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分析_第1页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分析_第2页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分析_第3页
二5《安全应急与避险》教案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及应急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树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2、让学生了解地震、火灾、交通、游泳、用电、运动等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性。3、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二、班会主题普及应急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三、班会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防灾减灾日相关情况;掌握部分自救自护的应急知识;四、班会时间、地点2015 年 5 月 12 日各班教室五、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有人说,当生命的阳光照向你时,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你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可是,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 让有限

2、的生命活得更精彩。 那么珍爱生命的前提就是保证安全。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普及应急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一、国家防灾减灾日1、基本情况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0 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 68712 人遇难、 17912 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 年 6 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 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 增强全民忧患意识, 提高防灾减灾能

3、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 ,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 年起,每年5 月 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09 年 3 月 2 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

4、5 月 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2015 年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二、应急事件处理(一)地震来临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 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3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

5、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 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

6、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二)火灾来临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 不要贪恋财物。 受到火势威胁时, 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 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穿过浓烟逃生时, 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 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 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

7、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三)交通安全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游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四)

8、防溺水没有家长带领, 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 不能去不知水情、 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 不能马上下水;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一、自己溺水时救护: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二、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

9、方法中学生发现有人溺水, 不能冒然下水营救, 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施救。三、岸上急救溺水者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2、将溺水同学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五)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遵照老师的要求, 不剧烈碰撞,不违规运动。严防器械伤人。(六)要注意用电安全不乱动教室内的电源插座, 不要用湿布擦电器开关。 信息技术课上

10、要按规定程序操作电脑。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七)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通常是指用餐者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者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肠胃不舒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往往出现同一症状。1、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 应及时用筷子进入喉咙催吐,不要自行乱服药物。2、当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3、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4、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5、消费者在餐饮单位就餐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卫生监督机构,以免延误调查时机, 给确定事件性质和原因带来困难,影

11、响消费者依法向肇事单位获取索赔。(八)遇到暴雨日降水量超过 50 毫米为暴雨 , 超过 100 毫米为大暴雨 , 超过 250 毫米为特大暴雨。暴雨容易造成积水、洪涝, 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1、发布红色暴雨信息时 , 幼儿园、中小学停课。2、关闭门窗防雨水 , 室内进水时 , 应断开电源和燃气设施。3、疏散低洼地区的人员和物资。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 , 避开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等低洼处。5、连日暴雨 , 行人应避免停留在洼地或山体附近。在山体发现水流急促、 浑浊及夹杂泥沙时 , 因迅速离开溪涧或河道。6、150 毫米深的水能浸到轿车的底盘 , 造成汽车熄火或失去控制。 300 毫米深的水能浮起大多数车辆。 600 毫米深的急流能冲走汽车 , 甚至大型的公交车 !(九)防雷电四原则:室内比室外安全;低处比高处安全;蹲下比站立安全;雷电来临,不要让自己太突出而成为“引雷针”、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 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 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 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