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 中 物 理 教 案八 年 级 下 册 学 校: 年 级: 教 师: 教 学 进 度 表 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 别 起 止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课外活动 第1 周2月24日2月28日力、弹力 第 2周3月3 日 3月7日重力、牛顿第一定律 第 3周3月10日3月14日二力平衡、摩擦力 第4 周3月17日3月21日压强、液体压强 第5 周3月24日3月28日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第6 周3月31日4月 4日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第7 周4月 7日4月11日物体浮沉条件与应用、功 第8 周4月14日4月18日功率、动能与势能 第 9周4月21日4月25日机械能及其转化、杠杆 第10 周4
2、月28日5月2 日滑轮、机械效率 第11 周5月5日5 月 9日 复习 第12 周5月12日5月16日 复习 第13 周5月19日5月23日 复习 第14 周5月26日5月30日 总复习 第15 周6月2 日 6月 6日 总复习 第16 周6月9日6 月13日 总复习 第17 周6月16日6月20日 备 注56( 物理 )学科教学计划 项目内 容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每
3、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
4、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物理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物理的基础比较差,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力学自然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b、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
5、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 。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
6、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良好的基础。教学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重视考察学生的物理动手过程,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考察检测中,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进行检测,在综合成绩中,随堂练习、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各占10%、20%、20%、50%。( 七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共( 3)课时第( 1 )周 第( 2 )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² 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
7、现的。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和施力物,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认识弹力和重力。过程和方法目标:²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体验力的作用,探索力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建立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² 经历力的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保持对力现象的好奇,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使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重点
8、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力的概念,能指出已知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² 教学难点:在引导学生形成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弹力和重力。重点内容简析教学措施伽利略第一个将力的概念具体化,伽利略指出力是对某种物体的作用,万有引力问题,在牛顿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探讨过了,最后的教学证明由牛顿证明的,本章主要研究重力的三要素。本章利用观察分析:注重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变现象,学习和理解弹力的概念。作图:用力的示意图把力的三要素直观的表示出来,便于理解和研究。( 八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共( 3)课时第( 2 )周 第( 3 )周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
9、象。2、 知道而力平衡条件。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重点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过程是本章的难点重点内容简析及教学措施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探究法、引导发现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
10、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九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共( 4 )课时第( 4 )周 第( 5 )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物理的情感。把物理取之于生活运用到生活。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压强,及压强的计算。本章的难点内容是:液体压强的推导,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重点内容简析及教学措施1、 实验探究法,本章的规律和原理等
11、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及其应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运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 归纳推导法,在思想方法上要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充分想象各种可能的形体和形态,研究在各种情况下的压强问题,在研究气体得出的规律推广到液体,进一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十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共( 3 )课时第( 6 )周 第( 7 )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
12、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
13、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内容简析及教学措施本章重要的内容是,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即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1、 观察实验法,本庄主要应用观察实验方法来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及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认识流体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2、 控制变量法,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复杂的科学问题,每次只研究一个量对物理问题的影响,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3、 等效替代法,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和计算部分特殊的物体浮沉条件时,需要采用等效替代法,可以使问题简单化,方便计算求解。 ( 十一
14、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共( 4)课时第( 7 )周 第( 9 )周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3、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现象。 4、理解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重点难点重点: 1. 功、功率的定义、单位和计算。 2. 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转化 。 难点: 1.
15、功的必要因素。 2. 功和功率的计算。 3. 能的转化 重点内容简析及教学措施本章学习功和机械能的知识,内容包括:功、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本章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功的概念建立来源于生活实例,从实例中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抽象出具体的概念-功,这种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物理实例的方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和实际作用很有帮助。动能和势能也是利用身边的器材来进行探究的,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分析对比法,在注重观察、分析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理解动能和势
16、能的概念及其大小的决定因素。2、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因素时用到控制变量法,在分析功率是也用到此方法。( 十二)单 元 教 材 分 析共( 3 )课时第( 9 )周 第( 10 )周教学目标1. 了解斜面,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w=fs和功的单位,能使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能使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会进行滑轮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能区分省力杠
17、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理解动能、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知道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重点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难点:力臂的概念,正确地在图上画出力臂或判断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重点内容简析及教学措施功的概念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它贯穿全章,只有理解功的概念,才能理解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机械效率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只有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等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一定要做额外功,才能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 用功和能的观点来研究力学问题,概念较抽象,也能理解,但这些概念和规律
18、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因此要逐渐培养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解释现象。 在探究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时,能考虑到省力的因素(h)的实验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入在不考虑摩擦力时拉力h。而对劈和螺旋,只需要了解是斜面的变形,也能省力即可。 在学习滑轮时,采取实验的方法来了解滑轮的特点,而不是从杠杆的角度来认识滑轮,在以后学习杠杆时,对此要作一个注释。对于滑轮组,要讲清公式(物动滑轮)(不计摩擦和绳重),并适当补充对物重、轮重和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的计算。 在学习杠杆时,首先是认识杠杆,应使学生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辨认杠杆,要掌握好“常见”和“简单”的分寸;力臂是
19、学习杠杆平衡知识的关键,强调“垂直距离”可使学生印象深一些;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可以不提出力矩的概念,但是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同时要重视杠杆模型的建立。 课 时 教 案课 题力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重 点难 点重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
20、用效果。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 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教 具小黑板教 学 过 程备 注1、 引入课题“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板书)二、新课研究1、 力是什么? 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板书)2、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谈生活中力的作用
21、效果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板书)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吸引磁铁。 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板书)3、 巩固练习1、 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 d.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时,相互间有力的作用2、 列举生活中表示力的
22、作用是相互的事例4、 课堂小结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 布置作业书后第5页练习题2、3、4板书设计 力1、力的概念 3、力的三要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大小,方向2、 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点改变物体的形状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相互的 课 时 教 案课 题弹力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通过自制弹力计以及弹
23、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 法实验法教 具 弹簧测力器教 学 过 程备注1、 引入新课 (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
24、做弹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二、进行新课1弹力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动手做一做,然后讨论。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力的作用是相
25、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2.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3) 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量文具盒及课本的重力,然后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3.使用测力计应注
26、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3、 巩固练习1、 一只弹簧原长10厘米,挂10牛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厘米,如再挂20牛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a16厘米 b6厘米 c14厘米 d18厘米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4、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
27、些收获? 我们知道了弹性,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5、 布置作业书后8页练习1、2、3板书设计 弹力课 时 教 案课 题重力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重 点难 点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难点是:重心的确定教 法实验法 交流讨论教 具 重物 线教 学 过 程备注一、复
28、习提问1、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力?具体说明?3、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二、新课教学 通过水会自动由高向低流动、树叶的飘落等等自然现象提出:问题:什么是重力?它是怎样产生的?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教师总结说明:1、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斜面上静止的物体
29、、正在运动的物体等等)让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共同讨论之后,教师说明并总结: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量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物体的重心)质量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得到(教师可以演示该实验,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 不再物体上(如图) 4、重力大小: 三、巩固练习1、 物体a重30牛,用力的图示法在图9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2、 一个南瓜所受重力是30n,它的质量是多
30、少?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先让学生归纳,教师在予以总结。5、 布置作业书后14页练习2、3、5板书设计重力1、 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3、 重力的大小4、 重力的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课 时 教 案课 题牛顿第一定律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知道惯性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 法实验法 交流讨论教 具惯性小车、斜面、 木板、毛巾 教 学 过 程备注一、复习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二、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
31、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 三、进行新课 1做课本所示实验 (1)教师:这是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它的下端又接出一块木板水平放置,木板上铺一块毛巾让一辆小车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注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教师提问:小车为什么停下来?(学生回答)小车在水平的毛巾面上受到了阻力教师:亚里斯多德认为维持运动必须有力现在,小车恰恰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它的运动不能维持可见,他的观点缺乏一定的
32、前提条件,因此是不确切的 (2)教师提问:能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再远些吗?(学生回答)减小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演示,用棉布表面的木板代替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并在小车停止处放小旗做标志) 教师: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具有跟刚才实验时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得更远了,原因是阻力小了 (3)教师:我们把水平放置的木板表面换成一块比较光滑的板,重复上述的实验 可见,水平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它的速度必须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变为0 2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请大家设想,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滑到一个非常光滑、阻力无限小的光滑平面上,小车
33、的运动将如何?(学生讨论并回答)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个规律说明了维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需要力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厚的实验基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这个定律进一步得出的一切科学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早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也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5、 布置作业书后15页练习2、3板
34、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课 时 教 案课 题二力平衡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2.判断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重 点难 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教 法实验探究法教 具弹簧、铁架台、钩码、细线 教 学 过 程备注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
35、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新课探究1、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36、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 2、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37、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四、总
38、结 学生先总结教师予以补充 五、作业 书后22页练习2、3、4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2、 二力平衡的应用1 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课 时 教 案课 题摩 擦 力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理解滑动摩擦,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摩擦力的应用,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会决实际生活中有关
39、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教 法实验法 小组探究法教 具弹簧秤、木块、木板、重物、毛巾教 学 过 程备注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有哪些效果?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如何?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教师: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用比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没有开始运动,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 桌子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它的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我们用比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开始运动起来,这时推力的大小超过了摩擦力三、新课探究当桌子运动起来后,我们必须继续施加推力才能使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用力,桌子会停下来,这时的推力用来平衡摩擦力 1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
40、是一种常见的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 相互挤压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大小 (1)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教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首先应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就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学生操作) (3)学生实验 教师:在木块上放一个铅笔盒,这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再测摩擦力的大小(学生操作) (4)学生实验 教师:将毛巾铺在木板上,把木块放在毛巾上,测量木块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
41、力的大小(学生操作) (5)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摩擦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起阻碍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5、增大有益摩擦 教师: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请人家说说摩擦力的有益之处(学生举例,教师讲评) 6、减小有害摩擦 教师: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学生回答)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摩擦力,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学习了本节课可以更好的在生活中应用。5、 布置作业 书后26
42、页练习2、3、4板书设计 摩 擦 力1、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2、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 摩擦的利用和防止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课 时 教 案课 题压 强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的理解。教 法 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
43、教 具塑料、泡沫、细砂、玻璃杯、砝码教 学 过 程备注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一节压强)。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
44、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实验:(l)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
45、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 (4)压强的计算告诉学生,物理上用户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p= f/s (5)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
46、(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又叫帕斯卡人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 4、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列举课堂上同学们感受到和生活中的压强信息。总结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工农业、建筑业等各方面关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3、 巩固练习 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在_不变的情况下,_(增大/减小)了压强.载重汽车的轮胎比普通车的多而宽,这样能_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对
47、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计算压强的大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五、布置作业 书后32页练习3、4 板书设计 压 强1、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大小3、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4、 压强的计算公式:p= f/s5、 压强的单位:牛米,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6、 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 课 时 教 案课 题液体的压强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 析得出正确的结论。重 点难 点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
48、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教 法实验法 引导探究法教 具两端、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教 学 过 程备注一、旧课复习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 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3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二、新课引入 问题的提出: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三、进行新课 1演示、讲述 (1)演示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积极情绪课程设计
- 2024年松香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有线电视接收器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毛皮相关项目建议书
- 2024年含高功能组分的低聚糖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年磷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发送arp课程设计步骤图解
- 油炉家用取暖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简历课程设计幼儿园老师
- 6大核心素养课程设计
- 改变世界的机器 精益生产之道
-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 《反应时间上》课件
- 教师培训课件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 海事集装箱装箱检查员考试题库
- 中建一局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无人驾驶车辆人机交互设计
- 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
-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跨学科整合
- 小学生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课件
- 口腔门诊医生晋升副高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