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与资金借贷(共38页).ppt_第1页
信用与资金借贷(共38页).ppt_第2页
信用与资金借贷(共38页).ppt_第3页
信用与资金借贷(共38页).ppt_第4页
信用与资金借贷(共38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2-131第二章第二章 信用与金融信用与金融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第二节第二节 借贷资金与利息借贷资金与利息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第四节第四节 信用工具及其运用信用工具及其运用2021-12-132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 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l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纽带和灵魂。l在一个发达的商品交换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信用。信用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2021-12-133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

2、 二、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二、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一)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l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信用”的含义通常包含着信托、恪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内容。2021-12-134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前期授予A B授予价值偿还价值(二)信用的经济学定义l所谓信用,是指以偿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l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思考:给学生提供的无息助学贷款属不属于信用?2021-12-135第

3、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1. 信用的主体 即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它们具体包括企业、机构、政府、个人以及在信用活动中起媒介作用的金融中介,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 信用关系 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2021-12-136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3. 信用条件 主要指期限和利率。期限是信用关系开始到其终结的时间。利息是债权人因让渡实物和货币使用权所得到的报酬。4. 信用标的 即信用关系的对象。它可以是实物形式,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也可以

4、是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5. 信用载体 即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2021-12-137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 信用信用古老的范畴古老的范畴 中国的货币和信用起源很早。早在夏代(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贝就成为交换的媒介。相传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已出现了信用行为。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货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使用金、银、铜等秤量货币的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铸币,有布币、刀币、圈钱等。 2021-12-138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 三、信用的历史演变三、信用的历史演变(

5、一)信用产生的原因l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l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l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2021-12-139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 (二)信用的发展过程 尚未工具化的信用。指借贷活动虽已发生,但尚未具体化为工具,即借贷的书面凭证。 尚未流通化的信用。指信用虽已发生,且已具体化为工具,但还没有供信用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流通化的信用。指借贷活动已经发生,并具体化为工具,而且这些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从而使得资金得以灵活运用

6、。它是信用逐渐发展的结果,是信用发展的高级阶段。2021-12-1310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三)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高利贷信用l高利贷信用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它是最初的信用形式,是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也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 l高利贷信用特点: 1. 利息率极高 2. 非生产性 3. 保守性 2021-12-1311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l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基础:(1)简单商品经济。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是一种小生产、自耕农、小手工业占优势的社会生产方式。(2)金属货币制度。前资本主义社会

7、的货币制度是金属货币制度,货币的数量是有限的,面对比较强大的货币需求,货币的供给必然严重不足,从而也导致了高利贷利率的高水平。(3)信用不发达。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获得较为困难。与简单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是单一的信用形式,在高利贷以外没有其他的信用形式和融资方式。同时,农民和小生产者在面临生计和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的时候,也没有非信用方式可以寻求,从而只能借高利贷。高利贷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广泛存在,原因何在呢?2021-12-1312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l高利贷信用的历史作用,具有双重性: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一方面对社会生产力起阻碍和破坏作用及解体作用,这是由于高利

8、贷利率特别高,一般不再用于发展生产力,加之它的高利盘剥,使小生产者的再生产条件每况愈下,社会生产力日益萎缩;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它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提条件的形成,即货币资本的积累和雇佣劳动后备军的形成,成为促使资本主义前提条件形成的有力杠杆;另一方面,其寄生性又阻碍着高利贷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障碍。农民冉某向一地主借款130元用于儿子婚事,约期2个月,月利率20。冉无力履约还债,利息由开初的每月26元滚到100元、130元并计算复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冉节衣缩食归还了近2 000元,而债务却由13

9、0元滚至6 000多元,成了还不清的“阎王债”。2021-12-1313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五)现代信用l所谓社现代信用,是指现代经济中借贷资金的运动形式。l现代信用仍然是一种借贷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l现代经济条件下信用关系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多元化的所有制经济结构之间及部门、企业、家庭、个人之间的需要,此外对外经济联系与交流也必须借助于信用关系来实现。2021-12-1314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四、信用的作用四、信用的作用(一)使社会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二)丰富信用流通工具,节约流通

10、费用 (三)推动了资本集中与积聚 (四)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2021-12-1315第二节第二节 借贷资金与利息借贷资金与利息1. 借贷资金的含义及形成(1)含义:l借贷资金是指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者使用的货币资本。 (2)形成:l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会游离出一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l在经营过程中,为维持资本循环的连续性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范围,会需要补充资本。l从产业资本中游离并独立出来的闲置资本就转化成了借贷资本。2021-12-1316第一节第一节 信用存在的基础信用存在的基础2. 借贷资本的特点(1)它是一种资本商品

11、。即借贷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 (2)它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即借贷资本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所有权资本。 (3)它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始终表现为货币形态。(4)它有特殊的转化形式。借贷资本的转让不是通过买卖的形式,而是通过借贷来实现。2021-12-1317第二节第二节 借贷资金与利息借贷资金与利息3. 借贷资本与普通商品的区别:l使用价值不同。l转让形式不同。l价格形式不同。2021-12-1318第二节第二节 借贷资金与利息借贷资金与利息4. 利率及其种类(1)利率含义:l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间的比率。l公式:i=I/P*100%(2)种类:l名义利率

12、和实际利率l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l单利和复利2021-12-1319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其必要性l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l主要采取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基本形式。 l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而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则可满足企业对资本的需要,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2021-12-1320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

13、信用的主要形式(二)商业信用的特点1. 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2. 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3. 商业信用的盛衰和经济周期的变化一致2021-12-1321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三)商业信用的优缺点l商业作用的优点(作用):(1)直接信用。(2)有利产品流通。 l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 规模的局限性。(2) 方向的局限性。(3) 期限的局限性。(4) 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5) 分散性和不稳定性。2021-12-1322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四)我国的商业信用l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业信用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国民经济恢复和

1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1978年前,除只准对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定金外,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从改革开放至今,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2021-12-1323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二、银行信用二、银行信用(一)银行信用的含义及地位l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信用。l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下,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15、2021-12-1324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二)银行信用的特点1. 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2. 债权人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债务人则是企业。 3. 其盛衰与经济周期的变化不一致。 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上的限制。2021-12-1325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三)我国的银行信用l改革开放前,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相适应,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只能在一个银行的某一分支机构开设账户,并与之发生信用关系。l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单一银行信用逐渐转化为多种信用形式。但是尽管信用形

16、式多样化了,银行信用仍然是我国信用形式的主体。2021-12-1326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三、国家信用三、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的含义及形式l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的借贷活动,其实质是国家举债。l国家信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 发行国库券 2. 发行国家公债 3. 发行专项债券4.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5. 向国外借款,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2021-12-1327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二)国家信用的特点 1. 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 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债权人则是国内外的经济实体和居民。2. 安全性较强,风险较小3. 通常带有一定

17、的强制性4. 交易性、流动性较强 由于国家债券的信誉高、安全性好,在证券市场上是优良的交易对象,交易量大,流动性非常强。2021-12-1328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三)我国的国家信用l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的发行一直呈增长态势。第一阶段(19811990年),年均发行额不足40亿元,年均递增7.5%;第二阶段(19911993年),年均发行额超过了300亿元,年均递增25.7%;第三阶段(19941997年),年均发行额达到1 699.8亿元,年均递增53.1%;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发行规模更是日益扩大,年均发行额增至4

18、 036.7亿元,年均递增15.7%。2021-12-1329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四、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l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形态或货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l消费信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分期付款,指零售商对消费者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提供的中长期信用。(2) 赊销,即延期付款,它是零售商对消费者提供的短期信用。(3)劳务信贷,指公用事业部门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2021-12-1330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五、民间信用五、民间信用(一)民间信用的含义及形式 l民间信用,亦称“民间借贷”,或个人信用。西方国家指相对于

19、国家之外的一切信用,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在我国,民间信用主要指居民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 l民间信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私人之间直接的货币借贷。 (2)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间接的货币借贷。 (3)通过一定组织程序的货币“合会”、“标会”、“搭会”等进行的货币借贷。(4)以实物作为抵押的“典当”形式的货币借贷。2021-12-1331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二)民间信用的特点1. 数量有限,期限较短 2. 范围有限3. 利率较高,且具有较大的弹性 4. 主体主要是自然人2021-12-1332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三)民间

20、信用的优缺点l民间信用的优点:扩大了社会融资的范围,其较高的灵活性对社会信用形式发挥了拾遗补阙的作用。满足了居民的筹集资金、解决收不抵支困难和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等方面的需求。l民间信用的局限性:存在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增加了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难度,其借贷过程中存在的金融投机、高利盘剥不利于货币流通的稳定和人们生活的安定,增加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他信用形式产生“挤出”效应。2021-12-1333第三节第三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的主要形式六、国际信用六、国际信用l国际信用,亦称“国际信贷”,它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l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出口信贷,指一国出口商或出口商往来银行直接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