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文言文徐迎娣教师版_第1页
期中文言文徐迎娣教师版_第2页
期中文言文徐迎娣教师版_第3页
期中文言文徐迎娣教师版_第4页
期中文言文徐迎娣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座位号班 级 姓 名 考 场 监考老师 装订线hzwsx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文言文练习命题人:徐迎娣 审核人:刘文静 课内文言文复习晏子使楚一、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 二、古今异义词 1.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坐: 古义: 犯罪 今义:坐下3.席: 古义: 座具 今义:席子4.所以: 古义: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 盗: 古义:偷窃 今义:偷,强盗三、一词多义 之 其1楚王闻之 1.为其来也 2齐之习辞

2、者也 2.其实味不同 3吾欲辱之 4婴闻之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为 何1.为其来也 1.何以也 2.何为者也 2.何为者也 3. 生于淮北则为枳 3.何坐    四、重点词语解释  1.晏子将使楚  使:出使  2.谓左右曰  谓曰:对说  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3.习辞者  习:熟练  辞:言辞  4.今方来  方:将要  5.何坐  坐:犯罪 6.坐盗  盗:偷窃  7.吏二缚一

3、人诣王  缚:捆绑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8.齐人固善盗乎  固:本来 9.叶徒相似  徒:只  10.其实味不同 实:果实  11.得无楚之水土 得无:莫非  12.圣人非所与熙也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13.寡人反取病焉  病:辱  14.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离开座位 五、重点语句翻译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晏婴,

4、齐之习辞者也。   4.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    7.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六、课文内容理解 1.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

5、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

6、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6.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晏子外交特点:聪明机智、善于辞令、维护国家尊严。 7.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目的是什么 ?   *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

7、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楚王“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齐人故善盗乎?)的羞辱。 七、开放性试题   你喜欢晏子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喜欢。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勇敢的外交家、不畏强暴、讲话幽默生动、聪明的政治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人琴俱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月余亦卒            (       )(2)便索舆来奔丧  

8、60;       (       )(3)便径入坐灵床上         (       )(4)弦既不调            (    

9、0;  )答案:(1)死  (2)轿子  (3)一直  (4)协调2.翻译下列句子。(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译文:_(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译文:_(3)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译文:_(4)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译文:_答案:(1)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3)(子猷)就要轿子来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4)(子猷)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1)引 恸 绝 良 久 

10、;       (2)子 敬 速 好 琴(3)便 径 入 坐 灵 床 上  (4)何 以 都 不 闻 消 息答案:(1)因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 (4)何以都不闻消息4.填空。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 _ 答案: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病重B语时

11、了不悲             结束C因恸绝良久             很D子敬素好琴             向来【解析】选B。“了”在句中的意思是“完全”。6.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

12、”原因可能是什么?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琴和子猷内心心情两个角度来分析。答案:一是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二是子猷睹琴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7.人琴俱亡这篇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不是矛盾?请作分析。答:_ _ _【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感情的分析能力,不哭不悲是自己强行抑制自己的悲痛,恸绝良久是抑制不住的结果。答案:“了不悲”、“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了,悲痛喷薄而出,所以“恸绝良久”。故前后并不矛盾。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谏杀烛邹景公

13、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烛邹,齐景公的臣仆。弋(y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翻译: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

14、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1.晏子的本意是指责景公,说他重鸟轻人。但是晏子却以谴责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委婉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2.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勿杀!寡人闻命矣”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3.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因为晏子的话已经表明,烛邹犯的过失还不至于被杀头,如真杀了烛邹,那景公就是“重鸟轻人”,会

15、失信于天下人,甚至会失掉民心。4.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叫、派)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使得)使诸侯闻之(让)5.解释加点的词语。主鸟而亡之(丢失或逃走) 请数之以其罪(列举;罪过)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景公好弋(射) 寡人闻命(指教) 为吾君主鸟(主管)6.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张季鹰吊顾彦先顾彦先 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 上。张季鹰 往哭之,不胜其恸

16、,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顾彦先:西晋吴郡吴县(今属苏州)人。彦先为其字。 灵床: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 张季鹰:即张翰,西晋吴郡吴县人。季鹰为其字。不(fu):相当于否。译文:顾彦先(顾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张季鹰来吊唁,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于是径直走向灵床,弹起琴来,弹罢几首曲子,他抚摩着琴说道: “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随即又大哭起来,哭完连孝子的手都不拉就走了。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顾彦先平生好琴 不胜其恸 因又大恸 遂径上床 2.翻译句子。(4分) (1)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

17、上。 (2)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3.简析张季鹰临走时“不执孝子手而出”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3分) 1喜好 禁得起 于是,就 径直 2等到顾彦先去世后,家人常把琴放在灵床上。 弹了几首曲子,他抚摸着琴说道:“顾彦先你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3张翰吊亡友,没有痛哭,而是借琴曲尽情倾泻。临走时竟忘了丧礼的礼节,忘记了他本该和侍立一旁的孝子,没有去“执手”抚慰一番。这就是张翰对亡友的真情所致,正是这种真情,才不受“礼法”“流俗”的拘束。 海瑞清廉【原文】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

18、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明】周晖金陵琐事翻译: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同乡做官的南京人,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怀民一个人。苏怀民检查清点他的遗物,竹箱里只有八两银子、麻布两丈、几件旧衣服罢了。这样的都御史又有几个?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贪财,不结伙。”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注释】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刚峰海公:即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宦囊:做官的俸禄。金:银子。葛布一端:麻布两丈。王司寇凤洲:指王世贞。【思考与练习】1、 解释:卒: 宦: 惟 : 而已:2、翻译: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3、选择:“不立党”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