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初三教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初三教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初三教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初三教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教学教学工作方案 精选初三教学教学工作方案五篇 光阴如水,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认真思考工作方案如何写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工作方案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初三教学教学工作方案5篇,欢送阅读与收藏。 1. 点a与点b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且ca=5,那么bc= ,ab= 2. 点a(1,2)在第 象限,点b(-1,-2)在第 象限,点c(1,-2)在第 象限,点d(-1,2)在第 象限,点e(2,0)在 3. 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点p到x轴的距离为 ,点p到y轴的距离为 4.点p(-3,- 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点p到x轴的距离为 ,点p到y轴

2、的距离为 5. 作出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设计意图】为本课探究学习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做铺垫。 6. 动手做一做,想一想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3,1)、b(-4,0)、c(0,3)、d(2,2) (1) 作出点a、b、c、d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点 a(-3,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b(-4,0)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c(0,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d(2,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2) 思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 写出任一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并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

3、己动手画图与观察,发现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获得新知,既让学生体验自我学习的收获喜悦,肯定自己;又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猜测、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a层 7. 点a(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8. 点a(a,2)与点b(8,b)关于原点对称,a = ,b= 9. (1)点(2,1)与点(2,-1)关于 对称 (2)点(2,1)与点(-2,-1)关于 对称 (3)点(2,1)与点(-2,1)关于 对称 【设计意图】模仿运用新知,初步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 b层 10. 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11.

4、完成课本p67例2 12. 完成课本p67练习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新知,掌握如何运用原点对称的知识作出一个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c层 13. 提高题: (1) 点a与点b(1,-6)关于y轴对称,求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的坐标 (2) 点p(a-1,a2-9)在x轴的负半轴上,求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3) 假设点p(-1-2a , 2a-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求a的整数值。 【设计意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 1.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具有的特性是它们的横、纵坐标分别 。 2.运用原点对称的知识作出一个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是: a层 1.abc在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三顶点坐标为a(-2,3),b(-1,1),c(-3,2),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那么a1(),b1(),c1(). 2.假设点p(x,-3)与点q(4,y)关于原点对称,那么x+y等于( ) a.1 b.-1 c.7 d.-7 3.点a(2,2),如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那么c点的坐标是( ) a.(2,2) b.(-2,2) c.(2,-2) d.(-2,-2)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某图形上各个点的纵横坐标都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位置不变 b层 5.假设矩

6、形abcd的对称中心恰为原点o,且点b坐标为(-2,-3),那么点d坐标为(). 6.如果点m(1-x,1-y)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象限. 7.如下图,画出abc关于原点的对称图形abc,并求出abc的面积. c层 8.如下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3,-1)、(-3,-3)、(-3+ ,-2).现以y轴为对称轴作abc的对称图形,得a1b1c1,再以x轴为对称轴作a1b1c1的对称图形,得a2b2c2. (1)直接写出点c1、c2的坐标. (2)能否通过一次旋转将abc旋转到a2b2c2的位置?你假设认为能

7、,请作出肯定答复,并直接写出所旋转的度数;你假设认为不能,请作出否认的答复.(不必说明理由) 本册教材的特点: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已不能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初中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这套教材正是这种改革的一种尝试。它吸取以往教材的特点,遵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渗透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重新编写而成的。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在初一、初二以计算机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性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8、初三教学注重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内容的衔接问题,强调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来说: 1、 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根本原理,掌握根本知识,培养根本技能。 2、 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3、 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4、 在熟练掌握根本技能与操作的根底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这样,在教学中要求: 1、 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稳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

9、”的学习。 2、 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根底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根底。 3、 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工程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各种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时机,如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用vb进行了解什么是编程,用vjc进行机器人编程电路控制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办、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开展。 具体教学课时: 一、 flash动画制作:五课时(每节一课) 二、 程序设计初步:五课时(每节一课) 三、 智能机器人:五课时 (每

10、节一课)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 做的功是不等的; 2.知道w总、w有用、w额外的含义,并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及其计算方法,并利用上述实验探究的数据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 4.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机械效率的存在。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一、引入 在使用简单机械提升或移动物体时,我们要对机械做功,机械又要对物体做功,那么我们对机械做功和机械对物体做功相等吗? 二、新课 (一)活动:以动滑轮为例,比拟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 3.说明: 机械效

11、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一个比值,所以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 因为w有用总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机械效率的上下与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的快慢程度无关;与机械工作时所完成的功的数量多少也无关. 4.活动: 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 5.例题: (1)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提升2m时,求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g=10n/kg) (2)

12、由于在使用杠杆时的摩擦非常小,故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假设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18.0kg的.物体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总功?(g=10n/kg) 三、学生总结归纳; 四、课堂训练。 指出在捞水桶、用水桶打水、使用斜面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活动: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 计算例题 学生总结 (可就所学的几种机械讨论)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1.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你能区别有用功和额外功吗? 2.什么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大于1吗?为什么? 3.关于功、

13、功率、机械效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4.如下图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200n,每一个滑轮重25n。当绳自由端拉力f拉力为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 a b c d 11.芳芳和兰兰运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2)请根据

14、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3)归纳她俩的实验探究,你所得的结论是: 以学校和年级组工作方案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开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根底。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1、 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 加强教

15、法研究和发挥最高效益。 2、 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 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根底知识与根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时间 内容 周 1 3.13.7 第一轮,声现象,物态变化 2 3.83.14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3 3.153.21 光综合练习 4 3.223.28 电流,电路 5 3.294.4 欧姆定律 6 4.54.11 电功,电功率

16、 7 4.124.18 平安用电,电与磁 8 4.194.25 电学综合练习 9 4.265.2 力学综合复习 10 5.35.9 第二轮复习,根底知识,根本规律,根本实验 11 5.105.16 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12 5.175.23 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13 5.245.30 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 14 5.316.6 综合复习 15 6.76.13 综合复习 16 6.146.20 考前指导,中考 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教学。初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还是很不了解,所以我需要在教学上充分的对学生重点照顾,让学生建立起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这才是我要教学的关

17、键,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这样学生就可以热爱化学,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能够做的更好。 教学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过程,教学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我们要以“三个面向”为政治导向,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争取将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期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中,班学生相对根底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

18、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却是全校里较差的一个班,有的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有的是因为在生理上有一定的缺乏,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拟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对寄宿班和普通班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开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较园生活,做到真以人为本。 初三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

19、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根底。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