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食育环境寻找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途径_第1页
从儿童食育环境寻找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途径_第2页
从儿童食育环境寻找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途径_第3页
从儿童食育环境寻找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途径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儿童食育环境寻找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途径    谢晓芳摘要:儿童食育是儿童智育、体育、德育的基础,通过学习与“食”有关的知识,可以提高幼儿食品选择能力,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因此,本文以儿童食育环境为入手点,分析了儿童食育的必要性,对幼儿发展的隐形途径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儿童食育环境;幼儿发展;隐性途径前言: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全球各个国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将“食”纳入了教育内容体系中。日本在2005年颁布了儿童食育基本法,明确了家庭、保育所、学校及地方在儿童食育中的职责。而我国在儿童食育方面仍然有所缺失。多数儿

2、童教育机构还没有认识到儿童食育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儿童食育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儿童食育的必要性1、改善幼儿不良饮食行为2012年,我国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儿童营养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截止至2010年,我国城乡儿童肥胖率在6.5%-8.5%之间。且多数3-6岁儿童存在严重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菜肉不均、饮食量偏小等情况。通过儿童食育,有望解决上述问题1。2、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0-6岁是儿童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儿童食育,可以丰富儿童味觉能力,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餐礼节。3、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在信息网络时代,电视、网络中具有大

3、量不良营养信息,极易误导儿童。而通过儿童食育,可以潜移默化的纠正儿童及其家长的不良营养观,帮助幼儿及其家长建立正确的营养观。二、基于儿童食育环境的幼儿发展隐性途径构建1、构建儿童食育环境首先,幼儿食育大环境构建。幼儿园食育大环境主要是在幼儿园一楼或活动场地,构建四季农作物展览平台,引导幼儿了解春生、秋收、夏长的真正含义。同时在楼梯墙面位置张贴关于食疗养生的微型景观盒。盒内摆置红枣、花生、银耳、红豆等食材,促使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性质及食材优势。其次,幼儿食育外部环境构建。在幼儿园区内幼儿教室外的空闲场地,幼儿教师可设置蔬菜花园。组织幼儿在蔬菜花园内进行植物种植。并根据季节变化,标注相关作物生长特

4、点。同时以分组的方式,要求不同小组学生以绘图的方式展示植物生长过程。再次,幼儿班组食育环境构建。在幼儿班组食育环境构建期间,幼儿教师可以真实、雅致、安静为原则。借鉴森林生态系统格局,进行树枝、果实、花朵、芦苇等自然生物的合理设置。最后,幼儿食育工坊搭建。幼儿食育工坊是幼儿饮食教育的主要场地。其可以为幼儿动手操作及饮食知识学习提供必要的工具及设施。2、开展多样化儿童食育区角活动一方面,在对幼儿进行营养教育期间,通过农艺或烹饪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食物来源,转变其不良食物偏好。如在食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体验种植或烹饪乐趣为主题,综合开展栽培、烹饪、共食、清扫等一系列活动。在

5、提高幼儿对饮食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食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为避免烹饪活动中幼儿遭受意外伤害,幼儿教师可以家园合作的方式,将家庭教育因素纳入食育教育体系中。邀请儿童营养学家对幼儿监护人员进行营养知识讲解。提高幼儿监护人员对喂养方式、膳食搭配及食育教育的重视。鼓励幼儿监护人员在生活中开展食育教育活动。如主动带领幼儿去超市买菜,在做饭期间让幼儿帮忙择菜等。另一方面,借鉴日本食育经验,幼儿教学人员可设置多种食育方案。如木偶戏、故事表演、儿歌演唱、动画播放等。在食育方案制定完毕之后,以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各个班级实施,提高各班级学生良好饮食认识。随后,在全园区域内,以自助餐

6、会的形式,组织每一位学生及其监护人员共同制作一种食品,带到班级上,供班级内成员品尝。如2018年是狗年,可组织孩子及其监护人员动手制作“小狗”形状的面点。并邀请全体成员品尝,提高幼儿对面食的兴趣。此外,食育与五大领域教育渗透融合,可有效提高食育教育效果。因此,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可在“果蔬坊”、“厨房”等区角的基础上,以“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绿色菜篮子”为主题,营造真实的活动区间2。通过“买菜”、“种植”等真实活动模拟,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新鲜健康食品挑选方式,而且可以通过实际菜品买卖,促使幼儿了解基础算术知识,进一步丰富食育教育组织模式。3、选择合理的教育时间在餐点前期,幼儿

7、教师可采用游戏,或者儿歌的形式对在幼儿进行食育教育。如将饮食礼仪创编为儿歌游戏,同时将食材制作成卡片,要求幼儿在餐前根据儿歌演唱步骤。并对各种食材卡片进行分类,帮助幼儿了解不同食材特点及营养元素。其次,在用餐期间,幼儿教师可从直接随机教育、间接食育教育两个模块,根据具体情况对幼儿饮食行为进行主动干预3。如针对部分学生浪费粮食、挑拣食物的情况,幼儿教师可直接纠正相关学生不当饮食习惯;而间接食育教育则是通过良好饮食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饮食习惯。如将饮食习惯良好的学生安排到一个挑拣食物、偏食幼儿身边。利用同伴的利用,逐步改变幼儿饮食偏好。同时在用餐期间,幼儿教师也可以将炊事员邀请到餐饮室与

8、幼儿共同用餐。通过与炊事员交流,幼儿可以了解食物制作过程,提高对食物或者食物制作的兴趣。而炊事员也可以了解不同幼儿偏好,在保证食物营养的前提下,调整食物烹饪方法,提高儿童对食物的兴趣。最后,在用餐结束之后,幼儿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清盘”活动。以同伴相互督促的方式,降低班级内学生浪费食物行为。总结:综上所述,幼儿园食育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可选择餐前、餐中或餐后的适当时间,开展不同主题的幼儿区角活动。同时与五大领域教育融合,構建主题鲜明的食育教育阵地。结合家校联合教育活动的开展,可纠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幼儿健康正确的饮食观及营养观,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孙艳玲, 柴玉花. 浅析幼儿园食育开展的必要性j. 学周刊,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