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理科 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_第1页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理科 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_第2页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理科 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_第3页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理科 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_第4页
2016版新课标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理科 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第一节 集集 合合考纲解读考纲解读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 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精讲一、集合的有关概念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定义 2.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常用表

2、示法: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 图示法(韦恩图)和区间法. 4.常用数集的表示: 实数集 有理数集 整数集 自然数集 或 正整数集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括属于(记作 )和不属于(记作 )两种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真子集关系.RQZNaAaA三、集合的基本运算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交集并集并集补集补集IAABx xAxB且ABx xAxB或IAx xIxA且IAAIABBA四、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四、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1.集合中的逻辑关系交集的运算性质

3、 并集的运算性质 补集的运算性质补充性质: 结合律与分配律 结合律: 分配律:反演律(德摩根定律) 即 “交的补补的并” , “并的补补的交”2. 由 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的子集个数 的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ABBA ABAABB AIAAAAA ,,ABBA ABAABBAIIAAAAA ,IIIIIIAAIIAAAAI ,痧痧痧IIIABAABBABBAAB 痧ABCABCABCABC,ABCABACABCABAC,IIIIIIABABABAB;痧痧痧nAA2n21n21n22nn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例例1.11.1】设 ,集合

4、, 则 ( ). A. B. C. D. 【解析解析】由题意知, ,又 ,故 得 . 则集合 ,可得 , , .故选C. 题型题型1 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基本概念, a b R1,0,bab ababa112201,ab a0a 0,ab1ba 1,0,0, 1,ab1a 1b 2ba【例例1.2】(2012新课标理1)已知集合A=1,2,3,4,5, 则集合B=(x,y)|xA, yA,x-yA,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因为B=(x,y)|xA, yA,x-yA, A=1,2,3,4,5利用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求解,注意元素的特性.所以x=

5、2,y=1;x=3,y=1,2;x=4,y=1,2,3;x =5,y=1,2,3,4.即B=(2,1),(3,1),(3,2),(4,1),(4,2),(4,3),(5,1),(5,2),(5,3),(5,4),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10. 故选D.【分析分析】【解析解析】【例例1.2变式变式1】(2013山东理2)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 B=x-y |xA, y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5 D. 9x=2,y=0,1,2时, x-y =2,1,0.逐个列举可得,x=0,y=0,1,2时, x-y =0,-1,-2; x=1,y=0,1,2时, x-y =1,

6、0,-1;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集合B中元素为:-2, -1,0, 1,2,共5个故选C.【解析解析】题型题型2 集合间的基本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一一、集合关系中的判断问题、集合关系中的判断问题解法解法一:一:集合B中元素x=4n-3=4(n-1)+1, nZ ,故集合A=B,而集合C中元素x=42n+1,nZ ,故选C.【解析解析】解法二:解法二:列举A=,-7,-3,1,5,9, ; B = ,-7,-3,1,5,9, ; C = ,-7,1,9, .故选C. 解法二易于入手,也是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评注】【评注】解法一是数学中“求同比异”的思想,值得学习;故选B.【解析解析】【

7、例例1.4】设 . 若 ,试判断集合 与 的关系; 若 ,求实数 组成的集合 .【解析解析】由 ,得 或 ,所以 若 ,由 ,得 ,即 ,所以 , 所以 . 因为 ,又 . 当 时,则方程 无解,则 ; 当 时,则 ,由 ,得 ,所以 或 ,即 或 ,故集合 . 2|8150 ,|10 .Ax xxBx ax 15a ABBAaC28150 xx3x 5x 3,5 .A 15a 10ax 1105x 5x 5B BA3,5A BAB 10ax 0a B 0a 10ax 1xa13a15a13a 15a 1 10, ,3 5C【评注评注】(1)研究集合的子集问题时应时刻想到 空集 ,因为空集是任

8、何 集合的子集. (2)含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的确定. 当 时,方程有唯一实数解 ; 当 时,方程有无数多个解,任意实数都是它的解; 当 且 时,方程无解.axb0a bxa0ab0a 0b 【解析解析】【评注】【评注】(2012大纲全国理2)已知集合A=1,3, , B=1,m,AB=A,则m=( ).A. 0或 B. 0或3 C. 1或 D. 1或3m33【例例1.5】所以m=0或3.故选B.【解析解析】二、已知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二、已知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例1.5变式变式1】【解析【解析】 故选C.【例例1.5变式变式2】 32101 2345 6a【解析解析

9、】端点值的判断通常是初学者的难题,我们可用假设法帮助判断,即假设参数取端点后,与已知吻合,假设成立;若与已知不吻合,则假设不成立.【评注】【评注】三、集合关系中的子集个数问题三、集合关系中的子集个数问题【例例1.6】已知集合 ,则集 合A的子集的个数是 .23100Ax xxx Z,【分析分析】本题应首先确定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再求其子集的个数.【解析解析】【解析解析】故选D.【解析解析】集合M为集合1,2与集合3,4,5,6,7,8,9,10 任一非空子集的并集,【评注】【评注】求有限集的子集个数问题,有以下结论:结论1: 题型题型3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一、集合元素属性的理解一、集合元素属

10、性的理解【例例1.8】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分析分析】 在进行集合运算之前,首先要识别集合,即认清集合中元素的特 征,判断 、 是数集还是点集,是数集要化简集合,是点集要 解方程组,在本题中集合 是函数的值域(数集);集合 是函 数的定义域(数集).【解析解析】 , ,所以 . 故选C. 21,My yxxR29Nx yxMN |13xx|13xx |13xx|14xxMNMN2|1,|1My yxxy yR2|9Nx yx2|90| 33xxxx|13MNxx二、数轴法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二、数轴法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例例1.10】设集合 , , , 则 的

11、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分析分析】 借助数轴表示集合 和集合 ,根据集合的关系,从而求解参 数的取值范围.【解析解析】 因为 ,集合 , 在 数轴上表示如图1-1所示,因为 ,所以 , 可得 . 故选A. 图 1-1 |23Sx x|8Tx axaST Ra31a 31a31aa或31aa 或ST|15 ,|8Sx xxTx axa 或STST R185aa 31a a518a 第二第二节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考纲解读考纲解读1. 理解命题的概念.2. 掌握“若 ,则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

12、相互关系.3.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一一. 命题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二二. 四种命题四种命题 1.四种命题的表述 只有“若 ,则 ”形式的命题才有以下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 ,则 ; 逆命题:若 ,则 ; 否命题:若非 ,则非 ; 逆否命题:若非 ,则非 .pqpqpqqppqqp2.四种命题的关系(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关键是看能否判断其真假. 如图1-7所示,根据互为逆命题的两个命题的等价性,可知四种命题中实质不同的命题只有原命题和逆

13、命题两类,另外两类只是它们的不同表示形式. 逆 否 互 互 等 价 互 逆 否 互原命题(若原命题(若 ,则,则 )pq逆命题(逆命题( 若若 ,则,则 )qp否命题(若否命题(若 ,则,则 )pq逆否命题(若逆否命题(若 ,则,则 )pq三三.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定义: 如果命题“若 ,则 ”为真(记作 ),则 是 的充分条件; 同时, 是 的必要条件. 题型题型4 四种命题及四种命题及真假真假关系关系【例例1.16】 已知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有命题:若 ,则 . (1)写出命题的否命题,判断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2)写出命题的逆否命题,判断真

14、假,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分析】 “已知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为大前提, 写否命题时,要保证大前提不变. 理清命题的结构,分清命题 的条件与结论,写出否命题,逆否命题,然后判断真假,并 证明. pqpqpqqp( )f x, , a bR0ab( )( )()()f af bfafb( )f x, , a bR 【解析解析】(1)否命题:已知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 若 ,则 ,该否命题为真命题, 证明如下: 因为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若 ,则 ,所以 , , 所以,故否命题为真命题. (2)逆否命题:已知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 若 ,则 , 该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证明如下: 对于原

15、命题,因为 在 上是增函数,且 ,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故原命题为真命题,所以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评注评注】 当命题有大前提时,写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时,应保持大前提不变.( )f x, , a bR0ab( )( )()()f af bfafb( )f x, 0abab ba f afb f bfa( )( )()()f af bfafb( )f x, , a bR( )( )()()f af bfafb0ab( )f x, 0ababba ,f afbf bfa( )( )()()f af bfafb 题型题型5 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

16、断与证明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例例1.17变式变式3】 已知 ,则 满足关于 的方程 的充要条件是( ). A. , B. , C. , D. ,【解析解析】 由于 ,令函数 ,此时 函数对应的图形开口向上, 当 时,函数 取得最小值 ,而 满足关于 的方程 , 那么 ,此时 ,那么对 于任意的 ,都有 . 故选C. 0a 0 xxaxbx R22001122axbxaxbxx R22001122axbxaxbxx R22001122axbxaxbxx R22001122axbxaxbx0a 22211222bbyaxbxa xaabxay22ba0 xxaxb0bxa22min00122by

17、axbxa xR2220011222byaxbxaxbxa 题型题型6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中的含参数问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中的含参数问题【例例1.18】 设 非空集合 , , ,求使 的充要条件.【分析分析】 可以借助数轴,利用集合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求解.【解析解析】 由 得 ,即 当时, ; 当时, ; 当 时, ,所以当 时, 即 ,反之亦真. 当 时, 即 ,反之亦真. 所以 ,即使 的充要条件是2Axxa x23,By yxxAx2,Cz zxxACB2xa 12323xa123 ,Byya20a24Cz az02a04Czz2a 20Czza22a 234,CBa122a2a 223,

18、CBaa23a132CBaCB13.2a第三节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考纲解读考纲解读 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3.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精讲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 和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 题,记作 ,读作“ 且 ”. (2)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和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 题,记作 ,读作“ 或 ”. (3)一般地,对一个命题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 读作“非 ”或

19、“ 的否定”. 口诀:(1)“ 且 ”,有假则假; (2)“ 或 ”,有真则真; (3)“ ”,真假相反.pqpqpqqqppqppppppqpqp2.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 中的任意一个 ,有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读作“对任意 属于 ,有 成立”. (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 ”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 中的一个 ,使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读作“存在 中的元素 ,使 成立”(特称命题也叫存在性命题).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全称命题 , 的否定 为 , . (2)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 的否定 : , .Mx( )p xxM ( )p xxM( )p xM0 x0()p x0 xM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