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2019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2019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20xx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 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 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 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 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 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 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

2、我校实际,特制订 本实施方案。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1. 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 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 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提升教科研能力 ;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 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3.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 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 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4. 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 过不断总结、提

3、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1. 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 教育活动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 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 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 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 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 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 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 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第二,学会做事。通

4、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 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 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 知识和能力, 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实践能力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 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 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 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感, 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2. 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

5、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 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 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 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2.1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 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2 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 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 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3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 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 ; 获 得

6、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2.4 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 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 任感。2.5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 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2.6 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具 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 每学年开学初至 9 月底)1.1 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 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 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

7、 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 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2. 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2.1 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 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2.2 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 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2.3 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 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3. 总结阶段 ( 第二学期 6月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课评比及成果展示活

8、动,进行总结 交流活动,编印案例、学生子课题设计方案、学生心得,评 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小组 ; 完成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 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确定下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思 路。四、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措施1.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 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 2 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 1 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 活动情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 学习研究中去 ; 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 1 课时劳技课,初二、 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

9、课中安排 0.5 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 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陶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 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 ; 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 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德育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 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 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 1 次; 在综合实践活 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 校德育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 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2. 团结协作,分块到位,职责明确。我校的综合实践活 动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 践活动,在

10、这基础上分块到各处室,并各负其责。2.1 组织保障:由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研组长、 骨干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每个教 师、每个班级学生, 积极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 从下学期起, 在初一年级各学科组先挑选一名教师开出综合实践活动指 导课,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2.2 资源保障: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信息库,并 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以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 需的信息来源,定期开放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和信息中心资 料室及实验室。校电视台及时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点、亮 点课题,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2.3 安全保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原则上由学

11、生自行组 织,独立研究,针对学生身边、学校周边的有关事项进行调 查研究,部分课题组如需要利用节假日外出活动的,必须征 得各自家长同意,并尽可能由家长陪同进行,由家长负责监 护,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2.4 后勤保障:总务处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后勤 保障。五、组织管理1. 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 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 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 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教育 ; 德育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 活动基地。2. 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长室负责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教务处负责各

12、年级组、信息组和科技教师认真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以及 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各年级组应加强平时 的研讨,每周开展集体备课,相互了解情况、分析情况、互 相学习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对策,并及时 记录每一次的活动情况,由教务处负责平时的监督调控,定 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做法,解决问题,提高实效,并及时 反馈给校长室。附: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名单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XXX六、教学评价 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 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形成 性评价、过程评价。1. 教师评价1.1 每个教师都

13、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 课和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义务,这作为教师职评、评先、评 优的必要条件之一。1.1.1 从下一学期开始, 学校在每个班 ( 初一、初二年级 ) 定期开设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同学科教师观摩学习, 观摩课等同于校级公开课,教务处将记录备案。学校将举办 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周,对开放周的指导课、方案策划课按市级公开课计分 ( 有外校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1.1.2 每学年学校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开展 一次活动成果评比, 并在每个年级中评选出一、 二、三等奖, 编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文集,从中选出成果突出课题参加上 一级相关单位评比。对指导学生综合实践课题获奖

14、的,第一 指导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评中以同级论文获奖计分,第二 指导教师减半计分 ; 对指导多个学生课题获奖的教师,可累 计得分。学校每学年将在每个年级中取35名分值较高教师给予表扬、奖励。1.2 每个学科组都安排一位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研究工作,时间为两年,在初二学年末写出结题报告,对研 究成果,学校组织人员从中分选一、二档次,按校一、二等 奖计入年度考核分值。2. 学生评价:2.1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对每个学生完成 情况进行检查、登记,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之一,纳 入学生成绩考核范围。2.2 以重过程、 轻结果为评价原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

15、,进行激励性评价,遵循发展性 原则,对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示的课题小组及时给 予表扬、奖励。2.3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 生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20xx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2、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 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它给 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 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 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然而现实中, 小学生的年龄小、 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

16、, 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 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 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 (课题或项目 ) 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 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 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 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 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 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 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 验。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 动的

17、总体目标。( 一 ) 知识目标 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 生活能力 ; 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 花卉、小动物。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研究内容知识,学会 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在湿地 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 湿地; 在学生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知识。( 二 ) 过程与方法 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 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 富经验。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能力。培养学生 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 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

18、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和能力。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 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 质。 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三者之间内在联系 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三、年段分目标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 一 ) 课程实施保障1、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级部长共同参与的 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年级各阶段活动策划负 责人,落实相关的责任任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胡顺利 副 组长:张兰英 李雪梅 三到六年级的级部主任 组员:三到

19、 六年级的综合实践任课教师和班主任。2、课时设置 根据学校特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采用 固定课时每周 2 课时。根据需要可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 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办法。3、师资力量 我校特别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区率先实现了综合 实践活动课专职化,将年轻、求知欲、上进心强的三名教师 来担任综合实践老师。三名教师,在区内优质课评选中都获 得一等奖,两名获得市一、二等奖。其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 省市创新大赛中纷纷获奖( 二 ) 课程实施措施1、准备阶段(1) 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专项理论。(2) 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3) 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

20、题内容,撰写年级活动计 划。(4) 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5) 分析学情,确立主题,设计教案。2、实施阶段(1) 制定学校实施计划。(2) 分年级组按计划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 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 应。(3) 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 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4) 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 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3、成果展示阶段(1) 积累资料,创造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2)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3)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 步提高质量,完善机制,促进综

21、合实践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 之路。六、课程评价1、评价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 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 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 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 性地评价。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 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 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 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2、对学生的评价 采用:成果汇报式、作品评价式、展示与交流式。3、对教师的评价 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 导并方面的能力和实

22、效。20xx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3 为全面贯彻落实 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 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浙 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 ( 试 行) 、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 )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 温教中 20XX33 号) 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 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 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

23、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 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 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 面落实。二、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 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 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 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 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 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 有利

24、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 的课程结构 ; 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 学习方式的变革 ; 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 良好的道德品质 ; 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 的内涵。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 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 体验并初步学会 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 具有问题意识, 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 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四、课时安排根据浙教基 20XX 120 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 段课程设置规定: 36 年级每

25、周 3 课时, 78 年级每周 2 课时, 9 年级每周 1 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 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 1 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 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 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 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 指导 3 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 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 2 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 或周二安排 1 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 要求等。五、活动内容

26、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 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 校传统活动 ( 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 ) 、心理健 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 ( 人与自然 ) 、体验与融入社 会( 人与社会 ) 、认识与完善自我 ( 人与自我 )三个维度进行设 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 ) 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 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 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 ) 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 特产、零花钱压岁

27、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 ( 节目主持人等 ) 、 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 ) 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 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 ) 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 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 五 )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 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 参观等。各校组织的校班 ( 班团、班队 )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 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 (3-8 年级地方课程 人自然社会 和话说

28、温州 2 本教材, 每周 1 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 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 ) 。六、组织实施( 一 )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 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 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 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 ) 建立队伍,完善网络1. 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 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 至少配备 1 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 其他规模

29、较大的学校 (18 个教学班以上 ) 从下学期起至少要 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 规模不大的学校 (18 个教学班以下 ) 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 ; 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 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 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 实处。2. 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 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 组织能力、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 合教导 ( 务) 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组织、指导、 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 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

30、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 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3. 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 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 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 ) 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 研 究和分析地方、 社区的背景和条件, 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 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 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 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 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 ) 、学生心理健康

31、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 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 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 ) 周密组织,认真实施1. 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 须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 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 校资源、 师资条件、 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 开齐、 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 实施。2. 教导 ( 务) 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 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 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

32、结, 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 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3. 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责任制。根据学校学 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 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 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4. 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综合实 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5. 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 2 个具有一定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 动的综合实践基地。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 施的保证。( 一 ) 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可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有机结合 的办法,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做 好活动日记,及时记录活动基本情况。( 二 ) 教师指导必须细致到位。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指导 教师必须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方案 ( 活动方案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