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_第1页
“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_第2页
“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_第3页
“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_第4页
“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2010年第9卷第10期城中村"道路交通问题研究口赵婷以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为例【摘要】通过对潮州市枫溪区"城中村"地区道路交通现状总结,发现其道路交通系统的现存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探讨此类"城中村"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一些可行的具体做法.【关键词】城中村;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作者简介】赵婷(1985一),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交通规划我国正处于人口和用地快速城市化阶段,"城中村"现象在近年发展速度较快的大众城市非常

2、普遍."城中村"因用地性质特殊,城市化建设速度落后,道路往往不成系统,缺乏配套设施,交通基本处于无管理的状态.潮州市枫溪区的部分地区即是"城中村"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对该地区的道路交通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改进问题的方法.一,区位及空间形态(一)区位概况.枫溪区位于潮州中心城区西部,是潮州的城市新区,紧邻老城区湘桥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居委会,26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约11万.76%的从业人员从事第二产业,陶瓷工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二)空间形态.枫溪区社会经济活动与潮州老城区融合度较高."城中村"建筑多为低层,商业

3、,工业,住宅建筑布局混杂,单体建筑功能混合度也较高.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全,部分城中村仍留有农田,但田地大部分已经荒废.该地区的城中村具有成片,面积大,尚未被城市包围等特点.二,道路现状(一)路网格局.枫溪区的主干路呈放射状,主干道间距平均在2公里左右,且多与公路复线,缺乏次干道和支路.枫溪区纬度接近北回归线,"城中村"居住建筑多为居民自建,建筑朝向随意,间距小,路网格局随意性也较大.基本每个"城中村"会有1到2条店铺集中的街道.(二)道路等级结构.枫溪区城市道路只分主干道和其他道路两级.主干道红线宽度在32米到50米之间,断面类型有一块板,两块板,四

4、块板.主干道两侧有沿街商铺."城中村"基本都经过硬化,多数为水泥路面.道路宽度多数小于1O米,大量在5米左右,断面为一块板,人车混行,机非混行,没有绿化带或行道树.路边建筑紧贴道路边界或隔一条排水明沟.三,交通现状(一)交通OD分析.1.个体交通.(1)通勤出行.枫溪区大多数人从事与陶瓷制造工业相关的行业.总体上,通勤出(2)用钢筋混凝土围套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时,在围套中的附加拉应力显着降低它的抗压强度,这也是双轴向应力状态的结果.(3)徐变松弛和混凝土收缩会显着降低应力值,应力值比不计人徐变影响时的5%还低.(4)用有限元方法的变量分析显示,对加固柱,随收缩应变不断增加混凝

5、土强度显着降低.(5)利用降低混凝土收缩应变值能提高加固柱的强度,它们(有良好粗糙化处理)的变形反应同典型的?102?整体式柱类似.【参考文献】1.AndreasLampropoulos,StephanosDritsos.ConcreteShrinkageEffectonColumnsStrengthenedwithCon-creteJackets.StructuralEngineeringInternational3/2010:234239Industrial&ScienceTribune臣圆圆固行大部分发生在该区内部,少部分发生在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由于潮州工作日午休时间较

6、长,居民普遍回家用午餐,通勤交通高峰在中午比较明显.(2)货运.枫溪区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工艺日用瓷,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之一."城中村"中有大量陶瓷加工生产单位,货物通过穿越枫溪区的各条公路输送至全国各地.2.公共交通.枫溪区有5条公交线路与老城区相连,走线多在该地区的城市主干道上,主要站点集中在公路沿线.公交线路每线路每天运行811班,集中在早中晚3个交通高峰时段运营.(二)交通方式.1.步行.步行是枫溪区居民在日常生活及地区内部通勤时较常见的出行方式.每天早市和晚市时在每个村落的主要商业街会出现步行交通的集中现象.居民的步行出行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2.非机动车.在该地区

7、的交通构成中比重不大.3.机动车.(1)私人小汽车.该地区私人小汽车保有量不高,但高峰时段出行必会引起交通堵塞.(2)其他载客汽车.主要是公共汽车(中型巴士),线路班次未成规模,使用者不是很多,基本供求平衡.(3)载货汽车.载货汽车在该地区是主要的机动交通工具之一,交通量大且频繁,货运汽车种类从拖拉机到集装箱卡车不一而足.(4)摩托车.摩托车是该地区另一主要机动交通工具,是当地居民各种出行都较常使用的方式,早中晚都会出现摩托车交通高峰.私人摩托车载客也是许多当地人的职业.(三)交通设施.1.停车场地.该地区缺乏公共停车场地.拥有私家车的人一般较富裕,住宅有停车位.部分厂房有院内空地可以停车.多

8、数汽车占用城市道路停泊.摩托车日间沿路停泊现象比较普遍,晚间停在居民私宅中.2.交通号志.除与湘桥区共享的干道外,没有交通号志.四,主要问题及成因(一)道路用地不足.我国"城中村"普遍的土地权属问题造成了道路用地的缺乏,由此衍生出许多问题.1.道路分级不明确.除几条城市主干道之外,几乎没有城市道路和村镇道路之分.宽度在71O米可双向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在高峰期异常拥堵.随着该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更需要进行道路分Industrial&ScienceTribune巨固圃田2010年第9卷第10期级,拓宽以提高运输的效率.2.混行现象普遍.由于道路用地有限,很难在

9、横断面上再区分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造成三者混行的局面.没有空间安置道路绿化,交通对路边住宅的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3.配套交通设施无处安排.配套的交通设施极缺用地,比如没有社会停车场,机动车只得沿路停泊.店铺集中的街道没有种植行道树的空间,建筑之间普遍架设遮荫蓬,影响消防车辆通行.4.无法提供公交服务.道路狭窄,缺乏布置站点设施的空间,使公交线路无法深入该地区,一定程度上造成摩托车这种重污染,低安全度交通方式的增长.5.不能满足市政建设要求.路面窄,市政管线排布空问小,不能满足防灾要求.(二)部分路面质量较差."城中村"有相当数量的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严

10、重,对当地居民交通出行影响很大.(三)过境交通干扰内部交通.由于有3条公路穿越枫溪地区,带来大量过境交通,且公路与城市道路复线,对该地区内部交通秩序,环境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五,可改进方案探索(一)路网及道路分级.1.干路.城市路网是城市结构的骨架,干道系统更是骨架中最重要的支撑体系.干路主要承担城市交通运输中"通"的功能,用地不足是干道建设的最大瓶颈.可参考国内部分"城中村"的改造方案,在规划二类居住地块尽快拆迁,建设拆迁安置房,然后再拆迁规划干道用地内的建筑.在总体建设次序上,可从现状居民少的规划二类居住区地块和工业开发区的干路系统开始,以便减少起

11、步拆迁量,吸引工业厂房搬迁聚集.根据规划,该地区的公路远期将改线以避免穿过市区的,但短期内这个目标难以实现.应该尽快建设规划工业用地聚集区与公路的连接干道,将大宗的对外货运交通从该地区的生活交通中分离出来.2.支路.支路主要解决城市交通运输中"达"的功能,要求较高的路网密度,但选线则较干路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现状条件加以利用.支路规划设计应兼顾历史风貌,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使枫溪区"城中村"地区成为潮州中心城区中具有特色风貌的地段.在规划保留整治的住宅集中地区,支路可综合建筑朝向,现状主要道路来规划.在建筑?103?2010年第9卷第1O期质量差,规划

12、中无保留的地带以及工业开发区,支路可采取规则的短直走线.在支路系统中宜规划专用道.在下文论述.(二)道路断面及交通组织.1.干路.主干路,次干路宜采用三幅路或四幅路的断面,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开.在干路路网中规划货运走廊,划分快车道,次快车道,慢车道.便于大型货运车辆及其他各类机动车辆择道行驶.潮州机动车交通中摩托车的比重很大,摩托车和汽车在同一路幅内混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可以参考佛山等城市的经验,将干路上的非机动车道转为专门的摩托车道,同时将人行道的一部分划为非机动车道.2.支路.支路可采用一块板断面,再细分不同类型."城中村"对外联系的支路(一级)断面宜划分人行道

13、,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断面.非机动车道宜采用与人行道在同一标高的一体化设计,与机动车道间设绿化带分隔."城中村"内部的支路(二级)规划建设可以采用先前提到的结合建筑朝向,现状主要道路等规划设计的做法.断面可简化为仅有人行道和车道划分.在支路上鼓励摩托车靠机动车道右侧行驶,形成右转交通的习惯.3.专用道路系统.当地居民短距离出行较多,生活节奏也比较慢,非机动车这种环保的交通方式应当是有发展空间的,可建设自行车专用道,鼓励非机动车出行,非机动车专用道也允许步行者通行.由于非机动车行驶较灵活,对路网的通直性要求不高,故其专用道可从二级支路中选取布置.另外,该地区有不少河道,而河

14、道两边往往没有通路却有空地,建筑正面都不面向河道,可以结合河道做一些景观设计,并将其作为自行车专用道.专用道与一般道路的接口可设桩阻挡机动车,但会出现摩托车占用的现象,近期内可对摩托车进行限速管理,从长远目标来看,摩托车应逐渐禁行取缔.(三)交通设施.1.停车场.拥有私家车的居民目前停车位基本都在自建宅基地内解决,产业运输车辆停车占用道路的情况比较严重.制定管理处罚制度,要求工厂在厂院内解决经营带来的停车问题.在支路及以下等级道路上设路边停车带,在出行起讫点集中的地方,需建设社会停车场库.短期内可拆除危棚简屋作为停车用地.2.交叉口.尽快在主干道设置红绿灯,在道路?104?建设时,红绿灯的建设

15、应同步.干道相交的交叉口宜采用渠化设计,方便行人过街.3.公交设站.公交车站应与公共活动集中地结合设立,如商业街尽端,方便居民上下班购物.(四)其他.1.道路漆划标线,重视路面铺装,设置规范,清晰,醒目,准确,完好的交通标志,标牌,引导车辆驾驶人,行人正确通行.从发达国家的实例来看,标识,划线,缘石等细节对交通组织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即使路面很窄,也可以通过标识划线引导,节省道路用地,提高运输效率,如干路上划分车道时,应标明快车,慢车的时速;一些地面铺装的处理,往往可以营造很强的领域感,明确道路用途的分异,维持秩序,这方面甚至可以起到和路面高差相同的效果.枫溪的陶瓷产业常年产生大量的次品,废品

16、和弃置匣钵,长期堆放在路边,占用道路用地.可以废物利用,将这些东西作为街旁绿带的缘石,地灯罩,有些可制成限制机动车的路障,在细节上体现一些地方特色.2.道路改建拓宽宜采用半边建设的方法.道路改建可先选择一边成排拆迁,解决道路长度方向,打通路网,等资金充裕了,再将另一侧的建筑拆除.依据道路分级,等级越高,拆迁压力越小的地块,道路越优先建设.3.结合祠堂设置小型广场及停车用地.该地区有众多祠堂,祠堂前一般都有空地,旁边也有道路,可和祠堂空地结合设小型广场及停车设施.4.商业街分时段限行.枫溪区的许多"城中村"都有商业街,部分是两边建筑具有商业功能,另一部分是集市之类的时段性商业街道.商业街使用人群主要是附近居民,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交通为主,汽车出现往往引起拥堵.因此,商业街应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限制汽车通行,以保障行人安全,改善商业街的服务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