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1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2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3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2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C)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一定带同种电荷D一定带异种电荷3.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此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A)A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C得到质子,带正电D失去质子,带负电4.验电器可用来检测(C)A电流做功的多少B电路中电流的大小C物体是否带电D电路两端的电压5.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上的箔片张开,这说明验电器箔片(C)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C得到或失去了电子D得到或失去了质子6.如图所示,已知验电器A 带的是正电, 验电器 B 带的电性未知 现拿一根带

2、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去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A, B 的金属箔张角不变,验电器B 带什么电?为什么?如果验电器A, B 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验电器B 带什么电?为什么?( 1)验电器 A, B 的金属箔张角不变,说明两验电器没有通过金属棒发生电荷的转移,所以验电器 B 带的是与 A 相同的正电荷( 2)验电器 A, B 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说明两带电体相接触后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是正负电荷中和现象,必定有电荷的转移由于验电器 A 原来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验电器 B 一定是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7.如图所示 A 验电器带负电荷, B 验电器不带电,当用一个金属棒将这两个验电器连接

3、起来时,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从 B 流向 A8.验电器带有正电,物体 A 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这表明( B )A物体 A 原先带正电B物体 A 原先带负电C物体 A 原先不带电D物体 A 原先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9.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此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A)A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C得到质子,带正电D失去质子,带负电10.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把一个导体靠近验电器小球,结果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减小,这说明(D)A导体一定带正电B导体一定带负电C导体一定不带电D导体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11.甲、乙两个构造相

4、同的验电器都带了正电,但甲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较大当用不带电的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A甲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B乙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甲验电器上C甲验电器上的一部分质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D乙验电器上的一部分质子转移到甲验电器上12.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D)A一定增大B一定减小C一定闭合D无法判断13. 如图所示,使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各图中,正确的是(B)ABCD14.把酒精灯的火焰

5、靠近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稍微合拢了一些,这说明验电器的电荷减少了,其原因是(B)A电荷被火焰烧毁B火焰使周围空气变成导体,电荷转移到空气中C电荷转移到酒精灯上D火焰产生相反的电荷与它们中和15.一个验电器由于带了负电而使金属箔张开了一定的角度若用一根不带电的绝缘金属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A)A变小B变大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6.甲、乙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用一根玻璃棒把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D)A甲、乙两验电器发生电中和而不带电B甲带了更多的正电,乙不带电C甲不带电,乙带更多的负电D甲乙两验电器带电的情况没

6、有发生改变17.两个验电器,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一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分别连接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则( B)A自由电子由乙转移到甲,电流方向由乙向甲,甲的箔片张角减小B自由电子由乙转移到甲,电流方向由甲向乙,甲的箔片张角减小C自由电子由甲转移到乙,电流方向由甲向乙,乙的箔片张角增大D原子核由甲转移到乙,电流方向由甲向乙,乙的箔片张角增大18.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B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19.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就会

7、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B )A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B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C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D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同时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20.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 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 正电,若再用另一带电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负电,验电器后来带 负电2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验电器将得到 (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而带负电.22. 有甲、乙两个不带电的验电器,现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甲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甲上的金属箔张开,另

8、取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来的瞬间( BC )则连接起A正电荷由甲到乙B电流方向由甲到乙C自由电荷由乙到甲D电流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23. 一个站在大地上的人,只用一个验电器,不用其他器具(A)A可判断不同带电体带电的多少B可判断带电体带电的正或负C可判断带电体的电阻大小D以上各项都不能判断24. 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 正 电(选填写 “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

9、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 大于 红外线(选填 “大于 ”或“小于 ”)25. 当验电器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后, 金属箔张开了一个角度 现用一个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去靠近这个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其最终结果是(D)A 金属箔张角变小B 金属箔张角变大C金属箔张角变为零D以上情形都可能发生26.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验电器的金属棒下端的两条金属箔便张开如图所示 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1 )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 2 ) 用接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3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7. 两个验电器,它们的金属箔都是张开的,将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下列情况中不会出现的是:两个

10、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A)A 都变大B 都变小C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D都变为零(闭合)28. 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 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 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绝缘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D)A 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B 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D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29. 验电器的金属箔带上负电后张开, 一个人拿着棒状物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 发现金属球箔片全部闭合,这可能是因为棒状物()A 带正电B 是导体C 不带电D是绝缘体30. 如图所示, A ,B 为两验电器, A 带正

11、电, B 带负电用一条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棒接通的瞬间,实际发生定向移动的是电子 ,方向是由B 到 A ,电流的方向是由A 到 B31. 当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地时,金属箔就闭合,这是因为(D)A 金属箔中电子转移到大地B金属箔中质子转移到大地C大地上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D大地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32.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 和 B ,A 带电,B 不带电用导线通过灯泡把A、B 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则(A)A 导线中有电荷通过,B 张角变大B导线中没有电荷通过,B 张角不变C导线中有持续电流通过,灯泡发光D导线中有持续电流通过,灯泡不发光33.如图,用导线把验电器与锌板相连接,当用紫外线

12、照射锌板时,发生的现象是(BC)A 有光子从锌板逸出B 有电子从锌板逸出C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D锌板带负电34. 有 A 、 B、C 三个带电体,已知 A 带正电,将 A、B 、 C 依次跟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箔片第一次张开较小的角度,第二次箔片闭合后又张开,第三次角度变小,由此判断(D)AB 带负电, C 带负电 BB 正带电, C 带负电C B 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带负电, C 带正电35. 如图所示,验电器 A 与 B 的顶端各安装了一个上端开有小孔的金属圆筒,验电器B 上的圆筒 C 带有正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E ,在下列操作中能将 C 上的电荷尽量多

13、的搬至D 的是(C )A 把 E 与筒 C 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D 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B 把 E 与筒 C 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D 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C把 E 与筒 C 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D 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D把 E 与筒 C 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D 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 注意空腔导体带电时分布在外表面)36. 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 和金箔 b 的带电情况是(A)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A a 、b 均带正电Ba 、b 均带负电C a 带正电, b 带负电D a 带负电, b 带正电解:由于人和地球都是导体

14、,用手指瞬间接触金属杆c 时,人、地球和验电器构成一个整体,在带负电荷的橡胶棒的影响下发生静电感应,近端带正电;移开手指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不会再改变,故验电器带正电,再移开橡胶棒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不会再改变;故选 A37. 如图所示, 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原来是张开的,现在让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照射到锌板,发现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张角变大,以上实验事实说明 ( A)A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 验电器的铝箔原来带负电C锌板上亮条纹是平行等宽度的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照射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张角则一定会变得更大解: A 、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该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 A 正确;B 、弧光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锌板上飞出,锌板带上正电,铝箔张角变大,说明其原来带正电,故 B 错误;C、由于弧光灯发出的不是单色光,波长不同,因此锌板上亮条纹不是等宽度的,故C 错误;D、红光不一定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故其夹角不一定会变得更大,故D 错误故选A38. 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 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