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与中成药第六章_第1页
方剂与中成药第六章_第2页
方剂与中成药第六章_第3页
方剂与中成药第六章_第4页
方剂与中成药第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3/231第 六 章和 解 剂2021/3/232 和和 解解 剂剂一、概念一、概念 凡具有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寒热肠胃、调和寒热等作用等作用, ,用以治疗少用以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阳病、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 ,统称为和解统称为和解剂。属于剂。属于“八法八法”中的中的“和法和法”。2021/3/233二、分类与适应证二、分类与适应证: :1.1.和解少阳和解少阳 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汤。 2.2.调和肝脾

2、调和肝脾 用于肝脾不和之证。用于肝脾不和之证。 四逆散、逍遥散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痛泻要方。 3.3.调和肠胃调和肠胃 用于邪犯肠胃用于邪犯肠胃, ,肠胃不和肠胃不和, , 寒热错杂寒热错杂, ,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4.4.表里双解表里双解表里同病之证。表里同病之证。 - -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2021/3/234 三、使用注意: 1.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邪在表而误用和解,则易引邪深入,邪已入里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 2.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

3、热往来,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3.情志所伤的肝脾不和,宜配合思想开导。2021/3/235第一节 和解少阳适应证:伤寒少阳证伤寒少阳病的特点:病位:半表半里病势:太阳传少阳正气受损病变特点: 正邪相争 胆火上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2021/3/236 用药特点:半表半里-透邪外出-柴胡、青蒿、黄芩正气不足-益气扶正-人参、大枣、甘草胆火上炎-清泄胆热-黄芩、青黛气机郁滞-疏畅气机-柴胡、陈皮、枳壳津液壅滞-祛除水湿-半夏、茯苓2021/3/237小 柴 胡 汤(伤寒论) 组成组成: :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 用法用法: : 原方七

4、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使药性更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2021/3/238主治病机分析主治病机分析: : 少阳病少阳病“血弱气尽血弱气尽, ,腠理开腠理开, ,邪气因入邪气因入, ,与正与正气相搏气相搏, ,结于胁下结于胁下, ,正邪分争正邪分争, ,往来寒往来寒热热, ,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伤寒论2021/3/239伤寒少阳证正邪分争往来寒热气机郁滞胸胁苦满,神情默默胆热循经上炎咽干、目眩、心烦胆胃失和口苦喜呕不欲饮食苔薄白,脉弦其他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见

5、少阳证者。1、2021/3/23102.2.妇人伤寒妇人伤寒, ,热入血室证。热入血室证。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热与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见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候者。3.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病机】邪聚少阳,胆胃不和。 【治法】和解少阳。2021/3/2311 * 君:柴胡 透解少阳半表之邪,消除病因; 疏畅少阳经气之郁滞,消除主证。 * 臣:黄芩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清胆火 柴胡之升散配黄芩之降泄,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方解方解2021/3/2312 佐: 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疏通水道; 人参

6、、大枣 使(兼) 炙甘草 *配伍特点: 本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诸证自愈。用量特点:柴胡为人参、甘草的一倍以上。益气扶正助正驱邪防邪内传2021/3/2313【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和解少阳的代表方。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所以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说明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021/3/23141、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以清热理气宽胸;2、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3、腹中痛,是肝气

7、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4、胁下痞鞭,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5、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以淡渗利水;加减变化 2021/3/23156、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以解表7、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止咳;8、热入血室证兼气滞者,加香附、苏梗、枳壳;9、兼血瘀者,加归尾、桃仁、元胡;10、兼热伤阴血者,加生地、丹皮;11、黄疸者 加茵陈、山栀子。 2021/3/2316方歌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2021/3/2317第二节 调和肝脾适应证:

8、肝脾不和证肝脾不和的病机特点:常互相影响,恶性循环肝木脾土木疏土土荣木木乘土土侮木肝木脾土2021/3/2318四 逆 散(伤寒论) 甘草炙、枳实、柴胡、芍药各6g 原方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古代多用散剂,每日2次,每次9g,分上下午半空腹温开水送服;现代多用汤剂,水煎,分2次上下午半空腹温服。 本方药物用量,原书四药均等,以求各药势均力敌,升降敛散,相反相成。但现代运用并非一定拘泥于此,对腹胀较重的病人,甘草用量可适当减少。2021/3/23191 1、阳郁厥逆证、阳郁厥逆证外邪传经入里外邪传经入里 阻遏气机阻遏气机 阳气内郁阳气内郁, , 不得温养四不得温养四末末 四

9、逆脉弦影响诸脏功能腹痛、泻利下重、咳逆、心悸、小便不利四逆散主治证候分析四逆散主治证候分析: :2021/3/23202 2、肝脾气郁证、肝脾气郁证: :胸胁胀闷胸胁胀闷, ,脘腹疼痛脘腹疼痛, ,脉弦。脉弦。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2021/3/2321 * * 君君: :柴胡柴胡 透邪外达透邪外达, ,疏肝解郁。疏肝解郁。 臣臣: :白芍白芍 敛阴养血柔肝敛阴养血柔肝, ,缓急止痛缓急止痛; ; 防止柴胡的耗伤阴血之弊。防止柴胡的耗伤阴血之弊。 * * 柴、芍相配柴、芍相配, ,疏肝气以调肝之用疏肝气以调肝之用, ,养阴血以养阴血以补肝之体补肝之体, ,体用并治体用并治, ,为为调肝的常用组

10、合。调肝的常用组合。 四逆散-2021/3/2322 佐佐: :枳实枳实 理气解郁理气解郁, ,泄热破结。泄热破结。 * * 合柴胡一升一降合柴胡一升一降, ,舒畅调达肝脾舒畅调达肝脾 气机气机; ;合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合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 * * 使使: :炙甘草炙甘草 合芍药酸甘化阴合芍药酸甘化阴, ,增强养增强养 阴柔肝阴柔肝, ,缓急止痛之力。缓急止痛之力。 调和诸药。调和诸药。2021/3/2323【运用】辨证要点: 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1、气郁化火甚者气郁化火甚者 + + 金铃子散或郁金、青皮金铃子散或郁金、青皮; ; 2 2、兼血瘀者、兼血瘀者 + + 失

11、笑散或丹参、赤芍、川芎。失笑散或丹参、赤芍、川芎。 加减变化 2021/3/2324附方附方 1.1.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 组成组成: :四逆散去枳实四逆散去枳实, ,加枳壳、陈皮、加枳壳、陈皮、香附、川芎香附、川芎 功用功用: :疏肝行气疏肝行气, ,活血止痛活血止痛 主治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 ,胸闷善胸闷善太息太息, ,情志抑郁易怒情志抑郁易怒, ,或嗳气或嗳气, ,脘腹胀满脘腹胀满, ,脉弦。脉弦。 2021/3/2325逍 遥 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逍遥, ,说文说文与消摇通与消摇通, ,庄子逍遥游庄子逍遥游注注云云: :如阳动冰如阳动冰消消, ,虽

12、耗不竭其本虽耗不竭其本; ;舟行水舟行水摇摇, ,虽动虽动不伤其内。譬之于医不伤其内。譬之于医, ,消散其气郁消散其气郁, ,摇动其血郁摇动其血郁, ,皆无伤乎正气也。皆无伤乎正气也。” 当归、芍药 、茯苓 、白术、柴胡各9g、 甘草4.5g 原方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2021/3/2326逍遥散逍遥散病机及证候分析病机及证候分析病机病机: :肝郁血虚脾弱肝郁血虚脾弱功效功效: :疏肝解郁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健脾养血。胁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肝郁血虚脾虚口燥咽干神疲食少脉虚2021/3/2327 * * 君君: :柴

13、胡柴胡 疏肝理气而解郁。疏肝理气而解郁。 * * 臣臣: :当归当归 养血补肝养血补肝, ,活血行滞活血行滞; ; 白芍白芍 养血敛阴养血敛阴, ,柔肝缓急。柔肝缓急。 * * 柴、归、芍同用柴、归、芍同用, ,疏肝气而调肝之用疏肝气而调肝之用, ,养阴血而补肝体养阴血而补肝体, ,体用并治。体用并治。 逍遥散逍遥散方解分析方解分析2021/3/2328佐: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并资营血生化,烧生姜 和中温胃散寒,以助脾之健运 上三味又能除湿散水薄荷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 清肝 (防止肝郁化热)* 使:炙甘草 配白术、茯苓增强健脾益气; 调和诸药 2021/3/23291.1.体用结合体用

14、结合: :方以白芍、当归滋阴养血以补肝体方以白芍、当归滋阴养血以补肝体, ,柴胡、柴胡、薄荷疏肝行气以调肝用薄荷疏肝行气以调肝用, ,合则肝体肝用并治。合则肝体肝用并治。2.2.肝脾同治肝脾同治: :柴胡、薄荷、白芍、当归疏肝柔肝养肝柴胡、薄荷、白芍、当归疏肝柔肝养肝; ;茯茯苓、白术、甘草、煨姜益气健脾温胃苓、白术、甘草、煨姜益气健脾温胃, ,合而用之合而用之, ,则调则调肝补脾。肝补脾。 3.3.气血津液兼治气血津液兼治: :柴胡行气柴胡行气, ,当归和血当归和血, ,茯苓、白术除湿茯苓、白术除湿, ,四药相配四药相配, ,可使气畅、血行、津布可使气畅、血行、津布, ,以利于肝脾功能的以利

15、于肝脾功能的调和。调和。 全方肝脾同调全方肝脾同调, ,气血兼顾气血兼顾, ,立法周全立法周全, ,组方严谨使组方严谨使肝郁得疏肝郁得疏, ,血虚得养血虚得养, ,脾弱得复。实为调肝养血之名方。脾弱得复。实为调肝养血之名方。2021/3/2330【运用】辨证要点:胁痛胁痛, ,神疲食少神疲食少, ,或月经不调或月经不调, ,舌舌 淡红淡红, ,脉弦而虚。脉弦而虚。 本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方本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方, ,代表方。代表方。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月经不调月经不调: :滞滞: :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 虚虚: :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生

16、地、熟地、女贞子、旱莲痛经痛经: :鸡血藤、川芎、香附、金铃子散鸡血藤、川芎、香附、金铃子散乳房胀痛、包块乳房胀痛、包块: :橘络、青皮、夏枯草、牡蛎橘络、青皮、夏枯草、牡蛎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喜怒无常): :合补肾药合补肾药。 2021/3/2331 肝郁甚者肝郁甚者 + + 香附、川芎香附、川芎; ; 血虚甚者血虚甚者 + + 熟地黄、何首乌熟地黄、何首乌; ; 脾虚甚者脾虚甚者 + + 黄芪、党参。黄芪、党参。 加减变化 2021/3/2332附方附方: :a.a.丹栀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内科摘要) 组成组成: :逍遥散加丹皮、栀子。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功用功

17、用: :疏肝清热疏肝清热, ,活血调经活血调经 病机病机: :肝郁血虚肝郁血虚, ,化火生热化火生热 主治主治: :肝郁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肝郁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 治肝郁血虚发热或潮热治肝郁血虚发热或潮热, ,或自汗盗汗或自汗盗汗, ,或头痛目或头痛目涩涩, ,或怔忡不宁或怔忡不宁, ,或颊赤口干或颊赤口干, ,或月经不调或月经不调, ,肚腹肚腹作痛作痛, ,或小腹重坠或小腹重坠, ,小便涩痛。小便涩痛。2021/3/2333b.b.黑逍遥散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医略六书): : 组成组成: :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 功效功效: :疏肝健脾疏肝健脾, ,养血调经养血调经 主治主治:

18、 :治肝脾血虚治肝脾血虚, ,经前腹痛经前腹痛, ,脉弦虚者。脉弦虚者。2021/3/2334 类方比较:四逆散逍遥散 2021/3/2335 重在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兼能透邪解郁, 四逆散 原治阳郁证,临证尤多用治肝脾不和所致 之胸胁、脘腹疼痛,脉弦等证候。 均可疏肝理脾,用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 腹胀痛,脉弦之证。 重在疏肝解郁,兼能养血健脾,为调经的 逍遥散 常用方;临证用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 月经不调证,见经行腹痛,头痛目眩,乳 房胀痛,脉弦等证候。 2021/3/2336方歌方歌四逆散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四逆散里用柴胡, ,芍药枳实甘草须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此是阳郁成

19、厥逆, ,疏肝理脾奏效奇。疏肝理脾奏效奇。逍遥散逍遥散 逍遥散用归芍柴逍遥散用归芍柴, ,苓术甘草姜薄偕苓术甘草姜薄偕, ,疏肝养血兼理脾疏肝养血兼理脾, ,丹栀加入热能排。丹栀加入热能排。2021/3/2337防风一两白术炒,三两【组成】白芍炒,二两陈皮炒,二两半【用法】痛 泻 要 方(丹溪心法)2021/3/2338【病证】:土虚木乘之痛泻肝脾不和肝旺乘脾腹痛脾虚生湿泄泻病机及证候分析病机及证候分析: :补脾柔肝补脾柔肝, ,祛湿止泻祛湿止泻2021/3/2339 君君: :白术白术 益气补中以治脾虚益气补中以治脾虚; ; 健脾燥湿以促脾运。健脾燥湿以促脾运。臣臣: :白芍白芍 养肝柔肝以

20、泻肝之实养肝柔肝以泻肝之实; ; 缓急止痛。缓急止痛。 * * 术、芍相配健脾柔肝术、芍相配健脾柔肝, ,培土抑木培土抑木, ,调调和肝脾。和肝脾。痛泻要方痛泻要方-2021/3/2340佐:陈皮 芳香化湿以醒脾和胃; 理气燥湿。 香舒脾气,助白术理脾。 辛散肝郁,与白芍相配,防风 一散一敛以疏肝。 祛风胜湿,升阳止泻。 脾经引经药。 2021/3/2341【运用】辨证要点: 肠鸣腹痛肠鸣腹痛, ,大便泄泻大便泄泻, ,泻必腹痛泻必腹痛, , 泻后痛缓泻后痛缓, ,脉左弦而右缓。脉左弦而右缓。 1、久泻者 + 炒升麻;2、苔黄腻+黄连、木香 加减变化 2021/3/2342方歌方歌痛泻要方痛泻

21、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治在泻肝与实脾2021/3/2343第三节 表里双解大 柴 胡 汤(金匮要略)组成: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二两、枳实四枚(小承气汤去厚朴),又加白芍三两,生姜加至五两而成。用法: 原方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再煎,分2次温服。2021/3/2344病机: 少阳未解,邪入阳明化热成实。治法: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2021/3/2345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处方分析处方分析小柴胡汤去人参小柴胡汤去人参 甘草甘草小承气汤小承气汤 去厚去厚

22、朴朴柴胡柴胡 黄芩黄芩 半半夏生姜夏生姜 大枣大枣大黄大黄 枳实枳实+ +芍药芍药2021/3/2346君君: :柴胡、黄芩柴胡、黄芩 和解少阳和解少阳臣臣: :大黄、枳实大黄、枳实 内泄热结内泄热结 佐佐: : 半夏半夏 生姜生姜 白芍白芍 益阴柔肝缓急止痛。益阴柔肝缓急止痛。 使(兼)使(兼): :大枣大枣 和中、调药。和中、调药。 和胃降逆止呕。2021/3/23471.辨证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心下满痛,便秘,苔正黄,脉弦数有力。2 2、常用于治疗胆道疾患、常用于治疗胆道疾患(1)胆道疾患的常见病理特征 胆热(上炎、犯胃) 肝胆气郁 胆阻(结石、黄疸等)(2)常用方法:清利胆热、疏肝理气、利胆【运用】2021/3/2348归纳为归纳为“清、疏、通、利清、疏、通、利”大黄大黄通通腑、腑、利利胆退黄胆退黄柴胡柴胡疏疏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