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常见非金属元素(DOC)_第1页
2014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常见非金属元素(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常见非金属元素题组集训题组一性质用途型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X)(2)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 SiO2制取粗硅(V)(3)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X)(4)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X)(5)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V)(6)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 2=HSiO3J(X)(7) 向一定浓度的 NstSiOs溶液中通入适量 CO 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 H2SQ3的酸性比 H2CO的酸性强(X)(8)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题组二网络构建型2.正误判

2、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X”Y Z(1)X(Si) 、Y(SiO2)、Z(fSiO3)或 X(C)、Y(CO)、Z(CQ)均可实现的转化(X)对于“甲一-乙 甲 丙”,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Q(V)题组三实验探究型3.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X)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 450500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a .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b 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c .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物质

3、SiCI4BCI3AICI3FeCI3PCI5沸点/c57.712.8一315一熔点/c70.0107.2一一一升华温度/c一一180300162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装置 A 中 g 管的作用是 _;装置 C 中的试剂是 _;装置 E 中的 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3) 装置 E 中 h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 (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_ (填写元素符号)。(4) 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2 +一-LKMnO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

4、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Fe + MnO + 8H=5Fe*+ Mn*+ 4HO。1_ 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2某同学称取 5.000 g 残留物, 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L 溶液,移取 25.00 mL一 2 1试样溶液,用 1.000X10 mol LKMnQ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 20.00 mL ,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 -2 +答案(1)M nQ2+ 4H + 2CI =M n + CI2T+ 2H2Q平衡气压 浓 H2SQ SiCI4沸点较低,用冷却液可得到液态SiCI4(3) AI、B、P

5、(4) 否MnQ 有色,故不需其他指示剂4.48%解析 依题中信息可知 A 为 CI2的发生装置,B、C 为 CI2净化装置,D 中发生 2C12+ SiSiCI4,生成 SiCI4用 E 收集,B 中为饱和食盐水将氯化氢气体除去,C 中应为浓 H2SQ 除水,由 E 中可知 SiCI4沸点较低,用冷却液可得到液态 SiCI4;由题中信息粗硅(含铁、铝、硼、 磷等杂质),即可轻松完成(3)问。(4)因 MnQ 本来有颜色,故不再需其他指示剂。由关系式2 + 5Fe MnQn(Fe2+) 20.00X103LX102moIL1可求出 25.00 mL 试样溶液中n(Fe2+) = 0.001 m

6、ol,所以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二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精讲1.理清知识主线1+1+3+ 5+7HC CI2HCIQHCIQHCIQ- HCIO2.注意网络构建3.必记重要反应(1)CI2+HbOII+CI+HCIQ(2) CI2+ NaQH=Na+ NaCIC+ H2Q(3) Ca(QH)2+ 2CI2=Ca(CIQ)2+ CaCb+ 2H2Q(4) Ca(CIQ)2+ CQ + H2Q=CaC0 + 2HCIQ(5) Ca2+ 3CIQ+ SQ+ H2Q=CaSQ+ CI+ 2HCIQ(少量 SQ)(6) Ca2+ 2CIQ+ 2SQ+ 2H2Q=CaSO + 2CI+ sQ+ 4H

7、+(过量 SQ)光(7) 2HCIQ=2HCI+QfwFe)=0.001 molX100 mL25而 mrX56 gmol5.00 g1-=4.48%。. 11| tJNarKICUFeNaCJONaOIINaOHtNH4CJNELUKHCLONaCICa(OH)3CQ;+H2OCA(CIOHH2SO4Bfj Ij CUFCIJFcCh(8) 6FeBr2+ 3Cl2=4FeBr+ 2FeCl3(CI2少量)(9) 2FeBr2+ 3Cl2=2FeCb+ 2B2(CI2过量)(10) 6FeBr26Cl2=4FeCl3 3Br2 2FeBr3(11) 4HCI(浓)+ MnO=MnCb+ Cl

8、2f+ 2fO(实验室制 Cl2)电解(12) 2NaCI + 2H2O=2NaOHF H2f+ CI2T(工业制 Cl2)4 扫除知识盲点(1) 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2)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NA,1NA,小于 1NA(CI2和 H2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3) 实验室制 Cl2,除了用 MnO 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KMnO、KCIQ、NaClO 与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CIO+ C+ 2H+=Cl2f+H2O0(4) 酸性 KMnO 溶液,用的是 HbSQ 酸化而不是盐酸。(5) CI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

9、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 CIO与 SO、I、Fe2均不能大量共存;CIO体现水解性,因 HCIO 酸性很弱,CIO水解显碱性,女口 Fe3+ 3CIO+ 3HaO=Fe(OH)+ 3HCIO,所以 CIO与 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题组集训题组一 性质判断型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T灼烧T溶解T过滤T萃取(X)(2) 用乙醇萃取的方法可以分离溶于水的碘,是因为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x)(3)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X)(4) HCIO 是弱酸,所以 NaClO 是弱电解质(X)(5) Fe2+

10、Al3+ CIO、C不能大量共存(V)(6) 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Q+ CIO-+ 2OH =S(4r+ C+ H2O(V)(7) 冷的 NaOH 溶液中通入 CI2: CI2+ 2OH=C+ CIO-+ HbO(V)(8) 标准状况下, 0.1 moI CI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X)题组二实验探究型2.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 MnO 共热制取 C12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收集 CI2的正确装置是A2将 CI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_。3设计实验比较 CI2和 B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答案 CCI2、HCIOCIO加入一定量的 N

11、aBr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若观察到CCb 层呈橙红色,证明 CI2的氧化性强于 Br2解析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采取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在收集装置后要有尾气处理装置(NaOH 溶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次氯酸电离生成的CIO、溶液中溶解的 CI2也具有氧化性;比较 CI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通过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即把溴化钠溶液加入到盛 有新制氯水以及四氯化碳的试管中,然后振荡,静置后可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溶液变为橙红色(说明生成了溴单质),从而说明 CI2的氧化性强于 Br2。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

12、,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 16HCI- 2KCI+ 5CI2T+ 2MnCb+ 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 处变蓝,b 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2|2Bc 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 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 处变红色还原性: FeCr答案 DCCI4于试管中,豔润蓝色石就试纸FeCb+KSCN-KMnO4+锻捷議NaOH+ fi&nt解析 选项 A 的实验现象只能说明氧化性:Cl2B2和 Cl2l2,不能说明氧化性

13、Br2l2;选项 B 的实验现象还可以说明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选项C 中,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也可以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e 处变红色是氯气氧化 Fe2+生成 Fe3+的结果,选项 D 正确。考点三氧、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精讲1.理清知识主线20+ 4+ 6+ 6HSS SQ SQ(H2SC4)2.注意网络构建(1)3S + 6NaQH=Na2S+ NSQ+ 3HzQ(2)2SQ2+ C2催化剂 2SQ(3)SQ2+ 2QH=SQ+ HQ(4) SQ2+ X2+ 2H2O=bSQ+ 2HX(X2: CI2、I2)(5) 2H2S+ SQ=3SJ + 2H2Q(6) SQ2+ 2Fe3+ 2H2

14、Q=SO + 2Fe2+ 4H+(7)Cu+2fSQ(浓)=CuSQ2H2Q+SQf(8) C+2fSQ(浓)=2H2Q+ CQf +2SQf(9) Na2SQ+HSQ=NaSQ+HS SQf4.扫除知识盲点(1) 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aQH 溶液,还可以用 CS,但不能用酒精。(2) SQ2使含有酚酞的 NaQH 溶液褪色,表现 SQ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 SQ 的漂白性;能使溴水、酸性KMnQ 溶液褪色,表现 SQ 的还原性;SQ 与 HS 反应,表现 SQ 的氧化性;SQ 和 CI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3) 把 SQ 气

15、体通入 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H 或加入 NaQH 溶液,或把BaCl2改成 Ba(NQ)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Q 沉淀,后者生成 BaSQ 沉淀。(4) 浓 HNQ 和 Cu(足量)、浓 HbSQ 和 Cu(足量)、浓盐酸和 MnQ(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3.必记重要反应与品红化令与品红化令( (检验检验) )c5o_CaS03_oHBaCLjNa2SO-H2SO3”催化剂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Zn 和浓 HSQ 的反应。(5)C 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Q 确定水T品红溶液确定 SQT酸性 KMnO 溶液除去

16、SQT品红溶液检验 SQ 是否除净T澄清石灰水检验CQ。题组集训题组一性质判断型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 BaSQ3与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V)(2) 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X)(3) 用 NaS 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V)(4) 用硫酸清洗锅垢中的水垢(X)(5) 用 SQ 漂白纸浆和草帽辫(V)(6) 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 CQ(X)(7) 因为 SQ 有漂白性,所以 SQ 可使溴水褪色(X)(8)50 mL 18.4 molL一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Q 分子的数目为 0.46 2(X)(9)Cl2、SQ 均能

17、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题组二网络构建型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X(1)SQ点燃 SQ TfSQ对于“甲一丁T乙 甲 丙”,若甲为 SQ,则丁可能是氨水(X)(X)(V)题组三实验探究型3.下图所示的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将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 Na2SO+ HSC4=NaSO+ SQf+ HQ a 处反应为 SO+ B“+ HO=l2BO+ 2HBr,证 明 SO 的还原性大于 Br,而不是非金属性 Br S, A 错误;b 处反应

18、为 SQ +H:i2SO1+ HSO,显酸性,B 正确;I2能氧化 SQ, SO 不能氧化 l,C 处不变蓝, C 错误;d 处红色褪去,加热后才会恢复红色,证明 SQ 的漂白性不稳定,D 错误。考点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知识精讲1.理清知识主线30+ 1+ 2+4+ 5NHsN2N2NONQHNO2.注意网络构建HNOjIt酒 NnOH H.SO.NaNOj3.必记重要反应放申(1)N2+ C2=2NO(2) 2NO + Q=2NO(3) 3NO2+ H2O=2HNO- NO(4) NH3+ HbO ;】3H2i NI+ OH(6)NH4HCO=NHf +COf +H2O化斗粉液礁鉀淀溶7T试

19、水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Aa 处黄色褪去非金属性:Br SBb 处变为红色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c 处变为蓝色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氧化性Dd 处红色先褪去后恢复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5)4NH3+ 5Q催化剂4NC+ 6H2O硫浓6”催化剂NHr HjO = NH; +OHCa(OHhNHQZ-TTbHCJANONHj(X)题组集训 题组一 性质判断型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X”(1) 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3)NH4CI 为强酸弱碱盐,所以可用加热法除去NaCI 中的 NHCI检验 NHt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 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

20、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7)Ca(OH)2+(8)NH+OH=NH!f +H.O光或(9)4HNO3=4NO2f+O2f+2H2O(10)Cu + 4HNO 浓)=Cu(NO)2+ 2H2O+2NQf(11)3Cu + 8HNO(稀)=3Cu(NG)2+ 2NOT+ 4H2O(12)C + 4HNQ 浓)=E=COf+ 4NOf+ 2fO4 扫除知识盲点(1)NO 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2)NO2或 NO 与 Q 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 4NC+ 3Q+ 2H2O=4HNO4NO+ O+ 2H2O=4HNO两个方程式。(3)浓 HNO 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

21、因为溶有Fe3+。(4)硝酸、浓 H2SQ、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 HC1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5)强氧化性酸(如 HNOX浓 H2SQ)与金属反应不生成金属和浓 HNO 反应一般生成 NO,而金属和稀 HNO 反应一般生成 NO实验室制备 NH,除了用 Ca(OH)2和 NHCI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 NaOH 或 CaO) 制取,而检验 Nhl 须用浓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 确定 NH的存在。(7) 收集 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放在试

22、管口,以吸收NH3。(8) 铜与浓 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而与稀 HNO 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9) 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HCl 和 NH 的相互检验。(2)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V)(V)(X)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 2H+ NQ =Ag + NOT+ HO(X)向 NHHCO 溶液中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并加热:NH + OH =NHf+HO(X)(7) 实验室用 NHCI 和 Ca(OH)2制备 NH 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V)(8)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V)(9) 用浓 HNO

23、 与 Cu 反应制备 NO(V)(10) 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V)题组二网络构建型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X对于“甲一匚乙丁 丙”,若甲是 N2,则丁是 NO题组三装置判断型3.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1)a(HNO3)、b(NO)、c(NQ)可实现的转化(V)(X)(X)A是氨气发生装置B. 是氨气发生装置C. 是氨气吸收装置D. 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答案 B解析 装置中 NHCI 受热易分解生成 NH 和 HCI,但在试管口附近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CI,选项 A 错误;装置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倒吸,选项C 错误;装置中的试管

24、口应放一团干燥的棉花,选项D 错误。4.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 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 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 中的物质b 中的物质c 中收集的气体d 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H2OB浓硫酸NatSOSONaOH 溶液C稀硝酸CuNOH2OD浓盐酸MnOCl2NaOH 溶液答案 B解析 NH 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H, A 错误;SO 可通过 Na2SO固体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用NaOH 溶液进行尾气吸收,B 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为 NQ 且在 c 中无法收集到纯

25、净的 NO,且不能用水 吸收尾气,C 错误;用浓盐酸和 MnO 反应制取 CI2需要加热,D 错误。考点五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知识精讲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问题。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因一次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受到大自然的一次次报复。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死鱼事件、沙尘暴等。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作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高考已经把环境问题列为 一个重要考点。1.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音污染等 类型。2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二氧化硫是空气中

26、有害气体的罪魁祸首。 当空气中 SO2的含量达到百万分之零点一到百万 分之一时,植物、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就会严重受损;若达到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十时, 会引起呼吸道痉挛、流泪、咳嗽甚至死亡;若达到万分之一时,一切生命都无法存在。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 SO 和 NO 的人为排放量。火力发电厂是 SO 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全世界的火力发电厂通常利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尾气中的SO 生产石膏,较先进的方法是采取烟气脱硫、重油脱硫等方法。 生产硫酸的工厂也是主要的污染源,硫酸工业通常采用氨吸收法。3 化学中的环保(1) 环境: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及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 等构成

27、了人类生存的环境。(2) 环保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硫酸厂尾气在排放前的回收处理、城市机动 车的排气限制等。(3)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4) 粉尘:指煤、矿石、 SiO2等固体物料在运输、筛选、粉碎、卸料等机械处理过程中产 生的或是由风扬起的灰尘等。(5)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S O2、 N O、 N O2、 CF2Cl2(氟利昂 )等。(6) 氰化物:CN 有剧毒(电镀液中常含有),含 CN 的污水、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7) 汞:剧毒。不慎洒出,可在汞上撒上硫粉(Hg S=HgS。) 为了排除室内汞蒸气,排风机应装在墙的下部。题组集训1 今年 3 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28、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 ()APM2.5BNOxC. SQ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 A解析 PM2.5被纳入强制监测指标。2.化学在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 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 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答案 D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模式,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等方面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3.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 N

29、Q 转化为 HNO 的化学方程式(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的排放。1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 N2 排出。写出NO 被 CC 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2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 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 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i2MgOc2oCaO38SrOv56BaQ 原因是 _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 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答案 (1)3NO2+ H2O=2HN39- NO2COF 2NO 催化剂=Nb + 2CO根据 Mg Ca Sr 和 Ba 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HA族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

30、渐增大解析(1)N02转化为 HNO 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 H2O=2HN- NONO 和 CO 发生反应生成 N2和 CO,其化学方程式为 2C3 2NO 催化剂=N2+ 2CO。分析 Mg*2oCaO|酸或碱 - |盐|A.氯B.硫C.铝D.铁答案 B解析 Cl2不能直接被 Q 氧化,铝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不能和水反应。9.化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符合下列关系图,图中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电9 q 9 D对于上图的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当 A 是正盐、X 是强酸时,D 是酸性氧化物B. 当 X 是强碱溶液时,B 一定是 NHC. B 可能是单质D. D 可能是一种

31、酸答案 B&丄 l工n 口HSQ”士浓 H2SQ OQ解析 A 项,可以是 NatS- HSSQ2SO 正确;C 项,HS SSO-SONaOHQQ正确;B 项,CHCI CHO HCHOHCOOH B 错误,贝UD 正确。10.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川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1反应I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水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_(填字母)。A.热分解法B.热还原法C.电解法2反应n中,乙与H2O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n的化学

32、方程式是_ 。3通过比较反应i、n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_(填“强”或“弱”),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写出一种即可)_。若甲、乙是化合物,且反应川是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1反应出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反应I的另一种产物为有机物,则该有机物的电子式是 _。3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能制得较浓HCIO 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高温答案C3Fe+ 4H2O(g)=FesC4+ 4H2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bFe(OH)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CI2+2Ca(OH)2=CaC2+Ca(CIO)2+2H2OHC?CH2CI2

33、+HbO+CaCO=CaC2+ 2HCIO+ CO解析 由题意知,丙为 H2,甲为 Na,制备金属钠用电解法。乙为铁,3Fe +4H2O(g)=温=FesQ+ 4H2。Na 在常温下和水剧烈反应,而 Fe 与 H2O(g)需高温下反应,Na 的金属性强,比较 Na Fe 的金属性强弱,还可以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2)丙为 Ca(OH)2。2CI2+ 2Ca(OH)2=CaC2+ Ca(CIO)2+ 2H2QCaC 和 H2O 反应除生成 Ca(OH)2外,还生成 C2H2,他的电子式为H:C?C:H。CI2+H2lI;J + HCIO,2HCI + CaCO=CaC2+

34、 H2O+ COf,上述两式合并得2CI2+ H2O+CaCO=CaC2+ 2HCIO+ CO。11 已知AB、C、D 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 C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 HbO 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若 A 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加热蒸干 B 的溶液不能得到 B,则 B 的化学式可能是 _;工业上制取 A 的离子方程式为_。(2) 若 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 D 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 有两性,则反应的

35、离子方程式是(4)若 A、C、D 都是常见气体, C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 pH 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_答案(1)FeCI32C+ 2fO 电解=2OH+ CI2T+H4(3) AI(OH)3+ OH =AIO2+ 2H2O(4) 2H2S+ SQ=3SJ + 2H2O 2fSO+ Q=4 订 + 2SO解析(1)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则A 为 CI2;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D 是铁,则B 为 FeCl3、C 是 FeCb。(2)碱性气体为 NH,汽车尾

36、气中遇空气变色的气体是NO常见的两性物质是 AI2Q和 AI(OH)3, D、C 分别为 NaOH 和 NaAIQ,故 B 为 AI(OH)3。(4)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SQ, A 与 SQ 均含有硫元素,且二者反应生成硫单质,故A 为H2S。酸雨的主要成分是 fSO,在放置过程中被氧化为H2SQ,酸性增强。(1)_ 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 HCIO 是弱酸,所以 NaCIO 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I3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C.HCI 溶液和 NaCI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I 和 NaCI 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 NaCI

37、 溶液得到 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无水 AICI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2)4NH3+ 5Q催化剂4NO+6H2O12.装置 B 中盛放饱和 NaCI 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_。F中试剂的作用是_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可同时起到_F 和 G 的作用,所装填 的试剂为_ 。答案(1)B (2)除去氯气中 HCI,降低氯气的溶解度防止水蒸气进入 E 碱石灰解析NaCIO 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 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3溶液制备 Fe(OH)3胶体,B 项正确;HCI 属于共价化合物,C 项错误;电解 NaCI 溶液的阴极反应式为 2H+ 2e=Hf,产生标准状况下 22.4 L H2,理论上需要转移 2NA个电子,D 项错误。(2)浓 盐酸易挥发导致氯气中含有HCI,装置 B 中饱和 NaCI 溶液能够除去 HCI,降低氯气的溶解度。因 AICI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故F 装置盛放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E 装置。G 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