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方标准《四季竹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浙江省地方标准《四季竹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浙江省地方标准《四季竹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浙江省地方标准《四季竹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浙江省地方标准《四季竹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地方标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技术指南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我省自2010年实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项目以来,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保护措施不科学、存在破坏性保护现象、缺乏长远规划、保护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工作开展不力、经费使用不合理、注重被动保护而不注重开发利用的主动保护等技术和管理问题,离真正的保护目标还有相当远的差距。例如,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羊角槭、天台鹅耳枥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是我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濒危植物。虽然普陀鹅耳枥原生株已繁育上万株实生后代散布在多个省份,但真正的回归和自然繁衍后代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百山祖冷杉已繁育两千株苗木,但实生苗还远远不够

2、,长期自然繁衍和保育技术未解决;天目铁木、羊角槭、天台鹅耳枥等繁育的实生苗为数不多,羊角槭已经野外灭绝。九龙山榧、长喙毛茛泽泻、浙江安息香、穗花杉、长序榆等是浙江有特色、省外有影响的濒危植物,目前的保护工作刚开头。九龙山榧繁育实生苗困难;长喙毛茛泽泻野外也已绝灭,急需种群回归;浙江安息香急需摸清濒危机制扩大种群;穗花杉野生植株生境恶化急需人工科学干预;长序榆种子繁殖比较困难急需解决等等。多数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一些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价值目前尚不清楚,但在将来会被研究、挖掘和创新利用。李振声院士曾说“一个物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

3、个民族的兴衰”,就是种质资源重要性的生动写照。因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维持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有重大意义;对于“生态红线”、“物种红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是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制订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指南,统一技术规范,培训保护技术人员,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是当前亟待开展并实施的重要工作。二、项目来源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申请、浙江省林业局推荐、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专家评审推荐,并经过招投标,2019年8月,“珍

4、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技术指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被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合同编号:sj-bz2019082)。三、项目编制目的意义本次编制的标准规定了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对象、本底调查、就地保护、种苗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离体保存、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管理等规范内容,借鉴了最近几年新出台的行业标准,并对保护对象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名录和最新出版浙江植物志(新编)进行了修改完善,体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该标准的出台可以填补针对我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技术规范的空白,可以作为保护培训的规范性教材,为保护提供科学、规范和比较权威的统一指导,对科学推进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5、。同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利用的标准在国内基本还是空白,本标准的规定的利用技术和数字化档案也体现了我省走在前列的要求。四、主要编制过程1、立项前的准备工作2010年,浙江省林业厅开始实施我省主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2014年,受省林业厅委派,编制组主要成员与省野保站组成联合检查指导组,检查指导了全省4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野外回归和种苗繁育工作,积累了保护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从2015年开始,编制组主要成员在杭州午潮山、建德林场等地建设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规模化迁地保护基地;对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浙江安息香等主要濒危植物开展了以种苗繁育和野外回归为主的研究

6、。近十年来,编制组成员先后承担珍稀濒危植物国家基金、省基金和省科技项目18项,其中“濒危植物资源挖掘与保护-浙江省特有珍稀濒危观赏植物夏蜡梅、景宁木兰、天台鹅耳枥、铁线莲属等的资源保育和挖掘利用(2019c02036)是省重点研发项目;在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银缕梅、羊角槭、夏腊梅、七子花、黄山梅、八角莲、金刚大等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5部;“天目山植物多样性与珍稀濒危物种保育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2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七子花

7、保护生物学研究”成果获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同时,近几年我省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林下经济发展也卓有成效,浙江楠、闽楠、红豆树等珍稀珍贵用材树种已在造林中大量使用,在园林中已开始应用,三叶崖爬藤、重楼等珍稀药用植物在林下经济中已获规模化推广,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也为编制组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和编写资料。因此,本标准的编制是建立在对我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利用比较充分的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结合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参考借鉴国内最新相关标准规范,组成了既有研究人员又有长期在一线负责技术指导或从事实际操作人员的编制组,能确保本标准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可操作性。

8、2、标准的编制过程合同正式签订后,根据相关要求和安排,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时组建了标准编制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任务。(1)资料整理阶段: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相关标准、科研成果、期刊文献等资料,对相关事业单位、各自然保护区、科研院校院所进行走访和调研,进行相关资料和数据采集、汇总、分析、整理。(2)标准起草阶段:起草标准文本,组内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3)征求意见阶段:将标准初稿发至全省从事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高校院所和主要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初步的征求意见。根据返回的各方面征求意见,对征求意见稿逐条修改、深化,形成征求意见稿。五、编制原则1、规范性严格按照gb/t 1.1202

9、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2、专业性编制组成员由长期从事我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研究的院所高校和自然保护区科研骨干组成,既有研究人员又有长期在一线负责技术指导或从事实际操作的科技人员,专业性强。3、先进性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利用位于全国前列,省财政投资力度较大,远高于其他省份。本标准的编制人员均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研究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建树的专业人员,相关理念、技术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特别是标准规定的利用技术和数字化档案体现了我省走在前列的要求。4、适用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指南标准考虑了保护对象覆盖全省,本底调查涵盖木本和草本植物

10、,保护措施包括就地、迁地、野外回归和离体保存等,开发利用包括了材用、观赏用、药用和食用等,技术规范和指标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易于实现,便于在省内统一推广。5、全面性本标准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对象的本底调查、就地保护、种苗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离体保存,到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管理,涵盖了保护利用的全过程,体现了标准的全面性。六、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对象、本底调查、就地保护、种苗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离体保存、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管理。标准的内容是编制组成员在几十年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研究和我省十余年保护利用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最新

11、研究成果及相关行业标准,通过两次征求修改意见,最后经过编制组成员集体讨论后确定的。七、编制本标准的参考依据在制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国内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ly/t 29382018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原则与方法ly/t 1819200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gb/t 1516320047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 2244.1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1部分:野生植物保护gb/t 1407293 林木种质资源保

12、存原则与方法ly/t 3187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gb/t 600185 育苗技术规程ly/t 3186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苗木繁育技术规程ly/t 25892016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ly/t 3185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回归技术规范ly/t 3086.2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技术规程cj/t 5122017 园林植物筛选通用技术要求dbj/08-181991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八、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标准制定及社会意见征求过程中,暂未收集到重大分歧意见。九、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技术指南是我省各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的纲领性和基础性标准,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它的发布与实施,可以规范和统一我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利用技术标准,填补基层保护技术人员缺乏权威性培训教材的现状,显著提升保护利用技术水平,推动我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继续走向全国前列。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贯彻与实施,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在我省推广实施。十、与有关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