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知识讲座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0/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1.gif)
![消毒知识讲座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0/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2.gif)
![消毒知识讲座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0/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3.gif)
![消毒知识讲座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0/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4.gif)
![消毒知识讲座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0/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60e4038e-6665-41d3-bc64-3e7b45abee2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消毒知识讲座【精品文档】消毒知识讲座文章来源: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消毒知识讲座 消毒工作的意义医疗卫生食品工业日化行业养殖与畜牧业公众场所与家庭生活 消毒及其相关概念卫生处理或清洁(sanitization) 将物体上细菌污染的数量,降低到公共卫生规定的安全水平以下的过程。常指清洁无生命的物体,主要指清洁操作,有时清洗和抗菌相结合。 消毒(disinfection)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传播感染水平上的处理过程。 灭菌(steriliza
2、tion)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处理过程。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 防腐(antisepsis)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杀菌效果(germicidal effect,GE)和杀灭率(killing rate,RT)GE用消毒后菌数比消毒前(或对照组)菌数减少的对数值表示;RT用消毒过程中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表示。 消毒的方法物理方法: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及其它有害微生物。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物理方
3、法: 干热法(包括焚烧、灼烧、干烤):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消毒; 湿热法(包括蒸煮、巴氏消毒、流动蒸汽消毒、压力蒸汽灭菌):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 微波:波长11000mm的电磁波,频率为2450MHz和915MHz两种; 红外线:波长0.771000um的电磁波;
4、60;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275nm,最佳波长为253.7nm; 电离辐射:辐射源包括60Co的射线、高能电子束射线、X射线; 超声波:频率为20200kHz的声波; 纳米光催化:纳米半导体材料配合紫外线照射; 等离子体: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组成的聚合体;
5、 过滤吸附: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洁净消毒处理; 自然通风:利用风力稀释微生物浓度。化学消毒的主要特点 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 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空气、水、人体和环境等均可使用; 节约,一次性投资少;
6、0; 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拭、喷雾、熏蒸以及与物理因子协同等; 存在毒性、腐蚀性、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作用水平分) 高水平(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结核杆菌、亲水病毒、亲脂病毒(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 中水平(中效)消毒剂:除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外,可杀灭其他各种微生物(醇类消毒
7、剂、酚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等) ; 低水平(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亲脂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和亲水病毒(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等)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化学性质分) 醛类:甲醛、戊二醛等; 醇类:乙醇、异丙醇等; 酚类: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
8、60;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等; 氧化型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杂环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9、 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 其他消毒剂:高锰酸钾、三氯生、乳酸、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污染程度(种类、数量) 处理剂量(浓度、时间) 作用温度和相对湿度
10、; pH值 有机物 化学拮抗物质理想消毒剂的标准 杀菌谱广,效果可靠,作用快速; 性能稳定,便于贮存和运输; 无毒无味,无刺激,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易溶于水,不
11、着色,易去除,不污染环境; 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 受有机物、酸碱和环境因素影响小; 使用浓度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消毒剂选择的原则 消毒剂的固有特性; 消毒对象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状态;
12、60; 消毒对象的理化特性和使用价值 合格供方及供应商评价。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 细菌繁殖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等 ;
13、60;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 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 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 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依靠其氧化能力杀灭微生物,大多可作为灭菌剂; &
14、#160; 可分解为无毒成分,无残留毒性; 易分解,不稳定; 对物品有一定的漂白和腐蚀作用; 药液未分解前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或毒性;
15、 臭氧、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臭氧(Ozone,O3 ) 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 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Schonbein)在向幕尼黑科学院提出的报告里宣布发现了臭氧。 1866年,臭氧开始用作消毒杀菌剂; 1870年,美
16、国首次用臭氧去除城市下水道的臭味和有害气体; 1906年,法国尼斯市建起世界上第一座臭氧处理自来水厂; 1973年,国际臭氧协会(IOA)成立。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常温高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很容易分解成氧气; 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17、; 半衰期短,臭氧水溶液4 时半衰期为132min,10 时为128min,20 时为27min,30 时为6min;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3倍,比空气大20倍; 遵守亨利定律(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 在空气中含量极低,分压也极低,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
18、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杀菌机理: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臭氧含量0.28ppm,30min可杀灭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9.97%, 0.25ppm,15min可杀灭空气中自然菌91%; 臭氧气体对物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358mg/m3
19、,作用5min,对物体表面的大肠杆菌可杀灭99%,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98%; 臭氧的水溶液有良好杀菌作用,浓度为1.0mg/L的臭氧水作用0.5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真菌对臭氧的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强; 8.0mg/L的臭氧水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中的白色念珠菌;
20、 12.523mg/L的臭氧气体熏蒸,作用2030min,可杀灭黑曲霉、桔青霉、桃色拟青霉、蜡叶枝孢霉等真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常温条件下,相对湿度70%,臭氧浓度5.67mg/L,作用60min,可杀灭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10%; 12mg/L的臭氧水作用20min,可杀灭水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以上。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国内外近年研究证明,用56.7 m
21、g/m3 的臭氧作用20min可破坏HBsAg; 在血清中含臭氧4mg/L即可灭活其中的HIV; 0.250.38mg/L浓度的臭氧气体可完全灭活空气中的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同时可灭活表面上的轮状病毒和甲肝病毒。对原虫的杀灭作用 臭氧对原虫及其卵囊有很好的灭活作用; 研究表明,臭氧对病原性原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并
22、且其作用比氯强50100倍; 臭氧水能快速杀灭天然水中的兰氏贾第鞭毛虫、微小隐孢子虫及其虫卵,用1 0mg/L臭氧作用5min,可以灭活90%微小隐孢子虫卵。应用 室内空气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水消毒(自来水、瓶装饮用水、医院污水等) 果蔬、
23、餐饮具消毒影响臭氧消毒效果的因素 浓度是决定臭氧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与其浓度有关,与接触时间关系不大,对于病毒和细菌芽孢,当余臭氧浓度达不到灭活剂量时,延长时间也不能提高杀灭率; 湿度当臭氧消毒空气时,相对湿度较高,杀菌效果较好,相对湿度小于35%时,即使臭氧浓度较高,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率也很低,臭氧对干燥表面的细菌较难杀灭。 温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臭氧的杀菌作
24、用增强,但温度升高会使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反而会影响消毒效果; 有机物可显著减弱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臭氧消毒可因有机物对微生物的保护作用而达不到要求的消毒效果。臭氧的使用安全 臭氧的毒性主要来自对蛋白质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损伤机体组织,吸入臭氧后,可引起呼吸加速、变浅、胸闷等症状,进而脉搏加速、头痛,严重时可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我国卫生部规定大气中臭氧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2 mg/m3 ;
25、160; 人对空气中臭氧的可嗅知浓度为0.020.04mg/m3,动物试验表明,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0.3mg/m3;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作用,可使橡胶和塑料制品变脆变硬,加速老化,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使织物漂白、褪色等。相关标准CJ/T 3028.1-1994臭氧发生器CJ/T 3028.2-1994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GB/T 18202-2000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
26、60; 早在1949年开始用于消毒,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并投入生产,7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 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分子式C2H4O3 ,结构式CH3-CO-O-OH ,分子量76.0518; 无色透明液体,呈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比重1.226,沸点110 ; 不稳定,可自然分解,稀释(加水分解)、遇热(热分解、爆炸性分解)、
27、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分解、催化分解)、碱性物质和有机物可加速分解。杀菌机理 氧化作用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进行氧化使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破坏细胞的内外物质交换,致微生物死亡; 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过氧乙酸分子进入细菌体内,直接作用于酶系统,干扰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28、0; 酸性作用过氧乙酸的强酸性可改变细胞内pH值,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作用配合和增加氧化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致细菌死亡。消毒特性 高效广谱、杀菌快速; 用途广泛(可用于浸泡、刷洗、擦拭、喷雾和熏蒸等形式的消毒和灭菌,适宜对各种不怕腐蚀的物品的消毒处理); 符合环保要求(不残留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 在低温下仍具
29、有强大的杀菌效力。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过氧乙酸杀灭细菌繁殖体,需0.01%0.5%溶液作用0.510min。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从大多数实验结果来看,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的过氧乙酸浓度,也能杀灭真菌; 1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min可杀灭白色念珠菌,若用5000mg/L 浓度,在5min内可杀灭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新生隐球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致病性真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
30、作用 过氧乙酸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比对细菌繁殖体差些,但试验证明,也有高效的杀芽孢作用; 试验表明,蜡状杆菌、脂肪嗜热杆菌、枯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五种芽孢中,蜡状杆菌芽孢是抵抗过氧乙酸最强的一种,但此种芽孢暴露于3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中,3分钟可被杀灭。对病毒的杀灭作用试验证明,2000mg/L过氧乙酸溶液45分钟可杀灭骨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3、4、7型)、B病毒、科萨奇病毒B-3、艾柯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市售过氧乙酸的类型
31、60; 二元包装; 一元包装; “固体过氧乙酸”、“碱性过氧乙酸”(由四乙酰乙二胺与过碳酸钠二元包装组成)。过氧乙酸通常的使用方法 浸泡(凡能耐腐蚀,可浸泡的小件物品或管道或人手均可采用此法消毒,一般使用浓度0.1%0.5%); 喷淋:使用浓度0.1%
32、0.2%,接触时间1min以上; 喷雾(空气消毒通常采用2%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按8mL/m3气溶胶喷雾,作用60min); 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间7mL计算,过氧乙酸原液置于玻璃或搪瓷容器内挥发)。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浓度和作用时间: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随浓度的增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浓度减半,消毒时间需增至原来的25倍;
33、160; 温度:一般说来,温度越高过氧乙酸的杀菌力越强,在1030 间,湿度每升高10 ,杀菌作用增加1.2 5倍。但温度降至零下20 时,仍有明显杀菌作用; 湿度:喷雾或熏蒸消毒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湿度在20%以下时,杀菌作用很弱; 有机物:有机物会降低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杀灭有20%血清保护的细菌繁殖体所需过氧乙酸浓度需增加4 15倍,而细菌芽孢需增加23倍 。浓度检测原理 在酸性条件
34、下,样品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样品中全部过氧化物(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减去过氧化氢的量,得到过氧乙酸含量。浓度检测试剂与材料 硫酸溶液:1+9; 碘化钾溶液:100 g/L; 硫酸锰溶液:100 g/L;
35、160; 钼酸铵溶液:30 g/L;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1 mol/L; 淀粉指示液:10 g/L分析步骤 1、称取约3g实验室样品(或称取
36、相当于含过氧乙酸0.5 g的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 g,于已盛有40 mL水并冷却至10 以下的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得试验溶液,置于10以下备用。在碘量瓶中加人40 mL冷却至10以下的水、5 mL硫酸溶液和3滴钼酸铵溶液,再加人10.0 mL试验溶液,10 mL碘化钾溶液,水封瓶塞,轻轻摇匀,在暗处放置(5-10)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呈淡黄色)加人I 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保持30 s不变为终点。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在锥形瓶中加人40 mL冷却至10 以下的水、10 mL硫酸溶液和3滴硫酸锰溶液,
37、再加人10.0 mL试验溶液,摇匀,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记录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X,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X =(V1C1-V2C2)M ×100 &
38、#160;m/10 式中: V1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 C1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
39、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ol/L; V2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 C2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ol/L; m为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M为过氧乙酸(1/2CH3C00OH)的毫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mmol (M=0.03803)。使用安全
40、160; 2%过氧乙酸水溶液属低毒消毒剂;用0.2%过氧乙酸水溶液喂养小白鼠,过氧乙酸总量达500mg/kg时,无死亡发生; 0.2%溶液对皮肤无刺激,但长期接触会使皮肤粗糙,用于皮肤消毒,浓度不得超过0.2% ; 对碳钢、铜、铝等金属有腐蚀性,可使织物漂白或褪色; 慎用于地面消毒(对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显损坏作用
41、); 高浓度药液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溅到眼内和皮肤上,如不慎溅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确保使用浓度(不稳定,随用随配,防止过期使用)。相关标准GB 19104-2003 过氧乙酸溶液GB/T 19105-2003 过氧乙酸包装要求GB/T 19108-2003 过氧乙酸溶液 过氧乙酸含量的测定 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 )
42、; 1811年,汉弗莱·戴维先生用硫酸将氯酸钾酸化制造了二氧化氯,并把这种黄绿色的气体称为优氯; 1843年米隆用盐酸将氯酸钾酸化获得了氯气和二氧化氯混合气体; 1944年美国Niagara Falls水厂为控制水中由于藻类繁殖新产生的气味,率先采用二氧化氯获得成功,之后,迅速推广到全世界。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黄色的气体,具有类似氯气令人不愉快的刺
43、激性气味; 氯的分子量67.47,是自然界中几乎完全以单体游离基形式存在的少数化合物之一;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二氧化氯气体溶于水形成黄绿色溶液,作为溶解的气体保留在溶液中,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并严格密封非常稳定。 二氧化氯具有易挥发、易爆炸的特点,不宜贮存,宜现场制取或制成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
44、160; 二氧化氯中的氯是以正四价态存在,其活性为氯的2. 63倍; 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是不饱和态,但在水中却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这有利于二氧化氯在水中迅速扩散;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杀菌机理 二氧化氯在水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在,易透过细胞膜,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达1.5V,其ClO2分子结构外层存在一个未成对电子
45、一活泼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通过强氧化性杀灭微生物; 通过渗入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细胞内,与细菌及其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进而控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硫基的酶,终止微生物的代谢从而灭活微生物。消毒特性 高效(可杀灭包括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
46、及各种病毒); 快速(对一般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只需数秒钟即可杀灭,一分钟可杀灭细菌芽孢); 在水中不形成三卤甲烷,还能起到沉淀铁锰离子的作用; 对水中的酚类物质、地表水中的藻类物质破坏作用强,能消除水中的异味。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实验室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5 mg/L浓度
47、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10 min可完全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350 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1 min可完全杀灭污染在布片表面上的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100250 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1 min可完全杀灭水溶液中的白色念珠菌和毛癣菌; 350 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1 min可完全杀灭水溶液中的黑曲霉等霉菌。对细菌芽孢的杀
48、灭作用 实验室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250 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5 min可完全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在清洁的水中加入2 mg/L浓度的二氧化氯即可灭活水中的Polio病毒、柯萨奇病毒和F2噬菌体,250 mg/L浓度作用5min可灭活HBsAg。应用二氧化氯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和纤维漂白、饮用水消毒、食品加工、肉类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灭菌与保鲜、工业冷却水和废水处理、日化行业消毒灭菌、临床医疗中的消毒灭菌、卫生防疫消毒、油
49、脂脱色及面粉和大米加工中的漂白和杀菌、水产养殖中的水体消毒和防病治病以及水厂杀藻和控制生物污染和管道淤塞等。 1985年,美国同意将二氧化氯作为食品加工设备消毒液; 1987年,广东省卫生监督部门批准二氧化氯可以用于食品消毒、保鲜、及食品设备、用具消毒等; 1987年,美国批准二氧化氯作为食品厂的环境消毒;
50、160; 1988年,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将稳定性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作为面粉漂白剂用; 1988年,澳大利亚卫生部批准将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漂白剂用; 1990年,上海卫生管理部门批准二氧化氯可以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水产养殖; 199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批准,二氧化
51、氯可用于鱼类加工过程,控制杂菌、大肠杆菌等污染; 1996年,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中将稳定性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中作为防腐剂,使用范围为果蔬保鲜、鱼类加工; 食品添加剂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化工行业标准(HG 3669-2000) 2000年6月批准颁布,2001的3月1日开始实施。二氧化氯通常的使用方法 浸泡(凡能耐
52、腐蚀,可浸泡的小件物品、瓜果蔬菜、管道、衣物、人手均可采用此法消毒,使用浓度10200 mg/L ); 喷淋:使用浓度250500 mg/L ,接触时间30S以上; 擦拭:不能浸泡的大件物品或物体表面,一般使用浓度250 mg/L ; 熏蒸:空间消毒,使用活化后的原液。应用举例桶装水生产企业五加仑桶的消毒生活饮用水消毒食品加工企业管道、设备、容器的消毒浓度检测原理用丙二酸与其中的次
53、氯酸根反应,消除其对二氧化氯含量测定的影响。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释放出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氧化碘化钾,使其释放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反应析出的碘。 试剂与材料 碘化钾 硫酸溶液:1十1 丙二酸溶液:100 g/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约为0.1 mol/L 淀粉指示液:5 g/L,使用期为
54、两周 分析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2 g),置于已预先加有50 mL水的250 mL碘量瓶中,加人3 mL丙二酸溶液,混匀,反应3 min。加入2g碘化钾、3 mL硫酸溶液,混匀,于暗处放置10 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人1 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同时作空白试验。 以质量
55、百分数表示的二氧化氯(以CIO2计)含量(X)按下式计算:XC (V1V0)× 0.01349 ×100 W
56、式中: V1 -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使用安全 质量浓度为548mg/L的二氧化氯,对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10000mg/kg,属于实际无毒类物质 ; 200
57、1年,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ClO2最大允许剩余浓度为0.8mg/L, ClO2-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L,ClO3-浓度不作要求; 2001年,中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水中ClO2- 含量不得高于0.2mg/L ; 重庆市技术监督局于1997年发布了一个重庆市地方标准二氧化氯消毒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DB50/2-1997)。标准规定出厂水中二氧化氯残留量大于0.05 mg/L,管网末稍水二氧化氯残留量大于0.02 mg/L
58、; 2005年,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规定,用ClO2进行消毒时,水中ClO2-含量不得高于0.7 mg/L ; 二氧化氯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200mg/L溶液对不锈钢无腐蚀,对铜、铝中度腐蚀,对碳钢重度腐蚀。二氧化氯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空气中较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刺激呼吸道,应采取必要的通风设施和防护手段; 空气中
59、ClO2允许排放限值0.3 mg/m3。相关标准 HG 3669-2000 食品添加剂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 HG/T 2777-1996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 含氯消毒剂 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一类化学消毒剂;
60、 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 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与其有效氯含量呈正比,使用浓度均按有效氯含量计算; 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氯铵T、漂白粉、氯化磷酸三钠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 ) 别名漂白水,分子式NaC10,分子量74.44,无机
61、含氯消毒剂,在消毒方面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工业次氯酸钠水溶液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有氯气味,含有效氯1013%; 次氯酸钠水溶液不稳定,遇光和热都会加速分解,避光密封保存有利于其稳定性; 次氯酸钠在水中迅速生成次氯酸HOCl,是主要杀菌成分。杀菌机理: 次氯酸钠的杀菌
62、机理主要基于次氯酸,次氯酸钠水解出次氯酸,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分子量很小,易扩散到带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使菌体蛋白质被氧化,而至细菌死亡; 此外,氯及次氯酸分解产生的新生氧也能氧化菌体蛋白质; 氯还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向外渗漏,导致细菌死亡。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63、常温下,用50 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3 min,可以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9.9 %以上,10 min可完全杀灭。对真菌和结核杆菌的杀灭作用 次氯酸钠对真菌的杀灭效果受pH影响明显,在pH小于7的条件下,2.5 g/L有效氯作用5 min可完全杀灭白色念珠菌,pH大于8时,需要5 g/L有效氯作用5 min; 在清洁条件下,125 mg/L有效氯次氯酸钠作用10 min可杀灭抗酸杆菌,在含有机物条件下, 1 g/L有效氯次氯酸钠水溶
64、液作用10 min可杀灭悬液内杆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采用载体法,500 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15 min,可以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 %以上,1000 mg/L作用15 min,杀灭率可达100 %。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100 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10 min,可以灭活HIV、Polio病毒和HAV;500 mg/L作用5 min可灭活纯化HBsAg。优点
65、 可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缺点 易受有机物和酸碱度的影响; 对物品有漂白、腐蚀作用; 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应用 水的消毒:饮用水、生产用水、游泳池水、污水;
66、 工器具、设备:100300 mg/L ; 手消毒:50100 mg/L ; 脚池消毒: 250300 mg/L 。浓度检测有效氯: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即用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反应完成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氯气的氧化能力。因此,有效氯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
67、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试剂与材料 碘化钾溶液:100 g/L 硫酸溶液:3十100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1 mol/L 淀粉指示液:10 g/L稀释量
68、取约20 mL样品,置于内装约20 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 g)的100 ml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 g),然后全部移人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 测定量取稀释后的样品10.00 mL,置于内装50 ml水的250 mL碘量瓶中,加人10 ml碘化钾溶液和10 mL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 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2 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69、 X(%)=(V/1000)CM ×100 =5VCMm × 10/500 m 式中:V: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氯的摩尔质
70、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35.453),使用安全 次氯酸钠不稳定,应避光、密封保存,消毒液应现用现配; 次氯酸钠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注意避免对金属器械的影响; 次氯酸钠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不应用作有色织物的消毒 ; 消毒时若有大量有机物
71、时,应提高使用浓度并延长作用时间 。 次氯酸钠有一定的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刺激性作用。其释放的氯可引起躁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空气中氯气达到3.5 mg/L时,可嗅到氯味;4 mg/L时,停留1h可引起中毒。作业环境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7 mg/L。相关标准 GB 19106-2003 次氯酸钠溶液 GB 19107-2003 次氯酸钠溶液包装要求
72、 醇类消毒剂 研究和使用较早的一类消毒剂,杀菌作用随着醇类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强; 属于中等水平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消毒; 作用较快、无色、无腐蚀性、基本无毒、廉价易得 ; 常用醇类消毒剂:乙醇、异
73、丙醇。 乙醇(Ethanol,Alcohol ) 又称酒精,分子式C2H5OH ,分子量46.07,是研究和使用较早的一种消毒剂; 无色透明液体,有辛辣气味,易挥发,易燃烧,液体比重为0.8129,沸点78.5 ,闪点9 11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杀菌机理: 使蛋白质变性乙醇作用于细胞首先起到脱水作用,乙醇分子进入到蛋白
74、质分子的肽链环节,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 破坏细菌细胞壁乙醇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渗透到菌体内使细胞破坏溶解; 破坏微生物酶(尤其是脱氢酶和氧化酶)系统,阻碍细菌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消毒特性 乙醇对组织与无生命的物品有良好的消毒作用,特别适合皮肤消毒。主要用于杀灭细菌繁殖体;
75、60; 作用较快,性质稳定,无腐蚀性,基本无毒; 不能杀死细菌芽孢,受蛋白质影响较大,作用浓度较高。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 75%的乙醇,5min内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 6099%乙醇5min内可杀灭湿布片上的大肠杆菌,但当该菌被干燥以后,获得同样结果,则仅需50 60%乙醇。对真菌孢子的作
76、用 75%的乙醇12分钟可抑制自然感染头发上的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生长,若这种抑制达到100%时,则需接触1小时; 7096%乙醇都具有杀死真菌孢子的效力。对细菌芽孢的作用 乙醇对细菌芽孢几乎没有作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偶尔可检出细菌芽孢。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浓度:常规消毒使用的乙醇为75%(V/V),浓度过高
77、或过低均会使杀菌作用降低; 有机物:乙醇遇蛋白质可使之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层而影响杀菌作用; 温度:温度升高,杀菌能力随之加强,但不明显。应用 皮肤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安全 一般使用浓度勿超过80%;
78、160; 物品表面消毒前,应尽量清除表面沾附的有机物; 浸泡处理时,勿使物体带有过多的水分,以免稀释药液降低消毒效果; 保存时,应放于带盖容器中,防止有效成份挥发而影响效果。 用于消毒情况下,对人无毒,但个别人员对乙醇敏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红斑;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800 mg/L(1
79、500 mg/m3); 对一般物品无特殊损害作用,但可溶解醇溶性涂料。配制市售乙醇,若按体积计算浓度为95 %,按重量计算,浓度为92.3 %,现配制75 %(V/V)乙醇,方法如下:95%乙醇75 mL,加蒸馏水至总体积为95 mL即可。相关标准 GB/T 394.1-1994工业酒精 GB 10343-2002食用酒精 醛类消毒剂 &
80、#160; 醛类化合物中,最早作为消毒剂的是甲醛,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均可用于灭菌; 腐蚀性小,可用于金属器械 ; 主要缺点是刺激性和毒性; &
81、#160; 甲醛、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含碘、含溴消毒剂 碘伏:碘与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醇等)及增溶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是一种优秀的皮肤消毒剂,在医院消毒中应用广泛; 二溴海因、溴氯海因:溶于水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杀菌力强,在水产养殖、工业水处理、泳池消毒等领域应用广泛。酚类消毒剂 应用较早,种类较多,但真正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却有
82、限,国内较常用的仅有煤酚皂(来苏儿)、氯二甲酚; 性质稳定,生产简易; 有特殊气味,杀菌能力有限,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 ,长期浸泡可使纺织品染色,并损坏橡胶物品; 随着新型消毒剂的不断出现,加之酚类消毒剂本身固有的缺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应用已越来越少。双胍类消毒剂
83、 性能稳定、无刺激性、腐蚀性低、使用方便,主要用于皮肤粘膜消毒; 难溶于水,一般制成醋酸盐、盐酸盐或葡萄糖酸盐使用; 属低效消毒剂,杀菌能力有限,对结核杆菌、真菌、细菌芽孢仅有抑菌作用,不能灭活乙肝病毒; 主要应用的是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聚六亚甲
84、基胍等。季铵盐类消毒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通式为R1R2R3R4NX; 季铵盐在低浓度下即有抑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可杀灭大多数种类的细菌繁殖体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属低效消毒剂; 性质稳定,易于贮存,腐蚀性小,刺激性小 ;
85、0; 使用较多的是洁尔灭(苯扎氯铵、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和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其他消毒剂 4-异噻唑啉-3-酮; 环氧乙烷; 氯羟二苯醚(三氯生,玉洁新) ;
86、 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 化学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 正确掌握化学消毒剂使用浓度及计算方法,加强配制的准确性(C浓:V浓C稀:V稀); 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期限不得过期使用(多数化学消毒剂经稀释后其稳定性急剧下降,应现配现用);
87、 防止消毒剂污染(中低效消毒剂使用过程消毒液可能检出微生物); 评估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消杀效果。消毒剂的效果评估微生物杀灭效果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GB 15981-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消毒剂的效果评估 细菌繁殖体中化脓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
88、ccus aureus)ATCC 6538 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 空气中细菌: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8032 细菌芽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 9372 菌株选择 致病性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
89、a albicans)ATCC 10231和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ATCC 16404 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型疫苗株(Poliovirus-) 根据消毒剂特定的用途或试验特殊需要,还可增选其他菌、毒株 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会受到被消毒表面的类型、与被消毒的接触时间以及相关设施中的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消毒剂的生产供应商一般采用标准方法规定的微生物做效力评价测试,而这些实验菌株可能与用户实际环境中的微生物有较大差别。因此,消毒剂使用
90、企业可用从自己环境中分离的微生物来测定消毒剂对这些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试验原理 将定量的指示菌悬液加入消毒剂溶液中,作用一定时间。经中和剂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影响后,定量接种于平皿上,倾注培养基,经培养后计算其菌落数。与未经消毒剂作用的对照菌液平皿计数相比较,计算出杀菌率。试验材料 1、消毒剂 2、指示菌
91、60;3、培养基 4、中和剂 5、稀释液 6、电动混合器 7、恒温水浴箱 8、秒表 9、分度吸管及试管等试验准备菌悬液的制备:取菌种第三代第十四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h24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模版(3篇)
- 2025年个人居间协议(4篇)
- 2025年中外货物买卖合同标准样本(2篇)
- 化妆品储存运输服务合同
- 农产品城乡配送合同范本
- 医疗设备紧急运输合同
- 咨询公司装修居间协议范本
- 服装物流配送标准合同样本
- 医院窗帘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莱州花纹艺术漆施工方案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复习题及答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读书笔记
- 《血管性血友病》课件
- 2025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日语助词「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课件
- 202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烟叶复烤能源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