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答案_第1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答案_第2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答案_第3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答案_第4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1、质粒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分子量比染色体小,可携带某些遗传信息2、LD50 :能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3、持续性感染: 是指有些病毒感染机体后, 可在受感染细胞内长期存在或终身带病毒, 而且经常或反复间断地向外界排出病毒。4、单克隆抗体 在机体淋巴组织内可存在千百种抗体形成细胞(即 B 细胞 ),每种抗体形成细胞只识别其相应的抗原决定簇, 当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一种细胞群, 这种由单 一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体可称为细胞克隆(clone) 。 同一克隆的 B 细胞可合

2、成和分泌在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 遗传标记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均一性抗体, 亦可称之 为单克隆抗体。5、细菌素 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物质。其抗菌范围窄, 在细菌分型及流行病调查上具有一定意义6、毒力岛: 毒力岛是指编码细菌毒力基因簇的分子质量比较大的染色体DNA 片段, 其特点是两侧一般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通常位于细菌染色体 tRNA 位点内或其附近 , 不稳定 ,含有潜在的可移动元件 ,其基因产物多为分泌性蛋白或表面蛋白。7、干扰素: 是由病毒或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因能干扰病毒在 非感染组织的复制,故称为干扰素。8、抗原转变:

3、指编 码抗原的基因组重排引起的变异幅度大时,产生新的亚型,这种变异为质的 改变,往往引起流感的世界大流 行。9、细胞病变效应: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的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等细胞损伤,称 为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10、朊病毒 是亚病毒中一类重要的感染因子,侵害动物与人类,传染性极强。不具有 病毒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尚无含有核酸的确切证据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1、细菌的基因转移包括: (接合)、(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2、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为(蛋白质) 、(核酸)、(脂质)、(糖类)。3、在细菌繁殖曲线图中,细菌在(对数生长)期繁殖速度最快。4、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包括二个方面

4、的组成, 即:(侵袭力) 和(毒素)5、病毒的(囊膜)成分通常来自于宿主(细胞膜) 。6、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吸附和穿入)、(脱衣壳)、(生物合成)、(组 装和释放)。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致敏阶段) 、(反应阶段)和(效应阶 段)。8、病毒体外培养的主要方法主要有: (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和 (实验动物法)。9、细胞免疫的效应表现为(抗感染作用)、(抗肿瘤作用 )、(免疫损伤作用)。10、变态反应包括( 过敏反应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 和(迟发型)。三、选择题(每题 1 分)1、 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C)。A 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五肽交

5、联桥DB -1.4糖苷键2、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BD )。A 毒素侵袭性酶热原质C 抗生素3、在机体抗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CDA 干扰素C 细胞毒性T细胞4、特异性免疫包括(DA 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C 正常体液的抗菌作用5、具有抗酸染色特性的细菌是(ABA副结核分枝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6、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的疾病有A禽霍乱C猪气喘病7、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C. 胸腺8、哺乳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 胸腺和淋巴结C. 胸腺和骨髓9、免疫活性细胞包括(C)A.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 抗毒素D 中和抗体)。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结核分枝杆菌D丹

6、毒杆菌BC)。B禽慢性呼吸道病D猪肺疫B. 法氏囊D. 淋巴结 T 细胞区B. 骨髓和脾脏D. 骨髓和皮肤B. 粒细胞,淋巴细胞D. T 细胞, NK 细胞(C)(C)C. T细胞,B细胞10、半抗原具有(B)A. 免疫原性B. 反应原性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没有四、简答题(每题 4 分)1、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抗原识别阶段 包括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加工、抗原的呈递和对抗原的识别,分别由 应、T和B细胞完成。(1分)( 2)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 包括抗原识别细胞膜受体的交联、膜信号的产生与传递、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主要由T和B细胞完成。(1.5分)(3)

7、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主要包括效应分子(体液免疫)和效应细胞(细胞免疫)对非已细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 (即排异效应) 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在此阶段除抗体和效 应T细胞参与外,还必须有免疫增强系统参加才能完成排异和免疫调节作用。(1.5分)2、简述ELISA检测的原理?( 1 )使 Ag 或 Ab 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 0.5 分)(2)使Ag或Ab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 Ag或Ab;酶标Ag或Ab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 留酶的活性; ( 0.5 分)(3)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Ab或Ag)和酶标Ag(或Ab)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 体表面的 Ab( 或 Ag) 起反应

8、;( 1 分)(4)通过洗涤将固相载体上未结合的 Ag 或 Ab 去除, 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 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 ( 1 分)( 5)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 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率很高, 可极大 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1 分)3、简述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学功能?(1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1 分)( 2)保护细菌抵抗不利环境( 1 分)(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1 分)1 分)4)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4、简述革兰氏

9、染色的原理及基本过程及意义?原理:(2 分)G+ 菌: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 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仍呈紫色。G一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 解,缝隙加大,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基本步骤: (1 分)(1)结晶紫初染( 2 )碘液媒染( 3)95%乙醇脱色( 4 )沙黄复染意义鉴别细菌: 可分为 2 类、 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选择抗菌药物、 研究细菌对结晶紫的 敏感性、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1 分)5 、简述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反应温度、

10、酸碱度和离子浓度对抗原和抗体分子上各基团的解离性和电荷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1)电解质:常用生理盐水:使用禽类血清时,常用810%高渗盐水。( 1 分)( 2)酸碱度: 常用 pH68 ,过高过低, 都可使 Ag:Ab 复合物解离, 或引起非特异酸凝集。( 1 分)(3)温度:通常37C,增加Ag和Ab接触的机会,加速反应的出现。(1分)( 4 )振荡:加速振荡,但过速可解离。( 0.5 分)( 5 )杂质:蛋白质、脂质、糖类杂质时,抑制反应进行或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故试验设 立对照。( 0.5 分)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1、试述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1)

1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细胞内结合染液中 的结晶紫 -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5)(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 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 5 联桥之间的联结, 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 溶 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 N-乙酰葡萄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 3-1 ,4糖苷键。G-菌的 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 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 用效果差。 ( 2.5)(

12、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 成分。( 2.5)(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 0抗 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 2.5)2、试述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答:(1 ) 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 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2.5 )( 2 ) 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 有抗原性,可依此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置和动力)。鞭毛具有特殊 H

13、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2.5 )( 3 ) 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 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 R 质粒。( 2.5 )( 4 ) 芽胞: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芽胞在适宜条件可以发育成相应的细菌; 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 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根据芽胞大小、 位置和数目鉴 别细菌。( 2.5 )3、试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1 )介导天然免疫 此类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为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 作用。 ( 2.5)(2)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抗原活化的 T 淋巴细胞分泌

14、,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 2,5)(3)诱导凋亡 IL-2 诱导抗原活化的 T 细胞凋亡,限制免疫应答的强度; TNF 可诱导肿瘤 细胞凋亡。 (2.5)(4)刺激造血 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不断被消耗,因 此机体需不断从骨髓造血干细胞补充这些血细胞。由骨髓基质细胞和 T 细胞等产生刺激造 血的细胞因子在血细胞的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2.5)4、某鸡场在 8 日龄、20 日龄免疫新城疫 IV 系疫苗后, 30 日龄时发 生了新城疫,分析发病的原因?( 1)环境因素 鸡舍环境中存在高浓度的病原微生物;肉鸡处于疾病的潜伏期;接种人员 及接种用具带

15、入强毒病原微生物; 此时, 使用任何一种疫苗, 住往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 果。(1 分)因为接种疫苗后, 至少 l0 天后才会有好的免疫效力, 这 10 天的抗体空白给病原微生物 可乘之机,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 1 分)(2)母源抗体的影响母源抗体较高影响免疫效果。 (1 分)(3)疫苗的因素 疫苗质量差,疫苗过期;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败或减效;疫 苗选择不当; 如果在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 仅选用安全性好而免疫效力较低的品系, 常造成 免疫失败。( 1 分)(4)免疫抑制病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鸡贫血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网状内皮增殖病毒以及畜

16、禽的圆环病毒等感染动物后均可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 1 分)(5)营养不良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影响免疫;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可造成免疫抗体低下。( 1分)(6)免疫方法失误( 3 分) 饮水免疫 使用了含氯的自来水、金属饮水器或水中有残留的消毒药;饮水器数量过少; 饮水免疫前没给鸡群断水;水量过大;半小时内饮不完,造成疫苗效力下降。 气雾免疫 没按规定量使用疫苗; 没使用无离子水或蒸馏水; 使用压力过高, 超过 7kg/cm2 时喷出的瞬间温度将超过 80C,从而杀死活毒;鸡舍有风,造成疫苗流失过多。 肌肉注射 稀释的疫苗没

17、在规定时间注射完;注射剂量不准或漏注。注射器使用消毒药消毒后没冲洗干净,将杀灭活毒从而影响免疫效果。(7)多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影响 舍内湿度过大、 通风不良致氨气浓度过高、 长途运输、 惊吓 等都会影响抗体的产生。 (1 分)(8)变异与疫苗免疫失败相关。新城疫病毒变异(1 分)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1、细菌生物膜: 是指正常菌群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黏附,并分泌胞外多糖聚合 物,使细菌以非常精细的方式相互粘连, 形成的膜状物, 能发挥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作用, 使 外来病菌不能定植而通过侵入门户侵袭机体。2、侵袭力 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

18、、繁殖及扩散、蔓延的 能力。3、空斑试验: 细胞单层接种病毒后再覆盖一层含营养液的琼脂层,这样病毒自感染细 胞释放后不能悬浮于液体中 ,只能感染邻近与之接触的细胞 , 以致感染区由原始病灶向四周扩 大,形成类似细菌的菌落,该试验称为空斑试验。4、缺陷病毒:由于缺乏某些基因,不能复制成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此种病毒称为缺陷病毒。5、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全称:Polymerase Cha in Reaction ),简称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 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

19、,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6、抗原漂移:某些病毒的抗原(如流感病毒的H和N )由于点突变造成的小幅度变异,属于量变。7、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 或 RNA ) 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 , 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 免疫应答 , 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8、Strauss反应:鼻疽杆菌的病料或肉汤培养物腹腔或皮下接种雄性豚鼠,在接种后 约 45 天可见豚鼠阴囊红肿、睾丸肿胀,继而化脓破溃,一般在 23 周左右死亡 9、前病毒: 一种细胞内病毒 DNA ,它可以 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 ,或已整合在

20、宿主细胞基因组 中,可随细胞的传代而垂直传播。10、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二、填空题(每题 1 分)1、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染色体)和(质粒)两种 , 其中(质粒) 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2、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形态和结构变异) 、(菌落变异)、(毒力 变异)、(耐药性变异)。3、影响血清学试验的主要因素有 (电解质)、(温度)、(酸碱度)、(震 荡)等。4、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通常有 (天然被动免疫) 、(天然主动免疫 )、 ( 人工被动免疫)和( 人工主动免疫)。5、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 、(脾脏)、(哈氏腺)、和(其

21、它淋巴 组织)。6、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主要有: (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 动运输)、(基团转移)。7、菌落呈荷包蛋状的微生物有(支原体) 、 ( 细菌 L 型 )。8、病毒持续感染可分为 (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慢发感染)、(急 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4 种类型。9、口蹄疫病毒可分为(A)型、(0)型、(C )型、(南非1)型、 (南非 2)型、(南非 3)型、(亚洲 1)型。10、流感病毒根据(核糖核蛋白和M抗原)抗原不同可分为(A)、(B)、 (C)三型。决定流感病毒亚型的特异性抗原为(HA)、(NA。三、选择题(每题 1 分)1、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主要是(A)C.

22、 异嗜性抗原D. Rh 抗原2、具有调理作用的抗体主要是(B)A. IgMB. IgGC. IgAD. IgDA. MHC分子B. ABO 抗原3、初次应答的特点是(B)A. 所需抗原浓度低B. 抗体主要为低亲和力 IgMC. 维持时间长D. 潜伏期短4、质粒和细菌染色体的复制是(C)的A.同步连锁B.有一定的复制数量比例C.分别独立复制D.相互依存5、无囊膜病毒的主要保护抗原成分是(A)A.衣壳蛋白B.核酸蛋白C.脂蛋白D .脂多糖6、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B)A. 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B. 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C. 异种性D.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7、病毒核酸不分节段的是(BC)。A

23、. 马立克氏病病毒B.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 禽流感病毒D. 新城疫病毒8、培养过程中需要X因子和V因子的细菌是(B)A. 巴氏杆菌B. 副鸡嗜血杆菌C. 大肠杆菌 D. 沙门氏菌9、下列属于黄病毒科的病毒是(ABC)。A. 坦布苏病毒B. 猪瘟病毒C. 日本脑炎病毒D. 呼肠孤病毒1 0、介导NK细胞发挥ADC(效应的Ig主要是(C)A. IgAB. IgMC. IgGD. IgD四、简答题(每题 4 分)1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1)初次反应产生抗体:当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时,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产生抗体,且抗 体产生的量也不多,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也较短。 ( 1 分)(2)再次反应产

24、生抗体:当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后,开始时,由于原有抗体中的一部分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 可使原有抗体量略为降低。 随后, 抗体效价迅速大量增加, 可比初 次反应产生的多几倍到几十倍,在体内留存的时间亦较长。( 1.5 分)(3)回忆反应产生抗体: 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 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逐渐消失。 此时若 再次接触抗原, 可使已消失的抗体快速上升。 如再次刺激机体的抗原与初次相同, 则称为特 异性回忆反应; 若与初次反应不同, 则称为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引起的抗 体的上升是暂时性的,短时间内即很快下降。 ( 1.5 分)2、以 IgG 为例,简述 Ig 的基本结构。答:I

25、gG的基本结构为:1、对称的四肽链结构: 2 条相同的轻链( L 链) 2 条相同的重链( H 链)(1 分)2、可变区和恒定区(1)可变区(V区)部位:近 N端1/2L链和1/4H链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称 V区。包 括VL, VH 意义: 是Ig结合Ag部位,代表Ig特异性。(1.5分)(2)恒定区(C区)部位:近 C端1/2L链和3/4H链的氨基酸序列较恒定,称 C区。包括CL、CH( CH1 CH2 CH3)意义:是Ig发挥效应的部位,如其 CH2为C1q结合点,可激活补 体经典途径,CH2还能通过胎盘,CH3结合单核巨噬细胞表面 IgGR。(1.5分)3、简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1

26、)只含有 1 种核酸: DNA 或 RNA ;( 1 分)( 2)没有核糖体和转移 RNA(tRNA) ,也没有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酶,必须严格细胞内 寄生;( 1 分)( 3)病毒不会长大,不经分裂繁殖,而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大量组分,通过装配而增殖;( 0.5 分)( 4)对抗生素不敏感;绝大多数病毒在不同程度上对干扰素敏感。(0.5 分)( 5)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 中,从而诱发潜伏性感染或肿瘤性疾病。( 0.5 分)4、简述科赫法则的基本内容?( 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 1 分)(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

27、(pure culture );(1 分)( 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1 分)( 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1 分)5、试述细菌干扰宿主的防御机制?( 1 )抗吞噬作用 不与吞噬细胞接触,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杀死 或损伤吞噬细胞 。( 1 分)( 2)抗体液免疫机制 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逃避补体, 抑制抗体产生 。( 1.5 分)( 3)内化作用 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 1.5 分)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1、试述病毒复制的

28、基本过程?绝大多数病毒复制过可分为下列六步: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 1 )吸附 是决定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需要病毒表面特异性的吸附蛋白(Virusattachment Protein, VAP)与细胞表面受体(也称为病毒受体, virus receptor )相互作用。(2 分)2)侵入 病毒通过以下不同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注射式侵入、细胞内吞、膜融合以及 其他特殊的侵入方式。 (1.5 分)( 3)脱壳 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释放出来的过程。有囊膜病毒脱壳包括脱囊膜和脱衣 壳两个步骤,无囊膜病毒只需脱衣壳,方式随不同病毒而异。( 1.5 分)(4)生物合成 病毒的遗传

29、信息向细胞传达, 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 能量和场所合成核 酸和蛋白质,期间所需的多数酶也来自宿主细胞。 (1.5 分)(5)装配 病毒的结构成分核酸与蛋白质分别合成后, 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组装 成核衣 壳。绝大多数 DNA 病毒在细胞核内组装, RNA 病毒与痘病毒类则在细胞质内组装。 无包膜 病毒组装成核衣壳即为成熟的病毒体。 ( 2 分)( 6)释放 绝大多数无包膜病毒释放时被感染的细胞崩解, 释放出病毒颗粒, 宿主细胞膜 破坏,细胞迅即死亡。 (1.5 分)2、试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正常菌群 (正常菌丛或常居菌 ):是指定居于健康动物体表及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一般 情况下,

30、对动物有益无害,如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对宿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抑癌作 用等。( 1)生物拮抗:病原菌侵犯宿主,首先需突破皮肤和粘膜的生理屏障作用。其中机制之 一是正常菌群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等方式拮抗病原菌使之不能定居。(2 分)(2)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例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合成 B 族维生素, 若使用的抗生素亦能杀死大肠杆菌, 则可发生该类维生素的缺乏, 应予以补充。 ( 2 分)( 3)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一方面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另一方面作为与宿主终 生相伴的抗原库, 可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产生的免疫物质能对具有交叉抗 原组分的病原菌有某种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 2 分) (4)生长与衰老:健康乳儿中,双歧杆菌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