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待查收治的伤寒17例临床分析_第1页
以热待查收治的伤寒17例临床分析_第2页
以热待查收治的伤寒17例临床分析_第3页
以热待查收治的伤寒17例临床分析_第4页
以热待查收治的伤寒17例临床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发热待查收治的伤寒17例临床分析【摘要】 为了探讨以发热待查(FUO)收治的伤寒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对自19942005年收治的符合FUO标准并最终确诊为伤寒的1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青年多见,占82.4;其中无1例完全具备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稽留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肝脾肿大、玫瑰疹、粒细胞减少等);肥达氏反应阳性率76.5;血培养阳性率23.5;所有病例均对喹诺酮类敏感。结论,典型的伤寒在FUO患者中罕见,需依据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加肥达氏反应及各种培养结果进行确诊。喹诺酮类为其首选药物。 【关键词】 发热待查 伤寒 肥达氏反应发热待查(fever of unkown

2、 origin,FUO)为临床上最为棘手的病症之一。FUO是指发热时间超过23周,腋温数次超过38.5,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未能明确诊断的疾病1。引起FUO的病因甚多,大致可分为四类: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及其它。做为感染性疾病之一的伤寒也成为FUO不可忽视的病因。目前由于临床上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及预防接种的普及,使伤寒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但也使轻症伤寒和亚临床病例相对增多,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已不多见,除发热外,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肝脾肿大、玫瑰疹、粒细胞减少等表现的发生率均较低,从而使伤寒的诊断变得异常困难2。现就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19942005年收治的

3、符合FUO标准的254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伤寒的17例(占总数6.4)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2例(占70.1),女5例(占29.9);年龄35岁者14例(占82.4),35岁者3例(占17.6);热程4周者4例(占23.5),4周者13例(占76.5);发病到确诊时间314周,平均5周。本组病例系通过多次行血、便、骨髓培养获得病原学依据,或多次肥达氏反应阳性 (H1160,O180)3-4而确诊,并且已排除了其它导致FUO的病因。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见表1。表1 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略)1.2 治疗及预后17例患者在

4、确诊后给予喹诺酮类药物或与氯霉素联合用药,除4例患者在用药12d后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均在用药57d后体温降至正常。2 讨论 研究表明在引起FUO的200多种5具体病因中,伤寒所占比例约为9.112.96-7,在我院该比例为6.4(文献尚未发表),可见伤寒是FUO较为多见的病因之一,提高对伤寒的认识对协助寻找FUO的病因有重大意义。2.1 据报道,伤寒目前仍以小儿及青壮年多见4,本组中年龄35岁者14例,占82.4,与报道基本一致。故对青壮年的FUO患者,宜将伤寒列为常见病因之一。2.2 本组FUO最终确诊为伤寒的患者中,无1例完全具备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稽留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肝脾肿大、

5、玫瑰疹、粒细胞减少等),且出现上述单个症状的几率亦小,如本组出现相对缓脉及伤寒面容各1例,消化道症状6例(各占5.9、5.9、35.3),较本地区普通伤寒上述症状的出现率低(分别为43.66、38.03、84.51)9,仅有其一种或几种表现,甚至部分病人仅表现为持续发热(热型不典型),故FUO病人若出现疑似上述症状就应想到伤寒的可能性,并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理论上的稽留热已很少见,本组中仅有1例(占5.9),这与伤寒的不典型及退热剂的应用有关。故对FUO患者不宜随便给予退热剂,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尽量不予干预以观察热型,协助诊断。2.3 本组患者中肥达氏反应阳性者13例(占76.5),其中5

6、例(占29.4)是通过多次复查得以诊断的,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9,提示对FUO患者,应反复查肥达氏反应,并同时行血、便、骨髓等的培养,以防漏误诊。2.4 几乎所有的FUO患者在入院前已不同程度地应用抗生素,故各种培养的阳性率不高,本组各例均进行了血、便培养,血培养阳性者4例占23.5,较本地区普通伤寒的阳性率略低(35.21%)9,便培养阳性率仅5.9。2.5 本组病人肝功能损害者14例(占82.4),较本地区普通伤寒的肝损率高(18.31)9,可能与该类病人热程长(平均5周)、热度高(40.0者占76.5)使肝细胞受损程度重有关。 治疗上,培养阳性者应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文献报道,

7、喹诺酮类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10。氯霉素因其毒副作用大,现临床已少有。本组应用氯霉素9例,5例出现轻度骨髓抑制。故笔者认为,治疗宜首选喹诺酮类,若疗效不佳方考虑加用氯霉素,以免出现不可逆的严重骨髓抑制。2.6 本组病人,从开始发热到确诊时间较长,514周。分析原因可能有(1)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意识低。(2)患者入院时大部分已在当地诊所或医院接受12周的抗生素治疗,故各种培养的阳性率低。抗生素选用不当,或频繁更换抗生素及用药疗程不足等,也是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11。(3)糖皮质激素的滥用,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抗体产生不足,导致肥达氏反应阳性率下降。本病一经诊断,给予敏感药物治疗57d后体温恢

8、复正常。以上进一步证实了FUO的诊断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一旦确诊后对症下药可见明显疗效。 综上所述,最终确诊为伤寒的FUO病人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单个典型症状的出现率均较同地区的普通伤寒出现率低,但肝功能损害较多见;热程长,热度高;FUO重在诊断。【参考文献】 1盛瑞媛.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84-785.2王季午.传染病学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07.3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2.4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4-141.5Schneider T,Loddenkemper C,Rudwaleit M,et al.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 the 21st centuryJ.Infectious Diseases,2005,130(47):2708-2712.6李刚.不明原因发热171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3):39-40.7王心祥.发热待查241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学,2000,18(3):198.8周东河.218例伤寒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6,30(4):272-273.9张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