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捕捉文章重点信息;运用摘录法、圈划法,归纳、提炼文本重点信息,学会长文短读。2、借助视像化、体验式朗读,感受萧红文字的独特魅力,体会侧面描写、借景抒情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体味萧红文字独特的“阳光味道”,激发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兴趣与热情。3、通过“眼中园心中园梦中园”的全新解读,建构自由明亮的儿童精神家园。【预设流程】板块一:浏览课文,鸟瞰园子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速读、默读进行学习。2、借助脚注,弄明白课文的来龙去脉;补充: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一般来说,自传体小说中的“我”指作者本人。3、速读
2、课文,寻找文中对园子直接描写的段落,并从这些段落中,找出关键词语,概括这是怎样的园子。板块二:眼中之园,样样都有1、交流第一段。这一段你圈出了哪几个字,来概括这个园子?2、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学生圈划园子里的事物,交流)3、课文开门见山就说“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可是读完整个第一段,不见作者对一朵花的具体描写。花在哪儿呢?(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从哪里读懂了这是个“大花园”。)4、引导关注“满身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园滚滚”、“小毛球”,思考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和“花园”有什么关系?(感受侧面描写的精妙)板块三:心中之园,一切自由1、这园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继续交流。2、
3、交流17自然段,摘录关键词词语,概括这个园子。3、圈出自由之物。4.、视像化朗读,感受园子里万事万物的自由(阅读策略之二)。5、引导学生发现反复的写法;通过对比品读,研究“就”字所传递的率性、自由的味道。6、这园子里,仅仅是这些事物是自由的吗?仿段练习。(练写交流)()了,就像()似的。()愿意()就()。7、深入思考:这园子里的花、鸟、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能告诉萧红自由吗?(不会)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为了表达萧红心中的自由)8、回读前文,想一想,萧红在这个园子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哪些事情?最能表现她的自由的你认为是哪一件事情?(自学讨论交流,师生提炼: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黄瓜、追
4、蜻蜓、采倭瓜花、绑蚂蚱、浇水、睡觉)9、是啊,真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爱的爷爷,萧红在园子里才这样自由自在。(师生引读祖孙形影不离地生活在园子里的句子。)“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仿句:祖父(),我()10、小结,回应:作者写园子里一切事物的自由自在,其实是写自己心中的自由自在啊!这园子,是眼中“样样都有”的花园,也是心中“一切自由”的乐园啊!(板书:眼中园:样样都有;心中园:一切自由)11、拓展阅读我和祖父的另一个世界,感受萧红的童年生命的自由。板块四:梦中之园:光芒四射1、确实,这是一个无比自由的园子。让我们也一起到这个园
5、子里去好好地玩玩吧。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师生对话:想栽花,就()想种菜,就()想睡觉,就()2、疯够了,玩累了,让我们美美地躺在树阴下睡一觉吧!(模拟进入梦境)。3、学生描述虚拟梦境。4、介绍萧红身世:18岁的时候,祖父永远地离开人世;19岁,萧红被迫离家出走;直到1942年,萧红因为医生的误诊,死于香港整整12年啊,萧红都没能再看一眼她魂牵梦绕的园子。她只能,在梦里,一次次又一次地与这园子里的一切重逢(屏幕出现重点段提示语,学生尝试背诵:花开了。鸟飞了,)5、其实,萧红记忆中的这院子里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自由的,更是无比地明亮的。屏幕呈现16自然段太阳在园
6、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小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6、齐读后追问:那为什么在作者的记忆里,这园子总是那么明亮,那么光芒四射?(完善板书:梦中园:光芒四射)7、师补充:在萧红的文学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写到太阳。而且,萧红笔下的太阳,总是那么明亮、温暖,那么光芒四射。(屏幕阅读小学生萧红读本中,关于太阳的几处描写。)8、总结升华:太阳带给人光亮、温暖,萧红的很多文字,也因为太阳而明亮。萧红的人生是不幸的,但有了祖父这一轮明亮的太阳,她的文字和人生就有了光亮。拥有太阳,生命就有了自由和光亮!(完善板
7、书,画一个大圆,将所有内容都括进去)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8、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题,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3、自由读第13节。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
9、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划下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
10、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第12段: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抢拼尽了力气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
11、到了什么?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你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乱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3、小结: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么样,就,想做什么,就我完全是。四、感悟自由的源泉。1、其实,我在园中做过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大蚂蚱,把腿用线绑上,过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了一只腿,而
12、蚂蚱不见了。我曾经在祖父拔草时,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开的玫瑰,红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还以为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气传得远呢!2、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3、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指导读句子。祖父的笑中有慈祥,祖父的笑中有疼爱,祖父的笑中有教育,祖父的笑中有宽容。祖父的笑和爱一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课件出示)五、抒发对自由渴望。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我感觉到
13、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愿意就想就六、拓展延伸。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
14、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课题。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
15、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板书:祖父的园子爱自由设计反思: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
16、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2、品味细节,感受情境。文中“我”和祖父在园中劳动的情景作者采用叙述的话语,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往往一个简单动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从这个“笑”字
17、中我们可以读出祖父的爱、和蔼、慈祥、宽容、童心、对孙女的教育,把这个“笑”字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我们就会自然进入课文叙述的情境。3、关注表达,学习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联系原著,适度拓展。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
18、,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第一部分(第16段):介绍“我”家的大花园,描写了院子里的昆虫和树。第二部分(第726段):写“我”在园中的玩耍和“劳动”的趣事通过这些表现了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第2731段):写对园子的美好印象
19、。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是一个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园子。一、导入新课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人,鲁迅先生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萧红。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课件出示:萧红及呼兰河传的简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一个部分,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生字(出示8个生字)(2
20、)范写“帽”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去,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分别是第2、13小节和第312小节)三、感悟园子这令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的第二、第十三小节,把你想到的词就写在句子的旁边。1、学习第2小节(1)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板书)(2)迁移写法这一小节写的都是什么?那么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详细写了什么?蜻蜓、蚂蚱作者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有详有略。2、学习第13小节(1)这一小节又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快乐)(2)蜜蜂、蝴蝶、蜻蜓、
21、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3)你最想做这自由的园子里的什么?自由地说说你在这个园子里怎么快乐怎么自由。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你是什么?(若学生说到黄瓜时,顺势讲解“谎花”:“谎花”你见过吗?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了个“谎”,简称“谎花”。(4)是啊:(引读)要做什么,;要怎么样,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倭瓜、黄瓜可能吗?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
22、一起快乐自由地读一读这一小节吧。四、分析写法,练笔迁移。1、读着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萧红女士运用了哪些写法,才让我们对园子的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温馨可爱、生机盎然、自由自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的呢?请大家再读这两小节。排比、拟人、比喻6个“愿意就”总分段式2、练笔(用我们的笔也来写一写这个园子,看看这个园子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a 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蝴蝶_;蜻蜓_。b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_;_鸟;虫子_。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
23、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作品的愿望。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齐读课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我和祖父一天里在园子里都做些什么呢?(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等。)(二)趣事体乐1、祖父在园子里劳作,我在园子里也在劳动吗?从文中找出关于我在园子里的描写,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 ,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几句话,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抓住“瞎闹、乱勾、乱闹”三词体会作者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同学们,羡慕作者的生活吗?喜欢
24、他的生活吗?喜欢、羡慕他的什么?板书自由、快乐的我。对于我在园子里的举动,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后生评,相机指导。2、祖父对我的顽皮举动是什么反映呢?观察插图,从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语句,通过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宽容。填一填:当我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当我 ,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板书:宽容、慈爱的祖父正是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我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三)借景抒情文章中除了写我的自由,还写了什么也是自由的?迅速浏览1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将事物的自由描写出来的呢?请先
25、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指名汇报,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动植物仿佛也变得具有灵性,生动活泼起来了。指名有感情读。出示: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山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我就是 ,我 。学生练读,试读排比句。引读: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倭瓜 ,黄瓜 ,玉米 。蝴蝶 。所以,作者说:一切 。作者仅仅是想写景物的自由吗?他是想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快乐、自由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爱园、乐园。(四)情感升华同学们,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长大以后,历经了许多坎坷与不幸的萧红,常常会回忆起呼兰河城
26、,因为这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出示:(师配乐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同学们,有别样的感受吗?课后,请同学们读读呼兰河传这本书,再回过头来读读本文,也许你会读出更多的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课时安排】一课时。【
27、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萧红(19111942)黑龙江人,1935年出版代表作生死场,1941年发表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二、初读1、自由读。2、四人小组合作读。3、指名读。三、
28、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我”对园子念念不忘呢?谈谈自己的感受。2、四人小组交流。3、指名说,全班交流。板书:快乐 自由4、我在院子里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默读思考。 全班交流。5、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和祖父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指名说。板书:我 可爱 天真 顽皮祖父 勤劳 慈爱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读读记记“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3、让学生自主地如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
29、的,并积累语言。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2、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萧红”的图文资料简介2、引入课题二、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分析这些词语三、研读课文(一)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园子的,快点儿找找看是哪几自然段?1、自由读这些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你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请你写一两个认为恰当的词语,有的词语可能就藏在这几段话的字里行间。从哪些段落体会到的?读相关语句,说感受。预设:(1)“我
30、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a、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b、园子里有些什么颜色?c、她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园子? 带着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心情?(2)“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a、去掉“是”读读看,比较比较。“是”起到了什么作用?(3)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a、在我的眼中,这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b、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 (愿意就 愿意就)c、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出示课件d
31、、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比一比谁的更自由。2、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体会到这是一个 师引读( )的园子 根据板书引读(二)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1、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着,请同学们自由读415自然段,你觉得哪个镜头给你印象最深?2、在园子里,我是那么自由,那么快乐,这园子简直就是 (“我”的乐园)3、介绍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寂寞 相机出示文字介绍(相机出示文字介绍)4、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4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5、因此萧红一直怀念这个园子,那么,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 (爱、温暖) 所以萧红在书中这样写道 (出示)(三
32、)升华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2、在呼兰河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重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
33、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
34、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四、领悟表达特点。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3、预习新课。板书: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 学习
35、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重难点: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2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灵气的语言。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活泼、富有灵气的语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蜂飞蝶舞,黄瓜倭瓜自由生长;有一个女孩,淘
36、气顽皮,古怪精灵,她和祖父在这园子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段温馨的回忆深深地刻进了女孩的生命,终生难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2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3指导读题(1)如果这个园子是我和祖父共有的,怎么读?(2)如果这个园子只属于祖父,又该怎么读?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默写本课三组词语第一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2出示三组词语,互相批改。3再认真读读这三组词语,想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按照昆虫、农作物、农活划分的)4根据这些词语,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小结:看来,以后我们在预习新课的时候,遇到生字词要
37、画一画,会读会写了以后,如果有必要,再给它分分类,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6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土窝:下种留下的土坑。溜平:本课指用泥土将下过种子的土窝抹平。倭瓜:南瓜的别称,北方人把长的圆圆的小南瓜叫做倭瓜。谎花:指不结果实的花。瞎闹: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7.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读,个别读。三、走进园子,感受特点。1过渡:浏览全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这些昆虫和庄稼?(2、13小节)2自由地读读这两个小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交流: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美丽的自由自在相机板书中心词:丰富多彩自由自在3学习第2自然段,默读,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38、想想这个园子的“丰富多彩”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交流: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1)出示第一句: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抓住“样样都有”。还会有什么?(蜗牛、蚯蚓、小甲虫)总之,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这是“种类”上的样样都有。指名读第一句。(2)除了种类上的“样样都有”,还有什么也是“样样都有”的?昆虫的颜色出示: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白,这黄,这红,这金,这绿,多么绚
39、丽多彩的颜色呀,想想怎样通过你的声音把这几种不同的颜色读出来呢?生练读,指名读,齐读。(3)这么多可爱的昆虫,色彩缤纷的昆虫,如果你就是这位小姑娘,你会怎样来介绍这个园子呢?带着怎样的语气?配乐感情读第二小节。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红的自由和快乐,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受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对话的方法,初步感受文本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1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2读悟中领会“借物抒情、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
40、天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还记得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2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生: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有各种动物的、样样都有的)师:是啊!这园子里多姿多彩,样样都有,都是生机勃勃的!(板书: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二、品读感悟过渡:这个园子不但生机勃勃,而且充满自由。(板书:自由自在)哪一段告诉我们的呢?(第13自然段)(一)感受园子里的自由(学习第1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中哪一句概括了“自由自在”?对,这就是中心句。出示,有感情地读一读: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花活了,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41、。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7鸟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谁来读?虫子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园子真美啊!在园子里真自由啊!)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变化成诗的形式读: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
42、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让我们读出诗样的美!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找来读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些话虽然没有出现“自由”这个词,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由呢!而且这段话很特别,“愿意就”多次出现,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又好读又好背呢!想挑战一下吗?(生自由读,背。)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我们可以读得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
43、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由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羡慕不?让我们也来自由一番吧。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指名说)这的确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啊!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园中的一切在萧红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其实,在园子里谁才是最自由的?(萧红)对呀!因为萧红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课文中就这样连用六个“愿意、就”,让我们感觉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让我们感受到到最自由自在的萧
44、红(引读)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指读板书:自由自在)(二)感受萧红的自由与快乐(学习3-12自然段)1那么自由自在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有趣的场景。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汇报交流,相机补充。【预设一】第3自然段关注内容:领略事情本身的有趣。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如尾巴一般跟随祖父,成了祖父的影子。关注形式:感知语言、句式的独特。再来看看这段话,写得也比较有趣。试着读读看。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我”和祖父如影随形。“我”就
45、像祖父的()。祖父下种,我就我真是在下种吗?说话得有根据。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看看后面的内容,我们继续结合自己的批注交流。谁关注到了她的动作?园子里的我不是在溜土窝,而是在。瞎闹背后可是那份自由、那份快乐。你还关注了哪些词语?(若没有人说到“踢飞”:一起关注这个词踢飞)踢飞的是,踢出的是。请你来读好这几句话朴实的语言,简单的句式,读来有趣。这就是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预设二】第4-10自然段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菜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能吃的割掉了,不能吃的倒留着,这下可要饿肚子了。关注“爬“乱勾”。关注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想象着人物的表情,我们就能把对话读得有声有色。【预设
46、三】第11自然段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这是萧红版的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啊。关注文中连续用的4个“又”。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自由)把这份自由、惬意,随心所欲读出来。【预设三】第12自然段(1)想象画面(2)指导朗读关注动词“抢”“拼”“扬”“喊”。乱闹中扬出的是水滴,也是乐趣啊!又听见了什么?“下雨了!下雨了!”谁也来喊一喊?这一喊,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快乐地喊一喊。小女生一起来喊一喊。一抢一拼,一扬一喊,把这份快乐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3)综上小结:当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时,我却在瞎闹,乱勾,
47、乱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看,她是(点击中心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是啊,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是快乐的。板书:充满快乐(三)感受祖父的爱这一幅幅小萧红跟在祖父后面玩闹的画面,都让她感到快乐和自由,那么这快乐和自由是谁带给她的?(祖父)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出示学习要求:交流:拔下锄头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慈爱的、疼爱孙女的)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教我认谷子祖父很有耐心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是呀,(引读)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
48、祖父笑了;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花瓜、追蜻蜓时,祖父笑了。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板书:爱)小结: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的笑令萧红难忘,其实是祖父的爱让作者怀念啊。(完成心形板书)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去感受这份让萧红刻骨铭心的爱吧。一切景语皆情语,心是自由的,看到的景物就是自由的;心若是快乐的,看到的一切景物就是快乐的,这就是借景抒情。萧红选择了典型的事例,用独特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9 教学
49、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好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情绪。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这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齐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2板书课题:祖
50、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资料。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透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能够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5交流课文主要资料: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一)走进
51、“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搞笑?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但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但是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陈皮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铝合金金属型铸件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重卡汽车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酒精制造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观光船游览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营销服务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米尔贝肟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锌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石灰石开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 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工行安心账户托管(交易资金)三方协议
- 第1课+古代亚非【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赵尚志爱国主义教育班会
- 产品生产技术方案
- 《陶瓷模型制作》课程标准
-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医学课件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语文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