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第三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ppt课件_第1页
土力学第三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ppt课件_第2页
土力学第三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ppt课件_第3页
土力学第三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ppt课件_第4页
土力学第三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力学第第3 3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3.1 土的渗透性与达西定律3.2 层状土的等效渗透系数3.3 二维渗流及应用3.4 渗透力与渗透破坏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浸透浸透渗透性渗透性土具有被水、气等液体透过的性质土具有被水、气等液体透过的性质非饱和土的渗透性非饱和土的渗透性饱和土的渗透性饱和土的渗透性碎散性碎散性多孔介多孔介质质三相体系三相体系孔隙流体流动孔隙流体流动能量差能量差水、气等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水、气等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n 土是一种碎散的多孔介质,土是一种碎散的多孔介质,其孔隙在空间互相连通。当其孔隙在空间互相连通。当饱和土中的两点存在能量差饱和土中的两点存在能量差时

2、,水就在土的孔隙中从能时,水就在土的孔隙中从能量高的点向能量低的点流动量高的点向能量低的点流动土颗粒土颗粒土中水土中水渗流渗流渗流量渗流量渗透变形渗透变形石坝石坝浸润线浸润线透水层透水层土的渗透性及渗透规律土的渗透性及渗透规律渗透变形渗透变形渗流滑坡渗流滑坡二维渗流及流网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变形渗透力与渗透变形土坡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渗透压力渗透压力渗流量渗流量渗透变形渗透变形透水层透水层基坑基坑板桩墙板桩墙透水层透水层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天然水面天然水面漏斗状潜水面漏斗状潜水面Q Q原地下水位原地下水位渗流时地下水位渗流时地下水位渠道、河流渗流渠道、河流渗流水井渗流水井渗流3.1 3.1

3、土的渗透性与达西定律土的渗透性与达西定律 一土的渗透性一土的渗透性 二达西定律二达西定律三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三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能量方程能量方程渗流速度的规律渗流速度的规律渗透特性渗透特性一、土的渗透性一、土的渗透性透水层透水层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基坑基坑A AB BL L渗流为水体的流动,应满渗流为水体的流动,应满足液体流动的三大基本方足液体流动的三大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程、动量方程 1渗流速度 水在饱和土体中渗流时,在垂直于渗流方向取一个土体截面,该截面称为过水截面。 在时间t内渗流通过过水截面其面积为A)的渗流量为Q,则渗流速度为: 水在

4、饱和土体中渗流时,其平均流速为: (n土体的孔隙率)AtQv nAtQv n 位置水头:到基准面的竖直距离,位置水头:到基准面的竖直距离,代表单位重量的液体从基准面算起代表单位重量的液体从基准面算起所具有的位置势能所具有的位置势能n 压力水头:水压力所能引起的自由压力水头:水压力所能引起的自由水面的升高,表示单位重量液体所水面的升高,表示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压力势能具有的压力势能n 测管水头:测管水面到基准面的垂测管水头:测管水面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等于位置水头和压力水头直距离,等于位置水头和压力水头之和,表示单位重量液体的总势能之和,表示单位重量液体的总势能n 在静止液体中各点的测管水头相等

5、在静止液体中各点的测管水头相等zAzA0 00 0A AB Bu0pawAu zBzBwBu 基准面基准面静水静水2水力坡降 2水力坡降 水在任意一点的总水头: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 渗流的速度很小,忽略不计,则总水头: 在单位流程中水头损失的多少表征水在土中渗流的推动力大小,可以用水力坡降来表示:gvuzhww22wwuzhLhiA AB BL LhAhAzAzAwAu 基准面基准面ABLh1h2zAwAu wBu zBh00基准面水力坡降线g2vuzh2w wAA1uzh wBB2uzh 12hhh wuzh Lhi 总水头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z:位置水头u/w:压力水头V2/(2g

6、):流速水头0A点总水头:B点总水头:总水头:水力坡降:水头差:测管水头【例3.1】渗流试验装置如图3.2,试求:(1土样中 、 和 3个截面的压力水头和总水头;(2截面 至 , 至 及 至 的水头损失;(3水在土样中渗流的水力梯度。bbccaaccaabbbbccaan 解解 取截面取截面 为基准面,则截面为基准面,则截面 和和 的的位置水头位置水头 和和 、压力水头、压力水头 和和 及总水头及总水头 和和 n 分别为:分别为:n 从截面从截面 至至 的水头损失的水头损失 为:为:n 截面截面 的总水头的总水头 、位置水头、位置水头 和压力水头和压力水头 分别为:分别为:aaccccazcz

7、wahwchahchcmcmcmhcmhzcmcmcmhcmhcmcmcmzcwccawaa550503010201020515aaccachcmcmcmhac25530bbbhbzwbhaaccccazczwahwchahch 从截面 至 的水头损失 及截面 至 的的水头损失 分别为: 水在土样中渗流的水力梯度 可由 , 或 及相应的流程求得:cmcmcmhcmzcmcmcmhhhwbbaccb25. 6525.11525.112520555155ccbchcmcmcmhcmcmcmhbcab25. 6525.1175.1825.1130iachabhbch25. 12025515achia

8、abbabhbbLAh1h2QQ透水石n 达西定律:在层流状态的渗达西定律: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透速度流中,渗透速度v v与水力坡降与水力坡降i i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性质有关n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k: k: 反映土的透水性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其物理意义能的比例系数,其物理意义为水力坡降为水力坡降i i1 1时的渗流速时的渗流速度,单位:度,单位: cm/s, m/s, cm/s, m/s, m/daym/dayn 渗透速度渗透速度v v:土体试样全断面:土体试样全断面的平均渗流速度,也称假想的平均渗流速度,也称假想渗流速度渗流速度达西渗透试验达西渗

9、透试验1856 1856 年达西年达西(Darcy)(Darcy)在研究城在研究城市供水问题时进行的渗流试验市供水问题时进行的渗流试验n二、达西定律 n1渗透试验和达西定律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透速度v与水力坡降i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n(k土的渗透系数,其物理意n义表示单位水力坡降时的渗流n速度,cm/s或m/d。)nV:假想渗流速度,土体试样全断面的平均渗流速度nVs:实际平均渗流速度,孔隙断面的平均渗流速度kAiLAhktQqkiAqvnvnAvAvAvvAqsnAAnvsv则孔隙率 ,n 【例3.2】 某土样采用南 型渗透仪在实验室进行渗透系数试验,试验高度为 ,面积 ,试

10、样水头 ,渗透水量为 共 ,求该土样的渗透系数?n 【解】水力梯度n n 渗透速度n n 渗透系数cm0 . 2230cmcm40h24553160cm202040cmcmLhiscmscmcmAtQv/102 . 660602430160523scmivk/101 . 36n 【例3.3】土坝因坝基渗漏严重,拟在坝顶采用旋喷桩技术做一道沿坝轴方向的垂直防渗心墙,坝身伸到坝基下伏的不透水层中。已知坝基基地为砂土层,厚度 ,沿坝轴长度为 ,旋喷桩墙体的渗透系数为 ,墙宽 。问当上游水位高度 ,下游水位高度 时,加固后该土石坝坝基的渗流量为多少?(不考虑土坝坝身的渗流量)n 【解】根据土层渗透定律

11、 m10m100scm/1017m2m40m10scmcmscmkiAqscmscmkivmmmAi/15101000/1015/101515/10110001010015210403247772n2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n雷诺数Re:一种可以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Re=pvd/u。n对砂土:n(1水流速度很小时,达西n定律适用Re在110之间);n(2水流速度增加到惯性力n占优势的层流并向湍流过渡n时,达西定律不再适用Ren在10100之间);n(3水流进入湍流状态,达西定律完全不再适用n(Re在100以上)。n n对黏性土:n )(0iikv在黏性土中由于土颗粒周围存在结合水膜而使土

12、体呈现一定的黏滞性。故只有当水力梯度达到一定流值后渗流才能发生,此时达西定律可修改成:(1粗粒土:砾石类土中的渗流常不符合达西定律砂土中渗透速度 vcr=0.3-0.5cm/sivovcr(1)mvkimn 【例3.4】某渗透试验装置如图3.5所示。砂样 的渗透系数 ,砂样 的渗透系数n ,砂样断面积 。n(1若在砂样 和砂样 分界处安装一测压管,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n(2渗流量 是多少?scmk/10211scmk/101122200cmA qn 【解】(1从图3.5可以看出,渗流自左边水管流经砂样 和砂样 后的总水头损失 。如砂样 、砂样 各自的水头损失分别为 、 ,那么:

13、n 根据渗流连续原理,流经两砂样的渗流速度 应相等,即 。按照达西定律, ,那么n 知 ,故 。n 代入 后,可求出:n n 由此可知,在砂 和砂 分界处,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cmh301h2hcmhhh3021v21vv kiv 2221112211LhkLhkikik21212,50,30kkcmLcmL12310hhcmhh3021cmhcmh077.23,923. 621 (2根据 = ,可得:cm923. 6ALhkkiAq111scmscmq/231. 9/20030923. 62 . 0331h三、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三、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室内试验测定方法

14、室内试验测定方法常水头试验法常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井孔抽水试验井孔抽水试验井孔注水试验井孔注水试验1. 1.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野外试验测定方法野外试验测定方法室内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11常水头试验法常水头试验法结果整理结果整理试验装置:如图试验装置:如图试验条件试验条件: h: h,A A,L=constL=const量测变量量测变量: Q: Q,t t适用土类: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适用土类: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LhkAkiAtQqhLAtQkhL土样土样AVQ 室内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22变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试验装置:如图试验装置:如图试验条件试验条件: : dh dh变化,变

15、化, a a ,A A,L=constL=const量测变量量测变量: dh : dh ,t t对于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对于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应采用变水头试验法应采用变水头试验法土样土样At=t1h1t=t2h2LQ水头水头测管测管开关开关an理论依据:n流过试样的水流量为: n根据达西定律,有:n 故有:adhdQdtLhkAdQ hdhkAaLdthdhkAaLdthhtt21212112ln)(hhttAaLk2112lg)(3 . 2hhttAaLk土样土样At=t1t=t2h1h2LQ水头水头测管测管开关开关hdhtt+dt在在t tt+dtt+dt时段内:时段内: n 【例3.5

16、】 设变水头试验时,黏土试样的截面积为n ,厚度为 ;渗透仪细玻璃管的内径为 ,试验开始时,水位差为 ,经时段 ,观测的水位差为 ,试验时水温为 ,试求试样的渗透系数。n 【解】已知面积 ,渗流长度 ,细玻璃管的内径截面积 。 n ,由式 可求得:n即试样的渗透系数为 。230cmcm4cm4 . 0cm160s25min7cm145C20230cmAcmL4222126. 0)4 . 0(44cmda,cmh1601sssttcmh44525607, 0145212,)(b13. 3scmscmhhttAaLk/1071. 3/145160lg445304126. 03 . 2lg)(3 .

17、 262112scm/1071. 36- 现场测定方法抽水试验和注水试验法优点:可获得现场较为可靠的平均渗透系数地下水位测压管水面井抽水量Qr1rr2dhdrh1hh2不透水层观察井A=2rhi=dh/drdrdhkrhAkiQ2khdh2rdrQ )hh(krrlnQ212212 212212hh)r/rln(Qk 缺点:费用较高,耗时较长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分积n 【例3.6】某完整井进行抽水试验,其中一口抽水井,两口观测井,观测井与抽水井距 , (图3.8),含水层厚度为 ,当抽水量 时,第一口观测井降深 ,第二口观测井降深 。试计算土层的渗透系数。mr3 . 412rm95. 9m34

18、.12dmq/89.573m43. 0m31. 0n 【解】当井底钻至不透水层时称为完整井,完整井的土层渗透系数 可由下式计算:k22223212212)43. 034.12()31. 034.12()3 . 4/95. 9ln(14. 3/89.57)/ln(mmdmhhrrqkdmdm/34. 5/8 .1417 .14484. 044.183.2 3.2 层状土的等效渗透系数层状土的等效渗透系数等效渗透系数确立各层的确立各层的kiki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渗流系数渗流系数H1H2H3Hhk1k2k3xzq1xq3xq2xL1 11 12 22 2不透水层不透水层条件条件

19、: :Lhiii ixxqq iHH等效渗透系数等效渗透系数: :qx=vxH=kxiHqix=kiiiHi iixHkH1kn 【例3.7】如图3.10所示为一工程地质剖面图,图中虚线为浅水位线。知 , , n , ,第层土的渗透系数 ,第层图的渗透系数 ,其下为不透水层。问通过1,2之间的断面宽度每米平均水平渗流量是多少?mh151mh102Mm5ml50dmk/51dmk/502n 【解】从题目中可以得到计算区间的平均水力坡降为:n 通过第层土的流量:n 通过第层土的平均流量:n n 通过两层土的总流量:1 . 0501015idmiMkq/2551 . 050322dmikq/25.

20、65 .121 . 0521015311dmdm/25.31/25. 62533)(H1H2H3Hhk1k2k3xzv v承压水承压水条件条件: :vviniihh1等效渗透系数等效渗透系数: :v= ki (hi/Hi)iiikvHhzkvHh niiizkvHkvH1niiizkHHk1HhkvZn 【例3.8】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 ,渗透系数分别为 , , ,试求等效土层的等效渗透系数 和 。n 【解】由式3.24得:n 根据式3.30得:m1dmk/11dmk/22dmk/103xkzkdmdmhkhkhkHkx/33. 4/)321 (31)(1332211dmd

21、mkHHkniiiz/87. 1/101211131水平渗流情形水平渗流情形垂直渗流情形垂直渗流情形条件条件知知等效等效推定推定LhiiHHqqiii;.;,121kHHiHkqxiixHkHk1iiHHhhvvvqqq;.;.2121.,.;,2121kkHHHhkikvzziizkHHk3.3 3.3 二维渗流及应用二维渗流及应用 LaplaceLaplace方程方程一、二维渗流微分方程一、二维渗流微分方程 连续性条件连续性条件zxkk假定:假定: hh=h(x,z), v=v(x,z)平面问题:渗流剖面和产生渗流的条件平面问题:渗流剖面和产生渗流的条件沿某一个方向不发生变化,则在垂直该沿

22、某一个方向不发生变化,则在垂直该方向的各个平面内,渗流状况完全一致。方向的各个平面内,渗流状况完全一致。取单宽:取单宽: dy=1 dy=1与时间无关与时间无关达西定律达西定律平面渗流的基本方程平面渗流的基本方程 1. 1. 基本方程基本方程n 稳定渗流:流场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渗流稳定渗流:流场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渗流0zvxvzx zhkv;xhkvzzxx zxkk 假定假定 dxvdzvdqzxe dx)dzzvv(dz)dxxvv(dqzzxxo oedqdq 0zhxh2222 0zhkxhk22z22x LaplaceLaplace方程描述渗流场内水头的分布方程描述渗流场内水头的分布

23、, ,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dxdzvxdxxvvxxvzdzzvvzzxz 单位时间流入单元的水量单位时间流入单元的水量: : 单位时间内流出单元的水量单位时间内流出单元的水量: : 连续性条件连续性条件: :与与kx, kz无关无关满足它的是两个共轭调合函数满足它的是两个共轭调合函数 势函数和流函数势函数和流函数 描述渗流场内部的测管水头的分布,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式描述渗流场内部的测管水头的分布,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式2. 2. 求解方法求解方法 基本方程基本方程边界条件边界条件解析方法解析方法适用于边界条件简单的情况适用于边界条件简单的情况 通解:两个

24、共轭调和函数通解:两个共轭调和函数势函数势函数(x,z)(x,z)流函数流函数(x,z)(x,z)等势线等势线流线流线边界条件边界条件特定解特定解F流网法:简便快捷,具有足够的精度,可分析流网法:简便快捷,具有足够的精度,可分析较复杂断面的渗流问题较复杂断面的渗流问题二、流网的特征与绘制二、流网的特征与绘制 流网流网渗流场中的两族相互正交曲线渗流场中的两族相互正交曲线等势线和流线所形成的等势线和流线所形成的网络状曲线簇。网络状曲线簇。流线流线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等势线等势线测管水头相同的点之连线。测管水头相同的点之连线。流网法流网法通过绘制流线与势线的网络状曲线簇来求解渗流

25、问题。通过绘制流线与势线的网络状曲线簇来求解渗流问题。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正交性:流线与等势线正交性:流线与等势线必须正交必须正交2. 各个网格的长宽比各个网格的长宽比c应为常应为常数。取数。取c=1,即为曲边正方形,即为曲边正方形3. 在边界上满足流场边界条在边界上满足流场边界条件要求,保证解的唯一性。件要求,保证解的唯一性。H Hh h0 0ls sls sA AB BC CD Dls sH Hh h0 00 0ls s绘制方法绘制方法根据渗流根据渗流场的边界场的边界条件条件确定边界流线确定边界流线和首尾等势线和首尾等势线正交性正交性曲边正方形曲边正方形流线流线等势线等势线反复修改,调整

26、反复修改,调整精度较高的流网图精度较高的流网图初步绘制流网初步绘制流网流网特点流网特点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h=consth=const;与与k k无关;无关;等势线上各点测管水头等势线上各点测管水头h h相等;相等;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相等;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相等;各流槽的渗流量相等。各流槽的渗流量相等。n流网的工程应用n 1测管水头: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势能差相等,即水头损失相等n n 2孔隙水压力:等于该点以上测压管中的水柱高度 乘以水的容重 n n 3水力坡降:n n 4渗流速度:n n 5渗透流量:) 1(1nNnHNHhwuawahUlhikiv slhkk

27、iAvq0 . 1hkqhkMqMqqqLQ 流槽数Mn 【例3.9】如图3.14所示为一板桩打入透水土层后形成的流网。已知透水土层深 ,渗透系数 n ,板桩打入土层表面一下 ,板桩前n 后水深如图中所示。试求:(1图中所示 n 各点的孔隙水压力;(2地基的单宽渗流量。n m0 .18ksmm/1054m0 . 9edcba,n 【解】(1根据图3.14的流网可知,每一等势线间隔的水头降落 。列表计算 n 各点的孔隙水压力见表3.1 。n(2)地基的单宽渗流量:n 现有 ,代入得:mmh0 . 18/) 19(,aedcb,)(3/8 . 9mkNwhkMqMqqsmsmmkmhM/105/1

28、050 . 1474,smsmq/1020/105142727mmh0 . 18/) 19(,a)(3/8 . 9mkNwn 【例3.10】 小型均质土坝的蓄水高度为 ,流n网如图3.15所示。流网中水力梯度等势线均分为 条从下游算起的等势线编号如图3.15所示)。土坝中的 点处于第 条等势线上,其位置在地面以上n处,试问 点的孔隙水压力为多少?m16G2220m5 .11Gn 【解】等势线 条, ,任意两条等势线间的水头差为: n 点的水头高为:n 点的孔隙水压力为:n 2222nmmnhh762. 0122161GmmmhG48.142762. 016GkPammkNhUww8 .29)5

29、 .1148.14(/103n 3.4 渗透力与渗透破坏n渗透力: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渗流作用力。n对水土整体:n流入面内的静水压力为n流出面内的静水压力为n土样重力在流线上的分量为n土样底面所受的支承反力为Ahpw11Ahpww2LAWsatR支承反力截面积截面积A=1A=1W WW = L W = L satsatP2 = P2 = whwwhwP1 = P1 = wh1wh1R = ?R = ?h1h1hhh2h20 00 0hwhwL L土样土样滤网滤网贮水器贮水器a a b b土粒土粒渗渗 流流n对于土骨架:n由于土骨架侵入水中,故受浮重力为n总渗流力为 ,方向向上n土样底面所受的

30、支承反力为n n LAWjLAJ R支承反力h1h1hhh2h20 00 0hwhwL L土样土样滤网滤网贮水器贮水器a a b bW WJ JR RP2孔隙水LAWwwAhpw11Ahpww2jLAJJh1h1hhh2h20 00 0hwhwL L土样土样滤网滤网贮水器贮水器a a b bR RP2WwWwJ JP1P2n对于水:n孔隙水重力加浮力的反力之和为总渗流力为 n流入面和流出面的静水压力为n土颗粒对水的阻力作用为 ,大小与渗流作用相同,方向相反, n 以土样中的水为隔离体,在垂直方向上满足力的平衡条件:)(11wwwwwwhLhjLjLAJAhLAAhLhhw2由于iLhLhhjw

31、ww)(21hAJw总渗透力= + = + W WW WWwWw土水土水 = = 土骨架土骨架 + + 孔孔隙水隙水J JR RJ JP1P2P1P2R Rijw【例3.11】某场地地下水位如图3.18所示,已知黏土层饱和重度 ,砂层中承压水头 (由砂层顶面算起), 。问砂层中有效应力及黏土中的单位渗透力是多少?3/2 .19mkNsatmhmh8421,mhw15n 【解】 砂层顶面总应力、孔隙水压力为:n 有效应力: kPamkNmmkNhukPamkNmmkNmhhwsatw150/1015/106 .193/2 .198/10433332133/75. 3375. 0/10375. 0

32、8)48(156 .43)1506 .193(-mkNmkNijikPakPauwiLhjwwiJwwcri临界水力坡降eGws11)(又eGiscr11故有:h1h1hhh2h20 00 0hwhwL L土样土样滤网滤网贮水器贮水器a a b bR RP2n临界水力坡降:n左端的贮水器不断上提,那么 逐渐增加,从而作用在土体中的渗透力也逐渐增大。当 增大到某一数值,向上的渗透力克服了向下的重力时,土体就要发生浮起或受到破坏,俗称流土。这时渗透力已超过土颗粒有效重度浮重度的结果。n hh设渗透力为: JJ 若渗透水流自下而上作用于砂土,砂土 中的有效重度为 ,则当 时,砂土将被渗透力所悬浮,失

33、去其稳定性;当 时,砂土将处于悬浮的临界状态,则得:由土的三相比例关系可知n 【例3.12】 某砂土试样高度 ,初孔隙比 ,相对密度 ,进行渗透试验图3.20).渗透水力梯度达到流土的临界水力梯度时,总水头差应为多少?n 【解】cmH30803. 00e71. 2sdcmcmLihedicrscr452.28309484. 09484. 0803. 01171. 2110基本类型基本类型 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 流土流土管涌管涌土工建筑物及地基由于渗流作用而出现的变形或破坏土工建筑物及地基由于渗流作用而出现的变形或破坏形成条件形成条件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1. 1. 流土或

34、流砂流土或流砂 criiJW0和和土土的的密密实实程程度度有有关关eGiscr 11 原因:原因:n 流土:在向上的渗透作用下,表层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流土:在向上的渗透作用下,表层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任何类型的土,只要水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任何类型的土,只要水力坡降达到一定的大小,都可发生流土破坏力坡降达到一定的大小,都可发生流土破坏粘性土粘性土k1k2k1k2砂性土砂性土k2k2坝体坝体渗流渗流形成条件形成条件 scrFiiiFs: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1.52.0 i : i : 允许坡降允许坡降i icr :i icr :土体处于稳定状态土体处于稳定

35、状态土体发生流土破坏土体发生流土破坏土体处于临界状态土体处于临界状态经验判断:经验判断:10uCcrii若地基为比较均匀的砂层不均匀系数 。渗透途径不够长时,下游渗流溢出处会有 这时地表将普遍出现小泉眼,冒气泡,继而土颗粒群向上鼓起,发生浮动、跳跃,称为砂沸。砂沸也是流土的一种式。流砂现象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渗透力的大小,同时与土的颗粒级配、密度及透水性等条件有关。 管涌2.管管涌涌原因:原因:内因内因有足够多有足够多的粗颗粒形成大于的粗颗粒形成大于细粒直径的孔隙细粒直径的孔隙外因外因渗透力足够大渗透力足够大 在渗流作用下,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的在渗流作用下,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所形成的孔隙发生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所形成的孔隙发生移动,最终在土中形成与地表贯通的管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