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数学“函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复习的必要性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其目的是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完善认知结构, 促进学生解题思想方法的形成, 发展数学能力,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 形式、操作方法都与新授课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平时教学中点状、零散的知识需要系统化,成为线状、网状。平时学生所学知识的疑惑点需得以澄清,平时所学知识中重要的思想方法需加以提炼,通过复习课能更好的完成上述教学任务。 一个教学阶段的前、

2、中、后或各种考试之前常需要进行复习,比如 :课前、课中的随机性复习,章、节的终结性复习,期中、期末的考前复习,中考总复习等。 在复习阶段, 如果我们能够转变教学理念,恰当地调整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就能使复习课的效率 “事半功倍 ”。上好复习课是复习备考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材,融合新课程标准,切实结合中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涵盖所学知识点,并突出重点,详解难点。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正确指导,使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为了优化初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复习课的地位和作用,抛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采用既能体

3、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教学方式,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成功的关键。二、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类型复习课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概念复习课,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图表,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使知识点系统化和结构化;另一类是习题复习课, 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逐层递进的题组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三、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复习方法有哪些?1、课本回顾:针对自己的弱点重新翻看教材,使得复习有序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条条框框,编织成网络,为了在考试时能应答自如,就要及早

4、统筹安排,寻求更好的复习效果。要清楚自己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全过程中,哪些知识学的好,掌握的好,遗忘的少;又有哪些知识漏洞较多,基本训练不过硬,是课堂上没有学透。复习既不能拔的过高,复习范围太大造成浪费;也不能落点太低, 复习范围过小造成缺漏,所以要力争把握尺度。我们更要重视考纲、研究考纲、多见新题型。2、系统梳理:对教材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在每个复习专题中对本部分的知识点从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四个层次上进行归纳和强调。根据重点难点进行, 典型例题要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另外在所选的例题中要侧重体现数学思想及方法。如:方程的思想

5、、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通过复习要对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更加明确,应用起来更加自觉,更加熟练。3、综合训练数学新题型的训练有应用型问题、阅读型问题、探索型问题;数学综合题训练如中考最后三道题的类型,一般来说,在试卷里属于比较难的, 难就难在它的综合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还有像方程型综合题训练、三角形综合题、几何型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 多学科综合题。 练综合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场的解题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这样会从内容到方法、到观点的深层次的提高。 通过做综合题同学们一定会积累考试经验,从而会开拓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

6、决问题的能力,更加能够适应题型的不断变化,掌握各种题型的多种解题思路,只有早安排、早动手才能赢得时间。 中考所设计的开放型、探究型和阅读理解型的试题,就是考察数学的综合能力。 开放型问题有利于考生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型试题着力考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深化提高:强化重点、强化规律、纠正解答中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等。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强化记忆,以提高准确率。仔细总结做题时失误的地方,“吃一堑,长一智。”同时,心态上保持平和, 相信中考很基本, 树立信心,订好学习计划,不要乱了阵脚。注重落实,稳扎稳打。5、归纳总结:靠着灵活的方法和较高的能力。解答较易试题,严谨细致,落实到位;

7、解答中档试题,调整心态,坚持不懈;解答较难试题,顽强拼搏,不言放弃。解题之前思路分析很重要,学习数学不仅要学怎么做怎么算,更重要的要学怎么想,这样我们把解题之前的思路分析作为重点,从中逐渐学会分析、判断和决策。 解答后,有一个很关键的步骤, 就是归纳总结, 就是做完以后好好想想我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这是什么类型的题,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些什么经验和教训。 这种总结能够为我们做下一个题有所帮助, 也就是通过良性循环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质量, 总之就是要科学的去做题。 我们的经验是:不定图形要注意分类讨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要注意实际意义。四、对不同“函数”知识点,选择恰当有

8、效的复习课设计(一)基础知识习题化:要想上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课,就要把基础知识以题组的形式呈现,不能单纯的只讲概念,而应在实际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即“基本知识习题化”,也就是要“练在讲前”。“基本知识习题化”还必须做到“例题、习题模型化”,即做“好题”,“做好”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所要复习的内容精选习题,尤其要重视学生平时的错题,使练习不疏漏、不重复,题题有目的、题题有深意,习题安排从浅入深、由表及里,娓娓道来,即做“好题”;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引领者的作用,掌控好课堂,采用多种形式的、分层次的、有效的监控、评价策略。1、以题带点,顺藤摸瓜。复习不是让学生简单重复、再现已学

9、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而是精心设置一些题组, 以题带动概念的复习, 使学生在具体的题目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 同时加深对知识应用的理解。 通过典型范例呈现相关章节的概念与知识,并通过针对性的讲解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与理解。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复习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 1:直线 y=kx+b 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A (1,2),且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 B、C 两点, AD 垂直平分 OB ,垂足为 D,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问题 2:已知点 A(-2,y1 ),B(-1,y2 ),C(4,y3)都在反比例函数( k 0)的图像上,则y1 、y2 与 y3 的

10、大小关系为什么。问题 1 带出的 “点”是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图像, 同时结合前一个专项复习 一次函数的知识,巩固“待定系数法”这一函数学习中的基本方法,深化“数形结合”这一数学学习基本思想。问题 2 带出的 “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该题要注意在同一象限内才能运用其性质中的增减性的判断, 而不在同一个象限内的点, 则要根据图像来作出判断,联想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运用有类似之处, 须注意在对称轴的左侧和在对称轴的右侧的区别, 不在对称轴同一侧的点也需根据图像的对称性来判断,我们还可以顺藤摸瓜, 追加一个问题:已知二次函数 y=3( x-1)2+k 的图像上有 A(1,y1)、 B(2 ,y

11、2)、 C(-1,y3 ),则 y1 ,y2, y3 的大小关系为什么。通过类比、同化,将一些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技能。要注意的是以题带点的问题不可能包罗万象,有时往往使得知识复习不够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精挑细选,所选范例尽可能有典型性及知识点的覆盖,以一个知识点带出跨章节知识点,也尽可能连线织“网”。2.以境串型,触类旁通。以境串型,即把相同类型的问题,尤其是实际应用类问题串联在一起,并归纳出相应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问题 3:小刚家准备安装照明灯 .他了解到某种品牌的一盏40 瓦白炽灯的售价为 1.5 元,一盏 8 瓦节能灯的售价为22.38 元,这两种功率的灯发光效果相当。假定电价为 0.53 元/ 度,设照明时间为(小时),使用一盏白炽灯和一盏节能灯的费用分别为 y1(元)和 y2(元)。(1)分别求出 y1 ,y2 与照明时间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若一盏白炽灯的使用寿命为 2000 小时,一盏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为 6000 小时,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以 6000 小时计算,使用哪种照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