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3页_第1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3页_第2页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授课人 盛日山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 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臣请完璧归赵。4、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

2、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换替换。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

3、。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

4、会儿”。 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

5、,不译 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

6、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3“蚓无爪牙之利”为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式为“蚓无利之爪牙”,“利”是修饰“爪牙”这个词的。 三、强化训练 :1、沛公军霸上。2、伐无道,诛暴秦。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4、被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6、沛公之参乘樊哙也。7、夫水,智者乐也。8、夫鲁,齐晋之唇。9、天下云集

7、响应,赢粮而景从。10、有碑仆道。11、沛公安在?1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马之千里者。15、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四、拓展阅读练习:1、请学生朗读短文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请学生解释该文段的语法知识点。 坐六尺簟: 东: 可以: 去: 所坐者: 悉: 3、请学生翻译划线的三个句子。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