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1. 古文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士人:_ 下流:_2写出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有_,三要有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4读懂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A.借助注释 B.联系上下文 C.使用工具书 D.以上都是5联系自己
2、的读书体会,说说短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水滴石穿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注释)巾:头巾 勃然:发怒的样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张乖崖为崇阳令 为:_(2)诘之 诘:_(3)乖崖命杖之 杖:_(4)一钱何足道 足: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自”。(5)一吏自库中出 自:_(6)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3、60; 自:_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_4“水滴石穿”的意思是_5文章中张乖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同意他的做法吗?请简要分析。_3. 阅读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
4、íng)。”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的语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当孔君平听到杨氏之子的话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己试着写一写。_5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5、”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围观者质问卖者这句话之前,心里的想法是_。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与盾?_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5. 快乐阅读。小古文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想想带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于:_ 没:_
6、60;皆:_ 迸:_2第一句中的“群儿”和第二句中的“众”意思一样吗?为什么?_3朗读下面的句子时,停顿合理的是( )。A.群儿戏/于庭 B.光/持石/击瓮/破之6. 阅读理解。司马光幼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即了其大旨 _ (2)自是手不释书, _(3)众皆弃去 _ (4)光持石击瓮破之 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2)水迸,
7、儿得活。_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凛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B.司马光小时候非常喜欢左氏春秋。C.“破瓮救友”一事发生在司马光七岁时。4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7. 古文阅读。短文(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
8、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释)将:将要。 闻:听说。 左右:身边的人。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缚:捆绑。坐:犯罪。赐:赏赐,给予。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得无:莫非。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短文(二)晏子使楚(节选)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
9、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
10、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1我读完上面两篇短文共用了_分钟,我了解到文段(
11、一)晏子使楚是_文,我一眼看到文段(二)晏子使楚的内容是:_2对比阅读两篇短文,我发现短文(一)和短文(二)讲到了相同的内容:楚王当着晏子的面_。在短文(一)中晏子用“_,_”类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尊严。短文(二)中“_”这句话和短文(一)中的类比意思一样。3读完两篇短文,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阴险狡诈 B.能言善辩 C.勇敢大胆 D.不畏强权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12、,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五1“叶公好龙”中的“好”应读作“_”,意思是“_”。2叶公是怎么“好龙”的?请用“”画出相关语句。3从“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5这个故事讽刺了。A.像叶公这样喜欢像“龙”而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的人B.像叶公这样胆小如鼠的人C.像叶公这样心口不一,嘴上说喜欢某事物,但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9.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
13、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 乃: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示: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闻:_2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这两句话的意思。_(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_10. 文言文阅读。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
14、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注释)徙:迁移,移动。已而:不久。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纸鸢:风筝。1解释下列加线词。(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下令猎于北郊( )(3)民皆徙避之( )(4)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出猎时,百姓纷纷离开回避,怕打扰秦王狩猎,表现了百姓们对秦王的崇敬爱戴。B.韩生之所以能料知秦王此次不会出猎,是因为他在王宫当警卫,熟知秦王的习惯与性格。C.本文情节曲折,依次写了:百姓躲避韩生劝止秦王将猎宫卫问故韩生释疑。D.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勤于观察思考,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悟出
15、道理。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_。11. 阅读与理解。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说:通“悦”,对感到高兴。廪(ln):粮食。食(sì):供养。1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吹竽,所不同的是,齐宣王喜欢_,湣王喜欢_。南郭处士后来逃走,是因为_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_。2像“滥竽充数”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_、_。12. 阅读与表达。(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余尝谓读书有三到,_。心不在此
16、,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_。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古人谈读书二1在横线上补充原文内容。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请写出你积累作者的一首古诗。_3作者的读书观点对吗,为什么?_13.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词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荻画地
17、160;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2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通古人篇章。_(2)惟读书是务。_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14. 小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口:“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字词。甚(_) 诣(_) 乃(_) 未闻(_)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