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探究(六)2014一摸_第1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六)2014一摸_第2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六)2014一摸_第3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六)2014一摸_第4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六)2014一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各区高三模拟实验探究化学试题选编(六)一卷1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分别向2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和2 mL 0.1 mol·L-1 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酸性:CH3COOH > H2CO3> H3BO3B向2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 mol·L-1 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 mol·L-1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溶解度:Mg(OH)2&g

2、t;Fe(OH)3C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CH3CH2OH是弱电解质D用3 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 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2.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序号操作及现象结论A将0.1 mol·L-1氨水稀释成0.01 mol·L-1,测得pH由11.1变成 10.6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B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常温下水解程度:CO32- > HCO3 -C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

3、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D将固体CaSO4加入Na2CO3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验固体成分为CaCO3同温下溶解度:CaSO4 < CaCO3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生成了NO2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D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

4、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正确的是XYZ实验现象A苯酚浑浊液NaOH溶液盐酸浑浊液变澄清,后又变浑浊BFeCl3溶液KSCN溶液饱和KCl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后颜色加深CKI溶液足量氯水乙醇溶液变为黄色,后溶液分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为无色D Na2SO3溶液Ba(NO3)2溶液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有大量气体生成YZX5.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搅拌棒二卷2014海淀28(1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 mL

5、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浓硝酸与水的体积比实验现象1:1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呈红棕色1:3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色1:5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 L NO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 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

6、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皮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打开旋塞C,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 ,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 。2014海淀 28(16分)甲同学进行Fe2+还原性的实验

7、,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步骤一:制取FeCl2溶液。向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得pH<1。实验二:向2 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5滴5% 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 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 。(2)甲探究步骤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I. 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II.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

8、溶液,产生白色沉淀。III. 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变红,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实验I的说明 ;实验III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溶液退色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3)甲直接用FeCl2·4H2O配制 molL-1 的FeCl2溶液,重复步骤二中的操作,发现液体红色并未褪去。进一步探究其原因:I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红色液体和滴加了KSCN溶液的FeCl3溶液,前者有丁达尔效应,后者无。测所配FeCl2溶液的pH,约为3。由此,乙认为红色不褪去的可能原因是 。II查阅资料后推测,红色不褪去

9、的原因还可能是pH较大时H2O2不能氧化SCN-。乙利用上述部分试剂,通过实验排除了这一可能。乙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步骤试剂及操作现 象i 生成白色沉淀ii向i所得溶液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 2014西城28. 某小组对Cu与浓HNO3的反应进行研究。记录如下:I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 。(2)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进行实验2:先将NO2通入B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

10、象分别是 、 。(3)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i溶有NO2的、浓HNO3呈黄色;水或稀HNO3中通少量NO2溶液呈无色。ii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HNO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iii能与反应:(蓝色)(绿色)据此,丙进一步假设: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可能是A中生成了使溶液呈绿色。丙进行如下实验: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稀H2SO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 。(4)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l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 ,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 。2014朝阳

11、27. (14分)某碳素钢锅炉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铁锈、二氧化硅等。水垢会形成安全隐患,需及时清洗除去。清洗流程如下: 加入NaOH和Na2CO3混合液,加热,浸泡数小时; 放出洗涤废液,清水冲洗锅炉,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浸泡; 向洗液中加入Na2SO3溶液; 清洗达标,用NaNO2溶液钝化锅炉。 (1)用NaOH溶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方程式是_。(2)已知:20时溶解度/gCaCO3CaSO4Mg(OH)2MgCO31.4×10-32.55×10-29×10-41.1×10-2根据数据,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清洗CaSO4的过

12、程_。(3)在步骤中: 被除掉的水垢除铁锈外,还有 。 清洗过程中,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4)步骤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 (5)步骤中,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2O3保护膜。 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 + NO2- + H2O= N2+ + 下面检测钝化效果的方法合理的是 。 a. 在炉面上滴加浓H2SO4,观察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 b. 在炉面上滴加酸性CuSO4溶液,观察蓝色消失的时间 c. 在炉面上滴加酸性K3Fe(CN)6溶液,观察出现蓝色沉淀的时间 d. 在炉面上滴加浓HNO3,观察出现红棕色气体的时间 28. (16

13、分)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 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1)步骤产生的气体是_。(2)步骤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_。(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 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

14、4Fe(CN)6 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实验装置现象1. 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2. 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3. 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_性。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 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2014东城27(15分

15、)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2)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2NO(g)+O2(g)2NO2(g) H=-113.0 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6、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28(14分)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Cl2至固体完全溶解粗铜固体1加稀盐酸溶液2CuCl2·

17、2H2O固体2调节pH至4 5溶液1加试剂X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2)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 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 2CO3 eCuSO4(3)在溶液2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小组同

18、学欲探究其原因。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Cu(H2O)42+(aq) +4Cl(aq) CuCl42(aq) +4H2O(l)蓝色绿色x§k§b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若增大氯离子浓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填序号)。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b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c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2014丰台27(12分)铁屑可用于地下水脱氮,其实验室研究步骤如下:、将铁屑浸泡在0

19、.5 mol/L盐酸中进行预处理。、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后液体的pH为中性。在N2保护下烘干备用。、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硝酸钾溶液。、将酸预处理后的铁屑加入硝酸钾溶液中。请回答:(1)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 (3)将步骤中冲洗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4)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1 1 Fe NO3 Fe2+ NH4 (5)已知活性炭能吸附NH4 、OH。步骤中操作时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的效果,其原因是 。(6)研究表明溶液pH会影

20、响铁屑脱氮的效果,反应体系的pH分别控制在4 和8. 5 时,NO3的去除率分别为90% 和15%。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O32,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简述其原因 。 28(15分)银氨溶液可用于检测CO气体。实验室研究该反应的装置图如下:(1)甲酸在浓硫酸条件下能分解生成CO和H2O,体现浓硫酸具有 (填“氧化性”或脱水性)。(2)软管的作用是 。(3)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4)反应结束后试管C底部有黑色沉淀,为验证产物,分离出上层清液和底部黑色固体,并进行实验。 a测得上层清液pH为10。b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Ba(OH)2溶液,发现有白色浑浊出现,同时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

21、纸变蓝的气体。 c取新制的银氨溶液滴加几滴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d将黑色沉淀用蒸馏水洗净。 实验c的目的是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证明上层清液中含有 。 已知银可溶于浓硝酸,设计实验证明黑色固体是Ag单质: CO与银氨溶液反应中有氨气生成,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4大兴26. (16分)最近全国各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其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氮、硫的氧化物(PM2.5直径接近2.5×10-6m,1纳米=10-9m),主要来源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 、SO2、NOx进行研究、处理意义重大。(1) 下列关于PM2.5说法正确的

22、是 a.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胶体;b.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c.少开私家车,尽量选择公交、地铁出行,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2) 取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得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离子K+Na+NH4+SO42-NO3-Cl-浓度/ mol/L4×10-66×10-62×10-54×10-53×10-52×10-5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试样的酸碱性为 ,其pH= 。(3)对汽车尾气中的NOx进行研究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汽车尾气系

23、统中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将NOx还原成N2排出,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N2(g) +O2(g) 2NO(g) H=+180.5kJ·mol-1 2C(s)+ O2(g)2CO(g) H =- 221.0 kJ·mol-1 C(s)+ O2(g) CO2( g) H =- 393.5 kJ·mol-1温度升高,反应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写出NO(g)和CO(g) 反应生成N2(g) 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4)将工厂废气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流程,可以转化为有应用价值的硫酸钙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产中,向反应的溶液中加入强

24、还原性的对苯二酚等物质,目的是 。检验经过反应得到的氨态氮肥中SO42-所用试剂是 。27(12分)天然水是人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从天然水获得可以饮用的水一般须经过沉降悬浮物、杀菌消毒等步骤。(1)沉降悬浮物要在水中加入絮凝剂,如将铝盐加入水中能达到净水目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剂,结合离子方程式和文字理由 。 (3)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 (K2FeO4)具有强的氧化作用和絮凝作用。工业上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备高铁酸钾: 查阅资料:高铁酸盐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会逐渐分解,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完成“氧化”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Fe3+ + ClO- + = FeO4

25、2- + Cl- +  “转化”过程中实现由Na2FeO4制得K2FeO4,是利用二者 性的不同。 结合资料完成粗K2FeO4晶体的提纯:将粗产品用 溶解,然后再加入饱和KOH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高铁酸钾的应用还在不断扩展中。如可制成高铁电池, 电池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28.( 14分) 某化学小组进行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该小组对试管c中红色褪

26、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1)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当NaOH溶液pH13时,可以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Na2O2与水反应分两步进行:Na2O2 + H2O = NaOH + H2O2 2H2O2 = 2H2O + O2(2)请设计实验验证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残留: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溶液中有H2O2残留。(3)结合资料,该小组同学针c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以下假设: ; 溶液中H2O2破坏酚酞的结构; NaOH和H2O2共同作用结果。(4)该小组同学测出c中溶液的pH为14,认为还不能排除假设、,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

27、验,请完成下表空白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1向少量H2O2中滴加2滴酚酞,放置一段时间,再加入NaOH溶液至pH=12加入NaOH后,无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向少量 NaOH溶液(pH=14)中滴加2滴酚酞;再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 pH=1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盐酸后,又出现红色,且不褪色3向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pH=14)中滴加2滴酚酞;再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 pH=12 溶液pH大于13时,NaOH使变红的溶液褪色;pH在813时, NaOH和H2O2共同作用使溶液褪色(5)某同学按取(4)中述实验2褪色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pH=12,没有观察到溶液变红。该同学推测实验2加盐酸后溶液变

28、红还可能与温度有关,请写出理由: 。答案2014海淀28(14分)(1)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1.58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2)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重复步骤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再次重复操作后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2014海淀28(16分)(1)2Fe2+ H2O2 + 2H+ = 2Fe3+ 2H2O Fe3+3SCN-Fe(SCN)3(不写可逆号不扣分)(2)溶液红色

29、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3)0.15H2O2将Fe2+氧化为Fe3+,pH增大促进Fe3+水解形成红色Fe(OH)3胶体取2 mL BaCl2溶液,滴加2滴0.1 mol·L-1KSCN溶液和5滴5% H2O2溶液(多答盐酸或答酸化BaCl2溶液为0分,答错一种试剂即为0分) 明显现象2014西城28:I.(浓)=II.(1)溶液A和溶液B中,基本相同。(2)溶液由蓝变绿;溶液由绿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3)加入稀硫酸,抑制的电离,并使分解,降低,造成,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绿色变蓝色。(4)A中剩余的浓溶解了

30、得到的黄色溶液与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实验4中加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酸性较强的A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因此在A溶液中,绿色的不能大量存在,与反应生成不是使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2014朝阳27.(14分)(1)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2)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 + 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3) CaCO3、Mg(OH)2、SiO2 2Fe3+ + Fe = 3Fe2+(4)将Fe3+还原成

31、Fe2+,防止Fe3+腐蚀锅炉(5) 2 2 1 1 1Fe2O3 2OH- bc28. (16分)(1)SO2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3)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4) 还原性 2NO +O2=2NO2 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NO2 + SO2 + Ba2+ + H2O = BaSO4+ NO+ 2H+ 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5)CuS + 4H2SO4(浓)= CuSO4 + 4SO2 + 4H2O2014东城27.(除特别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1)3N

32、O2H2O=NO2HNO36.72(2)41.8b8/3(3)<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3分)28.(每空2分,共14分)(1)分液漏斗 MnO2 +4H+2Cl Mn2+ Cl2+2H2O否(2)c d(3) 不变2014丰台27(12分)(1)Fe2O3+ 6H+= 2Fe3+ +3H2O(物质对1分,配平1分,写成正确的化学方程式1分)(2)防止铁屑在空气中被氧化(2分)(3)Fe2O3(2分)(4)4 Fe + NO3+ 10H+=4 Fe2+ + NH4 +3H2O (氧化还原配平正确1分,全对2分)(5)活性炭的添加使其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其次活性炭吸附生成物NH4 、OH能降低出水中的NH4的浓度。(并且能降低出水pH 值,这可能是因为活性炭能够吸附OH。)(2分,两条各1分)(6) CO32+H2O HCO3+ OH增大了溶液的pH会降低脱氮效果;Fe2+ + CO32= FeCO3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2分,两条各1分)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