中,技术咨询组根据火势变化进行动态评估,及

18、时提出调整灭火措施的指导意见。(8)灭火结束,清理现场;进行洗消处理,做好移交安全撤离。5.注意事项:(1)抢险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入危险场所进行抢险和救护。(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应检查产品是否为合格产品,不得使用不合格或报废产品。(3)实施抢险救援时应先救人再实施其他抢险。(4)现场救护与抢险相结合,如没有相应个人防护用品,不得盲目抢险和救护。(5)现场施救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确保抢险和救治得体有效。(6)设立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7)防止人员聚集。灾难发生时,由于人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决定受灾人员的行为具明显向光性,盲从性。向光性是指在黑暗中,尤其是辨不清方向,

19、走投无路时,只要有一丝光亮,人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向光亮处走去。盲从性是指事件突变,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由于过分紧张、恐慌,而失去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只要有人一声招呼,就会导致不少人跟随、拥挤逃生,这会影响疏散甚至造成人员伤亡。(8)防止恐慌行为。是一种过分和不明智的逃离行为,它极易导致各种伤害性情感行动。如:绝望、歇斯底里等。这种行为若导致“竞争性”拥挤,再进入火场,穿越烟气空间及跳楼等行动,时常带来灾难性后果。(9)防止再进火场行为。受灾人已经撤离或将要撤离火场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驱使他们再度进入火场,这也属于一种危险行为,在实际火灾案例中,由于再进火场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2

20、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公司前处理工序使用盐酸去除钢管表面氧化皮、锈蚀等,酸形蒸发成蒸气或烟雾形成酸雨,人触其蒸气或烟雾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烟雾、酸雨会对建筑物等腐蚀。如盐酸钢槽出现泄漏,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2、应急组织和职责2.1现场应急组织架构:现场指挥员:部门负责人现场当班管理人员 现场应急人员 2.2职责:2.2.1现场指挥员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或发通过危险化学品事故(泄漏、中毒与窒息)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指挥应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排除事故或抢险救援。(2)当事故明显较大,超出应急能力范围时,立即报告公司事故应急领导组。2.2

21、.2现场当班管理人员:(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现场指挥员报告相关情况2.2.3现场应急人员职责:(1)发现现场化学品事故(泄漏、中毒与窒息)后,立即进按本处置方案进行应急。(2)及时向当班管理人员报告相关情况。3、应急处置:公司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主要有:盐酸泄漏、中毒与窒息等。第一个发现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初步判定事故类型,并立即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3.1泄漏事故应急处置(1)抢险人员必须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和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进行。(2)处理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原则上应由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处理,除此之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擅自行动或处

22、理。(3)为防止泄漏物蔓延扩散,在救援指挥部下达指令和做好个人防护情况下,可采取围堤堵截,引流到安全点,泡沫、沙土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等措施。(4)为预防泄漏物可能遇明火导致发生火灾或爆炸危险,应立即禁止一切明火作业,同时迅速切断供电电源。(5)泄漏被控制后,由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将收集的泄漏物、废弃物运至专用场所处置。(6)泄漏物、废弃物清理完毕后,应对现场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3.2危化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1)基本程序按照公司制定的“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处理。(2)必须弄清发生事故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和毒性等,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护用品和灭火器材。(3)必须做好相应的个体防护,选择并

23、正确佩戴好合适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4)扑救人员应远离火灾现场,并处于上风或侧风位置。3.3员工中毒与窒息事故应急处置3.3.1中毒时的急救处置1)吸入化学品气体中毒时,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场所,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冬季应注意保暖,送医院治疗;2)沾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3)溅入眼睛时,用清水冲洗后,送医院治疗;4)口服中毒时,如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误服强酸强碱者,不宜催吐,可服牛奶、蛋清等(误服石油类物品和失去知觉者及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的患者不能催吐),送医院治疗;5)急性中毒时为防止虚脱,应使患者头部

24、无枕躺下,挣扎乱闹时,按住手脚,注意不应妨碍血液循环和呼吸,送医院治疗;6)神智不清时,应使其侧卧,注意呼吸畅通,防止气道梗阻,送医院治疗;7)呼吸微弱或休克时,可施行心肺复苏术,恢复呼吸后,送医院治疗或请求医院派员至现场急救。3.3.2.灼伤急救处置(1)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2)强酸或碱灼伤应迅速脱去被溅染衣物,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彻底,然后用适当的药物给予中和;冲洗时间不少于10min;被强酸烧伤应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

25、)溶液中和;被强碱烧伤应用0.55醋酸溶液或5氯化铵或10构椽酸液中和。(4)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5)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3.3.3.创伤急救处置(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2)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3)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4)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

26、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13处和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5)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6)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4、注意事项:4.1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因此进行应急应急救援时必须做好自身防护,保证参与救援人员

27、的安全,避免发生伤亡。4.2救援人员应备好防毒面罩和防护服。4.3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随时注意气象(现场风向)和事故发展的变化,一旦发现所处的区域受到灾害威胁时,应立即向安全区转移。4.4救援人员进入毒气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4.5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4.6现场救援指挥部地点应选在上风向的非事故威胁区域,但注意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便于指挥和救援工作的实施。4.7各救援队伍的位置应尽可能在靠近现场救援指挥部的地方并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路段应选择交通路口,利于救援人员或转送伤员的车辆通行。17起重伤害事故

28、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公司生产车间现场起重机械共11台,为地面操作遥控型单梁电动行车,额定起重量分别为2吨、5吨、10吨等三种。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或起重设施安全装置出现故障或失灵时,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有要有:(1)因行车检查维修而造成的安全事故。(2)因行车操作不当,违章违纪蛮干,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造成的安全事故。(3)因行车超过安全极限而造成的事故。(4)由于行车其他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2、应急组织和职责2.1现场应急组织架构:现场指挥员:部门负责人现场当班管理人员 现场应急人员 2.2职责:2.2.1现场指挥员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后,部门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指挥现场应

29、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2)当事故较大,超出应急能力范围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组。2.2.2现场当班管理人员职责:(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现场指挥员报告相关情况2.2.3现场应急人员职责: (1)发现起重伤害事故报告后,立即进行按本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2)及时向当班管理人员和应急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3、预防及应急处置:3.1预防措施(1)对起重设备定期检验、检测,定期维护、保养。(2)每天在工作前进行安全装置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带病上岗;(3)持证上岗,规范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2应急处置(1)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时,本人或第一个发现人员必须在第

30、一时间进行初步判定造成事故的原因,并立即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是否有事故扩展潜在的可能性,并做好预防工作。(2)如因安全控制装置失灵,经操作人员采取立即停车等措施后仍无法控制,导致人员受伤,现场应急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和报警。(3)为防止事故扩大,确保安全,应急人员或操作人员必须以避免人员伤害和减少损失为原则进行应急处置。(4)如人员受到伤害,停车后立即对人员施救和报告相关部门。(5)如受伤者很严重,立即报告给本部门负责人和应急指挥组,启动特种设备事故专项预案进行应急救援和抢险,通知医院或及时送医院治疗。(6)如现场无法控制,需要实施扩大救援,由

31、部门负责人申请启动公司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7)如伤者出现出现停止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苏复或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抢救,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特别注意的是:在医生未来到之前或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停止对其施救。4、注意事项:4.1使用个人防人员用品时,应检查产品是否为合格产品,不得使用不合格或报废产品。4.2现场自救与互救相结合,不得盲目施救。4.3现场施救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当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事故发生时,应排除发生二次伤害危险源。4.4必要时设立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4.5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20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公司生产车间,按照生产工

32、艺配置了*三台、*六台、*三台、*两台、*设备一台等机械设备,如操作不当或出现机械故障等原因,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2应急组织和职责2.1现场应急组织架构:现场指挥员:部门负责人现场当班管理人员 现场应急人员 2.2职责:2.2.1现场指挥员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现场应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2)当事故无法控制,超出应急能力范围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组。2.2.2现场当班管理人员:(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现场指挥员报告相关情况2.2.3组员职责:(1)发现机械伤害事故或接到报告时,立即进行按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2)及时向组长报告相关情况

33、。3、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3.1预防措施:(1)机械设备的旋转部位防护装置有效、齐全、可靠。(2)做好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好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良好状态。(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危险岗位持证上岗等。3.2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第一个发现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初步判定是否是机械伤害事故,并立即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2)为防止事故扩大,确保安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3)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4)将受害人移至安全地带进行抢救,救护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34、进行抢险和救护。(5)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a、确认人员受伤情况,做好现场保护工作;b、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120、122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c、一般性外伤: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d、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6)发现身体伤

35、害部位时,立即用剪刀剪开受伤部位的衣服鞋袜,用消毒纱布覆盖全部伤口(7)及时报告,如果受伤者很严重,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如发现受害者休克或停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心肺苏复或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抢救,在医生未来到之前或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停止对其施救。4、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进行抢救,并对救护场所有准确的了解和分析,确保救护和被救护者安全。(2)实施救援时应先将受害者用正确方法转移至安全地带再实施其他抢救。(3)现场救护采取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团结一致,协同合作,力量不足时,及时求救。(4)现场施救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确保救治得体有效。(5)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

36、”原则进行处理。24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公司产品在进出库装卸、工序周转、摆放码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堆放不稳、重心偏离、钢管滚动而发生倒塌事故;冷拔管生产加工和维修设备在过程中,由于紧固不牢、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等会造成物体打击等事故。2、应急组织和职责2.1现场应急组织架构:现场指挥员:部门负责人现场当班管理人员 现场应急人员 2.2职责:2.2.1现场指挥员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指挥应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2)当事故无法控制,超出应急部门应急能力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组。2.2.2现场当班管理人员:(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现场指挥

37、员报告相关情况2.2.3现场应急人员职责:(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或接到报告时,立即进行按本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2)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相关情况。3、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3.1预防措施:(1)机械设备旋转部位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可靠。(2)做好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好设备,确保设备、设施处于正常良好状态。(3)定期检查成品、毛坯库区钢管的堆码、稳定和高度情况;(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持证上岗等。3.2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第一个发现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初步判定是否是因此而造成的事故,初步判断事故原因,并立即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2)为防止事故扩大,确保安

38、全,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和抢救被害人员。(3)事故较大时,要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急处置。(4)移开打击物,将受害人移至安全地带进行抢救,救护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进行抢险和救护。(5)抢救受伤人员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a、如确认人员受伤情况,做好现场保护工作;b、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120、122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

39、,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c、一般性外伤: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d、针对复杂的环境,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6)发现身体伤害部位时,立即用剪刀剪开受伤部位的衣服鞋袜,用消毒纱布覆盖全部伤口(7)及时报告,如果受伤者很严重,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如发现受害者休克或停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心肺苏复或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抢救,在医生未来到之前或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停止对其施救。4、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40、进行抢救,并对救护场所有准确的了解和分析,确保救护和被救护者安全。(2)实施救援时应先将受害者用正确方法转移至安全地带再实施其他抢救。(3)现场救护采取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团结一致,协同合作,力量不足时,及时求援。(4)现场施救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确保救治得体有效。(5)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3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公司共有三台箱式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室一处,每台设备均配置有电气柜。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或电气设施出现故障,接地不良或无接地,无漏电保护或漏电保护失效,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触电事故类型分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

41、-9月份,由于空气湿度大,人体由于出汗导致本身的电阻也会降低,当空气的绝缘强度小于电场强度时,空气击穿,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导致触电事故率化其季节要高。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毫安时,人体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会产生心室纤维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出现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使人死亡。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这些伤害会给人体留下痕迹,严重时会致人于死命。2、应急组织和职责2.1现场应急组织架构:现场指挥员:部门负责人现场当班管理人员 现场应急人员 2.2职责2.2.1现场指挥员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现场应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2)当事故无法控制,超出其应急能力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组。2.2.2现场当班管理人员:(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现场指挥员报告相关情况2.2.3现场应急人员职责: (1)发现触电伤害事故接到报告时,立即进行按本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2)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相关情况。3、预防和应急处置3.1预防措施(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