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一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 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 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 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 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 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全 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

2、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 学校生活、适应社会。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 依据; 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 中创造课程。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 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 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 课程的创生者。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 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 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3、。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 动为主, 教师讲授、 指导少而精, 尽可能让学生多练、 多动, 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 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特长。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 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 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 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 性。四、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

4、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要打破课堂教学固有的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 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拟采用以下形式:1、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学生阅读、棋类等。2、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 艺体节、科技创新大赛等。3、团队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学科竞赛等。五、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 2 课时,安排在下午。六、教学内容及目标我校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 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 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七、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1)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 勤评价记录。(2)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 为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记录, 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3) 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 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 生成长档案。2、教师评价。(1) 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2)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 时与教学目标。(3)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 得的成绩资料。(4)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 学期对教师

6、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八、师资培训 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 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承担校本课程的主体,依据 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目前师资培训应采用以下方法。1、走出去 - 参加市内外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回校后积 极辐射。2、请进来 - 聘请校外有关专家,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3、老带新 - 通过名师带教,一帮一结对互助,培养青年 教师。4、自学 -通过提供书籍、 资料、器材,让教师自主学习, 以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九、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的基础。任课教师要以丰富的实践 为基础, 参考有关资料, 务实钻研学习, 自己动手编写教材, 学校资助教材的

7、刊印,通过实践,反馈调节,最后形成有特 色的褡裢学校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开发教材,要从以下几方 面着手。1、调查收集学生现阶段的发展基础和差异。掌握学生 现有知识、技能素质的水平,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 不同的各种活动材料,为课程选材的提供依据。2、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 分析原因的反馈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 的难点。3、组织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4、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 总结和积极借鉴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 风格的能力。5、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 别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

8、与共 享。十、配套措施1、教务处、政教处、电教处、教研组(备课组 )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 划的执行。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 邀请市教育局领导,教研室 ( 教科所 ) 领导和专家以及高等院 校的知名学者到校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3、将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考 核内容,工作实绩载入教师专业技术档案。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 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 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

9、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 , 转变教育思想 , 更新教育理 念 ,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 , 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 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做到以师生为主体,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 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 信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 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 除畏难心理 ;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势利导, 促使学生形成健

10、全的人格, 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 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 组长: *( 校长 )副组长: *( 教导主任 )*( 政教主任 )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 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 组长: *( 教导主任 )*( 政教主任 ) 副组长:学科组长 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 ( 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 ) 组长: *( 校长 ) 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 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四、课程内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 育资源优势,努

11、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 , 开发出多样性的、可 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 发展的七大类课程: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 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 )2、欣赏制作类 ( 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 图片当地名胜风景 )3、音乐类 ( 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 )4、体育类 ( 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 )5、礼仪教育 ( 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 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6、地方人文 ( 本县历史名人故事、县名及村名的由来及 变迁等。 )7、信息技术 ( 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 )五、实施办法1、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

12、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2、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推出校本 课开设科目菜单供学生询问和选择。3、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 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 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 育人功能。4、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 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 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 平。5、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 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6、在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上级领

13、导及 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六、课程评价( 一 ) 对课程的评价 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 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 ; 同时,要 对实施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 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二 ) 对学生的评价 在该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 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 资料,如学习时收集到的故事、照片,办的剪贴报,写的采 访日记、调查报告,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评价等。二是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随时进行评价。最后 在一学期结束时,进

14、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根据教学 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 三 ) 对教师的评价 一是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完成 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二是教学督察评价:学校重点检查备课、教师收集的资 料及课堂教学。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学习、发展、 成长的过程。我们愿继续努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 中,去开拓、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新篇章。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三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 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 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 尽相同。校本课

15、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开发目标1.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2.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 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3.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 活,适应社会。三、开发原则1. 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 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2. 自愿性

16、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 学生的个性特长。3. 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 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4. 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 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四、组织与实施: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组长: XXX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 , 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 XXX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 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 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 评估、调查、

17、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 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成员: XXXXXX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 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 核。 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 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 ; 开设示 范课、开展专业研讨 ; 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 让老师经过一段

18、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 能力。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 ; 校本课程评价制 度; 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 6 个领域:1. 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习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 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 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 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2. 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 问

19、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 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 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 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 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 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 法。3. 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 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 庭、社区、民族、 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 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 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4. 艺

20、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 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 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 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 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 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5. 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 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 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 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 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 和谐发展。6. 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 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 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 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