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平衡分析培训PPT_第1页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平衡分析培训PPT_第2页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平衡分析培训PPT_第3页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平衡分析培训PPT_第4页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汇总平衡分析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社会用水量汇总平衡分析经济社会用水量汇总平衡分析P27-2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步骤及流程步骤及流程一一行业用水量计算汇总行业用水量计算汇总三三经济社会指标获取经济社会指标获取二二供用水量平衡分析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四四用水量成果用水量成果五五P27-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一、步骤及流程一、步骤及流程P27-4调查表调查表汇总汇总全口径用全口径用水量汇总水量汇总供用水供用水平衡分析平衡分析重点介绍重点介绍填表上报培填表上报培训已介绍训已介绍P27-5任务:任务:经济社会用水调查除了对调查表成果进行汇经济社会用水调查除了对调查表成果进行汇总外,还需要分析汇总出总外,还需要分析汇总出行政

2、分区行政分区和和水资源分区水资源分区的全口的全口径用水量,并从供水量和用水量的关系上进行平衡分析,径用水量,并从供水量和用水量的关系上进行平衡分析,以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量调查成果的以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量调查成果的合理性合理性。 单元:单元:由于单元越小,进行平衡分析的难度和工作由于单元越小,进行平衡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越大,本次水利普查确定以量越大,本次水利普查确定以县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三级县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三级区区为全口径用水量的为全口径用水量的计算单元计算单元,以,以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和水资源水资源二级区二级区为供用水为供用水平衡分析区平衡分析区。P27-6县级:县级:对调查表逐一进行合理性分

3、析,对存在问题的对调查表逐一进行合理性分析,对存在问题的调查表进行反馈,由调查对象重新复核修改并上报。最后,调查表进行反馈,由调查对象重新复核修改并上报。最后,将通过合理性检查和审核的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表报送将通过合理性检查和审核的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表报送地市级普查机构。地市级普查机构。 进行区域经济指标收集进行区域经济指标收集。 地市:地市:地级普查机构要在省级普查机构的统一安排下地级普查机构要在省级普查机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并进行区域用水量汇总和进行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并进行区域用水量汇总和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并组织地市范围内的跨县(不跨地市)供用水量平衡分析。

4、并组织地市范围内的跨县(不跨地市)灌区管理机构汇总全灌区用水总表,分析灌区水量平衡情灌区管理机构汇总全灌区用水总表,分析灌区水量平衡情况。况。组织方式组织方式P27-7省级:省级:组织地级普查机构统一进行计算单元用水量组织地级普查机构统一进行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并进行区域用水量汇总和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分析计算,并进行区域用水量汇总和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并组织省内的跨县(跨地市)灌区管理机构汇总整个灌并组织省内的跨县(跨地市)灌区管理机构汇总整个灌区用水总表,分析灌区水量平衡情况区用水总表,分析灌区水量平衡情况。流域、中央级流域、中央级:流域普查机构和中央普查机构应对省流域普查机构和中央普查机

5、构应对省级普查机构上报的成果进行省际间的协调平衡,分析各级普查机构上报的成果进行省际间的协调平衡,分析各省单位用水指标,评估各省的用水指标差异是否合理。省单位用水指标,评估各省的用水指标差异是否合理。汇总形成各省、各水资源一级区(各流域)、各水资源汇总形成各省、各水资源一级区(各流域)、各水资源二级区、各水资源三级区协调一致的成果。二级区、各水资源三级区协调一致的成果。组织方式组织方式P27-8十个步骤十个步骤1. 行业用水指标分析采用行业用水指标分析采用2. 经济社会指标获取经济社会指标获取3. 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4. 区域用水量汇总区域用水量汇总5. 取水量核定取

6、水量核定6. 非常规水源供水量统计非常规水源供水量统计7. 区域间出入境供水量统计区域间出入境供水量统计8. 区域供水量汇总区域供水量汇总9. 供用水量平衡分析供用水量平衡分析10.区域用水量成果区域用水量成果P27-91、行业用水指标采用要求、行业用水指标采用要求u 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对调查表结果进行汇总分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对调查表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析。u一方面对一方面对规模以上灌区、工业用水大户和第三产规模以上灌区、工业用水大户和第三产业业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分别按水资源三级区汇总。用水大户的用水量分别按水资源三级区汇总。u另一方面,对全县另一方面,对全县居民生活、典型灌区、典型工居民生活

7、、典型灌区、典型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和典型第三产业业企业、建筑业企业和典型第三产业的用水户进的用水户进行用水指标分析。行用水指标分析。P27-10确定指标合理性分析确定指标合理性分析可对调查表中的可对调查表中的无效样本进行剔除无效样本进行剔除,并通过,并通过实际情况调查分析、相邻区域对比及其与以实际情况调查分析、相邻区域对比及其与以往成果对比等手段,对用水指标的合理性进往成果对比等手段,对用水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确定用水指标的采用值。行分析,确定用水指标的采用值。P27-112、经济社会指标获取、经济社会指标获取 与用水量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指标主要与用水量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指标主要包括常住人

8、口、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包括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畜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畜禽数量、实际灌溉面积等。禽数量、实际灌溉面积等。 除实际灌溉面积应采用灌区专项普查的成除实际灌溉面积应采用灌区专项普查的成果(或水利部门统计)外,其他指标应从果(或水利部门统计)外,其他指标应从当地当地统计部门统计部门获取。获取。P27-123、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本次经济社会用水的计算单元为县级行政区套水本次经济社会用水的计算单元为县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三级区。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资源三级区。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

9、普查机构,根据获取的调查表汇总成果、经济社会查机构,根据获取的调查表汇总成果、经济社会指标和用水指标分析成果,按照各行业全口径用指标和用水指标分析成果,按照各行业全口径用水量计算方法,对计算单元的用水量进行分析计水量计算方法,对计算单元的用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算。P27-134、区域用水量汇总、区域用水量汇总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在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按在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按行政分区(县级、地级、省级)和水资源行政分区(县级、地级、省级)和水资源分区(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二级区、水分区(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二级区、水资源

10、三级区)进行用水量汇总分析。资源三级区)进行用水量汇总分析。P27-145、取水量核定、取水量核定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河湖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中的河湖取水口普查成果,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中的河湖取水口普查成果,通过分析汇总和核定获得区域河湖取水口的取水量通过分析汇总和核定获得区域河湖取水口的取水量。对于未计入河湖取水口取水量的山泉水和塘坝供。对于未计入河湖取水口取水量的山泉水和塘坝供水量,应进行估算,作为地表取水量的一部分。利水量,应进行估算,作为地表取水量的一部分。利用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成果,通过分析汇总获得用地下水取水井专项

11、普查成果,通过分析汇总获得区域地下水取水量。区域地下水取水量。P27-156、非常规水源供水量、非常规水源供水量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有关统计成果,分析估算集雨工程供水量用有关统计成果,分析估算集雨工程供水量、再生水利用量等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再生水利用量等非常规水源供水量。P27-167、区域间出入境供水量统计、区域间出入境供水量统计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河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河湖取水口和地下取水井普查成果,统计分析区域湖取水口和地下取水井普查成果,统计分析区域出入境供水量。取水口(井)在区域内但用

12、水户出入境供水量。取水口(井)在区域内但用水户在区域外的供水量,统计为出境供水量;用水户在区域外的供水量,统计为出境供水量;用水户在区域内但取水口(井)在区域外的供水量,统在区域内但取水口(井)在区域外的供水量,统计为入境供水量。计为入境供水量。P27-178、区域供水量汇总、区域供水量汇总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根据取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根据取水量核定、非常规水源供水统计和区域间出入境水量核定、非常规水源供水统计和区域间出入境供水量统计等成果,汇总区域实际供水量。供水量统计等成果,汇总区域实际供水量。P27-189、区域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区域供用水量平衡分析省级水

13、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区省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地级水利普查机构利用区域供水量汇总成果和用水量汇总成果,以县级行域供水量汇总成果和用水量汇总成果,以县级行政区和水资源二级区为水量平衡区域,分别进行政区和水资源二级区为水量平衡区域,分别进行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对于两者差距较大的成果需供用水量平衡分析,对于两者差距较大的成果需要重新进行分析和修正。要重新进行分析和修正。P27-1910、区域用水量成果确定、区域用水量成果确定经过区域供用水平衡分析,且供、用水量经过区域供用水平衡分析,且供、用水量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的成果,可以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的成果,可以作为最终的经济社会用水量成

14、果。作为最终的经济社会用水量成果。P27-20技术流程技术流程用水调查表成果用水调查表成果经济社会指标获取经济社会指标获取行业用水指标分析行业用水指标分析计算单元用水量计算单元用水量分析计算分析计算区域区域/流域供用水量流域供用水量误差以内误差以内区域用水量区域用水量成果确定成果确定区域区域/流域用水量流域用水量汇总汇总取水口、水井普查成果取水口、水井普查成果取水量核定取水量核定非常规水源供水量统计非常规水源供水量统计调入调出供水量统计调入调出供水量统计区域区域/流域供水量汇总流域供水量汇总否否否否是是用水大户指标用水大户指标P27-2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二、经济社会指标获取二、经

15、济社会指标获取P27-22获取目的获取目的 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不是全面普查,经济社会用水调查不是全面普查,其调查的用水户仅仅是全社会用水户中其调查的用水户仅仅是全社会用水户中的一小部分要获得全口径用水量就需要的一小部分要获得全口径用水量就需要获取与用水密切相关的主要经济社会指获取与用水密切相关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标。P27-23经济社会指标内容经济社会指标内容区县区县名称名称1.1.水水资源资源三三级级区区名称名称2.2.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万人)万人)3.3.地地区生区生产总产总值值(亿(亿元)元)4.4.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亿元亿元)5.5.当当年房年房屋竣屋竣工工面积面积( (万万m2)6

16、.6.建建筑筑业业从从业业人人员员(万万人人)7.7.第三产第三产业从业人业从业人员员( (万万人人) )城城镇镇农农村村合计合计水水的的生生产产和和供供应应业业电电力、力、热热力力的的生生产产和和供供应应业业高高用用水水工工业业一一般般用用水水工工业业合合计计住住宿宿和和餐餐饮饮业业其其他他第第三三产产业业合合计计P27-24经济社会指标内容经济社会指标内容区县区县名称名称水资水资源源三级三级区区名称名称8 8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亿元亿元) )9.9.耕地实灌面积耕地实灌面积(万亩)(万亩)10.10.非非耕地耕地实实灌面积灌面积(万亩)(万亩)11.11.牲牲畜数量畜数量水水的的生生

17、产产和和供供应应业业电电力、力、热热力力的的生生产产和和供供应应业业高高用用水水工工业业一一般般用用水水工工业业合合计计水水田田水水浇浇地地其其他他合合计计林林果果草草场场渔渔塘塘合合计计大大牲牲畜畜(万万头头)小小牲牲畜畜(万万头头)P27-25获取途径获取途径 县级普查机构:在统计部门配合下,收集县套水资县级普查机构:在统计部门配合下,收集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的经济社会指标数据,源三级区的经济社会指标数据,用于全口径用水量的计用于全口径用水量的计算分析算分析。 数据来源:实际灌溉面积采用水利普查成果或水利数据来源:实际灌溉面积采用水利普查成果或水利部门统计数据,其他指标采用统计部门的年鉴或资料

18、。部门统计数据,其他指标采用统计部门的年鉴或资料。 用水指标发布时,用水指标发布时,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指标应采用同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成果,由本级水利普查机构应采用同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成果,由本级水利普查机构收集。收集。P27-26获取途径获取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要求用水户填写的经济用水户填写的经济指标指标应与应与当地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当地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一致,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单张普查表中的指标与收集这样才能保证单张普查表中的指标与收集的区域指标的一致性,用水量推算才会合的区域指标的一致性,用水量推算才会合理。理。P27-27经济指标离散经济指标离

19、散由于经济社会指标涉及面广、量大,不可能逐一由于经济社会指标涉及面广、量大,不可能逐一严格按水资源分区界线重新统计,需要严格按水资源分区界线重新统计,需要由县级普由县级普查机构采用拆分的办法进行离散查机构采用拆分的办法进行离散。将县级行政区经济社会指标拆分到水资源三级区将县级行政区经济社会指标拆分到水资源三级区时,必须参考县套水资源三级区地图(同时画有时,必须参考县套水资源三级区地图(同时画有县界和水资源三级区界)进行。县界和水资源三级区界)进行。P27-28离散原则离散原则1、当全县地域范围全部在同一个水资源三级区时、当全县地域范围全部在同一个水资源三级区时,该县的指标全部计入该水资源三级区

20、内。,该县的指标全部计入该水资源三级区内。2、当全县地域范围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资源三、当全县地域范围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资源三级区时,若某个水资源三级区的面积很小,且经级区时,若某个水资源三级区的面积很小,且经济社会活动少时,可忽略该县在该水资源三级区济社会活动少时,可忽略该县在该水资源三级区的指标,把全县指标归并到其他三级区中。的指标,把全县指标归并到其他三级区中。P27-29离散原则离散原则3、当全县地域范围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资源三级区,、当全县地域范围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资源三级区,且各水资源三级区的面积均占一定的比例时,全县的经且各水资源三级区的面积均占一定的比例时,全县的经济社会

21、指标应根据人口、产值、灌溉面积、或土地面积济社会指标应根据人口、产值、灌溉面积、或土地面积等分布情况,按比例拆分到各水资源三级区中。拆分比等分布情况,按比例拆分到各水资源三级区中。拆分比例可简单采用各水资源三级区的土地面积比例,也可采例可简单采用各水资源三级区的土地面积比例,也可采用各水资源三级区的人口比例(各水资源三级区的人口用各水资源三级区的人口比例(各水资源三级区的人口可按乡镇统计,一个乡镇跨多个水资源三级区时统计在可按乡镇统计,一个乡镇跨多个水资源三级区时统计在主要的三级区),或其他指标的比例。主要的三级区),或其他指标的比例。P27-30离散原则离散原则4、当需要把全县的指标拆分到二

22、个及二个以上、当需要把全县的指标拆分到二个及二个以上的水资源三级区时,应注意规模以上灌区实际灌的水资源三级区时,应注意规模以上灌区实际灌溉面积、工业用水大户总产值、第三产业用水大溉面积、工业用水大户总产值、第三产业用水大户从业人员在各水资源三级区的数值,户从业人员在各水资源三级区的数值,避免按比避免按比例拆分时其拆分到该水资源三级区的数值小于规例拆分时其拆分到该水资源三级区的数值小于规模以上或用水大户在该区的数值模以上或用水大户在该区的数值。若发生此情况,。若发生此情况,可先把全县指标减去用水大户的指标,剩余部分可先把全县指标减去用水大户的指标,剩余部分再进行按比例拆分。再进行按比例拆分。P2

23、7-3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三、行业用水量计算汇总三、行业用水量计算汇总P27-32分析前的审核分析前的审核省级普查机构应组织地级普查机构对各县上报的各调省级普查机构应组织地级普查机构对各县上报的各调查对象用水调查表进行认真审核,特别注意计量单位查对象用水调查表进行认真审核,特别注意计量单位是否正确,经济社会指标和取用水量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正确,经济社会指标和取用水量数据是否完整,对于取用水量很大或很小、以及单位用水指标不合理对于取用水量很大或很小、以及单位用水指标不合理的调查表还应重点进行核查。如果填报数据明显有误的调查表还应重点进行核查。如果填报数据明显有误或者重要数据缺失,应及

24、时反馈到县级普查机构进行或者重要数据缺失,应及时反馈到县级普查机构进行复核,修改正确后重新上报。对于确属无法复核修改复核,修改正确后重新上报。对于确属无法复核修改的,应予以舍弃,不纳入汇总分析中。的,应予以舍弃,不纳入汇总分析中。P27-33调查表汇总调查表汇总调查表汇总调查表汇总综合汇总综合汇总分行业汇总分行业汇总按行政区按行政区按水资源分区按水资源分区H300-H30?-H30?-1-H30?-3-P27-34调查表汇总调查表汇总综合汇总:主要用于整体合理性的检查综合汇总:主要用于整体合理性的检查分行业汇总:分行业汇总:按行政区汇总(县级):用水典型户用水指标的合理性按行政区汇总(县级):

25、用水典型户用水指标的合理性分析,全口径用水量推算的参考分析,全口径用水量推算的参考按水资源分区汇总(县级按水资源三级区):用水大户按水资源分区汇总(县级按水资源三级区):用水大户汇总数据的合理性分析,作为全汇总数据的合理性分析,作为全口径用水量的一部分。口径用水量的一部分。P27-35全口径水量全口径水量农业灌溉、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全口径用水量,分别由农业灌溉、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全口径用水量,分别由用水大户用水量和一般用水户用水量组成用水大户用水量和一般用水户用水量组成。用水大户用。用水大户用水量应直接采用其调查对象填报的调查表汇总(按水资水量应直接采用其调查对象填报的调查表汇总(按水资源分区汇总

26、)获得,而一般用水户用水量应根据其典型源分区汇总)获得,而一般用水户用水量应根据其典型用水户调查汇总成果(按县级行政区汇总)和经济指标用水户调查汇总成果(按县级行政区汇总)和经济指标分析计算获得。分析计算获得。P27-36全口径水量全口径水量 供水业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供水业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应直接采用其调查应直接采用其调查对象填报的调查表汇总获得(按水资源分区汇总)对象填报的调查表汇总获得(按水资源分区汇总) 。居民生活、畜禽、建筑业的全口径用水量居民生活、畜禽、建筑业的全口径用水量应根据其典型应根据其典型用水户调查汇总成果(按县级行政区汇总)和经济社会用水户调查汇总成果(按县级行政区

27、汇总)和经济社会指标分析计算获得。指标分析计算获得。P27-37损失认定损失认定 用水量汇总时,按照是否包括输水损失,分为毛用水量和净用水量汇总时,按照是否包括输水损失,分为毛用水量和净用水量。用水量。毛用水量毛用水量指用水户从各种水源提引的并用于生活、生产指用水户从各种水源提引的并用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水量,包括从取水水源到进入本用水户之前的输水和生态环境的水量,包括从取水水源到进入本用水户之前的输水损失。损失。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指用水户实际接收到并用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指用水户实际接收到并用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水量,不包括进入本用水户之前的输水损失。境的水量,不包括进入本用水户之前的

28、输水损失。 为简化统计和分析工作,为简化统计和分析工作,其他行业大多利用其他行业大多利用自来水或取水距离较近,不区分毛用水量和净用水量,两者采用自来水或取水距离较近,不区分毛用水量和净用水量,两者采用相同的数值。(跨县灌区毛用水量一般不包括县外的输水损失)相同的数值。(跨县灌区毛用水量一般不包括县外的输水损失)P27-38各行业用水汇总各行业用水汇总居民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灌溉用水畜禽用水畜禽用水供水企业用水供水企业用水工业用水工业用水建筑业用水建筑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P27-39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居民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P27-40用水指

29、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L/(L/日日人人) )=全县城镇典型全县城镇典型家庭生活年用水量家庭生活年用水量(m(m3 3) )1000/1000/全县城镇典型家庭常住全县城镇典型家庭常住人口人口( (人人) )365365全国范围内全国范围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水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水量一般一般在在50300L/日日人范围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人范围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水量水量一般一般在在30200L/日日人范围内。人范围内。各地可根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范围,用于数据审核。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范围,用于数据审核。P27-41用水指

30、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l对于人均日用水量特别大或特别小的典型用水对于人均日用水量特别大或特别小的典型用水户应要求县级普查机构进行核实,分析原因,户应要求县级普查机构进行核实,分析原因,填报错误的应重新填报。填报错误的应重新填报。l对人均日用水量确实不合理又无法重新填报的对人均日用水量确实不合理又无法重新填报的调查表应予以剔除,不纳入全县人均日用水量调查表应予以剔除,不纳入全县人均日用水量分析中。分析中。P27-42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l 一般可直接将有效样本户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各县一般可直接将有效样本户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各县2011年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

31、日用水量。 (表(表H301/302-1-1)l 同一个区县不同水资源三级区的同一个区县不同水资源三级区的201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可采用同一数值。人均日用水量可采用同一数值。l 若由于某一区县的城镇化率大于若由于某一区县的城镇化率大于90%或小于或小于10%,导,导致未选择乡村居民典型户或城镇居民典型户时,其居民人均致未选择乡村居民典型户或城镇居民典型户时,其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可采用周边条件相似区县的数值代替。日用水量可采用周边条件相似区县的数值代替。P27-43计算单元全口径用水量计算计算单元全口径用水量计算l 计算单元城镇居民生活年用水量计算单元城镇居民生活年用水

32、量(万万m3)=计算计算单元城镇单元城镇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万人万人)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用水量(L/日日人人)365/1000l 计算单元农村居民生活年用水量计算单元农村居民生活年用水量(万万m3)=计算计算单元农村单元农村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万人万人)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用水量(L/日日人人)365/1000P27-44汇总表汇总表城镇城镇农村农村城镇城镇常住常住人口人口(万人)(万人)城镇居民人均日城镇居民人均日用水量用水量(L/(L/日日人人)城镇城镇居民居民生活生活用水量用水量(万(万m3)农村农村常住常住人口人口(万人)(万人)农村居民人均日

33、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用水量(L/L/日日人人)农村农村居民居民生活生活用水量用水量(万(万m3)典型典型调查调查值值采用值采用值典型典型调查调查值值采用值采用值(1)(1)(2)(2)(3 3)(4)(4)(5)(5)(6)(6)(7)(7)(8)(8)居民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H301H301)P27-45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对比分析l 全口径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成果,应分析全口径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成果,应分析其与本项调查的公共供水企业供水范围内的居民其与本项调查的公共供水企业供水范围内的居民家庭用水量是否协调(家庭用水量是否协调(特别是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是

34、否与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的居民家庭生活售水量是否与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的居民家庭生活售水量协调量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城乡供水统计数据、以),与有关部门的城乡供水统计数据、以及相关成果比较是否相近,检查本次成果的合理及相关成果比较是否相近,检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性。P27-46不合理情况处理不合理情况处理l 与原有成果相差较大的应进行说明。与原有成果相差较大的应进行说明。l 若需对若需对201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进行修正,可考虑采用有效样本户的进行修正,可考虑采用有效样本户的算术平均算术平均值值、或、或中值中值,或按照当地住房类型比例进行,或按照当地住房类型比例进行

35、加加权平均权平均的计算。的计算。P27-47试点县试点县1户主名称家庭用水人数用水量(t)合 计人均日用水量39587 5281154 4273187 3192175 3148135 7283111 3211193 3112102 621498 3171156 3117107 3132121 273100 3173158 4263180 3241220 5261143 3258236 4164112 3126115 37367 517294 3176161 310798 3149136 3135123 4188129 3144132 3119109 414499 39688 3110100 3

36、180164 35752 39889 47249 49766 4157108 48760 3116106 5447245 5244134 3128117 5212116 3139127 3116106 2178244 6316144 512971 3297271 合计1818471128 人均日用水量:人均日用水量:加权平均加权平均=128L算术平均算术平均=126L中值中值=116LP27-48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灌溉用水灌溉用水P27-49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灌溉亩均用水量(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亩)=灌溉用水量(万灌溉用水量(万m3)/实实灌面积(万亩)灌面积(

37、万亩)全国范围内,水田亩均用水量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水田亩均用水量一般在3000m3以下,水浇地亩均用水量一般在以下,水浇地亩均用水量一般在800m3以下。以下。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范围用水数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范围用水数据审核。审核。P27-50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u对于亩均用水量很大和很小的调查表应重点进行核查对于亩均用水量很大和很小的调查表应重点进行核查。各灌区的亩均用水量应与当地发布的降水频率相当。各灌区的亩均用水量应与当地发布的降水频率相当的用水定额标准以及以往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的用水定额标准以及以往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县际间亩均灌溉用水量变

38、化的合理性分析。及对县际间亩均灌溉用水量变化的合理性分析。u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调查表,应及时反馈到县级普查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调查表,应及时反馈到县级普查机构进行复核,对于确属无法复核的规模以下非跨县机构进行复核,对于确属无法复核的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调查表,应予以舍弃,不纳入汇总分析中。灌区调查表,应予以舍弃,不纳入汇总分析中。P27-51净、毛用水量计算净、毛用水量计算l 净用水量:净用水量:耕地灌溉或非耕地灌溉净用水量即为灌区用耕地灌溉或非耕地灌溉净用水量即为灌区用水调查表(水调查表(P303表)中的相应用水量。表)中的相应用水量。l 毛用水量毛用水量:(1)对于对于独立的耕地灌溉或非耕地灌

39、溉独立的耕地灌溉或非耕地灌溉的的灌区来说,调查表的取水量即为该灌区耕地灌溉或非耕灌区来说,调查表的取水量即为该灌区耕地灌溉或非耕地灌溉的毛用水量;(地灌溉的毛用水量;(2)对于)对于既有耕地灌溉,又有非既有耕地灌溉,又有非耕地用水或者非农业用水的灌区耕地用水或者非农业用水的灌区来说,耕地灌溉毛用水来说,耕地灌溉毛用水量、非耕地灌溉毛用水量和非农业毛用水量可按灌区用量、非耕地灌溉毛用水量和非农业毛用水量可按灌区用水调查表(水调查表(P303表)中相应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表)中相应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从总取水量中采用相同比例进行估算。从总取水量中采用相同比例进行估算。P27-52净、毛用水量计

40、算净、毛用水量计算调查表调查表灌溉净用水量灌溉净用水量用水比例用水比例灌溉毛用水量灌溉毛用水量取水量200-耕地灌溉用水量606060%120非耕地灌溉用水量303030%60非农业用水量1010%P27-53跨县灌区用水量汇总跨县灌区用水量汇总l 地级或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组织相应的灌区管理地级或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组织相应的灌区管理机构,对各县上报所属跨县灌区的灌溉面积、渠机构,对各县上报所属跨县灌区的灌溉面积、渠系分水口引水量、灌溉用水量等指标进行汇总和系分水口引水量、灌溉用水量等指标进行汇总和复核,保证整个灌区的复核,保证整个灌区的灌溉面积灌溉面积与各县上报面积与各县上报面积之和的协调一致

41、、以及之和的协调一致、以及灌区主水源的取水量灌区主水源的取水量与各与各县分水口引水之和及渠系输水损失协调一致县分水口引水之和及渠系输水损失协调一致P27-54汇总表汇总表区县区县名称名称实际灌实际灌溉面积溉面积(万亩)(万亩)取水量取水量(万(万m m3 3)用水量用水量(万(万m m3 3)主水源主水源跨县输跨县输水损失水损失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主水主水源引源引入县入县内水内水当地当地地表地表水水地地下下水水其其他他水水合计合计耕地耕地灌溉灌溉用水用水非耕非耕地地灌溉灌溉用水用水非非农业农业用水用水合计合计合计合计与灌区主水源取水量一致吗?与灌区主水源取水量一致吗?跨县灌区用

42、水汇总表(跨县灌区用水汇总表(H302)与全灌区与全灌区面积一致吗?面积一致吗?P27-55全口径水量计算全口径水量计算l全口径灌区用水量包括:全口径灌区用水量包括:跨县灌区灌溉用水量跨县灌区灌溉用水量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灌溉用水量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灌溉用水量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灌溉用水量规模以下非跨县灌区灌溉用水量P27-56跨县、规模以上跨县、规模以上l 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组织地级普查机构利用县级普查机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应组织地级普查机构利用县级普查机构上报的跨县灌区以及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的上报的跨县灌区以及规模以上非跨县灌区的“灌区用水调灌区用水调查表查表”成果,分别按其所在成果,分别按其所

43、在水资源三级区水资源三级区直接相加,汇总直接相加,汇总出耕地灌溉和非耕地灌溉的出耕地灌溉和非耕地灌溉的实际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毛用水量毛用水量、净净用水量用水量等数据。等数据。l 耕地灌溉净用水量和非耕地灌溉净用水量根据调查表中的耕地灌溉净用水量和非耕地灌溉净用水量根据调查表中的相应相应用水量直接相加即可用水量直接相加即可,耕地灌溉毛用水量和非耕地灌,耕地灌溉毛用水量和非耕地灌溉毛用水量则需要根据调查表中的取水量溉毛用水量则需要根据调查表中的取水量按相应用水量比按相应用水量比例计算例计算后相加获得。后相加获得。l 可直接采用按水资源三级区汇总的可直接采用按水资源三级区汇总的H303-3-1表

44、成果表成果P27-57规模以下规模以下l 规模以下耕地规模以下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灌溉毛用水量灌溉毛用水量(万万m3)=规模规模以下耕地以下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万亩万亩)典型灌区耕典型灌区耕地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灌溉的单位面积毛用水量(灌溉的单位面积毛用水量(m3/亩)亩)l 规模以下耕地规模以下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灌溉净用水量灌溉净用水量(万万m3)=规模规模以下耕地以下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万亩万亩)典型灌区的典型灌区的耕地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灌溉单位面积净用水量(灌溉单位面积净用水量(m3/亩)亩)l 规模以下灌区耕

45、地规模以下灌区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万亩)(万亩)=耕地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万亩) 规模以上灌规模以上灌区耕地区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实际灌溉面积(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万亩)P27-58规模以下规模以下耕地耕地(或非耕地或非耕地)灌溉亩均毛(净)用水量应主灌溉亩均毛(净)用水量应主要参考按县级行政区汇总的要参考按县级行政区汇总的“2011年规模以年规模以下灌区用水调查汇总表下灌区用水调查汇总表”(表(表H303-1-2)成)成果,结合以往相关成果以及县际间分布情况确果,结合以往相关成果以及县际间分布情况确定。定。P27-59汇

46、总表汇总表耕地灌溉耕地灌溉实际实际灌溉灌溉面积面积(万(万亩)亩)规模以上规模以上灌区灌区(含跨县灌区)含跨县灌区)规模以下灌区规模以下灌区耕地灌溉耕地灌溉用水量用水量实际实际灌灌溉面溉面积积(万(万亩)亩)毛用毛用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净用净用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实实际际灌灌溉溉面面积积(万万亩)亩)亩均毛用水量亩均毛用水量(m(m3 3/ /亩亩)亩均净用水量亩均净用水量(m(m3 3/ /亩亩)毛毛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净净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毛毛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净净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47、 3) )典型典型调查调查值值采用采用值值典型典型调查调查值值采用值采用值(1)(1)(2)(2)(3)(3)(4)(4)(5)(5)(6)(6)(7)(8)(8)(9) (10)(10) (11)(11) (12)(12) (13)(13)灌区用水量(灌区用水量(H303)P27-60汇总表汇总表非耕地灌溉非耕地灌溉实际实际灌溉灌溉面积面积(万(万亩)亩)规模以上规模以上灌区灌区(含跨县灌区)含跨县灌区)规模以下灌区规模以下灌区非耕地灌非耕地灌溉用水量溉用水量实际实际灌灌溉面溉面积积(万(万亩)亩)毛用毛用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净用净用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实实际

48、际灌灌溉溉面面积积(万万亩)亩)亩均毛用水量亩均毛用水量(m(m3 3/ /亩亩)亩均净用水量亩均净用水量(m(m3 3/ /亩亩)毛毛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净净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毛毛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净净用用水水量量( (万万m m3 3) )典型典型调查调查值值采用采用值值典型典型调查调查值值采用值采用值(1)(1)(2)(2)(3)(3)(4)(4)(5)(5)(6)(6)(7)(8)(8)(9)(10)(10) (11)(11) (12)(12) (13)(13)灌区用水量(续)灌区用水量(续)P27-61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对

49、比分析l 获得的全口径灌溉用水量应与以往相关成果进行获得的全口径灌溉用水量应与以往相关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对比分析,检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成果应核实和修正。的成果应核实和修正。P27-62用水指标修正用水指标修正l若需对单位面积毛(净)用水量进行修正若需对单位面积毛(净)用水量进行修正,可主要考虑种植结构比例、水源比例因,可主要考虑种植结构比例、水源比例因素,或根据计量较为准确和可靠的典型灌素,或根据计量较为准确和可靠的典型灌区数值修正。区数值修正。P27-63灌区名称农田实际灌溉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万m3)亩均用水量0.0450 30.00 667

50、0.0150 12.00 800 0.0050 2.00 400 0.0192 10.73 559 0.0084 7.50 893 0.0709 70.90 1000 0.1080 86.40 800 0.0080 2.32 290 0.0400 27.65 691 0.0220 8.05 366 合计0.3415 257.55 754 亩均用水量:亩均用水量:加权平均加权平均=754m3算术平均算术平均=647m3中值中值=679m3P27-64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畜禽用水畜禽用水P27-65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l 分析计算的各个养殖场各类畜禽的日均用水量,应分析计算的

51、各个养殖场各类畜禽的日均用水量,应与当地发布的用水定额及其以往相关成果进行比较与当地发布的用水定额及其以往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各类畜禽日均用水量很大和很小的调查分析,对于各类畜禽日均用水量很大和很小的调查表应该重点进行核查,分析其原因,填报错误的应表应该重点进行核查,分析其原因,填报错误的应重新填报。重新填报。规模化养殖场畜禽日用水量(规模化养殖场畜禽日用水量(L/(日日 头头))=畜禽年用畜禽年用水量(水量(m3)/畜禽存栏数(头)畜禽存栏数(头)/365日日P27-66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l 对确实不合理又无法重新填报的调查表应予以对确实不合理又无法重新填报的调查表应予以

52、剔除,不纳入全县畜禽日用水量分析中。一般剔除,不纳入全县畜禽日用水量分析中。一般可直接将有效样本户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各县可直接将有效样本户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各县2011年畜禽日用水量(表年畜禽日用水量(表H304-1-1) 。l 同一个区县不同水资源三级区的同一个区县不同水资源三级区的2011年畜禽年畜禽日用水量可采用同一数值,若某一区县缺少典日用水量可采用同一数值,若某一区县缺少典型调查值可采用周边条件相似区县的数值代替型调查值可采用周边条件相似区县的数值代替。P27-67全口径水量计算全口径水量计算l 全口径畜禽用水量成果,应与以往相关成果比较,检全口径畜禽用水量成果,应与以往相关成果比较,检

53、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l 若需对若需对2011年畜禽日用水量进行修正,可考虑采用有年畜禽日用水量进行修正,可考虑采用有效样本户的效样本户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或、或中值中值,或按照当地规模化,或按照当地规模化养殖与散养比例进行养殖与散养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计算单元畜禽用水量(万计算单元畜禽用水量(万m3)=计算单元畜禽数量(万计算单元畜禽数量(万头)头)畜禽日用水量(畜禽日用水量(L/日日头)头)365/1000P27-68汇总表汇总表畜禽数量畜禽数量畜禽日用水量(畜禽日用水量(L/ /头头日日)畜禽用水量畜禽用水量(万(万m m3 3)典型调查值典型调查值采用值采用

54、值大大牲畜牲畜(万万头头)小小牲畜牲畜(万万头头)家禽家禽(万(万只)只)大大牲畜牲畜小小牲畜牲畜家禽家禽大大牲畜牲畜小小牲畜牲畜家禽家禽大大牲畜牲畜小小牲畜牲畜家禽家禽 合计合计畜禽用水量(畜禽用水量(H304)P27-69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公共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P27-70主要汇总指标主要汇总指标l 按计算单元汇总其供水人口、取水量、售水量、耗按计算单元汇总其供水人口、取水量、售水量、耗损水量等有关指标,耗损水量将作为水的生产与供损水量等有关指标,耗损水量将作为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的毛用水量汇入全部工业用水量中。可直接采应业的毛用水量汇入全部工业用水量中。可直接采用按水资源三级区

55、汇总的用按水资源三级区汇总的H305-3-1表成果。表成果。l 应对汇总得出的成果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的统计应对汇总得出的成果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的统计年鉴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年鉴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本次成果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成果应进行核实和修正。对于不合理的成果应进行核实和修正。P27-71汇总表汇总表供水供水人口人口数数( (万万人人)取水量取水量( (万万m m3 3) )出厂出厂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售水量售水量( (万万m m3 3) )耗损耗损水量水量( (万万m m3 3) )水库水库水水河湖河湖水水地下地下水水其他其他水水合计合计生产生产

56、运运营用营用水水居民居民家庭家庭用水用水公共公共服服务用务用水水其他其他用水用水合计合计(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公共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H305)P27-7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业业工业业工业用水工业用水P27-73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l 计算单位工业总产值毛用水量和单位工业总产计算单位工业总产值毛用水量和单位工业总产值净用水量值净用水量。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量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l 各企业

57、的单位产品用水量或单位工业总产值用各企业的单位产品用水量或单位工业总产值用水量应与当地发布的用水定额标准进行比较分水量应与当地发布的用水定额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县际间变化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析,以及对县际间变化的合理性进行分析。P27-74用水指标分析采用用水指标分析采用l 工业工业净用水量净用水量:即为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中的:即为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中的用水量与供给周边用水户的水量的差。用水量与供给周边用水户的水量的差。l 工业工业毛用水量毛用水量:即为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中的:即为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中的取水量与供给周边用水户的水量的差。取水量与供给周边用水户的水量的差。P27-75全口径工业

58、用水量全口径工业用水量l 全口径工业用水量包括:全口径工业用水量包括: 用水大户用水量用水大户用水量 一般用水户用水量一般用水户用水量l 用水大户用水大户:按其所在水资源三级区直接相加汇总:按其所在水资源三级区直接相加汇总获得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包括全部火核电企业用获得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包括全部火核电企业用水和水和供热企业用水供热企业用水,不包括水力发电用水)、高,不包括水力发电用水)、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三类用水大户的毛用水量、用水工业、一般工业三类用水大户的毛用水量、净用水量和工业总产值。可直接采用按水资源三净用水量和工业总产值。可直接采用按水资源三级区汇总的级区汇总的H306-3-1、 H

59、306-3-2表成果。表成果。P27-76全口径工业用水量全口径工业用水量l 一般用水户一般用水户:分析汇总高用水工业和一般用水:分析汇总高用水工业和一般用水工业万元总产值毛用水量和万元总产值净用水工业万元总产值毛用水量和万元总产值净用水量,并利用县级普查机构上报的计算单元工业量,并利用县级普查机构上报的计算单元工业总产值。总产值。一般用水户用水量一般用水户用水量=一般用水户工业总产值一般用水户工业总产值一一般用水户万元总产值用水量般用水户万元总产值用水量P27-77全口径工业用水量全口径工业用水量l 应对每个用水户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明显不合应对每个用水户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明显不合理的数据

60、可予以剔除,然后通过总产值加权平均理的数据可予以剔除,然后通过总产值加权平均的方法分别计算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万元工业的方法分别计算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量(总产值用水量(H306-1-3表),并进行县际表),并进行县际间的变化分析,最后确定各县采用的指标。间的变化分析,最后确定各县采用的指标。l 同一个区县但不同水资源三级区的同一个区县但不同水资源三级区的2011年万元年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可采用同一数值。工业产值用水量可采用同一数值。P27-78汇总表汇总表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用水大户工业用水大户水的水的生产生产和和供应供应业业电力、电力、热力热力的的生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