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1为推进全州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八宝米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20_年,文山州土肥站在广南县八宝镇实施优质稻“微生物+配方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1片。项目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目标,以区域优质稻生产基地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广,围绕“精、调、改、替”技术途径开展化肥减量田间试验、示范。在文山州农业局的领导下,文山州土肥站精心组织实施,通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效。一、实施概况1.实施地点和规模(1)示范区:建立优质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片,示范面积

2、10500亩,占任务10000亩的105,分布于八宝镇的河野、八甲等8个村委会72个村小组4325户,产业的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6户837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完成214亩,占计划20_亩的107,分布于河野村委会八宝鑫鸿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八宝贡米”生产基地内。项目区按照统一标准设立标志牌,标明项目名称、规模、产量指标、技术路线、技术要点、项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等,方便周边农民学习,同时接收社会监督。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2)田间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21)修订版要求,参照20_年云南省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补贴项目田间试验、示范方案,以考察在同

3、等配方下,采用高效新型肥料(微生物菌肥)后,分别减少化肥氮肥、磷肥用量的10和20的效果。设置普通推荐施肥量(ck)、推荐施肥量+微生物菌肥、推荐施肥量减10+微生物菌肥、推荐施肥量减20+微生物菌肥四个处理,三次重复实施。试验安排在八宝鑫鸿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优质稻的种植基地河野村委会召南村小组,试验优质稻品种为八宝谷2号。试验田基础土壤理化性为;ph7.2、有机质29.7g/kg、碱解氮79mg/kg、有效磷43mg/kg、速效钾52mg/kg、土壤容重1.32g/cm3。2.目标产量与主要优质稻品种根据优质稻的生产实际,万亩示范区目标产量为400公斤/亩,应用优质稻品种为云恢290、红稻6号

4、、八宝谷2号,核心示范样板标产量为450公斤/亩,应用优质稻品种为云恢290。3.资金投入20_年7月19日,文山州农业局划拨项目资金25万元。共计支出项目资金21.91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为87.7。具体资金投入明细见表1。4.实施效果优质稻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通过科技人员的精心组织实施,实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_年9月27日,由文山州农业局主持,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项目验收组,对示范区进行田间实地测产验收。表1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质稻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资金投入统计表项目建设内容预算经费(元)已支出经费(元)项目资金使用率()节约 (元)基础性工作田间试验研究10000.0

5、02720.0027.27280.00土样采集测试30000.0035000.00116.7-5000.00物化投入核心区统防统治药剂150007800.0052720_.00微生物菌肥520_520_.001000配方肥2800028000.001000社会化服务示范标志牌40005880.00147-1880.00肥料市场监督与管理5000050000.001000技术推广服务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2400019640.0081.84360.00测产验收绩效评价5000005000.00科技人员差旅费320_1809256.513908.00合计250000219132.0087.730868

6、.00(1)核心示范样板经查看示范区水稻长势后,按照好、中、差三个不同类型地块进行随机抽测,实测3个点,面积14.22平方米,鲜重14.24公斤,扣除水杂28,加权平均亩产500.73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465.60公斤增产35.13公斤,增产7.5。(2)万亩示范区经对示范区内的6个村委会8个村小组20户农户种植的优质稻进行实测,实测面积255.38平方米,稻谷鲜重211.9公斤,扣除水杂15,加权平均亩产470.5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439.20公斤亩增产31.3公斤,增产7.1。(3)田间试验表2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变幅 (公斤/亩)平均 (公斤/亩)比ck增产显著性 检

7、 验亩产值(元)肥料投 入成本 (元/亩)投产比(公斤/亩)±51npk推荐配方减氮肥20+微生物肥料437.42463.03449.7226.056.1aa1978.773241:18.8npk推荐配方+微生物肥料427.81458.90439.5215.853.7aba1933.893451:5.6npk推荐配方(ck)418.34430.08423.67-aba1864.15105334.51:5.57npk推荐配方减氮肥10+微生物肥料406.44432.35416.04-7.63-1.8ba0.581:5.65从试验结果看,在中等肥力田块上,采用配方肥+微生物肥料的技术模式

8、,减少氮肥用量的1020,优质稻的产量减少不显著,甚至有小幅度的增产。由于微生物肥料的单价相对较高,施用微生物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质稻生产投入成本,导致“配方肥+微生物肥料”处理投产比相对较低。但增施微生物肥料,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5.经济效益(1)核心示范样板214亩,平均亩产500.73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465.60公斤增产35.13公斤。云恢290稻谷平均按6.8元/公斤计算,加上亩减少的化肥投入17.50元,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亩增加收益256.38元。(2)万亩示范区10500亩,平均亩产470.5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439.20公斤亩增产31.3公

9、斤,整个项目区共计增加优质稻谷328650公斤。亩平均减少化肥投入3.6公斤(纯量),水稻化肥用量比20_年减少12,亩减少的化肥投入成本17.50元。当前优质稻谷(云恢290、红稻6号、八宝谷2号等)价格平均按4.00元/公斤计算,项目实施共计增加农户收入149.84万元,经济效益明显。二、主要工作措施1.精心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及时成立了以站长聂龙兴同志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试验示范、土壤采集、样品检测、效果监测等,确保了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

10、严格技术支撑,狠抓服务到位。项目实施前,组织相关专家因地制宜制定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化肥减量增效试验试验技术方案;项目实施中,土肥科技人员长期在试验、示范点蹲点包片,抓好技术措施的落实,严格按技术规范建立田间试验区和核心示范区,在优质稻上集中展示“微生物菌肥+配方肥”化肥减量技术效果,让周边农户“看有样子、学有例子、做有尺子”。共计在项目区采集分析p 土样346个,检测土壤养分1790项次,并依据土壤养分、优质稻需肥特性等制定施肥配方,并组织相关厂家按方生产水稻配方肥供项目区施用。3.强化宣传培训力度,营造绿色发展氛围。采取专题培训会议、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训项目区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专合组织和

11、农户,让更多的农民了解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实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营造化肥减量增效的良好社会氛围。一年来,共计举办专题培训会2期,培训农技人员40人次,培训种植大户、村组干部30人次;组织现场观摩会1次;开展上街宣传咨询5次,接受农户施肥技术咨询120_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4.农资物化补贴到户,提升示范样板质量。核心示范样板区,采取每亩无偿补助80公斤微生物菌肥+40公斤配方肥,并安装了太阳能诱虫杀虫灯4盏。这一措施有效促进示范样板按时按质按量实施,也提升了样板实施的质量。5.规范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取得实效。按照项目资金管

12、理办法要求,严格使用项目补贴资金,实行专帐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突出目标任务和资金使用相匹配。注意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档案资料、图片等。6.开展肥料市场监管,维护肥料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在春耕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土肥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肥料科普宣传活动,加大对优质肥料的宣传推广力度,指导农民提高辨肥、购肥能力和科学施肥水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根据国家肥料管理法规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肥料产品及经营单位场所进行巡查,遏制肥料制假售假行为,促进“放心肥”下乡进村入地;三是强对肥料经营者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全面规范经营行为和肥料市场经

13、营秩序。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检查肥料销售市场32个,发放宣传资料500份。三、存在困难1.农民种粮的热情降低。粮食单产增长困难加大,粮食丰产丰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受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影响,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加上粮食价格偏低,若减去劳动力成本,粮食种植收益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之大多数青壮年都不愿意种粮,造成粮食生产后继缺人。2.传统种粮模式比重大,机械化操作水平不高。项目区的耕地多为梯田状山间稻田,大多田块的形状都不方正,且田块单块面积较小,大型机械无法耕种,传统人工播种模式任占主要地

14、位,种植方式粗放,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难以推广普及,机械化作业面积小,专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生产效益受限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3.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减少。项目区水稻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量偏少,亩平均施用量不足500公斤。导致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机肥与化肥相比,有机肥投入成本较高和性价比较低,且化学肥料有效果快、使用方法简单、利用率高等特点,因此,农民更愿意施用化学肥料;二是由于大多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不高,对有机肥可显著、长期有效提升耕地土壤肥力,改善农作物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民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部分家庭不再养殖家禽家畜、不

15、再种植绿肥。有机肥资缺乏是导致绝大多数农民不施用或少施用有机肥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有机肥的补充主要是当季作物秸秆残留还田为主。四、今后工作展望1.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在今后的化肥减量技术推广工作中,注重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落实耕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利用项目资金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社会化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推进“藏粮于技”落地。2.继续加强科技培训,加快先进技术的普及率。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粮农的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优质稻增产增收,切实提高粮食收益,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努力使每个村都有一

16、批农业科技骨干、种粮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加快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和普及率,为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3.加强土壤改良力度,增强粮食生产后劲。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推进秸秆还田覆盖面,扩大绿肥种植面,增加有机肥(包括商品有机肥)使用面,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适时轮作、休耕,全面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增强粮食生产后劲。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2根据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淮农20_157号)精神,市财政预算安

17、排寿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专项资金,支持创建稻田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片7个,我县认真组织了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创建项目工作总结如下:一、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根据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淮农20_157号)精神,我县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寿县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实施方案(寿农20_144号),明确项目实施依据、资金总量及使用原则、项目申报条件、项目管理、评价等,下发各乡镇,要求各乡镇认真组织申报实施。同时,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二、公开申报论证,公正公平监督按照寿农明电20_144号关于申报20_年粮食

18、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的通知精神,各乡镇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申报,到20_年10月20日,全县共有13家主体进行了项目申报,县农业农村局、县水产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了县种植业、渔业专家对申报项目主体进行了评审,对照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评审办法进行量化打分。按得分高低排序,第1至7名,分别是寿县百润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寿县陆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寿县仁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寿县程昊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寿县春升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寿县义和稻田养虾专业合作专业合作社、安徽文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_年11月1日至20_年11月7日,将评审结果进行了网上公示,公示期满

19、后,无异议,县农业农村局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20_年12月17日至20_年12月22日,对实施主体验收及结果、拟奖补资金进行了公示。三、加强过程监管,规范组织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农委组织农技、水产专家经常深入现场,指导项目主体开展示范片创建工作,如: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投入品的选购、使用,生产记录的记载,以及市场行情分析p 等。对项目进行过程绩效评价,编制过程绩效评价报告,上报市农业农村局。12月17日,为及时兑现奖补资金,根据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淮农20_157号),向县政府打报告,拨付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奖补资金35万元

20、。四、开展项目验收,严格绩效考评按照项目实施要求,20_年11月7日至12月17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县水产事务管理中心有关人员,到申报主体所在地对项目进行实地验收,指导项目主体开展绩效考评,收集生产记录等项目资料。同时,出具验收报告,并对7个项目进行结果绩效评价,编制绩效评价报告。7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7个项目实施主体分别拟奖补5万元。在县政府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随后,通过县农业农村局审核审批程序,奖补资金打卡发放到位。通过20_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实施,建立了稻虾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片,安徽文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称号,同时“文巧稻虾

21、米”20_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准。20_年7个示范片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寿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2月25日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320_年,根据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要求,我乡“早动手、强组织、抓落实”,以提高油菜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为重点,以节本增效,主攻单产,创建高产高效为目标。通过乡农业部门、乡村广大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增产增收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实施成效今年我乡以开展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活动为工作重点,已建成景观1个,面积100亩,建设地点樟田村百亩坦

22、,辐射区,涉及全乡6个行政村,辐射面积980亩。(一)产量提高。经过测产验收,实收产量150公斤/亩,较去年有所增长。(二)效益显著。景观区和辐射区产值都较去年有所增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三)节本增效。通过引进示范油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化服务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效作用明显。(四)辐射带动。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强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全乡油菜生产的发展。(一)加强领导。一是及时制定了鹤城乡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二是成立了鹤城乡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的组织、协

23、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三是明确工作责任,做到乡村两级联动、协调一致,任务层层分解,并建立了严格管理机制。(二)宣传发动。广泛宣传,使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家喻户晓。逐村落实面积,分户造册;营造了万亩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三)政策落实。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政策和发展油菜生产的优惠措施,确保油菜生产面积核实及时、准确,同时及时、足额发放油菜良种补贴资金,提高群众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积极性。(四)责任到人。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乡农业部门多次召开项目工作会议,研究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事宜,做到责任分工明确,任务落实到人。自项目实施以来,乡农业部门等有关科站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具体实施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同时指导农民做好油菜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乡分管领导和农技工作站站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