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教案课题: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之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学校:长治市十九中学学科:高中地理撰写人:王国秀教材版本: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其课程标准内容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解读:1 1、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一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以后知识点得学习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2 2、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分析”说明我们我们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 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3 3、 要从成因上形成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形成知识推导体系: 地球有公转和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
2、和五带4 4、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本节课知识点分析:1 1、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是在分析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后的又一 由地球运动产生的重要地理意义。 2 2、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本身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并且内容较多。学情分析: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在初中时学生就有所接触,但仅限于感知层面, 教师需将学生的认知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学习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过程与方法:1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
3、维能力和想象力。2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图,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3 3、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 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3 3、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 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判断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自主学习;总结归纳验证;教具准备:学生自制试验演示模具(具体试验器具及试验相关
4、说明见教案后备注);不同颜色铅笔 2 2 根(绘图使用)教学课时:1 1 课时精品教学教案教学实施过程:(40 分钟)1.31.3 地球运动(第六课时)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2 2 分钟)回忆上节课做的试验二(太阳直射点回 归运动试验),指导学生调整好试验仪 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导入 新课活动一(1515 分钟)1 1、 以 5 5 人小组用模拟试验方法观察3 3 月2121 日(春分)、6 6 月 2222 日(夏至)、以及 3 3 月 2121 日一一 6 6 月 2222 日这段时间北半球 昼夜情况分别完成学案表一及表二(见附录一)。2 2、教师向学生介绍试验注意事
5、项并根据 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3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试验成果,教 师依具体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4 4、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 1)不会做投影图教师可简单解释投影 图并给以范例(2 2)由于是自制教具所以可能出现极昼(夜)范围读数上有差别,或不能读出 与极圈相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直射 点的移动和晨昏圈的移动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移动是同步的,变化范围也是一致的。(1 1)通过小组演示加深对公转的 理解,培养学习探究和合作精神。(2 2)运用试验演示可以清楚地让 学生观测到昼夜长短情况从而将 学习难度降低。(3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冃匕力, 观 测能力,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4 4)加
6、强学生绘图能力同时提高 阅读光照图的能力。(5 5)学生展示试验成果尤其是对绘 图成果的展示可让教师进一步精 确绘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了解学 生接受情况。精品教学教案活动二(均以北半 球为例)(2020 分钟)1 1、 教师配板图引导学生观察 3 3 月 2121 日 6 6 月 2 22 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匕回打纯F FT T II;:、; /:;、;/ :#見至社为冬至元旦髀券相关性:3 3 月 2121 日一一 6 6 月 2222 日太阳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高纬昼长越长,北半球发生极昼现 象。太阳直射点向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 长变
7、长,极昼范围扩大。2 2、 教师配板图引导学生猜想 6 6 月 2222 日次年 3 3 月 2121 日北半球昼夜长短 变化规律。6 6 月 2222 9 9 月 2 23 3 太阳直射位于北半 球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变短,极昼范(1 1)建立地理时空概念培养学生 地理问题分析方法。(2 2)培养学生整理地理信息的能 力。(3 3)加强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 养, 学会知识的迁移,总结和归纳。(4 4)养成科学思考问题及 辩证思 维的习惯。(5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精品教学教案围缩小。29 9 月 2323次年 3 3 月 2121 太阳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咼纬昼长
8、越短,北半球发生极夜现象。39 9 月 2323 1212 月 2222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半球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变短,极 夜范围扩大。41212 月 2222次年 3 3 月 2121 太阳直射点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北半球昼长变长, 极夜范围缩小。3 3、学生试验求证。活动三(2 2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空间想象生成动态影 像。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加深 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使学生把所学 知识形象化、条理化。结课、作业(1 1 分钟)以板书知识结构模式写出南半球在一个 回归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板书设计( (3 3 月 2121太阳直射赤到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
9、北移动, 北半球昼长变长,极昼范围扩大。北半球昼长夜短; 6 6 月 2222太阳直射点位于 23.523.5 昼达到一年中最长;越往高纬走周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纬极昼。况分析以北半球为例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情精品教学教案附录表一 3 3 月 2121 日及 6 6 月 2222 日昼夜情况分析以北半球为例日期3 3 月 2121 日6 6 月 2222 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北回归线晨昏圈与极点的 关系;与经线的关 系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偏离极点 23.523.5 与经线相交晨昏圈与纬线的 关系垂直且平分纬线与极圈相切北 半球 昼夜 长短 情况 分析同一纬度上 的点昼夜长 短情况:昼夜平分昼长夜短
10、不同纬度昼长变化规律:昼长变长越往冋纬疋昼长越长1 1)是否有极 昼或极夜现 象?那种现 象?其范围是?无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为极昼现 象生 成 投 影 图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1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軫图hJr/-i4- -表二 3 3 月 2121 到 6 6 月 2222 昼夜情况分析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晨昏圈与极点的关系逐渐偏离极点北半球 昼夜长短 情况分析冋一纬度上的点昼长如何变化:昼长变长比较不冋纬度昼长变化幅度:咼纬变化幅度大极昼的变化范围:由极点扩展到北极圈及其以北生成动态投影图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Ahi精品教学教案1丿二备注:试验三相关说明1 1
11、 试验所需器材:小地球仪一个、海洋球一个、大头针一盒、透明胶带一卷、空矿泉水瓶 一个、硬纸片一张2 2、试验说明:(1) 将海洋球中间的粘连处每隔 4545 扎一个大头针,共 8 8 根大头针,8 8 根大头 针所在平面为黄道面,大头针的延长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 黄道面的高度为小地球仪的赤道与桌面的(最低距离 + +最高距离)十 2 2(3) 硬纸片中间剪出一个周长与小地球仪赤道相等的圆圈,使其能套在地球仪 上从而反方便学生观察晨昏圈的位置。(4) 透明胶带是在试验一中使用,非本节课试验三所用,但在研究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的实验四中也会用到,由于海洋球是空心的所以在表示平行光
12、线照射到地 球表面是需要用胶带保持大头针平行插入海洋球。(如果用实心的海绵球则无需胶带固定,并可简化自制实验器具难度。)(5) 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学生自制教具的精确程度。3 3、 试验注意事项:(1)保持黄道面与桌面水平。(2)保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3)注意晨昏圈所在平面要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地球仪。精品教学教案试验三:由黄赤交角引发的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1 1、学生小组形式模拟试验方法观察3 3 月 2121 日(春分)及 6 6 月 2222 日(夏至)北半球昼夜情况,完成下表表一 3 3 月 2121 日及 6 6 月 2222 日昼夜情况分析以北半球为例日期3 3 月 2121
13、 日6 6 月 2222 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圈与极点的关 系;与经线的关系晨昏圈与纬线的关 系北 半球 昼夜 长短 分析同一纬度上的 点昼夜长短情 况不同纬度昼长 变化规律:1 1) 是否有极昼 或极夜现象?2 2) 那种现象?3 3) 其范围是?生 成 投 影 图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侧视投影图俯视投影图附录二学生学案地球运动学案(二)一、试验演示过程试验一: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试验二:由黄赤交角引发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现象及规律:1 1、 学生球面作图:学生做公转试验并在地球仪上作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2 2、 学生作出球面展开图:(略)精品教学教案2 2、学生小组形式模拟实验方法观察3 3 月 2121 日(春分)一一 6 6 月 2222 日(夏至)这段时间北半球昼夜情况完成下表表二 3 3 月 2121 到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藏医药大学《数字视频特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Python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交通工具设计(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食品添加剂线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测试历史试卷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中山大学《DMAX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晴川学院《工程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行政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认识统计年报基本概念与作用
- 2024年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盟入盟申请书(通用6篇)
- XX精神科医生述职报告(四篇合集)
- 给家里人做一顿饭
- 《婴儿抚触》课件
- 第1课《化石的故事》课件
- 人教PEP版六年级下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2月修订)
- 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 飞行中鸟击的危害与防范
- 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一级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