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腱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 摘要 目的:临床观察动静力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手术效果。方法:膝后“l”形切口,长约12 cm。沿半腱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间隙进入,游离腓肠肌内侧头肌腱,于起点处切断。找出半腱肌腱游离至腱腹交界处切断,近断端与半膜肌缝合,远端游离至胫骨内髁处。由胫骨内髁向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做骨隧道。股骨内髁上方另做长约3 cm纵行切口,向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处做骨隧道。先将半腱肌腱经胫骨隧道引至膝关节后侧,再与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同时经股骨内髁隧道穿出,屈膝30°位,向前牵拉胫骨近端,拉紧肌腱后固
2、定于股骨内髁。术后屈膝30°石膏托固定6周。结果:本组22例获0.55.0年随访,平均1.7年。19例关节活动良好,无伸膝受限者,股四头肌肌力正常,无明显肌萎缩。3例后抽屉试验度阳性,但行走无关节不稳,患者满意。结论:半腱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后,关节稳定,功能良好。 关键词 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重建;后交叉韧带 中图分类号 r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050-02 膝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属于高能量损伤。pcl损伤后,髌骨和髌腱担负起抵抗胫骨后移
3、的任务,而胫骨后移将导致股四头肌装置力矩变短,使其生物力学优势丧失。同时,skyker等研究关节接触点压力发现,韧带损伤后膝内侧各髌骨关节面压力均明显增大,最终导致关节退行性变1。19962006年我们采用半腱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动静力重建相结合,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22例,效果较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均为男性,年龄2850岁,左膝15例,右膝7例。手术时间为伤后760 d。致伤原因:交通意外损伤20例(其中16例为骑摩托车致伤),其他意外2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半月板损伤1例。 1.2方法 患侧卧位,健肢屈曲置于前方,患肢伸直内旋,使窝向上便于显露。膝后“l”形
4、切口, 长约12 cm。沿半腱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间隙进入,切开后关节囊,清理残存的韧带,游离腓肠肌内侧头肌腱,于起点处切断。找出半腱肌腱游离至腱腹交界处切断,近断端与半膜肌缝合,远端游离至胫骨内髁处。由胫骨内髁向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做骨隧道。股骨内髁上方另做长约3 cm纵行切口,向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处做骨隧道。先将半腱肌腱经胫骨隧道引致膝关节后侧,再将其与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同时经股骨内髁隧道穿出,屈膝30°位,向前牵拉胫骨近端,拉紧肌腱后固定于股骨内髁。术后屈膝30°石膏固定6周, 此期间进行髌骨推移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开始关节屈伸练习;2个月后开始负重。 2结果
5、 本组22例获0.55.0年随访,平均1.7年。随访指标包括lachman 试验、抽屉试验等物理检查, lysholm 评分以及患者主观评价。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不稳定症状。19例关节活动良好,无伸膝受限者,股四头肌肌力正常,无明显肌萎缩。3例抽屉试验度阳性,但行走无关节不稳,患者满意。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平均积分由术前的54分提高到术后89分。 3讨论 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它的断裂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直向不稳2,从而继发半月板、关节软骨等关节内其他结构的损伤,晚期可引起关节退变,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临床上后交叉韧带损伤并不少见,由于膝关节内特殊的生物
6、环境和交叉韧带的血供限制,腱部断裂的交叉韧带无自然愈合的能力,即使是通过手术修补使其两端对合,也不能形成持久有效的愈合;尤其是对于对陈旧性损伤多不主张修复而主张替代重建3。常见的重建方法有两种,即静力性重建和动力性重建。绳肌腱是目前常用的静力性重建材料。其优点在于符合正常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供区并发症少;缺点为随时间延长,重建的韧带自身退变松弛而逐渐被拉长甚至断裂, 致使重建韧带的功能随时间延长而减退,从而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4。动力性重建常采用髌韧带和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内侧头替代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处, 其排列方向接近后交叉韧带, 在腓肠肌主动收缩时, 靠腓肠肌的动力
7、把胫骨向前推, 阻止胫骨后移来替代后交叉韧带的功能。当步行及上下楼梯腓肠肌有力收缩时, 即能有效阻止胫骨后移, 保持膝关节正常位置,防止胫骨后移给股骨内髁带来的不正常磨损。由于腓肠肌内侧头移位后血运没有受到影响, 避免了其他材料静力修复后的松弛, 远期疗效较好是其优点5。但在膝关节静息状态时上述作用较弱, 故临床检查时后抽屉试验常为阳性6。当肌肉松弛时,关节即出现不稳,与正常的生理情况不同,造成患者不适应,易受伤,也易使关节发生退变4。而采用动力、静力联合重建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7。本组病例采用半腱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动静力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避免上述不
8、足之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此外,本组22例均行膝后“l”形切口,沿半腱肌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间隙进入,该处解剖结构简单,距重要的血管神经较远,由于肌肉保护,不易损伤血管和神经。切断腓肠肌内侧头肌腱起点后,向外牵拉更省力,关节囊显露更充分。 与传统的后正中入路相比,手术操作省时,安全,损伤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切取半腱肌腱时, 游离半腱肌肌腱至腱腹交界处,先将半腱肌肌腱肌腹与半膜肌缝合,然后于缝合点远处切断该肌腱。这样保证肌肉长度与张力同正常状态相等,使绳肌肌力不受影响。腓肠肌内侧头止点移位后其受力方向变化不大,对肌力和功能无明显影响。 关于手术体位文献报道较多,包括健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等
9、,各有优点。与此不同,本组采用患侧卧位,健肢屈曲于前方;患肢伸直并内旋,置于后方,可充分暴露窝区域,操作较为方便,视野清晰。缺点在于如需同时前方显露,探查前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时有所不便。 参考文献 1lovey dc,张波.后交叉韧带损伤j.创伤骨科学报,1995,3:171-172. 2王亦璁.膝关节韧带损伤及不稳定j.中华骨科杂志,1986,6:156159. 3陈旭宏,鲍丰.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8): 565-566. 4姚光伟.动、静力联合重建治疗陈旧性后交叉韧带断裂(附13 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406-1408. 5曹斌,翟振芳.腓肠肌内侧头动力重建后交叉韧带6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5):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贷款买货车协议书
- 农产品帮扶采购协议书
- smt合作开厂协议书
- 茶叶企业订购协议书
- 采矿劳务施工协议书
- 餐厅设施移交协议书
- 道路开挖押金协议书
- 被迫堕胎补偿协议书
- Brand KPIs for second-hand apparel online shops Kleinanzeigen (eBay-Kleinanzeigen) in Germany-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集镇房屋置换协议书
-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适应性研究
- 第5.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同步练习 (原卷版)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8课件
- 地摊市集活动策划方案
- 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课件
- 白酒行业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智慧仓储配送机器人案例
- 中医护理-生活起居的护理内容
- 《商标权授权与侵权》课件
- 预应力锚索基本试验方案
- 舞蹈艺术与舞蹈编导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