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_第1页
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_第2页
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_第3页
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_第4页
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向红安 周代俊 代维涛 孔令玖)导读:德育过程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经之路,而德育方法则是完成德育任务的媒介,在德育目标能否很好地实现与达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精简的德育过程与优良的德育方法的选择上。这里我们将结合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我们现当代的德育教学实际来探讨关于德育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结构如下:广学习重点基本理论S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J重点问题讲解第一部分学习重点(一)几种主要的德育过程模式理论;(二)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及其应注

2、意的问题;(三)德育过程组织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四)德育方法的优化组合基本原则及德育方法的灵活运用原则;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一) 德育过程1. 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与工作流程,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目的指向于德育对象品德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德育过程 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延续、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德育对象品德能力发展 的过程。总的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以促进德育对象品德 能力形成与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主要包括教育者、 受教育者和德

3、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2. 几种主要的德育过程模式理论2.1传统的德育过程模式康德提出的儿童受教育的过程 “管束”-抑制人天生的野性;“教化”-让儿童学会礼貌和智慧; “陶冶”-使儿童明辨是非,走向道德自律。前苏联学者(1976 )认为的德育过程刺激(外部作用)动机(内部动力)行为纲领与行为模式的选择 动机成为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的行为变为个性赫尔巴特的“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对传统的德育过程模式的评价: 强调教师的“教化”作用,忽视学习主体的主体性。 认为道德价值基本上是靠成人对儿童的传授或教化去完成的,道德教育意味着一定意义上的灌输。22现代的德育过程模式杜威的“五阶段说”情境疑问假

4、设推断验证 科尔伯格的“两难问题教学过程” 面对一个两难问题 陈述对一个假设的见解 检验推理 反思个人的见解拉思斯的“价值澄清的过程”内 容步骤选择1.自由的无强迫的选择2.从多种可能中选择3.慎重考虑后果后的选择珍视4.珍视自己的选择5.乐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并愿与他人分享行 动6.把选择付诸行动7.重复这种行动,进而使之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的德育过程模式的评价 强调道德价值的者是活动的主角,德育过程的出发点是学学习生而不是教师。 认为道德教育不可能通过灌输去完成,惟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学生的道德建构。2.3最新的德育过程模式理论一一综合化模式理论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道德价值基本上是靠成人对

5、儿童的传授或教化去完成,道德教育意味着一定意义上的“灌输”;现代德育理论则往往过分强调价值及其掌握的个人相对性,认为 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通过灌输去完成,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对价值引导的重要性估计不足。这不仅无视了教育事实的存在,而且也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从而影响了德育的效果。真正有效的德育过程应当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品德教育理论等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这一统一的尝试。这一理论的代表有巴班斯基等人依据最优化理论提出的“教导过程”的设计,其教导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内容如下:准备阶段过程的组织和实施阶段分析结果阶段了解共同的目的和任务教师的活

6、动/学生的活动分析和自我分析教养、教育和发 展的结果提出教导的目的布置任务/接受任务:详细了解过程借以进行的系统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产生活 动冬季考虑到系统的特点来使目的和任 务具体化组织教导影响和受教育者的 活动/实现活动,参加反馈的 过程了解结果偏离既定任务的情况创造必要的校内条件保证反馈/进行有效的自我检 查分析和自我分析产生这些偏离的 原因选择规定教导过程内容、方法、手 段和组织形式的最佳方案进行有效的检查/对活动进行 自我调节计划由教师和受教育者在以后的 过程系列中排除这些原因的措施3. 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活动的准备因具体

7、活动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但其核心是道德学习动机的发动。德育活动的开展。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要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由品德心理建构的偶然实现到道德品质的个性化, 包括课堂教授与学习、课外活动、 道德实践等。在 德育活动中要尽量求得学生在知、情、信、义、行方面的综合提升。德育活动的评价。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的品德评定。品德评定是对德育过程最 终成果的评定,也是德育过程最后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德育过程组织时应注意的问题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4. 德育过程组织的矛盾及其解决

8、方案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德育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组织中矛盾的解决方案: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培育,使道德认知成为为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德信念;注意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二)德育方法1. 德育方法的概念德育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 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2. 德育方法的分类从抽象程度上: 理念性的德育方法 具体做法上的德育方法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

9、育方法1启发法 2、塑造法 3、雕琢法4、树人法 5.系统或综合法具体方法意义上的方法: 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以陶冶为主的方法 巴班斯基的分类法: 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的方法 组织活动和形成社会行为经验的方法 执行调整、纠正和鼓励学生行为与活动的职能的方法 依据所要完成的德育目标的重点分类:1 )、思维训练法 2 )、情感陶冶法3 )、理想激励法 4 )、行为训练法5)、修养指导法3. 德育方法的优化组合基本原则及德育方法的灵活运用原则:3.1德育方法组合时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最优化原则3.2德育方法运用时应遵循的原则:方

10、法上的“因材施教” 打破方法认识上的思维定势第三部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 强调德育过程正面性的同时要避免道德教育上的“灌输”二. 充分利用德育过程多端性的特点,从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三. 对学生进行的品德评定要注意:(1、阶段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的统一,使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结果成为德育的手段。(2、品德评定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使评定成为激励、诊断、调整和提高的手段,避免下 绝对的结论。(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运用教师对学生评定和学生自评、学生集体评价等多种 手段,发掘评定方面的道德教育资源。四. 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培育,使道德认知成为为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德信念;.注意在道

11、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五. 德育方法选择时要遵循“最为经济地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教育效果”标准六. 落实道德实践,通过实际锻炼的方式巩固道德观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学生实际道德能力七. 慎用奖励与惩罚,奖励并不绝对是一个积极的教育方法,惩罚也并不绝对与教育性无缘八. 德育方法运用时要因材施教,打破方法认识上的思维定势第四部分重点问题讲解一.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2)德育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德育

12、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组织中矛盾的解决方案:1)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培育,使道德认知成为为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德信念;2)注意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二. 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原则有哪些?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1)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活动的准备因具体活动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但其核 心是道德学习动机的发动。2)德育活动的开展。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要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由品德心理建 构的偶然实现到道德品质的个性化,包括课堂教授与学习、课外活动、道德实践等。在 德育活动中要尽量求得学生在知、情、信、义、行

13、方面的综合提升。3) 德育活动的评价。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的品德评定。品德评定是对德育过程最终 成果的评定,也是德育过程最后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2) 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3)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4)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三. 什么是德育方法?德育方法与德育手段、德育方式的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 德育方法的选择标准?德育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 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德育方法在生动和具体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细节或组成部分,我

14、们称之为德育方式。德育方法可以理解为具体德育方式的合理组合。德育方式对德育方法来说具有局部、从属的性质。德育手段主要是指道德教育活动的工具、载体及其应用, 教育方法、德育方法之所以能够丰富多彩,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教育手段的形式多样,机动运用的余地较大。德育方法不仅是德育方式的组合,也是教育手段的有联系的组合。德育方法选择时要遵循“最为经济地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教育效果”标准,这一标准可以理解为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其一是最大、最佳的道德教育效果,这主要指对德育 目标的完成上取得最大的正面成效,同时避免产生不良作用,使负效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其二是用最为简单、负担最轻的方式去取得上述效果。四.

15、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有哪些?除了本书提及的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1)、启发法。承认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认为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备一定的主体接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塑造法。这一方法更强调道德教育对个体道德成长的积极作用。3)、雕琢法。这一方法强调道德教育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扬长避短地进行教育,道德教育要由小处着眼,次第进行。4) 、树人法。这一方法强调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精神人格的整体培育活动,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精心照看的工作。5)、系统或综合法。这一方法强调对各种德育方法理念的综合协同。 除此之外,现代教育或德育理论中常常谈到的方法有发现法。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去发现问题,产生道德困境,最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指导使自身道德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建构法。让学生在自身探索或他人帮助下主动获得关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全面系统的知识,然后自身形成关于好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知识的建构, 使自身的道德认识更全面理性从而使自身道德得到提高。五. 试说明惩罚作为教育方法的意义与局限。惩罚作为教育方法的意义已被许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认识。例如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当头棒喝”对人的惊醒教育作用曾经得到过特别强调,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正确的指出:“合理的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