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1.gif)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2.gif)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3.gif)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4.gif)
![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方案之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26e176c8-404d-403d-95f6-f279de76966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八酒店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一、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 区域产业优势xx市地处山东省西部,毗邻省会济南和“黄蓝”经济区,其民俗文化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政务旅游都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全市旅游收入出现显著 增长。在xx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xx市委市政府提出了 “文化旅游”和“休 闲度假”两大主题,到“十二五”末,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实 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酒店业作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重 要组成部分,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此外,xx市在“一五二”基地建设中,提 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等产业。地域优势不仅为酒店管理
2、专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专业建设创造了天时地利的条件, 为建立酒店管理教学和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见习、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提供了良 好的氛围和条件。2. 人才需求分析作为旅游市场的支柱产业,一方面酒店业对专业人才尤其是对酒店中基层管 理类人才的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而现有的酒店人才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 市场的需求。酒店企业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也迫切需要既具有专业的酒店管理理 论知识,又熟知酒店企业的运作规律、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管理 人才。在这一背景下,依靠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来培养酒 店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服务和管理人才,可更好地满足酒店行业尤其是
3、xx 市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助力旅游业经济乃至区域总体经济的发展。通过2010年、2011年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当前xx市酒店及相关企业达100 多家,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学历结构不尽合理,专科学历以上、具有一定管理 素质和经验的专业人才不足600人,每年高端技能型酒店人才需求近800人。酒 店管理专业既要担负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又要承担培训酒店从业人 员、提升从业者素质的任务。(二)专业基础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已有毕业生4届,在校生124人;现有专任 教师16人,兼职教师10人;拥有校内实训室8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校级 精品课程6门。1. 校企合作初见成效先后同净雅食品
4、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蓝海酒店集团、京都信苑饭店、北京金 融街威斯汀大酒店、钓鱼台国宾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顶岗实习和就 业、订单培养、阳光助学工程、教师业务实践、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员工培 训等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校企合作基础。2. 实施了 “实境镶嵌,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实境镶嵌,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酒店管理综合实训中心为 平台,教师在真实或仿真工作环境授课;依托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等企业, 将部分课程内容外置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同时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规 范相融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5、3. 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和项目导向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以服务xx市旅游产业发展为宗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以岗位能力 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基本实现项目导向,初步实现 教学做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虚实交替组织教学。注重过程考核,加强教学监 控。现已建设院级精品课6门,学生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 成绩。表5-8-1-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及教师近三年获奖情况4.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绩本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10人,专兼教师比 例为1.6:1;专任教师中11人有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经历,且拥有中高级酒店从 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证、调
6、酒师证、营养师证等职业资格证,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达到6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人,达63%;校级优秀教师2人,骨干教师2人, 基本满足教学需要。5.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本专业现有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礼仪实训 室等8个校内实训室,基本能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以这些实训室为基础, 建立了 “中、高级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中、高级餐饮服务员鉴定基 地”、“中、高级前厅服务员鉴定基地”及“星级酒店服务人员培训及鉴定基地”。 我院建有蓝海集团、威海金海湾国际饭店、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净雅食品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威斯汀大酒店、北京京都信苑饭店等校外实训基
7、地21处。6. 社会服务能力逐年提高本专业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服务社会,发挥了社会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师 资优势,开展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近年来为东苑宾馆、 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等xx市和周边地区酒店及相关服务业培训员工2000多 人次,年均培训300多人次,每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90人次以上。7. 毕业生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 学生就业层次逐年提升。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 要求,用人单位普遍对毕业生评价较高。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学生收入普 遍在2500元以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在90%
8、以上。(三)存在不足1. 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和 课程建设需进一步深化。2. 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职称及兼职教师比例需提高;缺少高 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3. 校内实训条件体系化建设尚未完成。现有实训基地和设施尚不能完全满 足高端技能型酒店人才的培养需要,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要。部分 实训设施需更新、升级,部分实训场所需扩建。需新建酒吧、客房服务中心、酒 店信息系统模拟、虚拟全景等实训室。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以满足xx市及周边地区酒店类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与xx旅游局 等政府
9、主导部门、行业企业联合,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 创新“校店交替、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到所有专业 课中,优化突出专长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素质提升、能力递进的专业课程 体系;全面实施项目教学改革,实施分段式教学;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 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老师引领的梯队型、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改 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顶岗实习工作站;提高社会与技术服务能力;完善专业管 理制度,构建多方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专业文化。通过三年建设,把酒店 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酒店类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基地。(二)具体目标:1.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
10、机制,实现合作共赢与xx市旅游局等政府主导部门及旅游协会、酒店协会、阿尔卡迪亚国际温 泉酒店等行业企业联合,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教学、管 理、就业,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校企合作长效 机制。通过对专业建设、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与管理、顶岗实习、 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积极创新并逐步完善“校店交替、实境育人”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 酒店管理综合实训中心为平台,建设“校中店”;依托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 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11、建设“店中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 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以典型酒店服务与管理项目为 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3. 构建“素质提升、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企业岗位调研,依据酒店岗位能力需求,对接酒店领班、主管等岗位, 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构建“素质提升、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通过重组课 程教学内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强化专业素质及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 礼仪沟通、茶艺、调酒等专长;校企合作建设8门核心课程,合编3部校本教材, 建设1个省级精品课程群,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网络课程;搭建酒店管理 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完成8门核心课
12、程教学模式改革。4. 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队伍,优化教学团队结构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培养1名、聘用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3 人;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聘用兼职教师 16人,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 1,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比例达50%。5.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体系化建设,完善综合实训条件在三年建设期内,通过新建、扩建客房服务中心、虚拟全景实训室、餐饮实 训室等10个校内实训室、建立1个旅游产品研究中心及1个师生工作室,完善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使之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在稳定原有优秀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增加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
13、立1个顶岗 实习工作站。6. 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开展酒店管理领域的技术培训;面向社会人员,开展职 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主要包括前厅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公共 营养师等。三年内社会培训不少于1600人次,承担纵向课题4项、委托课题3 项,社会服务收入不低于30万元。7. 专业群建设以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旅游管理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建 设与发展。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及实训基 地等工作。未来三年,构建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在与重点建设专业 共享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6门(模拟导游、导游业务、中
14、 国旅游地理、中式面点、中国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培养校内专 业带头人1名(薛丽华),聘用校外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专任骨干教师2名(王 艳、余秀菊)。8. 专业文化建设结合学校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引入酒店管理标准、酒店职业文化、酒店企业 文化,强化职业理念;挖掘专业特色,塑造职业形象文化;开展多种活动,提升 职业气质文化;将企业元素引入教学、实训场所,形成职业氛围。三、建设内容(一)体制机制建设1.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成立由旅游管理学院主导,xx市旅游局、xx市酒店协会、xx市旅游协会、 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等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参与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 员会,制定酒店管理
15、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本专 业领域的专家、酒店高级管理人员、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秘书1名,委员若干名。 校外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秘书由学校人员担任,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并根据主任委员要求,联络和组织各委员召开工作会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召开1次全体委员会议。依托委员会实现学校和 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市场与岗位需求调研,共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 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完善以提升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课程 体系;共同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积极开展本专业讲座,指导、协调产学
16、结 合、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2.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期内新增5家合作企业,实 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制定旅游管理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以及实 训基地建设方案等,建立校企合作运行长效机制,保证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与良 性运行。表5-8-3-1体制机制建设进度表表5-8-3-2体制机制预算表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学校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合计201320142015小计201320142015年度小计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小计年度年度年度年度年度体制 机制 建设1.专业建设指导 委员会建设33282226142
17、.校企合作运行 机制及制度建设21144小计54312222618(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1. 开展专业调研依托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山东蓝海 酒店集团、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如家快捷酒店连锁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通 过调查人才需求、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实施毕业生跟踪回访等形式,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各岗位对人才培养 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等进行调研,参照现代化酒店行业标准,确定高端技能型人才 需求规格。专业调研每年开展2次,逐步形成长效机制。2. 凝练专业特色,创新“校店交替、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对xx市及周边地区酒店
18、企业的专业调研,确立以xx市星级酒店(集团) 为服务面向,以星级酒店“领班、主管”两大岗位的素质能力需求为核心,以高 端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阿尔卡迪亚国 际温泉酒店等xx市本地酒店淡旺季经营特点,创新并实施“校店交替、实境育 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大一 “初识洒店f大二“企业吳战峯大三“创新提升夕提升措施校内买训基地单项实训4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校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综合实训专项实训回炉再造岗位技能相关知识l综合能力 證理能力鮫店交替图5-8-3-1酒店管理专业“校店交替、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1)与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
19、等企业深度合作,实施“淡出旺入、分段 轮动”教学组织模式: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 康乐服务与管理等课程设在酒店相关工作场所实境进行,授课内容由校内专任教 师和酒店资深员工共同实施完成。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每年4-6月、 10-12月,每周固定时间在酒店实施实境授课,业余时间由专任教师带领学生见 习观摩并完成每周不低于6个小时的顶岗实践,酒店方和校方共同实施职业文化 认知、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等,创新以“校店交替”为核心的人 才培养模式。(2)以校外酒店真实工作环境为教学场所,增强学生专业文化认知、提升 学生岗位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按照“实境”要求
20、,参照酒店宾馆真实的经营环 境,建设餐饮、客房、咖啡厅、酒吧等校内实训基地,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岗 位服务技能和经营管理基本能力的训练,真正实现“教、学、做” 一体化,提 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并实施以“校店交替、实境育人”的 人才培养模式。3.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每年的专业调研和岗位调研报告,召开校外专家研讨会,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调研情况适时调 整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 融入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化管理;通过每年一度优化,使人才培养方案既具有稳 定性,又具有先进性。通过开设前厅服务
21、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礼仪、 酒店沟通实务、酒店法规与法律实务等专业必修课,开设中国饮食文化鉴赏、酒 店财务基础等专业选修课,依托学校“美丽人生”素质教育平台开展第二课堂、 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沟通、组织管 理等能力,刻苦耐劳、严谨耐心、谦和好礼、诚实守信等素质,同时聘请专门德 育导师,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入职打下坚实的基础。表5-8-3-3 素质教育内容4. 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了更科学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面、全员、全程”的教育教学管 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由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学生及
22、其 家长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 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且对毕业生毕业后 至少五年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追踪和评价。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 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 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 新、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5. 建设毕业生质量跟踪体系制定并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方案,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学生 家长等进行多方调查,全方位评估办学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采用在线调查、
23、电子邮件、电话调查等方法开展毕业生(近五届)质 量跟踪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就业状况(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调查、人才培养特 色(课程有效性和知识能力结构)调查、毕业生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和就业满意 度)调查。(2)对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的用人单位、行业协会,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 开展人才需求(构成和质量)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3)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员对问卷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统计分析, 撰写调查分析报告,提出教学改革建议。s-8-3-4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进度表5-8-3-5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预算表(三)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构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提升、能力递进”新课程体系
24、,以典型工作 任务为基础,以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为原则,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1. 岗位调研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由委员和酒店资深员工参与的岗位调研小组, 制定岗位调研计划,每年四月份深入企业开展岗位调研,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岗位 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形成岗位调研报告,建立岗位调研长效机制。表5-s-3-6酒店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工作岗位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2. 课程体系构建借助于岗位调研,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政、校、企、行共同参与构建“素质提升、能力递 进”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素质提
25、升、能力递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专业项目导向能力素质图5-s-3-2 “素质提升、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专业謹论模瑛 专业实陽籲学校college专业建髒导委员会淡出旺入,分段轮动企业errt erpr ise戸业实训课 技能夭赛i 校外顶第一学年,设置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沢客房服务与管理 等专业课程,着力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服务基础能力的培养;第二学 年,通过网络课程、自主学习、酒店企业培训、顶岗实习等各种途径侧重学生实 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开设酒店沟通实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大一与大 三的衔接课程;第三学年,设置酒店营销实务、酒店筹建与筹备管理等专 业课程,侧重于学生
26、酒店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通过酒店礼仪、 急救常识、酒店法规与法律实务等课程的开设,提升学生专业素质。通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阶梯式进 步和提升,并实施在校学习、顶岗实习与初次就业的有效衔接,为xx市及周边 地区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酒店管理类人才。3.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依托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酒店合作,每年召开专家论证会,将 现代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共同开发客房服务与管理、餐 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沟通实务等8门课程标准,使课程 标准逐步规范严谨,能够科学地反映最前沿的行业标准,并能够在课程体系和教 学实施过程
27、中充分发挥纲要作用。4. 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用三年的时间,与xx当地星级酒店深度合作,搜集并积累真实案例,结合 我校实际特点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计划地开发客房服务实训指导 书、餐饮服务实训指导书沢前厅服务实训指导书、日常酒店英语会话、 酒店管理案例集5本校本教材,教材涵盖前厅、客房、餐饮、酒店英语等核 心课程,将充分发挥其在辅助实训、形成性考核、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等方 面的积极作用,成为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5.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积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材料,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源,建立酒店 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课程标
28、准、试题 库、校本教材、授课计划、电子课件和教案等材料实施专人负责,分类管理;逐 步加大教学录像的录制和积累工作,最终建成丰富、有序、实用性强的专业核心 课程教学资源库。6. 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通过3年时间,逐步建成酒店营销实务、酒店英语应用、餐饮服务与 管理3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包括讨论、在线答疑、项目实施、作业等内容, 充实酒店服务与管理案例、试题库、工作页等网络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延 续。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 服务与管理、酒店英语应用、酒店沟通实务精品课程网站,不断充实网站 资源,逐步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验收要求。7教学模式改革实施项目导向的
29、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酒店服务与管理情境导出学习 任务,设置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三年建设,采用“淡出旺入、分段轮 动”的教学组织模式,逐步完成酒店营销实务、酒店英语应用、客房服务 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沢酒店沟通实务等专业核心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主体性,按照“布置任务、搜集信息、确定方案、 实施方案、检查评估、总结提升”的过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每年至少申报1项教 改课题,总结教改经验,探讨教改思路与方法、途径,提升教改效果。表5-s-3-7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进度表表5-8-3-s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建设预算表(四) 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行
30、业企业聘请,国内考察、培训、学术交流,与企业共 同开发技术等方式,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至2015年末,把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 建设成一支由16名专业教师和16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具有先 进高职教育理念的教学团队,其中培养、聘用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3 名,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 1。1. 专业带头人建设(1 )培养专业带头人(徐晓婷):将专业带头人送往国内酒店类专业具有示 范和引领地位的知名高校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主持校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 参加国家教育部酒店类课程的
31、资源库建设;完成1项市厅级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 主持1项市厅级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每年至少参加6次学术交流活动或培训; 负责校内实训室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项目开发等具体服务,进一步提高 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逐步提高行业影响力;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专业调研, 剖析专业,提高专业建设水平。(2 )聘用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发挥校外专业带头人的技术专长和业界影 响力,挖掘其在专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产学研建设等方面的潜力。指导校内 专业带头人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等, 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建设。2.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院骨干教师的评选管理制度,确定酒店管理专
32、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 从专业教师中培养任红蕾、徐向宇、陶维伟3位教师为专业骨干教师,通过校内 外骨干教师培训、课改交流、企业业务实践、参与课题建设等方式,提高骨干教 师教学水平;鼓励3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提升其理论及业务水平;每年到阿尔 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酒店、餐饮企业实践锻炼,提高 其前厅、餐饮、客房督导方面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骨干教师培养,带动整个教 学团队在操作新设备、使用新技术及建设课程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 的专业优势,完善专业建设。3. 教师培训与双师素质提升(1)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到国内高校进修,进行师资培训,参加教师职业能 力测评,提高教育教学能
33、力;选派褚艳兵、任红蕾、陶维伟、徐向宇、栾鹏等教 师参加礼仪、茶艺、咖啡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相关课程教学实践能力。(2)鼓励曲江波、钱苏珍、耿逸冉等教师考取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完善教 师行业企业研修锻炼考核办法,每年选派3名专业教师到酒店业务实践锻炼不少 于2个月,让教师带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把学到的最新管理规范及行业企业 管理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三年后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依据xx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聊职院人字2011 2号)聘用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为兼职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兼 职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创
34、造有利条件使兼职教师承担专 业课程课时比例达50%以上;兼职教师参与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学生 技能大赛指导,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5. 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鼓励专任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净雅食 品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酒店等酒店与餐饮企业业务实践;考取髙 级技能证书等,使师资队伍结构达到合理化乃至优秀水平:专兼教师比例达到 1:1;专任教师硕士学位达到93%;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表5-8-3-9教学团队建设进度表表5-8-3-10教学团队建设预算表(五)实训条件体系化建设根据学校统一协调,依据“校店交替、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 用专业建
35、设指导委员会及校企合作单位等平台,根据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要 求确定实训项目。根据职业技能提升过程,对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系统化建设, 将实训基地建设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平台、拓展技能训练 平台和综合技能训练平台4个平台,依次对4个技能训练平台的实训基地进行升级和扩建。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到2015年,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 鉴定、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升级扩建后的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 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专业实训教学水平,增强技能鉴定、社会服务能力将起到 明显的推动作用。实训基地建设如下图所示。基本馨训练前厅实训室 客房操作间 客房标间 客房服务中心餐饮实训
36、室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酒吧实训室 茶艺咖啡室旅游产品研究 中心 师生工作室顶岗实习工作 站 顶岗实习专业馨训练拓展馨训练综合训练平台职业技能提升虚拟全景实训室调酒实训综合技能训前厅、客房、餐茶艺焉咖啡实练礼仪实训饮服务与管理项1训目的实训形体实训礼仪实训室图5-8-3-3实训基地建设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 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在原有礼仪实训室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建,增加实训设备,满足礼仪、形体 训练和化妆等教学实训需要。(2) 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平台对前厅实训室、客房操作间、客房标间进行重点升级改造;新建客房服务中 心,同时适度增加和更新餐饮实训室的设施设备。营造酒店工作氛围,达到仿真 训练效果;
37、新建酒店信息系统模拟实训室,新建与旅游管理专业共享的酒店信息 系统实训室,完成信息系统的仿真训练。在满足前厅接待问询、结账等服务,客 房做床、房间清扫、客房服务,餐饮中西餐宴会、零点等服务的实训教学需求同 时,面向社会进行前厅、客房、餐饮等服务项目的社会培训。(3) 拓展技能训练平台新建酒吧实训室,添置实训设施及用品,满足鸡尾酒调制、茶艺、咖啡制作 等实训需求,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酒、茶和咖啡的特点,会品酒、品茶,培养学 生的文化涵养。表5-8-3-11(基本、核心、拓展技能训练)实训室建设一览表表5-8-3-12校内实训室与课程、服务功能对接情况表5-8-3-13新建、扩建实训室设备清单(4)
38、 综合技能训练平台为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成果,学以致用, 建设xx市旅游产品研究中心和师生工作室两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建设xx市旅游产品研究中心与xx市旅游局及xx市酒店协会、旅游协会等行业及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建 立xx市旅游产品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着力于为xx市旅游及酒店企事业单位的品 牌策划推广、人才培养、商品研发、服务及管理提供支持;兼顾xx饮食文化、 民俗文化研究。旅游产品研究中心的运行管理分为顾问、主任、成员三个层次。 顾问由xx市旅游局、科技局、酒店协会等领导担任,主任由学院领导担任,成 员由xx市旅游、酒店优秀企业的资深员工和旅游管理学院的部分教师组成
39、。表5-8-3-14 xx市旅游产品研究中心设施设备预算表建设师生工作室聘请xx当地酒店业务骨干员工,与校内师生共同组建师生工作室。师生工 作室由教师指导优秀学生承担校内、xx市及周边地区的旅游项目、酒店及相关 企业的礼仪接待服务与培训、茶艺服务与培训、酒店及企业的营销策划、中西式 面点制作与培训、面塑教学与推广等社会服务,依托项目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学 生参与科研立项,对学生专业能力与行业岗位对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 到推进作用。计划三年内使师生工作室的学生达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40%。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已有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继续 积极寻求与国内
40、外一流酒店(集团)合作,新增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批技 术、管理良好,融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锻炼为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3. 建立示范性顶岗实习工作站根据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站相关管理办法,在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顶岗 实习工作站,学院选派有丰富工作经验和善长学生教育的教师进驻工作站,与企 业共同实施过程管理,并对实习生进行技术指导或心理疏导;实现“站网融合”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全程监控、跟踪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建立实习生安全预 防机制,确保学生按照计划完成顶岗实习。同时,加强对顶岗实习生的过程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 程度、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建立独立评价
41、机制,实施由 学校专业教师、实习工作站教师联合进行职业能力评价的考核方式,实现企业、 学校和行业相结合的共同监控。表5-8-3-15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工作站工作站(拟)人员组成职责净雅食品股 份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工作站站长卢萍1. 负责总体安排、组织协调等宏观管理和指导;2. 负责组织检查、规范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副站长高广东1建立完善顶岗实习工作站管理办法、顶岗实习 安全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顶 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等系列顶岗实习制度;2.明确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规范指导教师工作过程;3制定指导教师考核标准。徐晓婷指导教师任红蕾1. 制定指导计划;2. 指导考察鉴定学生实习
42、过程;3整理并填写学生实习档案资料;4. 布置实习任务安排和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5. 监控学生顶岗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实习质量。陶维伟栾鹏4.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入现代企业的职业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依据培养目标开发 实训项目,为创新“校店交替、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1) 在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和使用手册、指导 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实行专兼结合的 管理机制,由实训室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共同实施管理,保证实训设施的使用率、 利用率,做好设施维护工作
43、,为学生实训提供保障。(2) 引入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制定规范严密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 作流程、工作标准等;与校企合作酒店密切联系,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共同 实施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酒店专业文化,增强学生的专业文化认知, 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文化素养。(3) 完善校外实训基地遴选和评价标准,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规范 管理,完全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表5-8-3-17实训条件建设资金预算表(六)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行业培训、技 术服务和素质能力拓展项目,深度服务区域经济。三年内实现社会培训人数不低 于1600人次、社会服务收入
44、30万元。1. 社会培训为xx市各酒店、宾馆提供各层次岗位业务培训。面向xx市企事业单位,开 展行业礼仪和英语等各类培训。作为xx市委、市政府直接指定单位,为“两会” 等会议接待提供业务和礼仪服务,受到普遍好评。三年内实现社会培训人数不低 于1600人次。2. 技术服务依托xx市旅游产品研究中心,利用专业优势为酒店、宾馆、旅行社进行营 销策划、经营方案可行性分析、市场调查、经营问题解决、新产品开发等活动。 与企业合作,设立研究项目,共同开展研究。三年内,承担纵向项目4项、委托 项目3项。3. 职业资格鉴定面向学校、企业、社会,继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积极开展调酒师、茶 艺师、前厅中高级服务员
45、、客房中高级服务员、餐饮中高级服务员、营养师等职 业资格鉴定及经理证的认证。在此基础上,与相关科技信息公司积极合作,研究 开发酒店信息系统操作师专业培训及资格认证。建设期内,职业资格鉴定人数达 到450人。4对口帮扶及交流与xx市各县职教中心和相关专业的中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中高 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实训实习体系、师资培养体系。与周边省市知名院校开展酒 店管理专业对口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实训基地资源和师资培训服务方面的共享。表5-8-3-18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进度表表5-8-3-19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资金预算表(七)专业群建设通过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带动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
46、。1. 建设思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机制,采用行动 导向的教学模式,凝练实境育人的专业特色;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带动旅游 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在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使 专业群在xx区域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 建设目标完善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实训条件建设;积极 实施教学改革;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专业群整体水平。建设期内将对专业群 的两个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建设,完善6门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省级精 品课程的标准建设一门课程;扩建及新建计调和烹饪等实训室4个。3. 建设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旅游管理专业兼
47、职带头人1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1名(薛丽华); 聘用或引进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骨干教师1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王艳,余秀 菊),骨干教师每年在企业实践经历时间不少于2个月。加大师资培训投入,三 年内派出国内培训11人次,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实现群内师资共享。专业群 教师主持教科研课题3项。3年内建成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技术研发水 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课程体系建设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逐步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群,重点建 设模拟导游、中国旅游地理、导游业务、中式面点、中国饮 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6门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导游 业务。完善课程标准、试题库、网络资源
48、等,进行课程改革,适应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培养的 学生适应企业用人需求。(3)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原有的模拟旅行社实训室、烹饪实训室,新建计调实训室和烹饪原 料标本室,满足专业认知、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的培训需要。表5-8-3-20烹饪实训室设备采购预算清单序 号设备规格单 位数量单价 (万元)金额 (万元)采购年度责任 人1玻璃展示柜800*300*2000个100. 101. 002玻璃标本瓶150*180mm个500. 00450. 2253玻璃标本瓶120*150mm个500. 00350. 1754玻璃标本瓶90*240mm个200
49、. 00350. 075玻璃标本瓶1000ml个1000. 00120. 122013刘楠6玻璃标本瓶500ml个5000. 00080.47不锈钢操作台1800*800个60. 080.488烹饪实训用具异形盘、中式面点工 具,西式面点模具套300. 030.9合计3. 37表5-8-3-21烹饪原料标本室的原料标本采购预算清单序 号原料规格单位数 量单 价金额(万 元)采购 年度责 任 人1粮食类原料标本主粮、杂粮0. 2 02012刘 楠2水产品原料标本鱼虾蟹贝类等0. 503干制品原料标本动、植物性干制品原 料、复制品原料0. 504调味品原料标本香辛及复合调味品0. 255图片资料蔬
50、菜、水果、家禽肉、0. 18合计1.63表5-8-3-22计调实训室设备采购预算清单序 号设备规格单位数量单价(万 元)金额采购 年度责任人1品牌计算机联想台300. 3159. 4020142015薛丽华2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台10. 160. 163传真机松下台10. 070. 074文件柜电子密码个20. 1850. 37合计10. 00表5-8-3-23专业群建设进度表表5-8-3-24专业群建设计划及资金预算(a)专业文化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挖掘办学特色,创新学校文化内涵的切入 点和突破口。致力于构建职业气质、职业文化、职业技能成为主要框架的酒店管 理特色专业文化。1. 引
51、入企业文化,强化职业理念开展酒店职业素质大讨论和价值理念征集等活动,将体现先进企业文化的创 新理念、管理制度、素质要求、服务标准等内容揉进课程内容中;精选五星级酒 店的典型案例、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员工培训等内容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使学 生犹如置身于企业文化氛围中;强化学生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定期邀请知名 酒店经理来学校作专题报告,使学生得到酒店文化的感染和熏陶。2. 挖掘专业特色,塑造职业形象以师生统一职业着装、佩戴胸卡等方式塑造职业形象,通过长期的视觉感知, 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通过开设素质教育课程、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等,培养学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体的礼仪、合乎身份的形象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借助于 教室、实训室内外悬挂名人语录、人生观、价值观、学风建设、企业理念、管理 制度、操作规程及实训守则等宣传资料,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与育人环境。3. 开展多种活动,提升职业能力积极倡导和组织各种专业活动,定期举办院级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将职业 价值观和专业文化渗透其中,对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并把成绩计入学分,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团队建设》课件
- 《纪念白求恩》课件2
- kV组合开关使用说明书课件兖矿
- 2025至2031年中国TM卡电子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部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精研】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马玉林曹县会议》课件
- 《种子生活力测定》课件
- 【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中华文化之国学》课件
- 介绍南京大学
- 湘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 1.中小学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 供应室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 旅游装备行业分析
- 办公室清洁培训课件
- 鱼灯非遗文化知识介绍
- 主题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广实施方案
- 梁湘润《子平基础概要》简体版
-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课件
- 冬季安全生产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