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A-1300M 取扱证明书_Ch_第1页
MEXA-1300M 取扱证明书_Ch_第2页
MEXA-1300M 取扱证明书_Ch_第3页
MEXA-1300M 取扱证明书_Ch_第4页
MEXA-1300M 取扱证明书_Ch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尾气检测器MEXA-1300M使用说明书CODE:GZ9100230558F前言本说明书明确记述了汽车尾气检测器MEXA-1300M的使用方法。使用之前请务必阅读本说明书。阅读后妥善保管,以便需要时能够及时取出翻阅。为了改良需要,在未作通告的情况下或将对产品的规格和外观进行变更。而且,还在未作预告的情况下或将对本说明书上记述的内容进行变更。敬请谅解。 保修与责任范围本设备的保修期为交货后的1年。如若在保修期内发生归责于本公司的故障,将会无偿提供维修或更换零部件。但是,以下情况不在保修范围。􀁺 操作失误导致的故障􀁺 委托别的公司维修或改造􀁺

2、; 在不适当的环境下使用􀁺 采用本说明书记述以外的方法􀁺 不归责于本公司的事故􀁺 灾害导致的故障􀁺 本体掉落导致的故障􀁺 腐蚀生锈导致的故障或者外观的退化􀁺 易耗品本公司概不承担本产品的故障导致的损害以及删除数据导致的损害等使用本产品导致的损害,敬请谅解。 关于商标所记述的公司名称、产品名一般为各家公司的商标或者注册商标。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本说明书及产品上有以下警告标识。请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安全地使用。 警告标识的含义危险:操作失误时或将导致操作者的死亡或重伤,且其紧迫度较高。警告:操

3、作失误时或将导致操作者的死亡或重伤。注意:操作失误时或将导致操作者受伤,或者导致物质损失。 图标强制:务必执行的内容禁止:禁止执行的内容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在此所示的是用于安全正确地使用本产品,且对危害及损害防患于未然的注意事项。为了明示危害及损害的大小和紧迫度,这些事项被分为“危险”“警告”“注意”来表示。这些标识均为与安全相关的重要内容,请务必遵守。警告注意有毒气体量距气使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或者HC气体。配管要牢固,以免漏气。请在排气管处连接配管,把尾气排放在安全的场所。小心触电为防止触电,配电盘上务必连接地线,且对设备实施接地处理。 使用注意事项如若采用本公司指定以外的操作方法,或将损

4、坏机器所配备的保护功能和性能。请遵守下述注意事项。􀁺 设备本体禁止接触水或药品。 􀁺 设备本体的背面端子部禁止接触水或药品,以及用脏手或湿手触碰。这不仅导致设备的故障或工作不良,而且还有触电的危险,敬请注意。 􀁺 务必接地(地线)。􀁺 确认供电压是否符合设备规格。􀁺 采用锂电池存储日期和时间。锂电池或将引火、破裂、燃烧,因此禁止充电、分解、加热100以上及焚烧。此外,禁止用水冲走内容物。应该作为工业废弃物处理。􀁺 绝对禁止分解O2传感器。废弃时作为工业废弃物处理。􀁺 设

5、备本体内禁止吸进水或具有引火性及挥发性的液体。设备本体禁止接触或吸进稀释剂、粗苯汽油及水。或将导致故障及灾害,极其危险。􀁺 只限使用附带的电缆套件(电源线)。产品的废弃废弃本产品时,请遵守各地的法规进行处理。本说明书的记述说明注释:记述了旨在让设备正确工作所需的事项。参照:表示相关信息的记述位置。提示:记述了使用设备的过程中用于参考的信息。 本说明书的构成本说明书是由开头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及其后的使用说明相关的8个章节构成。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操作开始前务必阅读。)记述了警告标识的介绍及使用注意事项。第章概要对设备的概要及构成进行了说明。第章各部位的名称与功能对设备的前面、侧面

6、、背面的各部位名称及功能进行了说明。第章设置(设置设备前务必阅读。)对设备的安装、配管及配线的连接方法进行了说明。第章准备对旨在正确地使用设备的运转准备及设备的校正方法进行了说明。第章检测对检测流程与自动及手动判定操作的方法进行了说明。第章保养对日常的保养、检查及故障时的处置方法进行了说明。第7章通信指令对通信指令进行了说明。第8章规格对设备的规格进行了说明。目录1 概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各部位的名称与功能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22.1 设备上面及前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2 设备侧面及背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3 操作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52.4 LCD用操作部及LCD画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 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1 设置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93.2 配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1 量距气的配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2 零点气的配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3 工厂AIR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4 样品导入管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2.5 样

11、品的排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3 配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3.1 电源配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3.2 连接器的配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4 准备采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4.1 安装滤芯.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4.2 压力计的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4.3 零点气的流量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123.4.4 量距气的流量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4 准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4.1 判定时间及判定值的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134.1.1 START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4.1.2 判定时间的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4.1.3 CO、HC判定值的设定 . . .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4.2暖机运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4.2.1 气体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4.3 校正 . . . .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4.3.1 日期及时间的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4.3.2 H/C、O/C 的设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215 检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5.1 自动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5.2 手动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 235.3 检测结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6 保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6.1 检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6

20、.2 更换滤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6.2.1 粉尘过滤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6.2.2 集油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 . 256.2.3 过滤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6.2.4 易耗品零部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6.3 长期保管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6.4 故障排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7 通信指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7.1 接口 .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7.2 操作指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8 规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1 概要本设备是用于检测装配线上完成车辆尾气的检测器。检测对象气体为引擎排放的CO、HC、

24、CO2及O2(可选),可连续检测4个成分。为了保证采样不含污物,可利用工厂的AIR进行清除和反冲洗。2 各部位的名称与功能2.1 设备上面及前面图1 设备上面图2 设备上面设定开关设定判定时间及判定值。参照详情请参照【4.1 判定时间及判定值的设定】(13页)。LCD用操作部切换检测画面和菜单操作。参照详情请参照【2.4 LCD用操作部及LCD画面】(7页)。操作部有表示灯和操作键。参照详情请参照【2.3 操作部】(5页)。LCD画面显示检测浓度及警报等。参照详情请参照【2.4 LCD用操作部及LCD画面】(7页)。电源开关给本体接通电源的开关。计时器可在设定时间里ON/OFF。(可选)流量计

25、显示分析计上流过的气体流量。(通常为3 L/min)压力计显示利用工厂的AIR进行清除和反冲洗的压力。过滤器去除尾气中的污物。针阀调节分析计的流量。集油器去除尾气中的油分。粉尘过滤器去除尾气中的污物。2.2 设备侧面及背面图3 设备侧面及背面 ANALOG 连接器连接记录器(可选)用电线。 REMOTE连接器连接遥控器(可选)用电线。主断路器电源断路器。电源连接器连接到额定电源。校正用量距气入口与校正用量距气相连。排气口排放采样的尾气。样品入口连接采样用管。校正用零点气入口与校正用零点气相连。清除入口与用于清除、反冲洗的工厂AIR相连。备用插座备用插座和保险丝。 HOST连接器连接电脑主机(可

26、选)用电线。把收转移设备时使用。2.3 操作部图4 操作部 OK灯CO、HC处于判定值以下时亮灯。 NG灯CO、HC 的任意一个超过判定值时亮灯。 O2 键(可选)选择O2的零点气或量距气。 CO键选择CO的零点气或量距气。 HC键选择HC的零点气或量距气。CO2键选择CO2的零点气或量距气。ZERO键接通零点气。SPAN键接通量距气。CAL键若先接通零点气或量距气后再按下CAL键,可实施零点(ZERO)校正和距离(SPAN)校正。若只按下CAL键,则自动实施ZERO、SPAN校正。 AUTO键成为自动模式检测。反复操作检测判定清除。再次按下后解除。参照详情请参照【5.1 自动模式】(22页)

27、。 MEAS键处于检测状态。 PURGE键把工厂AIR送到样品线及分析计实施清除。 RESET键从ZERO、SPAN、CAL、MEAS、PURGE状态转为待机状态。 A键选择A键上所登录的COHC判定值。参照详情请参照【4.1.3 CO、HC判定值的设定】(15页)。 B键选择B键上所登录的COHC判定值。参照详情请参照【4.1.3 CO、HC判定值的设定】(15页)。 JUDGE键MEAS状态时按下此键可与判定值进行比较,OK或者NG表示灯亮灯。此外,AUTO(自动)状态时按下此键,在所设定的时间过后(T1)进行判定。参照详情请参照【4.1 判定时间及判定值的设定】(13页)。2.4 LCD

28、用操作部及LCD画面LCD画面LCD用操作部图5 按下DISP键时的画面显示例注释本设备的浓度依照国际规格(OIML)表示。 CONTRAST键利用【+、键】调节LCD画面的图像明暗对比度。 键光标向右移动。 键光标向上移动。 F (功能)键切换画面及显示菜单。 DISP键切换检测画面。:可选 M键 数据输入时执行数据设定。警报显示画面的看法指示值显示负值图6 警告显示画面暖机运转中的显示或者设备的灵敏度异常下降时指示急剧变化当中距离校正中超过增益调整范围时指示值超过最大显示范围时3 设置3.1 设置条件避免在粉尘多的场所使用。禁止吸进污渍、垃圾及粉尘。过滤器堵塞或者设备内存有污渍都无法进行检

29、测。避免在温度、湿度较高的场所使用。禁止在阳光照射的屋内或冷暖气机附近等温度异常高或急剧变化的场所使用。不仅检测误差较大,而且还会导致故障。请在以下合理的范围内使用。 周边温度:535 相对湿度:85%及以下禁止粗暴的使用。由于是精密检测器,因此要爱护使用。3.2 配管3.2.1 量距气的配管警告注意有毒气体量距气使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或者HC气体。配管要牢固,以免漏气。请在排气管处连接配管,把尾气排放在安全的场所。 使用个别量距气时(此时需要3根量距气配管)安装量距气瓶的压力调节器与同一名称的台座气体入口之间利用6/4mm特氟龙管连接。 使用混合量距气时(此时需要1根量距气配管)量距气瓶与

30、台座混合量距入口之间利用6/4mm特氟龙管连接。 使用O2(可选)用量距气时(上述配管上追加1根)安装量距气瓶的压力调节器与同一名称的台座气体入口之间利用6/4mm特氟龙管连接。3.2.2 零点气的配管台座背面的校正用零点气入口部上连接6/4mm特氟龙管。3.2.3 工厂AIR的连接连接到台座背面的清除入口部。工厂AIR为0.21.0MPa,请先清除杂质、水分、HC等后再供应。3.2.4 样品导入管的连接在台座背面的样品入口部连接6/4mm特氟龙管。3.2.5 样品的排气警告注意有毒气体量距气使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或者HC气体。配管要牢固,以免漏气。请在排气管处连接配管,把尾气排放在安全的场

31、所。在台座背面的排气口连接33/25mm的管后排放到安全的场所。3.3 配线3.3.1 电源配线警告小心触电为防止触电,配电盘上务必连接地线,且对设备实施接地处理。确认本设备的额定规格,在电源连接器上正确连接电线。3.3.2 连接器的配线 使用遥控器(可选)时,连接设备背面的REMOTE连接器和遥控器。 使用记录器(可选)时,连接设备背面的ANALOG连接器和记录器。3.4 准备采样3.4.1 安装滤芯1. 粉尘过滤器上安装粉尘滤芯。2. 集油器上安装集油器芯。3. 过滤器的2个位置上安装滤芯P。参照详情请参照【6.2 更换滤芯】(25页)。4. 按下MEAS键,在吸进空气的状态下调节设备前方

32、的针阀,把分析计供应流量设定为3L/min。3.4.2 压力计的设定1. 供应工厂AIR。2. 按下PURGE键,调节台座内部的调压器,把清除用的压力计的压力设定为0.050.10MPa。3.4.3 零点气的流量设定1. 打开零点气瓶的总开关。2. 按下ZERO键。3. 调节台座内部的零点气用针阀,把分析计流量设定为3L/min。3.4.4 量距气的流量设定1. 打开量距气瓶的总开关。2. 按下SPAN键后,再按调节气体成分的成分键。3. 调节对应量距气成分的内部的流量调节用针阀,把分析计流量设定为3L/min。4. 按下需要调节的成分气体的成分键。5. 调节对应量距气成分的内部的流量调节用针

33、阀,把分析计流量设定为3L/min6. 反复流程4、5,设定全成分的量距气流量。4 准备4.1判定时间及判定值的设定把各设定开关设定为所需数值。HC判定点设定开关:设定HC判定气体浓度。CO判定点设定开关:设定CO判定气体浓度。判定时间设定开关:设定判定等待时间及清除时间。CO模式切换开关:当变更CO判定气体浓度时切换。HC模式切换开关:当变更HC判定气体浓度时切换。开始设定开关:通过CO2浓度判定开始。图7 设定开关注释所有开关均为数字开关(以09的数字进行设定)。4.1.1 START设定START设定是通过CO2浓度判定自动模式的START。START设定后,可通过CO2浓度判定处于自动

34、模式时尾气检测探头是否正确插入到排气管。设定方法利用START设定开关设定CO2浓度。参照详情请参照【5.1 自动模式】(22页)。注释把CO2浓度设定为00(指0.0%vol)后,只有按下JUDGE键才能开始判定。4.1.2判定时间的设定设定从检测到判定的等待时间(T1)以及判定结束后的清除时间(T2)。可设定自动模式下开始判定为止的时间以及判定结束后的清除时间。设定方法通过判定时间设定开关来设定T1T2的时间。T1 : 从检测到判定为止的等待时间(可设定099秒)。T2 : 检测结束后的清除时间(可设定099秒)。注释把CO2浓度设定为00(指0.0%vol)后,只有按下JUDGE键才能开

35、始判定。4.1.3 CO、HC判定值的設定CO判定值的设定设定方法 1. 按下RESET处于待机状态。2. 把CO模式切换开关设定为“1”。3. 选择A键或者B键。CO判定值登录在所选择的键上。通常情况下利用A键启动。4. 利用CO判定点设定开关来设定CO判定值(CO气体浓度)。5. 按下JUDGE键。被变更的判定值显示在LCD显示部。6. 把CO模式切换开关从“1”返回到“0”。7.把CO模式切换开关设定为“1”后选择车型,就能通过LCD画面确认变更的CO判定值。HC判定值的设定设定方法1. 按下RESET处于待机状态。2. 把HC模式切换开关设定为“1”。3. 选择A键或者B键。HC判定值

36、登录在所选择的键上。通常情况下利用A键启动。4. 利用HC判定点设定开关来设定HC判定值(HC气体浓度)。5. 按下JUDGE键。被变更的判定值显示在LCD显示部。6. 把HC模式切换开关从“1”返回到“0”。7. 把HC模式切换开关为“1”后选择车型,就能通过LCD画面确认变更的HC判定值。注释CO模式、HC模式切换开关都设定为“1”,就能同时设定判定值。4.2 暖机运转设备的电源开关设置为ON。 工作模式被自动设置为“待机”状态,RESET键的表示灯亮灯。 车型选择被自动设定为“A”。 暖机的5分钟内,检测值显示为“-”。 暖机运转中在记号()的右侧显示暖机运转中的5:00分钟倒计时。表示

37、操作流程。菜单1 气体设定2 日期/时间设定3 HCO/C设定99结束M键F键M键F键暖机剩余时间暖机结束暖机中电源ON图8 暖机运转注释暖机中及暖机结束后显示的菜单画面的1、2、3的所有菜单均能执行。基本的键操作1.通过键或键把光标(黑白闪烁显示)转到待选择的项目。2.按下M键,设定所选择的项目。4.2.1气体设定菜单1气体设定2日期/时间设定3HCO/C设定99结束图9 气体设定选择画面气体设定流程输入待校正的气体浓度值。· :移动光标· :选择数值气体设定时的显示注释当校正气体浓度错误或者检测器出现故障时,显示左侧的气体成分。请重新正确校正气体。即便如此也依然显示气体

38、成分时,请咨询经销商。设定M下一个F转到下一个气体校正(HC)。输入量距气瓶上所记载的CO气体浓度。CO气体校正CO气体校正显示检测器固有的换算系数(P、E、F、)。C3H8气体校正输入量距气瓶上所记载的C3H8气体浓度。返回到菜单画面。输入量距气瓶上所记载的CO2气体浓度。在C3H8量距气浓度值乘以P、E、F换算系数后,显示相当于C6H14的浓度。转到下一个气体校正(CO2)。设定M下一个F设定M下一个FCO2气体校正CO2气体校正HC气体校正图10 气体设定时的显示4.3 校正手动校正1. 通过菜单画面的气体设定,对所使用的量距气浓度进行设定且99秒结束后返回到浓度显示画面。2. 按下ZE

39、RO键后,按下待校正的成分的键。3. 确认流量计为3±1L/min。4. 按下CAL键,零点校正结束。5. 按下SPAN键后,按下待校正的成分的键。6. 确认流量计为3±1L/min。7. 按下CAL键后距离校正结束。8. 按下RESET键。处于待机状态,可执行下一个操作。注释 1天的工作结束或者长期保管时,请把气瓶的总开关牢牢关紧。 没有剩余压力且流量无法调节到3L/min时,请更换量距气瓶。自动校正1. 通过菜单画面的气体设定,对所使用的量距气浓度进行设定且99秒结束后返回到浓度显示画面。2. 在MEAS、PURGE、RSET的任意状态下,按下CAL键。3. CAL键亮

40、灯,开始自动校正工作。4. 实施所有的成分的零点校正和距离校正,在RESET状态下结束工作。注释对于O2(可选)只进行距离校正。4.3.1 日期及时间的设定菜单1气体设定2日期/时间设定3HCO/C设定99结束在日期/时间设定画面上进行设定。暖机运转中也能进行设定。日期/时间设定日期:24-12-1998时间:14:25设定M菜单F图11 日期及时间设定画面日期及时间的设定流程1.设定日期。按日月年(西历)的顺序设定。: 移动光标: 选择数值2.设定时间。按时分的顺序设定。:移动光标:选择数值3.按下M键。确定输入值。4.3.2 H/C、O/C的设定菜单1气体设定2日期/时间设定3HCO/C设

41、定99结束在H/C、O/C设定画面上进行设定。暖机运转中也能进行设定。设定设定M菜单F图12 H/C、O/C设定画面H/C、O/C的设定流程1.设定H/C(汽油的H/C的比)。:移动光标:选择数值2.设定O/C(酒精燃料的O/C的比)。:移动光标:选择数值3.按下M键。确定输入值。5 检测检测之前请检查各滤芯,等暖机运转结束后实施校正。判定有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请遵守每个操作流程。5.1 自动模式1. 按下操作部的AUTO键,处于自动模式。2. 按下MEAS键。3. 选择A键或B键。4. 把探头插入到汽车的排气管。5. 确认JUDGE的表示灯闪亮。6. 判定等待时间(T1)后进行判定,其结果用

42、OK或者NG表示灯显示。7. 判定结束后,只对所设定的时间(T2)实施清除,再次反复进行检测。检测判定清除注释 解除自动模式时,再次按下AUTO键。 检测中如果CO2浓度未达到START设定值以下,或者没有按下JUDGE键,则不能开始判定。此时JUDGE的表示灯不会闪亮。 即便是在JUDGE的表示灯闪亮中,如果CO2浓度达到START设定值以下,JUDGE的表示灯闪亮也会消失。但是,START设定值(CO2浓度)为0.0%vol时与此无关。参照START设定值请参照【4.1.1 START设定】(14页)。判定等待时间及清除时间请参照【4.1.2 判定时间的设定】(14页)。T1: 判定结束为

43、止的等待时间。T2: 实施清除和反冲洗的时间。5.2 手动模式1. 确认AUTO表示灯熄灯。如果表示灯亮灯,就按下AUTO键熄灯。2. 按下操作部的MEAS键。3. 选择A键或B键。4. 把探头插入到汽车的排气管。5. 指示稳定后按下JUDGE键。OK或者NG的表示灯亮灯。6. 判定结束后按下PURGE键。提示为了让本设备高精度地进行检测,在不进行检测时建议按下PURGE键处于清除状态。5.3 检测结束1. 按下PURGE键。2. 约30分钟后,按下RESET键处于待机状态。在按下PURGE键的30分钟内流路被清除和反冲洗。3. 切断电源开关。6 保养使用过程中请按照检查周期实施检查。6.1检

44、查No.项目标准检查周期实施方法开动时日周月集油器没有受污目视,受污更换过滤器没有受污目视,受污更换粉尘过滤器没有受污目视,受污更换采样用特氟龙管没有受污没有泄漏1天结束时通过清除模式清除约30分钟关闭采样管的上游时,流量计的球不会上升泵没有异响更换排气管配管中间没有弯曲,从而没有堵住流路把尾气排放到室外换气良好的场所目视,修正配管以及选定排放场所零点校正指示校正为零参照【4.3 校正】(19页)距离校正指示校正为量距气设定浓度参照【4.3 校正】(19页)注释 检查周期中带有记号的操作请在分析计的暖机结束(通电后5分钟以上)后实施。 更换零部件或者检查过程中有不明之处,请咨询经销商或者本公司

45、。6.2更换滤芯以下情况下更换滤芯。粉尘过滤器:从外侧看不到HORIBA记号时集油器:芯的两侧有污渍时过滤器:滤芯的侧面有污渍时更换标准虽然根据汽车的保养状态或者使用年限有些不同,但是作为标准1次检测时间定为1分钟左右以及清除时间定为1分钟左右进行检测时,请按照以下次数为标准进行更换。4 循环引擎车:240次2 循环引擎车/特殊引擎车:120次6.2.1 粉尘过滤器粉尘滤芯(安装时要从外侧看得见HORIBA记号。)过滤器密封(沟槽侧朝下。)滤帽O型圈外侧图13 粉尘过滤器6.2.2 集油器集油器芯集油器盒OC型密封O型圈图14集油器6.2.3 过滤器滤芯P滤盒滤罩S型密封图15 过滤器6.2.

46、4 易耗品零部件清单品名零部件No.规格粉尘滤芯9053001000(H0457125001)过滤器密封9022003200O型圈9022003100G70集油器芯L8803428O型圈9047004400P40OC型密封9047004500滤芯P9058000400(H0435126001)S型密封H04176490016.3 长期保管长期不使用检测器时,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保管。1. 更换崭新的集油器、过滤器、粉尘过滤器的各滤芯。2. 设定为手动模式,在“清除”状态下接通30分钟以上的工厂AIR。3. 电源开关设定为OFF。4. 拔掉电源线。5. 盖上检测器外罩。6. 在保管场所保存。请在满足

47、以下条件的场所保管检测器。 遮光的场所 远离有机溶剂或尾气的场所 粉尘较少的场所 温度、湿度不高的场所气瓶的总开关要牢牢关紧。6.4 故障排除通过操作模式和显示内容清楚地知道设备的状态。根据以下表格所示的功能诊断内容实施适当的处置。显示功能诊断处置检测气体浓度超出了检测范围 本设备未出现异常。 实施清除。CO、HCCO2、O2 校正错误 灵敏度不良 重新实施校正。 确认量距气浓度及其设定。如果5分钟的暖机结束后亮灯,则说明灵敏度有异常联系经销商或者本公司。7 通信指令7.1 接口对与电脑主机之间的所有接口进行解说。有以下两种指令。工作指令AXX:实施线路控制等工作。问讯指令RXX:读入工作状态

48、或检测数据。注释发送问讯指令后,读入响应为止不要发送下一个指令。如果没有响应,等待3秒以上后再发送下一个指令。基本格式前头部,数据部,数据部,.,数据部<CR><LF> 前头部为3个字节,Axx或者Rxx。 用,(2CH)分段数据。 框架的分隔符为CarigeReturn(0DH)、LineFeed(0AH)。 数据部的格式为固定长格式。负的情况下最高位数为-。 语法错误 指令头未定义时 指令中的分段数据的,不在应有的位置时 指令的最后没有分隔符时通信方式RS-232C半双重通信方式9600bps8bit1stop非校验传送符号:ASCII符号7.2 操作指令线路控制指令格式AOP , XX <CR> <LF>数据工作说明数据为2位整数。针对数据的工作表示如下。数据:01 : RESET02 : CAL03 : ZERO04 : SPAN05 : MEAS06 : PURGE07 : JUDGE08 : AUTO/MANUAL(每次发送都会切换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注释切换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后,判定结果的日期时间数据消失(参照【判定结果】(31页)。指令的有效条件所有状态下均为有效。系统设定指令格式ASR<CR><LF>工作说明接通电源的同时开始工作。执行后5秒钟内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