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篇)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制定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学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依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关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经验,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

2、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关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说图中两个量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 指出:两个量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菠萝,右边放上四个香蕉,天平平衡。 提问:现在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菠萝,要使得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放些什么?追问:还可以怎么放?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 3.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

3、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指出: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出所要求的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读题 2.分析探究 提问:也同样是720毫升的果汁要倒入到杯子里,这题与刚刚的两题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小结:刚刚两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一种杯子里,而这题是把果汁倒入到两种不同的杯子里。提问:那么还能像刚刚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追问:那该怎么办?同桌先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 谈话: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该怎么办? 追问:还可以怎么办? 小结: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换成

4、相同的一种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刚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板书:替换 4.列式计算 a:把大杯换成小杯 提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板书,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板书能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每个大杯呢?板书 小结:在用这种方法解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都看成了小杯,所以先求出来的也是每个小杯的容量,然后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b:把小杯换成大杯 谈话:那反过来,把小杯换成大杯呢?板书 提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再

5、把三个小杯换成一个大杯。 提问: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 指出: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就需要3个大杯。板书 提问:能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吗?每个小杯呢?板书 5.检验 谈话: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指出:哦!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720毫升。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6.小结 谈话: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

6、一种杯子。 二学习十七第1题 谈话:把这道题目,做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指名板演 提问:把你的做法讲给同学们听。 追问: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对它进行检验。就请你口答一下检验的过程吧! 三教学“练一练 1.出示题目 谈话:自己先在下面读一遍题目。 2.分析比较 提问:这题与刚刚的例1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 指出:哦!例1中小杯和大杯的关系是用分数来表示的,而这题已知的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的差数关系。 提问:那么这题中的大盒还能把它换成假设干个小盒吗?那该怎么换?谈话:现在你能做了吗?把它做在草稿本上。 3.学生试做 4.评讲 谈话: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指出:在大盒中取出8个球,就可以换成小盒;

7、另外一个大盒也是这样。 提问:现在这7个小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还是100个吗?几个?指出:算式是100-8×2,所以84÷7算出来的是每个小盒装球的个数。 追问:把小盒换成大盒也能做吗?把原来的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现在这7个大盒中,一共装了多少个球?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来的是每个大盒装球的个数。 谈话:把大盒换成小盒算出结果的请举手!把小盒换成大盒算出结果的也请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是喜爱把大盒换成小盒来计算。 5.检验 谈话:同桌互相检验一下刚刚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6.小结 提问:解这题时你觉得哪一步是关键? 指出:哦!

8、还是把两种不同的盒子换成一种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题。 三、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完整课题 提问:那你觉得在什么状况下我们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能给大家来举一个例子说说吗?指出:哦!当把一个量同时分配给了两种物体时,而且这两种物体是有一定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能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 追问:那解题时该怎么替换呢?那在用替换的方法来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替换?指出: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板书求出一种物体的数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种物体的数量。 四、巩固学习 1.用33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学习本和8本硬面抄,学习本的单价是硬面抄的

9、1/4。学习本和硬面抄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 一袋薯片比一盒巧克力便宜3元。妈妈买了8袋薯片和15盒巧克力,一共花了91元。薯片和巧克力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学习十七2机动 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把两种物体看成同一种物体 1.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共需要9个小杯 720÷6+3=80毫升验算:240+6×80=720毫升 80×3=240毫升240÷80=3倍 2.把小杯替换成大杯共需要3个大杯 720÷1+2=240毫升 240÷3=80毫升 课后反思: 由于课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学时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今天这节数学

10、课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目标。学生们关于用替换这种策略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都很感兴趣,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包括很多平常学习数学困难较大的学生也掌握了这一策略。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依据需要探究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熟

11、悉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加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革新能力。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学生依据具体问题情境去主动探究,这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其次,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干实现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革新的过程,它 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革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革新的意识和革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革新奠定优良的基础。 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12、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 2教学制定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分数连乘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 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下面每个条件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的。 23 a是b的3b是c的5 口答,说说可以列成什么数量关系? 2. 今天我们持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新的内容。

13、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6。 1理解题意。 83 这里的9和4分别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分别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三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 二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 2画图分析。 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所做绸花的朵数。 可以怎样表示二班做的绸花朵数? 怎样表示三班做的绸花朵数呢? 3讨论方法。 要去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呢?怎样算? 讨论交流,汇报方法。 2. 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学习 1. 完成学习九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2. 完成第7题。 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年级去了多

14、少人?怎样算?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 完成第8、9题。 理解题意,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第三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教学制定 可能性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熟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索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熟悉客

15、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 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2出示天气预报的情境: 长沙,11月22日,气温8-16摄氏度,降水概率10%。 问:同学们,看了这个天气预报,你明天出门时会不会带雨伞?为什么? 不会,因为降水概率只有10%,说明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小 3我们以前只知道用语言描述可能性,而这里的降水的可能性却用了10%这样一个具体的数,一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

16、究与交流 1同步体验。 1师出示袋子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 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怎么想的?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问: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1呢? 2老师在口袋中再放入一个绿球。 问:现在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3。 师:都是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可能性的大小和球的总数有关。 板书:球的总数 3追问: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0,口袋里该怎样放球?1/100呢? 5你有什

17、么发现?分子都是1:表示红球个数;分母都是球的总个数;球的总数越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越小。 2迁移与提升 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图。 师:在图中你看到了哪几张牌? 2师将6张牌反扣在黑板上。师边说边演示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它牌的可能性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刚刚同学们所说的可能性吗? 3师:看了这6张牌,你还能提出关于可能性的数学问题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四人为小组活动,互相提问。 师: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 你能具体地说

18、一说,为什么任意摸一张,摸到3的可能性是1/3吗? 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总数有关,还和某种物体的个数或张数有关。 4对比提升:去掉一张黑桃3,还剩五张,你能用分数表示哪些可能性?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任意摸一张,摸到黑桃的可能性是2/5。你是怎么想的?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吗? 师:如果老师说一个分数,你们能说出怎么拿吗? 师:课后同学们持续可以做这样的游戏,一人说分数,一人拿牌,比一比,谁的思维最敏捷。 三、施行和应用 1学习十八第1题。 2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本第95页练一练。 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动80次,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 3制定中奖

19、规则:课件出示 超市将在元旦进行中大奖活动,购物满100元,可以到转盘上转1次指针,如果你是超市的老板,你会怎样制定中奖规则? 学生凭生活经验阐述。 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指针停在红色区域是一等奖? 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有利于商家 4完成学习十八第六题。 同学们平常在游戏的时候要想最快决定两个人的胜负常常会用什么方法?石头、剪刀、布那你样想过没有,这种决定胜负的方式是否公平呢? 小芳和小娟在做这个游戏,他们获胜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出示表格。 把表格填写完整。 回答问题。 我们以后在游戏时就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判断是不是公平。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1提问: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

20、?你有什么收获? 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价值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能用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比如:两个厂生产同一种产品,价格等其他条件都一样,甲厂的产品有百分之十返修,乙厂生产的产品有百分之一返修,你选择买哪个厂的? 师:生活中不确定得现象太多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变化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学会依据可能性的大小去进行选择和判断。 第四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学制定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替即替代,“换则改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

21、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一,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我国有经典的、应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这些题来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解法,潜在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开发。这些离开生活实际的题目虽然能引起学生短时间的好奇,却难以维持学习热情,更不会产生学习需要。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制定需要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把果汁倒入大杯与小杯、在公园租用大船和小船、布置展板、储钱罐里的硬币、乒乓球比赛时的单打和双打?利用情境的趣味性,唤起积极性;利用问题的挑战性,调动主动性;利用素材的现实性,激活已有经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材在“你知道吗里介绍古代名题,让学生了解我国很

22、早就有替换思想。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置,使本单元教学更有价值。 第二,着眼于积存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用替换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大纲教材里教学的应用题稍复杂些,解答那些题目很少应用替换方法。编排本单元,不是为了增多题型、增加学习难度,而是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因此,两道例题只指点思路和方向,不出现题目的解法。两次“练一练都提示可以怎样想,应该做些什么。学习十七的题量不多,控制了难度。尤其是例1里“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例2里“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都是着眼于体会数学思想,积存数学方法,感受解题策略。

23、 一、 直观的情境引发替换。 例1用文字表达,学生一般能读懂题意,但不会利用其中的数量关系思索。例题画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学生就能在图画里看到,如果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相当于果汁倒入了9个小杯;如果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就相当于果汁倒入了3个大杯。这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可见,在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有替换,不过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楚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制定的教学思路。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忆刚刚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

24、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索。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得到一组答案,体会一种思想方法。1 二、 用多种形式解决问题特别替换策略。 例2里42人一共乘坐10只船,其中有几只大船、几只小船是要解决的问题。“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要求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和步骤,而是激励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形式,正如“猴子卡通用画图的方法,“兔子卡通用列表的方法,丰富思索问题的手段。画图和列表都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前几册教材里已多次教学,这里只要稍加启发,学生能够想到。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替换和假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25、的不同价值。 2、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 、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替换和假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 2、难点: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 、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五、课时安排:共3课时 第一课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依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

26、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关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经验,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替换的意义,知道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可以替换。 教具、学具准备:大、小杯子,清水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浮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依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

27、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 1、探究: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1 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2 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3 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究: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索。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

28、中,依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依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忆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

29、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 4要求学生依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 (感谢访问公文素材库:) 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 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课堂作业:做学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第二课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依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

30、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关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经验,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提出不同的“假设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讨论策略 1、出示例2,读题。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 3、你准备怎样假设呢? 二、自主探究,运用策略。 1、出示提问: 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大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 250人

31、与42人比较,多出了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 3有一只小船被当成大船会多出几人? 4一共多出8人,说明有几只小船被当成大船? 2、列式计算: 3、你还可以怎样假设呢?你能依据以上的提问,用你的假设方法解决问题吗?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一: 1如果这10只船都是小船,那么一共可以做多少人? 230人与42人比较,少了几人?为什么会少12人呢? 3有一只大船被当成小船会少出几人? 4一共少12人,说明有几只大船被当成小船? 5列式计算。 5、小组汇报二:假设大船与小船都是5只。 要求学生汇报后,全班共同填教科书191页表格,并解决问题。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练一练 1、学生先读题,独立完成

32、并汇报。如果假都是兔,你能制定这样的四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 读题理解题意。提问:要算到怎样才干够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关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经验,加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

33、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策略有效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策略回忆 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个有什么诀窍,或说关键是什么?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二、巩固提升 学习十七第2题。 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替换?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学习十七第3题: 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假设?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学习十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说说解题的想法?激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

34、答。 三、你知道吗? 一起读一读,你能理解题意吗?你会解答吗? 第五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制定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例2、学习十九第13题。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次,浮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学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

35、用。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显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存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存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反站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

36、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喜爱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姚明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 出示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 教师:大家熟悉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熟悉这个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课题:熟悉百分数 教师: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二、例题教学,引出

37、概念。 1.出示例题,引发探究。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学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教师: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数据显示。 出示表格 姓名 投篮次数投中次数 16 13李星明25张小华20 吴力军 3018 教师:如果你是教练,依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索,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如:谁投中的次数多,谁的成绩就好一些;谁失球的次数最少,谁的成绩就好一些;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并明

38、确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一栏。 2.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指名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出示书上完整的表格 让学生说一说16/25 、13/20 、18/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依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自主探究比较的方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学生的方法可以是把三个分数,先两个两个比较,再确定哪个分数最大,或者先把三个分数一次性通分,再比较大小,也可以把它们都改写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谈话: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学生按要求独

39、立进行改写。 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板演。 提问:64/100 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再让学生说一说65/100 、60/100 的实际含义。 提问: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提问:百分数怎样写,怎样读呢? 学生自学课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组织学生说一说读法和写法,教师进一步示范64%的读、写法。 提问:百分号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号形式写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模仿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照样子表示出6

40、5/100 、60/100 ,先写出来,再读一读。 提问:读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说明:百分数不读作“一百分之几,而要读作“百分之几。 提问: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尽量引出投篮命中率为后面的“百分率作铺垫教师: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些自己喜爱的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记时开始。停,时间不是很长 师:如果老师要求写十个,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描述一下你写了几个。 学生1:我写了5个,我完成了50% 学生2:我写了7个,我完成了70% 教师:如果不直接告诉别人,让别人猜猜你写了几个? 学生1:我还有70%没有完成; 学生2:我写好的接近50%; 学生3:? 制定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话题

41、入手,依据统计表提出“谁的成绩好一些?引发学生思索,在交流中熟悉到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并将分数再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从而初步体会到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显示百分数的概念,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讨论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自主写喜爱的百分数的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了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三、分层学习,加深理解。 “试一试 指导学生做一做。 第1题 引导学生:依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近视率的含义是什么,再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通过解答这两题,谁能说一说对“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