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_第1页
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_第2页
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_第3页
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案例【内容提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关键词】公平、尊重、自尊心案例现象: 初一新生入学上课的第一天就有学生问:“老师,我们班是重点班吗?”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知道这几十双眼睛多么渴望看到我骄傲地回答他们“是!”观眼下之教育,浮躁之风日盛,功利之举蔓延。生源战、重点校、尖子班遍地开花,求全责备、以偏概全、揠苗助长积重难返。孩子幼小的心灵从小就习惯了简单粗暴的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无视个体尊严和个性的等级制度下,生生将本应在同一片蓝天下并肩成长的孩子分隔开来,给教育公平抹上了暗色。 案例分析、反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2、的重要基础”、“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在现实的困惑与改善的努力中,教育公平的逻辑越来越鲜明:教育发展需要量的丰富,但更要有质的均衡;需要技术的升级,但更应立足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当然,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现实,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不论是社会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须清醒地看到,教育的底色是公平。只有在公平正义的背景下,教育才会成为人人皆可攀援的“向上阶梯”,学校才会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乐园,我们的社会才能绘制出色彩斑斓的发展进步图景。有一份关于我国学生幸福感的

3、权威调查显示,学生的幸福指数呈现倒金字塔型,即幼儿园小朋友最幸福,小学生其次,初、高中生最不幸福。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越感到痛苦,知识越多越远离快乐。这一现象发人深省。当然,它和学生的压力、责任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有关系,但更与当下基础教育给予了他们过多的挫折、堆积了过分的要求、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密不可分。我们时常赞扬某某孩子“真懂事”,其实更多的是看到了其少年老成,更愿欣赏的是他能承受一些不该承受之重!这是对教育的扭曲,对成长的误解。求学应该成为一种洒满阳光、洋溢欢乐的美丽生活。我们不能奢望在塞给学生几年、十几年的挫折与痛苦之后,他们能够拥有收缓脚步、赏花览景、吟唱生活、赞美幸福的情怀气度。一种总

4、是让学生“受伤”的教育,绝非好教育,更非真教育!我们正在以经济社会追求GDP增长的原始冲动追逐着升学率的简单提升,以工厂企业制造产品的流水线方式机械地复制着教育。这是基础教育之痛。“教育是慢的艺术”,来不得急功近利,带不得虚假浮躁。基础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既天真烂漫,又个性鲜明;既天资聪慧,又童心不泯;既天性热忱,又善感多愁。多样性、多变性是其性格特质,复杂性、反复性是其成长底色。这就要求教育者有平和平静之心,宽容包容之情,公平公正之义。给成长一些时间,予教育一分等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到平和看成长,平等待学生。何谓“平和”?“平和”就是一种“农人”情怀。面对缓缓生长的庄稼,有经

5、验的农夫总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悠然自得。这是予以生命的一种尊重,对成长的一分理解。这是经验,更是智慧。一位生物学家在散步时,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蹲在一个地方,长时间一动不动,他感到很奇怪:小家伙在干什么呢?于是他来到小男孩身边,蹲下去仔细观看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家伙在观赏蚂蚁搬家!他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只有“蹲下去”并予以足够的耐心才能洞悉小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一分平和!教育渴望这份平和。何谓“平等”?“平等”就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它蕴藏在老师的心里,折射在老师的眼中,饱含在老师的话里,显露在老师的手上。一位心理学家去拜访一位友人,给他开门的是一名三四岁的小朋友,

6、于是他蹲下去,对着小孩子说“我叫某某某,今年45岁了。请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啦?”这是一种怎样的尊重啊!一般的情形是:别说大人遇到懵懂不知的小孩,就是成人间的相见,开口就是“请问阁下尊姓大名,高就何处,贵庚几何”之类。心底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你在索取别人的信息时,你为什么不主动先通报自己的信息呢?这需要一种发自心底的尊重,呼唤一种浸润骨髓的平等。教育的本质是予人自由、幸福和力量,教育的本真是传授真知、传播真理、传递真情。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教师的心走进学生的心,学生的心融入教师的心是教育赖以成功的心理基础。学校推开校门、老师打开

7、心门,让师生心灵共融,让教育浸润阳光。我们有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古训,在近现代教育视野中,卢梭提倡“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们作出好坏的评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一再提醒,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社会生活中存在看不见的教育差别标识。学校有重点校、普通校之分,班级有重点班、实验班、普通班之别,学生有特优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之属,农民工子弟“入学难”背后是户籍制度下本地居民、外来人口的待遇差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难”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这些有色无色的标签标识折射出了转型期中国教育事业的难点和痛点。从国际经验看,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