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_第1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_第2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_第3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_第4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的案例分析摘要:当前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随着中国在加入WTO后,各项准入规则在中国的实施,中国市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与国际市场接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将眼光从国内市场转向了国际市场,本文以国内企业中走得较早,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之一青岛海尔集国为例对国内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趋势、发展前景、成功经验以及在国际化经营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资金、组织结构、产品、市场活动、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建议。关键词:国际化经营 海尔集团 海外上市 整合竞争 1、从事国际化经营是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1.1国际化经营是当前企业从事

2、贸易活动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界概念已经消失,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卷入到国际生产与交换之中,全世界80%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经济形态迅速全球化,即使是那些国内贸易丰富、市场规模庞大的国家也难以避免地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对外贸易、海外投资、跨国生产和国际技术交流已使各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2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意义国内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一个跨国经营型公司,其经营活动必然被纳入国际经济活动之中,从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在世界市场范围内

3、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我国在生产要素方面,总的来说,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其他方面,不仅奖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而且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能源、自然资源、矿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我国国民经济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世纪末,已经有1/4资源不足,21世纪,将有1/2不能满足需要,到2020年,除煤、钼、稀土、岩盐、锡、锑等外,其余均难以满足需要,将出现矿产资源全面紧张的严重局面,这种局面只能通过国际经营的途径解决。其次国内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国际化要求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

4、标准办事的管理办法和生产技术标准;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也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自身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三国内企业跨国经营也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国际化使企业直面国际市场,企业要想提高自已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而国际化集团往往就是围绕发展自已的优势产业而建立起来的。因此跨国经营对调整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国际化的企业会按照国际惯例,通过控股、参股和其他手续,把联合大量中小企业,形成紧密的集团企业,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组织结构。第四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有利于利用发达国家

5、的奖金、尖端技术优势。发达国家银行业放松管制有利于我国在当地直接融资,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更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全球融资。同时,我国技术层次多元化发展与发达国家开展共同开发研究和技术合作,有利于获取高新技术和科技商品化、产业化的诀窍。另外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后,可以在海外直接作为人才培训的基地,让一大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在国际环境中经受锻炼,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高级管理型人才。1.3我国企业国际经营现状过去20年,在对外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些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具备了将一些成熟技术向国外有需求的

6、市场进行转移的能力。为此,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对战略性资源需求加大的实际,中共中央在十五大上提出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中共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到国外,主要是到非洲、中亚、中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成效显著。从行业覆盖面看,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已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

7、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从近年来的发展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181)增长比较快,截止到2001年9月,共有生产加工项目1613个,中方投资额1757亿美元,其中包括境外加工贸易企业327个,中方投资额868亿美元;有资源开发项目137个,中方投资额14.33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国内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贸易型企业最多,中方协议金额39.24亿美元;其次是生产加工项目17.57亿美元,其中包括境外加工贸易企业868亿美元;第三是资源开发项目1433亿美元;还有农业及农产品开发15亿美元;交通运输129亿

8、美元;承包工程119亿美元;咨询服务104亿美元;旅游09亿美元;其他197亿美元。从投资主体看,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积极性高于国有企业,并且成功率也高。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较少受到产权问题的困扰,且可以采用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在跨国经营时,可采用分成、入股等方式强化企业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也可高薪聘用当地人才为我所用,并能够主动适应国外的市场环境,在资金、人才、网络建设、营销等方面全面实行“本土化”经营,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浙江万向集团建立的万向美国公司,生产汽车零部件,打入美国主流市场,为福特等全球汽车巨头供应零部件,树立了万向品牌;深圳华为、比迪亚、创维

9、等也充分发挥其体制灵活的优势,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江苏、浙江的个体经营者们则联合起来,在南非、中亚、俄罗斯、巴西等地建立了许多专业市场,带动了大量国产商品的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海尔、康佳、中兴通讯、格力、先科等高科技企业为龙头,凭借其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如海尔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的冰箱生产加工项目,康佳在印度、墨西哥、印尼的彩电加工装配项目,金城摩托在哥伦比亚、阿根廷的摩托车生产项目,格力在巴西的电器项目,上广电在南非的电视机生产加工项目等。2、从创牌到本土融智看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发展2.1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现状在众多正在努力适应全球化潮

10、流进入或即将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中,海尔无疑是在此道路上走得较早,速度较快,势头强劲且颇受关注的企业之一.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中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新浪财经网报道,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

11、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前10大连锁店。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分别与日本三洋公司和台湾声宝集团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发展。实现了海尔与国际著名企业之间也从竞争向多边经合关系发展。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的阶段,说明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这是

12、中国企业第一个在东京银座竖起的广告牌,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力上升的标志。海尔在海内外美誉日渐扩大,2003年1月,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业名单,海尔雄居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

13、电品牌。2.2海尔本土化三步曲2.2.1各国本土化海尔要分析海尔的国际化道路就应该从各个本土化海尔的发展说起。张蕾、吴秋琴在解读海尔国际化战略一文中描绘出了各个本土化海尔。美国海尔。 海尔是在199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冰箱的。起初是以OEM的方式,然后开始打自己的品牌。1999年4月28日,美国海尔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揭牌仪式在联合国大厦举行。1999年4月30日,美国海尔生产中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府哥伦比亚市附近的汉姆顿举行奠基仪式。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下线。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心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

14、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欧洲海尔。 海尔1990年向欧洲出口了第一批冰箱,目标选择了当时堪称全世界冰箱水平最高的德国。1993年,德国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商品检验基金会”对进入德国市场的冰箱进行抽检。在TEST上该机构公布的检测结果中,海尔冰箱在冷冻能力、温度回升、储藏温度、耗电量、门体密封性等五项指标上,获得8个“+”号,是被抽检的几个品牌中获得“+”号最多的冰箱。正是凭借着优异的质量,海尔在欧洲市场迅速打开了销路,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欧洲许多国家的家电经销商都主动要求经销海尔的产品。1997年,在参加德国科隆博览会期间,海尔集团向来自欧洲的十二位海尔产品经销商颁发了“海尔产品经销

15、证书”。2001年6月,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所属的一家冰箱厂,签字仪式在海尔集团总部举行,海尔在欧洲也由此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 亚洲海尔。 海尔在亚洲的本土化起步于东南亚。1995年7月海尔在香港成立贸易公司。1996年6月海尔在印尼成立莎保罗有限公司。1997年6月海尔在菲律宾成立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同年8月在马来西亚组建海尔工业亚细安有限公司。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家电市场急剧萎缩,许多日韩家电厂商纷纷撤出了东南亚市场,海尔抓住机遇,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树立了大量巨型广告牌,极大地提升了海尔品牌知名度。2001年4月海尔在巴基斯坦建立全球第二

16、个海外工业园,在孟加拉的工厂举行开工仪式。亚洲海尔的发展迈上快车道。 中东海尔。 在中东市场,如果说六七十年代是美国家电产品的天下,八十年代是日本家电产品的天下,九十年代是韩国人的天下,那么,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海尔就是中东家电市场的明星。2001年10月,海尔与约旦SEC(南方电器公司)等4家公司达成合资协议,组成海尔(中东)贸易有限公司。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390万美元。2003年10月6日,随着第一台约旦本土制造的海尔洗衣机在HMA(海尔中东电器有限公司)的洗衣机生产线上顺利下线,海尔集团第十三个海外工厂正式投产。同时这也标志着海尔在中东的本土化全面启动.2.2.2本土化的海尔名牌海尔创

17、本土化海尔名牌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中华企业网:从海尔集团美国建厂看海尔国际化战略 , 中国人力资源网,2005.11即本土化认知阶段、本土化扎根阶段、本土化名牌阶段。这就是海尔走向世界的“三部曲” : 第一步,按照“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知名度”; 第二步,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开办海外工厂,打“信誉度”; 第三步,按照本土化的方针,实行“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打“美誉度”。第一步是播种,第二步是扎根,第三步是结果。 “三部曲”是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海尔对国际化经营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1、“先难后易”达到认知

18、靠质量让当地消费者认同海尔的品牌。 首先,海尔认为必须在观念上转变传统出口的误区,出口是为了创牌而不仅仅是创汇,用“海尔中国造”的著名品牌提升创汇目标。 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海尔采用“先难后易”战略,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极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并把使用海尔品牌作为出口的首要前提条件。海尔冰箱能摆在自己的老师家门口德国,靠的是揭下商标、打擂台的形式建立起的海尔产品高质量的信誉。 2、“三位一体”扎根海尔于海外三位一体的结构已在当地深深扎根。为了实现海尔开拓国际市场的三个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海外生产海

19、外销售三分之一)的目标,海尔在海外设立8个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96年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中部的坎姆登市投资3000万美元的海尔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从此海尔开始了在美国制造冰箱的历史.此生产中心连同先前在洛杉矶设立的设计中心和在纽约设立的贸易公司形成了海尔的"三位一体化"(即设计,生产,营销)的本土化经营模式.在美国设立设计中心,贸易公司,有利于海尔感受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微妙变化和对百货商店实施库存监控,从而更能高效及时供货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

20、品;建设生产中心,意味着对美国的消费者和销售商的一种承诺:海尔将长期在这里为顾客服务和提供后勤保障.这自然会使海尔的零售商和消费者对海尔的产品更放心,提高零售商推销该产品的信心,从而使海尔更容易争取到零售商和顾客。3、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要求创造本土化名牌。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是创出全球知名的品牌,要创名牌,仅有高质量是不够的,必须和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而且要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它既解决了国际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又考虑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在开发无氟冰箱的同时实现了节能50%的目标,不但发明了一项世界领先的成果,还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果。海尔

21、超级节能无氟冰箱达到德国A级能耗标准,德国消费者凡购买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均可得到政府补贴。在美国,海尔冰箱提前达到美国2006年的能耗标准。 2.3本土化关键是融智美国海尔是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海尔认为美国海尔的本土化关键一点是能否融智,即如何使海尔文化得到美国海尔人的认同。因此海尔没有采取派出人员的做法,而是聘用当地的美国人来经营当地的海尔。 只有通过人员的本土化实现融智功能,才会实现真正的本土化海尔.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海尔的洛杉矶设计中心还是纽约的海尔贸易公司亦或是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中心,其人力资源管理完全实施本土化战略.美国管理人员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由他们来推销品牌,并

22、争取新的客户。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特别符合美国市场和美国文化。海尔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立足当地融智与融资,发展成本土化的世界名牌。海尔集团张瑞敏首席执行官把海尔的这一思路概括为“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思路必须是全球化的,即使你不去思考全球,全球也会思考你。行动的本土化目的在于加快品牌影响力的渗透过程。海尔的本土化表现在广告上都体现出本土化,如海尔在美国的广告语是What the world comes home to,在欧洲则用Haier and higher。2.4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通过对海尔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海尔集团本土化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海尔的国际化战略的脉络。首先、海

23、尔有着明确的国际化战略.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500强,海尔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化的跨国大公司.中国"入世"以后,非关税贸易壁垒将会增加,一些国家将制定更高的技术标准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海尔的国际化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早日适应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打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其次、海尔的决策者们选择了一种合理的市场进入战略.在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海尔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战略,即所谓的"先难后易"、“高屋建瓴”,,即先进入国外最挑剔,最讲究的是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居高临

24、下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成功地进入了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为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海尔在美国的发展路线来看,海尔采取的战略实际上是"先易后难"战略.这主要表现在经营方式上,海尔先通过简单易行,投资要求最少的出口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然后逐渐从事资金要求更高,风险更大的跨国经营活动,包括直接投资,即建立自己的工厂.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企业有时间积累经验,积累资源,增强经营能力,减少决策的风险和对失败的承受能力.第三、“国际化的思维,当地化的行动” 张敏瑞: 青岛海尔国际化战略成绩经验分析, 青岛新闻网,2002.6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感。当地化重视的

25、是当地特殊的消费需求,因此强调针对当地市场特点设计和营销产品.这种战略的最大优势是提供的产品考虑了不同地方的需求差异.对于家电行业,当地化尤为重要.美国的惠而浦公司1994年与雪花冰箱联盟希望占领中国市场,结果3年后即1997年便退出中国市场就是因为产品设计缺乏对中国市场的针对性.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和生产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是当地化战略.海尔同美国家电公司(ACA)组成的合资企业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管理完全交给当地雇佣的具有产业经验的和开拓能力的人来管理.美国管理人员得到了很大的自主权,有他们来推销品牌,并争取新的客户.生产,销售,人才当地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得到当地政府大力

26、支持,同时减少消费者对"海尔"这一外来品牌的排斥.第四、海尔集团对国际经营中的风险防范有着成熟的策略。中国的企业和外国大型公司相比,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但最主要的是缺乏对市场规律的深刻了解,以至无法根据这一点来确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海尔在进行国际化战略时,深深体会了这一点.为了最大限度的回避市场风险,提出了"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原则.这样的理念,海尔要在海外设厂,首先要开发当地的市场,使品牌出口达到最低的盈亏平衡点.即市场竞争力是海外建厂的前提。第五、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尔集团重视国际化品牌创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国际化品牌,

27、最终只能沦为他人的加工工厂.创牌是海尔的重要目标,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在海尔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品牌声誉和消费号召力,这种声誉和号召力也成为海尔国际化过程中的宝贵资源.第六、企业文化建设与不断创新理念。国际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能否为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价值观的人所接受。海尔在发展过程中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国际化管理,促进多文化背景员工的融合交流,对企业理念的认同。海尔集团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这是看的见,摸得着的;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深层的是海尔的精神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海尔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更体现在制度和理念,&qu

28、ot;国际化的思维,当地化的行动","先有市场,再建工厂"等理念,"三化原则"流程再造化,结构网络化,竞争全球化等国际化原则的提出.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只有超过竞争对手的高速变革,创新,才有可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3、海尔集团在全球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国际化方面,海尔已经远远走在国内其他企业的前面.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已经或即将直接面对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相比这些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无论从资金,技术还是国际化的人才储备来说,海尔都逊色不少 王楠、张晓雪、吕斌、赵

29、亮、贾子辉、谢爽、姚唐、周伟:“海尔集团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南开大学商学院 ,2004.10.海尔要想在国际化乃至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走得更远,必须正视并解决其现在面临的如下问题: 3.1高成本模式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家电产业属于典型的加工组装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的控制是影响家电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跨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的历史大背景下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合理的配置资源,寻求最佳的产品生产地,运用低成本战略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欧美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普遍比我国劳动力成本要高出许多,这正是许多著名的欧美家电生产厂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以美国为例,美国全境的平均

30、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12.78美元,即便在相对成本较低的南卡罗来那州每小时成本也为10.26美元;在与美国临近的墨西哥,每小时的成本是1.2美元;而在中国,每小时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只有40美分,是美国的1/251/30.明显的劳动力成本过高问题是海尔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所面临的一大首要难题.美国商业周刊专稿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海尔在国际上的现金流一定是负数,他们必须从中国的母公司抽调资金,但他们一定损失了市场份额".3.2组织结构海尔在国际化道路上上还处于多母国阶段,这种组织结构决定了它必然有很多的重复性研发和重复性劳动,这部分重复性成本是不创造顾客价值的.再加上各个国家

31、的分公司高度自主,各自为政,各子公司之间的联系又很少,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弱,宏观调控更是有很大的困难.这样就造成了母公司不能根据世界市场的情况合理调配资源,及时协调各公司间的产品结构和战略等等.3.3速度与质量的问题与跨国公司相比,海尔最大的优势就是创新的速度快,这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就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而言,质量是第一位的,速度是第二位的.海尔目前已成为产品多元化的"家电王国",生产一万多种家电产品,生产一种产品质量控制容易得多,而生产一万多种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空前加大.当产品数量少的时候质量控制就容易得多;当产品数量多的时候质量控制的难度也空前

32、加大.同理,当用户少时服务质量容易控制,当用户多的时候服务质量的控制难度就空前加大.因此,如何在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是海尔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3.4剧烈的竞争压力在国内市场上,家电行业是改革开放20年来竞争最残酷名牌最集中的一个行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价格战在彩电,空调,微波炉等家电领域表现得更突出,价格战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优胜劣汰,市场份额日益向名牌企业集中;二是不合理的降价使家电企业的利润大滑,这在彩电业中十分明显.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家电进入中国,凭借强大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迅速占领了利润较大的高端市场.来自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压力给正在努

33、力发展国际化战略的海尔的后方国内市场造成了威胁.在国外市场上,美国的竞争面临的压力尤其突出.在美国通用电气,惠尔浦,西屋电气占领着大部分市场.海尔缺乏足够的品牌优势和领先的核心技术,再加上缺乏完善高效的经销与服务网络.这样,在美国公司强有力的销售网络和竞争优势下,海尔深感压力.例如:海尔产品在某个连锁店销售得很快,美国大公司就找到那个商店,说要么把海尔从这里退掉,要么我从这儿撤走.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3.5低研发能力在高端市场上海尔的品牌,资金,研发能力均无法与国际上的大公司对抗.在美国,海尔缺乏对手强劲的研发能力,设计能力,海尔在美国只有10位研究人员.目前海尔最头痛的是如何找到像样的经

34、理人,因为海尔能支付的薪资远不如竞争对手,海尔既没有品牌,又没有可打造品牌的雄厚资金,很难雇用到较多高级研发人员来维持迅猛的研发势头.3.6多元化问题海尔多元化产品结构也是其面临的一大问题.青岛海尔2003年年报显示,其销售收入增长三年间降了4倍,净利润更同比下降7.08%.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在美国等先进国家将遇到很大的障碍,要保证每种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困难.张瑞敏坚持认为,全球化时代浪潮中,单一产业无法存活.因此,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然而,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

35、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而一个月前它竟还斥资100亿到台湾采购电子元件.海尔手机在科键,波导,厦新等品牌面前也几乎一败涂地.海尔品牌开始由家电名牌走向了泛化品牌,开始繁杂起来.海尔在产品线上的盲目多元化造成了他在整体利润上的下滑同时也影响了其整体的品牌价值.过去的6年里,海尔已经在菲律宾,伊朗,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开设了13个海外工厂.海尔在东南亚设的当地工厂已经关闭.海尔海外市场很大程度上只是小规格品种获得了成功,大多数的产品并没有如愿以偿,甚至没有中国出口的数量大,品种多.在海外工厂生产什么产品,不生产什么产品是海尔应该斟酌的地方,而不能一味只求多元化.海尔的多

36、元化,偏离了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公众品牌信念.3.7巨额债务风险近几年青岛海尔在资本市场上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资金需求.2001年初,海尔就通过增发新股募集了近18亿元.同年10月31日,青岛海尔又发出公告称,发行25.8亿元的可转债.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岛海尔的账面收益很高,应当不需要如此迫切地进行巨额融资.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尔的巨额融资可能是为了满足海尔的全球品牌战略对资金的庞大需求.4、解决海尔集团当前问题的一些想法4.1资金方面海尔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是资金问题,巨大的债务风险是由高成本下的高速扩张带来的.要解决资金问题,

37、海尔集团一方面要转換观念从起初的创牌不创汇变为既要创牌又要创汇;另一方面目前海尔集团要积极实现海外上市,上市的目的,简单地说是“圈钱”,平和地说是“筹集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成熟,资金供给充足,相关法制成熟,监管完善,比国内资本市场更适合企业的融资要求,对于海尔等民营企业来说,海外上市的过程就是促使企业改革的过程,通过上市接受更高层次投资者和更规范的国际市场监督,对于企业自身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这一点也符合了海尔集团先难后易,高屋建瓴的态度。目前海尔集团在沪市上市的同时,2005年1月,通过反向收购港股海尔中建,以50.3%的股份成为海尔中建第一大股东

38、,同时2005年2月,海尔中建更名为海尔电器。至此海尔集团已实现在港股上市。随着海尔集团在美国研发中心,工厂和售后务渠道的完善,海尔可以把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目标。从此实现海外融资,以筹集到发展必要的资金。4.2组织结构方面在国际化方面,海尔已经远远走在国内其他企业的前面,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总体评价基本上处于出口营销后期和多国营销前期,海尔已经在海外市场经营中获得初步的成功,已经进入到多国营销的高级阶段.,同时海尔现行的国际化策略已经暴露出了多母国阶段下的局限性, 海尔集团需要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能力,这是海尔集团今后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全球销售所必须的。4.3产品方面海尔集团在本

39、土市场生产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的份额,在有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由于家电行业各国消费者需求趋向于一致性,各国消费者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减少,大规模的产品定制生产产生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了成本过高降低了竞争优势.海尔应该向生产高标准化的产品策略逐渐过渡,在全球各个战略地区保留小部分定制化生产,在有生产优势的国家生产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再销往全球市场,这样既不会丢失追求个性化的少部分消费者,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4.4市场活动方面海尔集团可以学习其它跨国公司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对价值链的各项活动进行集中处理。正如海尔将美国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市场将价值链的

40、各项活动(采购,研发,营销,生产)集中在一个地方,充分利用每个地方的优势(海尔在洛杉机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南卡罗莱纳州建立了"海尔生产中心") 一样,面对全球市场,海尔应该把价值链的各个活动集中在世界各地具有各自资源优势的地方,例如海尔的采购部门可以建立在采购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基地建立在生产成本低的地方。海尔可以首先将上游价值链活动进行集中,比如研发和生产,因此这些活动可以明显受益于规模经济.相比较而言,市场营销,分销等价值链下游活动在地理位置上呈现出分散性。公司将价值链活动进行集中能够为海尔提

41、供多种优势:规模经济可以使海尔公司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服务于某个特定市场。集中化能使海尔更容易具有某方面或领域的优势,形成更专业的技能以及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海尔将研发和生产等价值链活动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减少重复投资。4.5技术方面技术是海尔的硬伤,家电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海尔还是主要做低端市场,在海外的成功销售也只是部分产品。在高端市场,海尔的品牌、研发能力都无法珝大公司相提并论。特别是欧美,日本的家电企业,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一方面在寻求生产的低成本,一方面以高新的技术含量的产品来占领高端市场,运用技术领先战略领跑世界家电业的发展.例如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运用技术

42、领先战略的全球企业,为了成功地实施技术导向领先战略,公司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投入,通过产品革新刺激需求,保持市场成长和扩大市场份额.正是通过这种战略西门子在欧洲一直是高品质的象征。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家电技术还很难跟上世界的最新潮流,这一方面与我国家电企业在技术方面投资不足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我国的企业没有充分的进入到最发达国家的市场,不了解当地消费者需求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我国企业要加大技术投资摆脱"重制造,轻研发"的不利局面。尤其像海尔这样的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已经脱颖而出的大型家电集团企业,应该具有更加长远的战略视野在逐步实现研究开发,技术水平与国际家

43、电产业接轨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利用,开拓现有的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充分地挖掘技术潜力和管理的资源。4.6整合竞争活动在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下,像许多跨国大公司一样,海尔应该用在其他国家市场上获取的资源(例如资金,原材料,人才等)去补贴在另一些国家市场上的运作。海尔可以用在另一个市场上的反击来回应竞争对手在一个市场上的攻击。(王楠:2004)海尔可以向惠普公司学习,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更完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在海尔所在的制造业中,各国的运作是相互联系的,海尔必须整合其竞争活动。总之,海尔在世界各地的营销活动都要服务于公司的整体目标,每一个外国市场机会的取舍并不只是根据它自身的盈利潜力,而更

44、多地是考虑其在实现海尔整体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5、推进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措施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的入世及产业升级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投资风险加大也对中国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外环境机遇与压力并存的情况下,一方面,国家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抓住时机,加快实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可以从立法、宏观管理和产业引导、从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大对企业的服务与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发挥比较优势,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自已的国际化

45、经营专业的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 5.1完善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改革管理体制为保证中国海外投资政策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政府应当加快出台海外投资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 等综合性法律规章以及境外中资机构和人员领事保护实施办法等专门规定。将现有的对外投资的政策和条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增加透明度,规范和管理中国的海外投资。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海外投资法的内容应包括海外投资的主体行为、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海外投资市场的经营秩序等方面。一方面要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升值。同时,

46、海外投资法应具有前瞻性,对于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应有明确的说明。对于明显滞后于中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应立即进行修改,如进一步简化海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赋予企业更多的投资决策权,放宽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额度限制和外汇管制;加快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和外汇监管制度;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简化海外投资的审批环节和手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等。5.2政府要加强对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引导和促进。在明确国际化经营中长期开放战略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行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选择资源丰富、经济

47、运行相对较好的重点国家和地区,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当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境外发展的重点,积极稳妥地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对于资源开发型项目,应立足在非洲、拉美、中亚及其他友好国家和重点投资国家建设急需的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农牧渔业资源。对于境外生产型项目,要引导企业将重点应放在东南亚、南非、北非、拉美和欧美等经济环境较好的国家,以兴办投资少、见效快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为主,引导企业将过剩的生产能力向外转移。中国入世后,一些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成员国表示出某种程度上的疑虑,认为中国是其出口产品的主要竞争者,随着入世后外部环境的改善将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它们担

48、心中国产品会大量涌入,挤占当地市场和其出口市场。为此,我们建议,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尽量消除它们的疑虑,减少部分产品直接出口对当地的冲击,加大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力度,以加工贸易方式在当地生产,其中部分在当地销售、部分销往第三国,帮助其提升产业结构,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并促进出口,这样,双方在互补和互惠的基础上共同促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从而达到“双赢”目的。针对某些市场总体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的特点,可以采取进一步贯彻大经贸战略,多种形式相结合,综合开发。如对非洲市场的开发,应将对非投资、境外加工贸易、资源开发、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劳务合作及对非援助等结合起来,综合开发非洲市场,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援外资金及合资合作基金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5.3政府应采用适当的倾斜政策。政府应采用适当的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使他们能率先具备国际竞争的实力。总体上说来我国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