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a纸也有硬道理”引发的科学探究 施春杰摘要:“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成为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必然追求的目标。关键词:探究;科学学习;a4纸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保持,只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在讨论、交流、汇报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问题是比较典型的、常见的。我们应该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入到真正的科学探究中来呢?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折形状时是这样处理的。教学片断:(一)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让一张a
2、4纸立在桌子上并让它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吗?”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依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叠一下”“折起来”。“那好,谁来试一下?”让他们分组实验验证。“成功了!”紧接着让学生交流碰撞:“纸的承受力变大了吗?我们是怎么做的?”通过问题的引领和激发,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纸的形状来提高纸的承受力”。(二) 接着出示一块砖:“现在老师给大家增加些难度。你能用一张a4纸托起这块砖吗?而且还要保证砖距离桌面15厘米以上?”托起一本书容易,托起一块砖?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的说能,有的说可能行吧“那我们要做什么?怎样做?”通过小组交流,确定“纸筒的形状与承受力有什么关系
3、”为研究内容。“好!那实验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一边交流,我一边出示“折纸筒要求”以供探讨:(1)每个实验组折的纸筒高度要保持一致。(2)纸筒的接缝用胶带粘牢,上下两边要保证平整。(3)放书本时,要轻拿轻放,对准纸筒中心,不要受到别人的干扰。(4)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能重复使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纸筒的承受力计数应该是被压坏前的书本数。在活动开始之前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小组里折成的几个纸筒中,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最大?”自己先给它们排排队,并把预测结果(用序号表示)填在实验记录单上。经过实验验证,得出圆筒状的纸筒承受力最大的结论,还没有完,最后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一张a4
4、纸折成的圆柱形纸筒真的托起了一块红砖!反思:以上教学片断中,“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我的教学态度,并且在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改变、师生角色也有相当程度的转变,整个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收获、有成就感。一、 教、学角色的转变:秉承“以学定教”的理念,转变角色,让学生能成为真正的探究主体,把课堂时间尽量多地还给学生:1. 折形状是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物体形状及承受力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学前概念是非常重要;2. 教师寥寥数语,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以问题来启发、引领学生更多的思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地、充分地去思考、表达、质疑、交流;3. 教材中非常直观地呈现了
5、折各种形状的图,学生好像确实是少走了“弯路”,但忽视了学生是有独立思维的个体,这样就缺少了“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能让他们自主设计、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创造性的教,才能有创造性的学,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自由地飞,才是真正有效的科学探究。通过对比实验,学生直观认识到了,在所折的形状中圆形纸筒的承受力是最大的。同样一张a4纸,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承受力也就相应发生变化,在动手做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小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提供的实验要简单、直观、形象,让学生能在简易的操作过程中就能有所发现。在学生产生新问题的基础上,引
6、导他们怎样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在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理解、深化所学的科学知识,并能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知道科学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二) 学习方式的改变:以问题引入问题、以问题激发问题、以问题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到学生思维中的盲区,以问激思,“一石激起千層浪”,让学生不断地在问与思、思与辨、辨与析的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在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后,教师又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应该是个引导者、掌舵人,使学生在交流中时时闪现智慧和创造的火花。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主导地位,极大地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层次的问题,能适应不同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学生,通过交流分享和质疑追问,把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分工明确,组长、记录员、材料员,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公平的探究机会,能得到教师或其他学生有效的帮助,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角的初步认识(46)-苏教版
- Unit 5 Section B 3a - selfcheck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3-复式统计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折射仪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4年包装检测仪器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度教育行业资金监管账户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地经营权转让及生态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员工住宿安全与设施改造协议
- 值班、交接班制度课件
- 广告公司业务价格表
- 防水卷材热老化试验检测记录表
-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1
- Chapter-1-生物信息学简介
- 房地产现金流量表
- 《ANSYS有限元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