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经济学总复习_第1页
通信经济学总复习_第2页
通信经济学总复习_第3页
通信经济学总复习_第4页
通信经济学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一、什么是邮电通信1构成条件 要有发信人和收信人 传递的是信息 信息传递要符合一定的时限要求 信息传递过程由邮电通信部门直接或间接组织并促使其完成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区别与联系区别: 传递的对象物不同 邮政:实物载体,是有形的 电信:非实物载体,是无形的 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邮政:借助于运输工具,使对象物完成从发方到收方空间位置的转换 电信:传输手段是线路(有线和无线)信息传递过程:用户提交原始信息的处理、传输、复制和还原 生产节奏快慢有别 生产要素密集的程度不同 邮政:劳动密集型产业 电信: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各有优势 电信:速度快;即时交互性 邮政:安全保密;能使收件人更完整、真实

2、、全面地获取信息联系 相互替代 相互补充和促进二、三网融合指电话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相互渗透和交叉。 非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影响通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影响通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3对外关系4经济体制5人口城市化程度、人口集中程度和人口流动性6人均受教育程度7收入分配结构8其他因素(二)影响通信发展的供给因素人力资源、资金、科学技术四、 通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通信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1、生产方式决定经济资源地

3、位 农业社会:气候和土壤 工业社会:矿产资源 工业社会后期 :交通条件 信息社会:信息和通信 2、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与信息资源的无限性(2)通信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社会上所有的为商品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基本服务的那部分结构或成分,是国民经济中工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是运输通信系统、动力系统、给水、排水系统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 1通信是社会生产的一般条件 2通信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支撑系统(3)通信是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通信业应先搞起来,先行发展起来,发展速度应高于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速度 ,通信业的优先发展有利于带动其他行业更快速的发展。 (4)通信是信息产业

4、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是信息经济的主导性产业 物质型经济:社会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产品的主导成分是物质产品 信息型经济:社会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产品的主导成分是信息产品 信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五、通信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1、前向关联:指某一产业的产品被其他产业利用而形成的产业关联(该产业作为上游产业为下游产业提供生产资料或中间产品)2、后向关联:指某一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其他产业的产品所引起的产业关联(该产业作为下游产业为向它提供生产资料或中间产品的上游产业创造需求) 通信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信息服务、信息

5、咨询、广播电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内容产业等 通信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通信设备制造、电力供应、软件工程、系统集成等六、通信产业的产业关联通信业七、通信业的职能(军事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1)通信的军事职能和社会职能1通信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实现国家管理职能不可缺少的技术装备2通信是传播、普及推广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桥梁3通信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劳动力素质的必要条件(2)通信的经济职能通信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各种经济过程的效率:减少企业和个人活动的地域、空间限制;加快企业内部信息交换,为生产管理经营决策过程及时提供信息;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6、联系得更紧密,缩短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时间。通信的经济职能首先体现在其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财富,表明通信业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的财富指标为通信业增加值。通信业有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通信的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第三章一、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三次产业划分 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 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 :通信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 信息产业部门与非信息产业部门划分 :通信业属于信息产业二、通信生产经营的特征1、劳动对象的用户无偿提供与产品的非实物形态2、生产、交换与消费的统一3、服务贸易性4、生产的网络性5、外部经济性6、普遍服务性7、自然垄断性(一)劳动对象的用户无偿提供与产品的非实物形

7、态1、从劳动对象看(生产过程开始前) 工 业:原材料、辅助材料,实物形态,须垫付资金购买 通信业:信息,非实物形态,用户无偿提供2、从产品加工的生产过程看(生产过程进行中) 工 业:劳动对象本身发生改变;价值发生转移 通信业:用户提供的信息本身不得有任何改变;价值不发生转移。 为实现信息的空间位置变更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才最终构成通信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3、从生产的结果看(生产过程结束后) 工 业:新的实物产品 通信业:传递信息的有益效用,是服务(二)服务贸易性 易消失性;不可逆性;不可分割性 易消失性造成通信企业没有存货。 通信服务交易不可逆转性:不能退货。 不可分割性主要体现为通信服务

8、的完整性,要求端到端的服务。 (三)生产的网络性1、 产业化的通信活动是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必须依赖于一个点线相连的有效信息传输网络才能提供全社会成员间的信息沟通。2、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通信网络不断拓展、延伸,互相连接,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触角遍及全球,但网络性生产活动的基本特征未变。3、同其它网络产业相比,通信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网络的统一性和互联互通性,要求技术兼容、标准统一、组织运行的高度合作。通信网络是通信产业存在的基础 (四)外部经济性(外部性):指一种活动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该活动之外所产生的经济效果 负外部效果;正外部效果 通信业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 社会经济效益=直

9、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通信业的外部经济性主要表现为时间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其它行业和整个社会的积极的外部性。三、通信网络的外部性(P113)1. 网络外部性的内涵: 定义:在网络中,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用的变化 任何一个在网的用户,都会因为网络容量的扩充,其他用户的加入而获得更加方便的通信环境,因而提高了网络对于他自己的效用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 Law)给出了网络外部性的定量衡量方法: IEM2 (I为网络价值;E为系数;M为网络中的用户数) 2通信网络的外部性:指消费者消费通信产

10、品、享用通信服务所获得的效用会随着使用同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网络中使用同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越多,在网的每一个用户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效用就越大,就越能吸引潜在用户入网消费。四、网络外部对通信网络发展的影响(P148)1、通信网络应该优先发展; 2、网络外部性是否会带来悲惨式增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信源与信宿的作用同样重要,来话与去话同样给全网创造收入。五、普遍服务性1定义: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最基本的通信服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 电信普遍服务的含义: 无论住在任何地方都可得到电信服务(Availability) 任何人都可得

11、到负担得起的电信服务(Affordability) 信息资源的普遍接入(Accessibility)2保证通信普遍服务的意义:经济意义(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缩小数字鸿沟);政治意义(保证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六、自然垄断性1定义:当一种产品或一种服务的生产全部交给一家企业垄断经营时,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最低。2具有自然垄断性的部门和行业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为什么说电信业具有自然垄断性): 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P113)规模经济性的涵义及成因: 涵义: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经济现象

12、成因:庞大的固定资本投资;固定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绝对比重 电信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性会导致自然垄断性显著的范围经济特性(P113) 范围经济性的涵义:当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其总成本低于多家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之和。同时,企业追加的新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低于单独生产该新产品的成本 电信业具有很强的范围经济性,原因在于许多不同的通信业务可以共用通信的基础网络设施,形成共用成本。 范围经济性也会导致自然垄断性 投资会形成巨大的“沉淀成本” 网络设施的专用性会导致投资的沉淀性 投资规模的庞大和投资的沉淀性会抬高网络产业的进入门槛和退出壁垒,从而导致自然垄断性3通信业的自然垄断性不

13、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通信技术进步而有所减弱 技术进步大大消弱了电信业自然垄断的特性,长途、移动、信息服务首先打破了垄断,用户驻地网、宽带技术影响本地网成本,技术、业务融合带动市场、行业的融合三网融合。第四章一、通信市场的特点1相关性 通信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信息产业内部通信市场与上下游产业市场的相关性 举例:通信市场与通信设备制造市场的关联关系 通信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2竞争合作性 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通信产业价值链条上通信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3发展的不平衡性1) “数字鸿沟”的涵义 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是反映当代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和

14、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存在巨大差距现象的一种形象说法。2) 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国家间、地区间、产业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a) 二元经济:传统部门与现代部分发展不平衡 3) 市场经济中的“马太效应”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如何缩小信息贫富差距,改善数字鸿沟问题最基本措施:实施普遍服务二、通信市场结构的概念与类型1市场结构的概念 定义:作为市场构成主体的企业以及消费者相互间发生市场关系(交易、竞争、合作等)的特征和形式 市场主体间发生市场关系的类型 卖方之间的关系 买方之间的关系 买卖双方相互间的关系 市场内已有的买方和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方及卖方之间的关系 市场结构是一个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

15、概念2.按市场结构划分的四种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很低 产品同一性高 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壁垒 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很高 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 进入市场的壁垒非常高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既有显著的差别,又有较高的替代性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很低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企业进入或退出的壁垒很高三、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的含义 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一般用该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主要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或其产销量占整个产业的比重来表示 通常,市场

16、集中度越高,垄断程度就越高HHI特点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比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给予了更大的权重。举例:两个企业的市场份额为0.3;0.3H = (0.3)2 + (0.3)2 = 0.18如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则 H =( 0.6 )2 = 0.362产品差别化程度 产品差别化的含义 定义:在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 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的动机:让消费者感知其产品的独特性,从而产生偏好和忠诚;降低其他企业的产品对其产品的替代性 在原本竞争性的市场上,产品差别化程度的提高会促使市场结构趋于垄断3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 市场进入障碍A市场进入障碍的含义是指产业内已有的企业对准

17、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通常,市场进入障碍越大,垄断程度越高 市场退出障碍A退出及市场退出障碍的含义 退出是指: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的行为,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况 市场退出障碍是指:企业在退出市场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四、通信市场结构的决定和影响因素(p110)1促使通信市场结构趋向垄断的因素 通信业社会共用基础设施的性质 通信的国家主权性 通信业显著的规模经济性 通信业显著的范围经济性 通信业巨大的沉没成本 通信生产的全程全网性 政府对通信业的市场进入管制 通信网络的外部性五、通信业社会公用基础设施的性质 1. 普遍服务是

18、通信业社会公用基础设施性质的集中体现2. 通信业竞争经营的体制不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3. 通信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更有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4. 普遍服务是通信业长期采取垄断体制的重要原因Ø 通信业竞争经营的体制不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普遍服务要求实现电信网的全国覆盖,这需要巨额投入,且回报无保障普遍服务要求实行政策性低资费,这会造成企业某些业务的赤字经营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企业面临竞争压力,即使政府有一定的补偿,也难以保质保量履行义务Ø 通信业垄断经营的体制更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 政府的补偿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没有了竞争的压力和威胁,企业会更安心搞好普遍服务独家企业更能

19、实现规模效益,更有条件和实力实施普遍服务即使政府的亏损补偿不到位,垄断企业还可以借助内部的交叉补贴来保证普遍服务六、促使通信市场结构趋向竞争的因素 通信技术的进步(导致电信业务供给成本、电信市场进入门槛、电信企业盈亏平衡点下降,使电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减弱;新业务涌现造成替代竞争) 市场容量和需求规模的扩大(一家企业无法满足全部市场需求)克服垄断经营的“非效率”(为克服这种非效率,必须打破垄断,开放竞争) 政府管制政策的放松七、通信市场结构的调整变革趋势:从垄断走向竞争;从封闭走向开放八、通信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方案 政府引导电信市场结构演进变革的总体思路: 从完全垄断,经历适度竞争,最终形成同时

20、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格局说明几点: 电信市场适度竞争的局面无法自动得到实现,需要政府参与和引导(市场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 为什么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电信市场结构是优化的市场结构?因为它有利于克服“马歇尔困境”,实现“有效竞争” 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有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两种典型类型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方案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市场结构的优化选择方案第五章一、通信企业的特点1服务性 2生产经营目的的双重性 公益服务目标与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目标的双重性 两者发生矛盾时,应坚持企业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3设置和分布具

21、有网络性和层次性 全国性联合企业、地区性联合企业、基层企业4 企业自主经营的有限性 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是相对的5. 通信企业相互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6. 单个通信企业与全网经济效益的相互依存性 单个企业盈利 = 单个企业的收入单个企业的支出 全网企业盈利 = 全网企业的收入全网企业的支出二、虚拟运营商概念:指本身没有电信网络资源,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电信基础设施,以自己的品牌经营电信或其增值业务的新型电信运营商。重要特点: 没有自己的基础设施网络,但是能通过租用基础运营商的设施来提供自身的电信服务 三、增值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概念:凭借公用电信网的资源和其它通信设备而开发附加通信业务的企业

22、。与基础运营商的关系: 增值服务运营商要依附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来提供增值业务,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增值服务运营商开发的增值业务为用户更多样化的业务种类。 例如:提供短信、彩信、彩铃等业务,开发音乐、游戏、体育、 财经、社交。等APP,OTT业务 四、 通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理论形成的背景 该理论随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和企业经营日趋全球化而崛起 认为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内在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支撑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特有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2.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能够支撑电信企业取得并保

23、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3.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的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会随产业性质、企业类型、技术进步、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4.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能够支撑邮政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5.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由营业网点、处理中心、干线运输网和投递网络组成的实物传递网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统一指挥调度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实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融合” 邮政的品牌和信誉五、通信企业的纵向边界 1.企业边界的定义:以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市场作用程度为依据,受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共同制约而确定的企业生产的范围和规模。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和类型2.纵向一体化的概

24、念 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 处于纵向秩序前面步骤的企业为生产过程的上游企业 处于纵向秩序后面步骤的企业为生产过程的下游企业 纵向一体化的定义 企业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向现有业务的上游或下游发展,形成供产、产销或供产销一体化,以扩大现有业务范围的企业经营行为3.电信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内涵 电信企业在电信服务的纵向链条上向现有业务的上下游方向发展延伸,以扩大现有业务范围的企业经营行为 电信企业的后向一体化(不现实、不必要) 电信企业的前向一体化(应是重点)Ø 实现途径 “内部化”途径:通过收购、自建等方式,把上游、下游或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尽收囊中,使企业真正拥有并自主生产、提供这些产品和业务

25、“虚拟化”途径: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联合的方式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纵向扩张六、通信企业的横向边界1企业横向边界内涵 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种类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横向边界扩张的结果和手段2多元化经营内涵(与全业务经营的区别) 指企业超越以往的业务经营领域而同时经营两个或更多行业的经营战略(相对于专业化经营而言)电信企业的全业务经营:在电信行业内部某电信企业囊括全部电信业务的的多种类的业务经营 3.邮政企业的多元化经营Ø 注意 以不削弱邮政主业发展为前提, 以有利于邮政主业发展为原则 不要盲目进入不相关的行业和领域Ø 基本思路 坚持邮政主业和核心业务优先发展,并籍此积累、培

26、育、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以便为开展多元化经营创造条件 在此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抓住时机,开展以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经营第六章一、通信产品的分类(P167)二、通信产品的计量1.实物计量单位 优点:简单、直观,能直接反映出报告期内通信产品使用价值的数量; 缺点: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无法相加汇总,也无法横向比较其数量的大小。 业务量(待传递、规划;已传递、统计) 交换量:出、转、进各个阶段已完成传递过程的信息数量 流量:以路由为对象研究其上通过的总交换量2.货币计量单位 价值形态的计量单位,抽象,但它比实物 计量单位具有更大的经济意义。 通信业的总产值:不同种

27、类、不同业务量 的通信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加总求和所得的 总产品量(采用不变价格计算)三、通信质量的内涵(通信质量的基本要求)1准确2迅速 时限:规定的时间定额,通常以传递信息的最大时间表示 全程时限和阶段时限3安全与保密 准确、迅速、安全、保密是对邮电通信直接生产过程的质量要求4方便 通信网点的密度水平 通信网点经营的业务种类和对用户开放营业的时间 准确、迅速、安全、保密、方便的质量要求主要是针对“传递一次性信息”的通信产品而言的5可靠:对提供电路的产品的特殊质量要求 无阻断、电路合格、较高的接通率第七章一、通信产品成本的内涵及构成1内涵:通信部门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一定数量的通信产品所必

28、须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2.构成(P181)二、通信产品成本的特点1不存在作为劳动对象主要内容的原材料耗费。2工资和折旧费所占比重大。3质量成本具有突出地位。4固定成本比重大,变动成本比重小。¨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会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指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生产费用。¨ 固定成本加变动成本构成产品总成本,产品量增减会导致产品总成本同方向的增减。5共用成本分摊困难(即,清晰核算单项业务的成本困难)。6企业服务区域的客观环境因素对成本耗费影响大。三、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n 平均成本AC:

29、将总成本依据总产量进行平均分摊后所得到的一单位产量的成本n 边际成本MC:额外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量n AC=CQ MC=CQ 四、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n 固定成本 ¨ 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 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固定成本又是变动的,即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 n 变动成本 ¨ 指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 从单位成本来看,又是固定的,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n 在电信网中,也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别称为“流量不敏感的成本”(可进行成本分摊)和“流量敏感的成本

30、” ¨ 长途网(光缆、终端、复用、交换设备)¨ 固定本地网(用户线、终端局、中继线、汇接局)¨ 移动网(基站、中继线、交换设备)五、历史成本、预期成本 n 历史成本(history cost) 完全分摊成本法¨ 是指为提供当前的通信服务水平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 计算依据会计记录¨ 历史成本反映的是通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消耗资源的实际支出水平。 n 预期成本(forwordlooking cost)长期增量成本法¨ 也称之为前瞻性成本(前向成本)¨ 是指在财会记录成本的基础上,依据现实的网络和用户规模,并考虑到技术进

31、步、网络装备水平和规模容量等可能的情况变化,预测出的将来的成本水平。¨ 需要计算网络设施投资的重置价值 ¨ 代表了当前及未来的最新技术和价格 六、 国内外通信企业业务成本测算方法 n 完全分摊成本法(FDC, Fully Distributed Cost)¨ 完全成本分摊法通常使用历史成本数据核算通信业务成本。¨ 分摊所有成本项目¨ 归集计算成本的原则: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共享成本及共同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分摊。 ¨ 分摊标准 n 相关产量法(ROM:Relative Output Method) n 总收入法(GRM:Gross Reve

32、nue Method) n 归属成本法(ACM:Attributable Cost Method) n 公共成本的分摊主要有三种方法:(1) 相关产量法:按不同业务在总业务量中所占比例进行分摊(2) 收入法:按不同业务收入在总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进行分摊(3) 归属成本法:按不同业务的直接成本在所有业务的总直接成本中所占比例进行分摊n 长期增量成本法¨ 主要应用于接入成本的测算¨ 长期增量成本测算法中,成本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前瞻性成本的 ¨ 有利于促进竞争,对主导公司成本补偿要求不能满足第八章一、通信资费通信资费:指的是用户在享用通信服务时按照规定的资费标准支付的费用

33、。Ø 其实质就是邮电通信企业出售邮电通信产品的价格,是以邮电通信产品价值为基础的邮电通信产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通信资费的影响因素1. 成本因素 2. 社会平均盈利率 3. 市场供求关系 4. 产品生命周期 5. 产品相关性 6. 市场开放度7. 业务性质8. 法律和政策因素9. 其他因素(一)成本费用n 按完全成本法归集成本费用n 理论上,应是邮电资费表中所列各类专业产品的全国综合平均成本n 通信企业按平均成本定价存在着一些缺陷: 其一,企业按平均成本自主定价时的产量(Q2)低于按边际成本定价的产量(Q1) ,价格(P2)却高于按边际成本定价时的价格(P1); 其二,企业在政

34、府定价时,将尽可能地多报成本以争取更高的定价标准。n 通信企业按边际成本定价,无法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支出(三)市场供求关系n 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过于求。n 考虑供求因素对资费决策的影响,最重要的在于把握各种业务的需求价格弹性。n 需求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本身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n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 n 需求交叉弹性(产品相关性)¨ 替代:两种不同的商品或劳务在使用价值上可以相互代替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互补:两种不同商品能相互补充共同满足一种愿望或需求三、(单项)电信业务资费结构 Ø 线性资费 (Line

35、ar pricing)n 线性从量资费(Linear Meter Rate)n 定额资费(Flat Rate) Ø 非线性资费(Nonlinear pricing) n 二部资费:价格由两部分构成¨ “基本费”, “从量费” ¨ 二部资费的定价原理 ¨ 现实的二部资费 Ø 非线性资费(Nonlinear pricing) n 捆绑资费(多产品资费) ¨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产品捆绑在一起打包定价。¨ 运营商捆绑销售形式:不同电信业务打包;电信业务与终端设备打包;电信业务与其他行业服务打包等。¨ 高峰负荷时段存在高的边

36、际成本四、 二部资费定价 二部资费既可以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收取变动费用,又可以通过收取基本费补偿固定费用,从而使企业达到收支平衡。 首先,二部资费定价较之边际成本定价,解决了企业亏损的问题。其次,二部资费定价较之平均成本定价能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经济福利。按“二部定价法”定价,不管是固定费用(价格)还是从量费用(价格),都应以前瞻性成本为基础。Ø 按前瞻性成本定价,有助于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Ø 按边际成本制定价格,尽管有助于增进社会福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消费者有利,但对具有成本递减特性的电信企业来说,生产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

37、无法收回了。按边际成本定价,无法补偿电信企业巨大的固定成本支出,无法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Ø 按照平均成本定价,通常是以通信企业财务账目上记录的历史成本、实际成本为依据,将大量的共用成本尽可能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通信业务,形成每一种业务的完全分摊成本即每种业务的总成本,由此计算出每一种业务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制定资费标准的依据。可见,平均成本定价法是一种基于成本分摊的定价方法。 五、交叉补贴与资费再平衡交叉补贴(Cross subsidization):通信运营企业总其提供的各种业务中,将一部分业务的资费定得低于成本,而将另一部分的业务的资费定得高于成本,最终用高于成本定价的业务的盈余

38、弥补低于成本定价业务的亏损。这样的一种定价方式就称为交叉补贴。a.电信发展初期,实行交叉补贴的积极意义。 初期电信业务为高需求弹性的业务,交叉补贴有利于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加速实现规模效益,同时加快收回投资成本。 b.当电信市场引入竞争后,交叉补贴会严重阻碍市场竞争的实施,成为实际上的市场进入壁垒。 c.实行和发挥作用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1)企业需要取得垄断地位(2)政府法律法规制度允许企业进行交叉补贴 资费再平衡(Rate rebalance):指世界范围内电信业务资费从过去严重背离成本到回归成本的一个过程。 六、国家对通信资费管理方式直接价格决定建立价格申报制度 “资本回报率”管制 价格

39、下限和上限管制 建立价格听证制度 运用法律手段管理Ø “资本回报率”管制方式,确保了企业的成本补偿和投资回报,有利于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投资,促使通信供给能力快速增长,但这种管制方式不利于激励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内部生产经营效率。七、价格下限和上限管制 “价格下限”管制:限定绝对价格下限、限制短期低价倾销行为、限制以排除中小企业为目的的企业调价行为等。“价格上限”管制也即最高限价管制,包括限定绝对价格上限、限定价格上涨幅度等。 斯蒂芬·李特查尔德的最高限价管制模型,模型公式表示为: PIRPIX式中:PI被管制电信业务的价格指数 RPI社会零售物价指数 X生产效率调整因子 X

40、0,意味着电信资费的上涨幅度应该低于零售物价的上涨幅度,相当于要求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资费 如果XRPI,(RPIX)0,意味着电信企业应该绝对降低资费 如果XRPI,(RPIX)0,意味着电信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费标准,但仍应低于社会零售物价指数 如果电信企业希望取得较多的利润,就只能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的实际生产效率高于政府规定的X的值。八、资本回报率管制与最高限价管制的区别1. 适用时期不同2. 产生的激励不同3. 企业运作方式不同4. 管制费用不同5. 资费灵活程度不同九、定价方法(主要以电信企业为例)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上,运用定价策略,对产品价格进行具体计

41、算或确定的方法。定价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电信业按成本导向定价的几种具体方法1.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 2. 拉姆塞定价法 3. 二部定价法 4.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法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的公式:P=FDC/Q+m Ø 拉姆塞定价法(P214) 基本思想:在边际成本价格使企业无法弥补成本从而产生亏损,企业无法接受这个价格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采用一个偏离边际成本的价格,以使盈亏至少相抵。如何找到这个价格?拉姆塞假设企业提供多种服务或生产多种产品。他在保证企业不亏损的条件下求解社会福利最大化(产量最大,效率最高),得到一组次优的价格。这组价格偏离边际成本价格的比率和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