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doc_第1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doc_第2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doc_第3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doc_第4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方案2011 年 02 月目 录1 指导思想.12 培养目标.13 培养模式.23.1 总体原则.23。2 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23.3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24 政策措施.44.1 学生的遴选与管理 .44.2 教学管理的措施与方案.54.3 毕业的标准与学籍管理.84.4 教师工程经历的要求.104.5 校企联合培养的相关措施.105 知识能力大纲.115。1 培养标准与能力需求 .115.2 能力要求的实现方法 .146 企业培养方案.166。1 企业培养的目标.166.2 企业培养的计划.166.3 实施的企业.176.4

2、 工程实践条件 .176。5 师资配备.177 工程经历的师资落实计划.187。1 专兼职具备工程经历师资的落实.187.2 青年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计划.18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际工程需求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驱动,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线,以校企联合、多方培养的“1.5+1” 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学术型” 、 “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立足航空航天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共同促进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2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学科

3、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完成的硕士论文有自己的新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计算机科

4、学与技术学科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3 培养模式培养模式3.1 总体原则总体原则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精神,凝练教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根据“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本学科主要以“1。5+1”为主要的培养模式,其中:“1.5 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培养阶段,周期为 1 年;第二阶段为论文题目选择论证,周期为 0.5 年(由企业需求调研和研究情况分析);“1 年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培养阶段。完成培养方案的研究生授予工程硕士学位.3。2 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理论

5、联系实际的培养 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兴趣讨论相结合,工程需求和技术研发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资源,鼓励和发挥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合力。 结合专业需要和技术发展情况,a。有计划地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了解相关学科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b。以工程硕士专业技术为背景,形成技术交流规范,要求工程硕士必须开展 2 次以上的技术交流与研讨,面向的对象为学院各类硕士研究生,加大此环节的考核力度;c。以型号研制的技术需求和导师承担的科研任务为依托,要求学生定期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了解和总结技术发展和需求情

6、况。3。3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依据企业实际工程需求设定和调整课程体系依据企业实际工程需求设定和调整课程体系本学科卓越工程师(硕士)培养课程体系依据具体工程技术需求,强调学习的针对性,以培养“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所联合培养企业的型号研制和工程实际需求及其在生产、科研中遇到的难题,把着眼点放在服务企业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上.基础课程体系依据实际工程技术的需求设置.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应用,通过对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攻克的关键技术的提炼、归纳,建设适用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课程及教材体系,促进先进的知识理念

7、向研究生教学一线的转化,丰富和完善研究生教学内容,提升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结合企业的型号研制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不能适应工程研制技术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扩充新的知识,重组教学内容,适应技术的发展。 确保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质量确保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质量,实行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为确保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实行“双导师制” ,即学校配备相关技术学科的导师,企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配备专门导师,同时学校与企业签订卓越工程师(硕士)学位论文(设计)指导协议书 ,明确师生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培养质量。 “双导师制”的实行使学生的专

8、业学习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校企之间教学、科研、生产的合作关系.企业导师的职责企业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工作和生活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开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初审。研究生工作期间,企业导师在不违反企业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同时经常和学校导师保持必要的沟通.学校导师的职责学校导师负责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组织教师听取学生开题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审阅、主持研究生学术论文答辩.每月至少到企业 1 次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与企业导师及时研讨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

9、考核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基础课强调专业基础技术,专业课强调案例教学。本专业通过企业以专向技术立项的形式,支持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课程教学的明确要求: 1/3 的课程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 30%的教师由企业工程一线高级专家担任;全部课程由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毕业考核的明确要求:课程学习全部合格;必须参与企业一项以上关键工程技术的研讨并提交相关研究报告;必须开展 1 次以上技术总结研讨会并作报告;必须提交在企业的相关研究参与情况报告.论文的选题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内容可以是工厂设计、生产流程设计、技改方案等. 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联合培养体建立联合培养体本专

10、业已经与多家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相关学科的多项研究,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并与相关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协议和建立产学研研究生结合培养基地。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学研运行机制及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力量作为培养师资,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和先进技术资料作为培养条件,本专业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标准,形成实质性的学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全面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水平. 校企结合校企结合,完成完成“1.5+1”模式的所有环节模式的所有环节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为 1 年,在此期间学校负责对课程体系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学术研讨等活动。学生完成选题为

11、 0.5 年。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参加工程项目实习环节,由企业结合工程技术需求和型号研制需求负责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的选题,支持研究生全面参与企业的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学校负责提供技术查询环境、技术指导环境,帮助完成论文选题的技术评价。学生完成论文的研究为 1 年。在此期间学生主要在企业结合工程技术的实际研发过程对所选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4 政策措施政策措施4。1 学生的遴选与管理学生的遴选与管理 为明确培养目标和满足工程技术需求,保障培养质量,本专业和依托企业开展定期交流机制,探讨型号研制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交流任务由学科内知名学者和有影响力的专家承担,形成了定期与企业交流的

12、规范,招生规模控制在 15 人/期。 学生来源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面向企业招收工程硕士,由企业提供名单,学校组织考试;第二种方式招生录取、校内双向选择、自主招生等三种途径招收. 学生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学校负责研究生在基础课程研究阶段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课程学习、学术研讨、素质培养等。企业负责研究生在企业研究费用,提供食宿并给予学生必要的生活补助,为学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包括相关仪器设备、软件资源等,负责督促企业导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4.2 教学管理的措施与方案教学管理的措施与方案 学科的基本方向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方向分为:网络化嵌入式系统方向

13、、微系统集成方向、智能计算方向和数据管理方向。 学制与修读年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5 年,其中课程学习 1 年,专业实践及选题时间为 5 个月,学位论文工作不少于 1 年,修读年限最长不超过 4 年。 课程体系的培训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修满 2934 学分。其中公共课程 8 学分,基础理论课至少 5 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 6 学分,专业课至少 9 学分。 公共课(7 学分,必修)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3M001 科学技术哲学542。01,2考试13M00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361.01,2考试13M003英语(一外)144 5。0 1,2 考试 基础

14、理论课(在下列课中至少选 5 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1M001 矩阵论 603.01考试11M003数值分析60 3。01考试11M005数理统计60 3。01 考试11M006随机过程40 2。0 2考试 专业基础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6 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06001组合数学603.01考试10600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技术402.02考试106005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402。01考试106008模式识别402.02考试106012VLSI 系统与电路设计402.01考试106013分布计算系统402。01考试106014软件工程理论

15、与实践402.02考试106016形式语言与自动机402.02考试106018算法设计与分析402。02考试106019并行计算系统402.02考试106020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402。01考试106021移动计算402。01考试106022微处理器设计402。01考试106023网络信息安全工程402。02考试106024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现402.01考试106025软件体系结构402.02考试106026服务计算原理及应用402.01考试106027数字系统建模与设计402。02考试106028数字系统仿真与测试402。02考试106029数据挖掘技术402。01考查106030计算智能

16、402。01考试106032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402.01考试106033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402.02考试106034软件形式化方法402.02考试 专业课(至少选 9 学分,其中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 4 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并包括一门实验专题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05001图像工程402。01考试105002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402.02考试105005电子商务技术402.02考查105006数字语音处理402.02考查105008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402.02考试105012模糊数学402。01考试105014智能决策技术402.01考试105

17、016Web 计算402.01考试105023模拟 CMOS 集成电路设计402。02考试105024网络存储技术402.01考试105026计算机测控技术402。01考查105027科技论文写作201.02考查105028普适计算基础402.01考试105029设备驱动程序设计402.01考试105030无线传感器网络402。02考试105031P2P 原理与应用 402。02考试105032嵌入式软件设计与验证方法 402。02考试105033高性能计算及应用402.01考查105034信息检索理论与应用402.01考试105036多视图几何402。02考试105038自然语言处理402.

18、01考试105039数字音频处理及应用402.02考试 论文的要求 论文选题要求本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工程设计与实施. 论文内容要求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

19、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4.3 毕业的标准与学籍管理毕业的标准与学籍管理 工程硕士毕业的标准本学科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授予本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合格性要求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课程考核合格;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参

20、加的学术研讨并报告;提交一份企业技术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和经历要求完成 1 年的学校课程学习,0.5 年的企业工程项目实习和 1 年的企业撰写论文。 论文的总体要求技术先进,有一定难度; 内容充实,有一定工作量;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新思想、新方法或新进展,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 社会评价较好(已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申请专利、项目获奖、通过鉴定或应用于工程实际等). 论文的质量要求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一般要求给出技术对比、产品性能等综合

21、评价,并给出技术方案的清晰描述; 对于设备技术改造项目,一般要求给出原技术方案评述、技术改造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新技术方案的特点和改造后的技术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对于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对于国外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一般要求给予引进技术及设备的特点分析、设备和技术功能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或设想,绘出国产化关键技术所在和应采取的技术方案等

22、。 学籍管理学籍管理由学校负责,根据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籍管理规定,加入学生在企业联合培养的工作要求,适当修订后执行。4。4 教师工程经历的要求教师工程经历的要求对进行卓越工程师(硕士)指导的教师,建立严格考评机制,具体要求如下: 部分专业课(不少于两门次)由所联合企业该学科的技术专家主讲;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主讲教师必须由 5 年以上的工程经验或经历; 主讲教师或硕士导师必须有 5 年以上的工程经验,且对相关技术学科的研究状况较为清晰; 讲教师或硕士导师可通过联合博士后培养、企业挂职锻炼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在企业中实践的时间)来进行累计; 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新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到校外实

23、习基地学习锻炼半年至一年。4.5 校企联合培养的相关措施校企联合培养的相关措施 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下的企业副导师制度参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除学校的指导教师外,选择企业或研究所中专业技术专家作为研究生的工程导师,指导研究生从事产学研合作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加强工程导师对研究生指导工作和学校培养目标的了解程度,强化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责任感,对于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专家可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等。通过讲座、技术讨论、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工程导师的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员方面的优势互补。 研究生驻厂工作制度驻厂工作是实现研究生产学研联

24、合培养的一个必要条件。目前,研究生普遍工程实践训练比较薄弱,对工厂实际运行和科研需求了解不够,必须采取驻厂工作的方式深入车间一线,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开展工作.以产学研项目驱动的方式,根据项目需求制定驻厂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配备必要的研究条件和生活条件,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驻厂工作制度. 面向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产学研课题管理制度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工厂的实际需求,设立合理的科研课题,充分发挥研究生在产学研课题研究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面向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产学研课题管理制度,从科研项目的规划、实施、协调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制度管理。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机

25、制和淘汰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程可控,调动研究生参与产学研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要研究成果的工程验证机制围绕学科前沿,构建科研成果工程验证平台,实现学科前沿与工程实践的贯通,建立高校研究成果与国防建设、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以工程项目促进科研工作贴近实用,以科研成果加速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建立基础。 面向企业的工程硕士培养机制将培养复合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工程学科、学科前沿与行业发展相结合为基础,依托基地开展面向企业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的培养,完善工程项目牵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高校企业紧密合作的产学研工程化培养体系。 创

26、新科研实践项目以服务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科研项目,立足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工程问题并结合本学科研究前沿,合理设置一批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研究生创新科研实践项目,积极引导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以提高研究生自主持续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 知识能力大纲知识能力大纲5.1 培养标准与能力需求培养标准与能力需求卓越工程师(硕士)要求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测试等实践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

27、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5.15.1。1 1 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和趋势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仿真、物理、化学、测试与试验等; 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 工程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包括电学、计算机、自动化、通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28、,注重原理性知识的掌握与探究,并侧重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熟悉先进的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网络化嵌入式系统方向:掌握高性能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嵌入式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微系统集成方向:掌握数字/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知识、方法、手段;掌握微处理器、DSP、专用处理单元和系统的设计知识、方法。智能计算方向:掌握智能算法的新进展,掌握图像/语音处理及虚拟合成的方法、手段。数据管理方向:掌握网络数据管理的系统架构及实现理论与方法;掌握网络信息的收集、管理、使用的理论和方法. 熟悉本专业领

29、域的相关技术标准;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5.1.25.1.2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 面向计算机实验设备的设计能力; 面向计算机设备的试验能力。 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参与综合性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开发,具有探索和发现本专业新技术和新应用方法的能力; 能在考虑成本、质量、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工程

30、项目实施计划,完成工程任务; 能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改进未来的工程解决方案; 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进行计算机产品研发的技术改造及项目集成。5.15.1。3 3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的能力 了解本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军工企业的保密安全要求,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确定的质量标准和程序开展工作; 确定由新技术或潜在的需求所带来的机会,具有与企业重要联盟和供应商协商与约定的能力; 具有组建形成技术团队能力,能够清晰定义项目组织内各种角色和相应的责任; 掌握

31、时间和资源的管理方法,具有项目的成本、绩效和进度的控制能力,能进行对危机与突发事件处理; 掌握交流的结构与方式,熟练使用各种交流手段,具有使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协调与管理团队的能力;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自信地和灵活地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5.15.1。4 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直、责任感并勇于负责的态度; 具有认识自身的发展需求,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自觉承担有关健康、安全和福利等事

32、务的责任; 具有全球观念认识,认识不同文化的政治、社会、经济、工商和技术行为习惯的相似和差异处。5.2 能力要求的实现方法能力要求的实现方法要求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线性空间及其映射、变换,以及矩阵运算矩阵论非线性方程解法、线性代数方程组数值解法、插值与逼近、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值分析随机事件及概率,数字特征、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数理统计 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逻辑经验主义、科学革命的结构、

33、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工程基础知识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提高计算思维和软件设计的能力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掌握一个研究方向深入坚实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熟悉先进的研发手段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网络化嵌入式系统方向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掌握高性能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网格计算及应用Web 计算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计算系统掌握嵌入式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工程嵌入式系统设计分布计算系统移动计算微系统集成方向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数字/模拟/

34、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知识、方法、手段。VLSI 系统与电路设计模拟 CMOS 集成电路设计VLSI 测试微处理器、DSP、专用处理单元和系统的设计知识、方法。微处理器设计SOC 设计方法学 智能计算方向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智能算法的新进展。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智能决策技术图像/语音处理及虚拟合成的方法、手段.数字图象处理数字语音处理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 数据管理方向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网络数据管理的系统架构及实现理论与方法.程序设计方法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工程网络信息的收集、管理、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数据挖掘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存储技术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

35、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能力和知识实现(课程名称)对工作尽职尽责,具有敢于为坚持原则而承担风险的勇气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认识自己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范畴,规划职业发展的愿景科学技术哲学具备使用外语的交流能力,培养全球化观念英语写作与口语6 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6.1 企业培养的目标企业培养的目标1) 围绕计算机学科前沿和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实践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分析与处理现场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2) 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提升军工企事业单位自动化、数字化试验技术应用水平;3) 通过对行业的全面认知,促进研究生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6。2 企业培养的计划企业培养的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在研究生论文题目选择论证阶段和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培养阶段,通过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依托企业的科研资源和实践环境,合理设置一批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研究生实践环节,使研究生全面参与企业的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仿真工程训练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由企业和学校对其进行共同考核。6。3 实施的企业实施的企业依托本专业在计算机学科的优势以及与相关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重点面向航空电子学科的大型骨干企业院所,以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多种形式,落实并严格执行企业培养方案。目前本专业已与以下单位制定企业学习阶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