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结)算编制标准-钢筋算量(2012版)_第1页
预(结)算编制标准-钢筋算量(2012版)_第2页
预(结)算编制标准-钢筋算量(2012版)_第3页
预(结)算编制标准-钢筋算量(2012版)_第4页
预(结)算编制标准-钢筋算量(2012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万泰建设万泰建设预结算编制标准预结算编制标准 钢筋算量钢筋算量( 11G10111G101系列系列 )【 2012版版】钢筋算量工程设置绘图输入单构件输入特殊处理备注:广联达版本号:11.5.1.2378钢筋算量界面钢筋种类构件类型计算方式备注基础钢筋挖孔桩、钻孔桩、独基、承台、条基表格计算筏板、地梁绘图输入结构钢筋梁、板、柱、墙绘图输入马镫筋在板中计算节点大样绘图输入或单构件输入详后说明洞口加筋、套管钢筋、梁领筋、后浇带、垫铁、楼梯等单构件输入板底加筋绘图输入自定义线建筑钢筋构造柱、圈梁、压顶图形计算过梁图形计算图形属性中定义砌体加筋绘图输入工程设置计算规则抗震等级楼层设置计算设置注意:计算

2、规则:按图纸要求选择【11G与03G不能互换】汇总方式:统一设置为“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不考虑弯曲调整值) ”计算规则抗震等级根据结构图纸总说明进行选择楼层设置注意: 楼层名称:第?层+(标高) 相同层数:不能定义标准层【竖向构件变截面时不能正确计算】 板厚设置:根据结构图纸设置 基础层必须将基础构件按图纸全部画完(影响竖向构件钢筋接头数量),底标高设置按设计楼层设置注意:每层楼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抗震等级、砼标号、保护层。墙梁、墙柱保护层厚度要根据剪力墙的保护厚度确定。保护层厚度要注意图纸中的描述是否与规范的一致。计算设置柱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箍筋公式计算设置剪力墙框架梁非框架梁板砌体结构

3、计算设置 柱/墙柱 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软件默认为50%,按设计修改 。计算设置 柱/墙柱 柱、墙柱伸入基础锚固形式、弯折长度,矩形柱基础锚固区是否只计算外箍:按设计修改。计算设置 剪力墙 纵筋搭接接头百分率:按设计修改。 :拉筋配置:A6修改为A6.5。计算设置 剪力墙 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的距离:统一调整为50,图集06G901-1第35页说明为一个间距(S),但现在大部份图纸要求为50,若图纸未明确应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中明确。 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软件默认为按规范计算,注意根据图纸要求调整弯折长度。 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时竖向一级钢筋的端部做法:统一调整为180度弯钩,

4、11G1011图集中已取消5d直钩的做法。 墙身钢筋搭接长度:软件默认为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且11G101-1第55页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300mm。(特别注意:根据11G1011第70页规定,本项设置实际应调整为按平法图集计算,由于按软件默认设置计算工程量会多一些,所以统一规定本项设置按软件默认不作调整) 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时,间距表示:此处影响非常大,一定要根据图纸上的要求仔细查看,明确其表示的是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还是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计算设置 框架梁 纵筋搭接接头百分率:按设计修改。 上部第三排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统一调整为Ln/4;此处无依据,须

5、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或方案中明确。 下部、侧面通长筋遇支座做法:统一调整为遇支座断开;此处调整依据现场实际做法,须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或方案中明确。计算设置 框架梁 次梁加筋:根据图纸说明进行设置,主次梁、等高梁、井字梁相交均应设置,主次梁是根据支撑关系进行判定。若设计不明确或不完整,须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或方案中明确。 拉筋配置:A6修改为A6.5。 悬挑跨上部第一排纵筋伸至悬挑跨端部的弯折长度:软件默认为12*d,按设计调整,若图纸中要求伸至梁底时需调整为h-2*bhc。计算设置 非框架梁计算设置同框架梁,但以下两条需作调整: 直形非框架梁上部端支座负筋伸入跨内的长度:统一调整

6、为Ln/3;施工图纸或图纸会审纪要中需明确受力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依据11G1011第86页)。 计算设置 板起始受力钢筋、负筋距支座边距离:软件默认为11G101-1 P92页注明为“距梁边1/2板筋间距”,须需根据图纸据实调整。分布筋的配置:根据图纸说明调整,不同板厚有不同规格、间距的配筋(注意调整A6为A6.5)。分布筋的根数计算方式:统一调整为向上取整+1;因为软件在计算根数的时候已经扣除了一个起步距离。 负筋(跨板受力筋)分布筋、温度筋是否带弯钩:统一调整为是,此项无依据,须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或方案中明确。负筋/跨板受力筋在板内的弯折长度:统一调整为板厚-保护层,依

7、据04G101-4 P25页,11G101-1 P92页未明确长度,须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或方案中明确。 纵筋搭接接头百分率:按设计修改。计算设置 板板底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根据施工图要求修改。面筋(单标注跨板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根据施工图要求修改。受力筋遇洞口或端部无支座时的弯折长度: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无要求的统一调整为板厚-保护层,须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或方案中明确.跨板受力筋标注长度位置:一般情况下调整为支座外边线,并根据图纸要求修改。见下图:计算设置 板单标注负筋锚入支座的长度:根据施工图要求修改。板中间支座负筋标注是否含支座:一般情况下修改为否,但应根据施工图要求修

8、改。如图:单边标注支座负筋标注长度位置:根据施工图要求修改。如图: 计算设置 砌体结构构造柱、圈梁 填充墙构造柱做法:根据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一般采用下部预留,上部植筋方式。 植筋锚固深度:软件默认10d,要根据方案进行调整。定额植筋深度是按规范构造植筋10d考虑的,设计要求植筋深度不同时可以调整。(08定额解释H.12条) 圈梁拉筋配置:需调整A6为A6.5。 节点设置 柱/墙柱 顶层边角柱外侧纵筋:即常说的“梁锚柱”或“柱锚梁”。根据图纸要求进行设置,图纸未明确的需在图纸会审中描述。(注意:该柱节点与屋面框架梁端节点应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柱节点选择“顶层边柱C-2”,梁节点则选择“顶层节点

9、5-4”;柱节点选择“顶层边柱E”,梁节点则选择“顶层梁2-1”;) 柱/墙柱插筋设置:需根据图纸要求进行设置。节点设置 剪力墙 顶层暗梁/边框梁端部锚固节点:同屋面框架梁端节点设置,11G101-1第75页。 剪力墙墙身拉筋布置构造:统一调整为梅花布置;图纸未明确时,在图纸会审中明确为梅花布置,11G101-1第16页。节点设置 框架梁 楼层框架梁端节点:凡剪力墙结构的框架梁锚固节点,均应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中明确其锚固大样。 悬挑梁端钢筋图号选择:根据施工图纸选择。注意:此处设置只对图示的中间排钢筋起作用,若图示最上排钢筋的形式与规范要求不一致时需手动在梁的上部通长筋前面输入相应图号代

10、码,例如:2B18,使用3#做法,则在上部通长筋输入3-2B18。节点设置 非框架梁 悬挑梁端钢筋图号选择:根据施工图纸选择。注意:此处设置只对图示的中间排钢筋起作用,若图示最上排钢筋的形式与规范要求不一致时需手动在梁的上部通长筋前面输入相应图号代码,例如:2B18,使用3#做法,则在上部通长筋输入3-2B18。节点设置 板 板拉筋、马镫筋布置方式:软件默认为双向布置,统一调整为梅花布置,根据图纸说明或施工方案修改。搭接设置 根据施工方案进行设置,并注意调整钢筋的定尺长;特别注意:单(双)面焊统计搭接长度一定要钩选,在报表中包含了焊接搭接部分钢筋工程量,单在绘图里查看是没有含焊接搭接部分钢筋工

11、程量。箍筋公式箍筋弯钩长度按规则调整:双肢箍/单肢箍调整长度软件默认为0,该设置计算出来的箍筋长度为外包尺寸长度值。梁柱多肢箍时要根据图纸设置要求调整大箍、小箍的布置方式。如下图梁的5肢箍在定义梁构件时需根据图纸要求选择51型或是52型。讨论?绘图输入轴网剪力墙柱梁板其他构件绘图输入轴网注意:轴网、轴号必须同时设置CAD导图技巧1.构件名称在计算钢筋时统一规定:全用汉语表示,且表明该构件特征,例如砼墙-200,砼墙-200(薄)等。绘图输入剪力墙:构件名称绘图输入剪力墙:绘制方法若剪力墙端为“L”形暗柱时,与剪力墙垂直方向暗柱内不能画剪力墙,画上后就按转角墙计算外侧水平筋(到边减一个保护层),

12、少算一个15D弯折。 (建议画至中到中)不能与梁重合构件名称在计算钢筋时统一规定:用图纸上名称表示。若为剪力墙,应在后面加后缀如:JLQ1-1(墙);若为薄壁柱,应在后面加后缀如JLQ1-1(薄) 。绘图输入框架柱、暗柱、端柱:构件名称绘图输入暗柱、端柱:绘制方法框架柱顶层,需判断边角柱。(影响伸入梁内的长度)暗柱、端柱不能输成“柱”,影响保护层计算。异形墙柱绘制技巧,如下图:绘图输入暗柱、端柱:绘制方法方法1:新建异形暗柱绘图输入暗柱、端柱:绘制方法方法2:CAD识别柱表按顺序识别构件名称在计算钢筋时统一规定:用图纸上名称表示。绘图输入暗梁、连梁、框架梁等:构件名称连梁:框架梁:框架梁、非框

13、架梁、基础梁等统一采用以下方式绘图:第一步:CAD识别识别梁转换符号提取梁边线绘图输入暗梁、连梁、框架梁等:绘制方法第二步:第三步:绘图输入暗梁、连梁1.暗梁在由钢筋导成图形时,无须导入。2.图纸设计中剪力墙筒体部分若无暗梁,要和技术负责人沟通并深入现场,做好资料。3.顶层连梁应将属性里“是否为顶层”设为“是”。4.连梁、暗梁、边框梁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详11G101第74页,注意此点没有梁腹高的限制,只要梁高能够设置侧面筋,均需计算。(软件中,连梁在设置了腰筋之后,相应位置的的剪力墙水平筋不计算)如图:11G101-1 第87页规定,梁腹高度HW450时,在梁两侧

14、应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注意N、G的区别)。若图纸未注明或设计不明确,应提醒技术负责人明确钢筋规格及搭接形式。梁纵筋及侧面抗扭筋若是采用绑扎搭接,搭接区域箍筋要加密,软件未计算搭接区域的加密箍筋,需手工修改, 11G101-1 第79页。绘图输入梁侧面纵筋(腰筋)未计算搭接长度616mm处加密箍筋梁侧面钢筋(腰筋)输入技巧快速设置梁侧面纵筋掌握软件“自动生成”功能(梁腰筋、吊筋)绘图输入梁绘图输入梁自动生成1.梁与剪力墙不能重合。2.框支梁负筋,软件在计算二排负筋时是按一般框架梁1/4L计算的,而图集要求不管几排均按1/3L计算,需手工处理,11G101-1第90页。3.绘制悬挑梁时应注意(在导

15、图时,尤其注意),需画至悬挑梁最末端。4.上层钢筋在本层露出,下层钢筋在本层露出,使纵筋长度小于0的情况处理:1.钢筋在本层锚固,在属性栏纵筋前面加“*”或“#”;2.在单柱计算设置里把柱纵筋露出长度为0(上下层均要修改)。5.同名称的梁在使用梁应用刷时,次梁加筋和吊筋是不能刷过去的。(使用“应用同名称梁”功能时,注意检查一遍原位标注准确性及绘图时的顺序,尤其是左右对称两户型中的同名称梁)。6.反坎、圈梁、压顶等建筑钢筋均在钢筋软件中按“圈梁”布置计算。7.露台、屋面框架梁若设计未标明为“屋面框架梁WKL”,须提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中明确按”屋面框架梁WKL”构造要求设置。绘图输入梁构件名称

16、在计算钢筋时统一规定:全用汉语表示,且表明该构件特征,例如板-100,底筋-L7180、负筋-L7180等。绘图输入板:构件名称现浇板:板受力筋:板负筋:1.板负筋布置范围的准确性,建议采用画线布置。(注意结合计算设置中板负筋的相关设置(是否包含支座)2.在定义板负筋信息时,不能修改左右弯折数据,软件会自动根据设置计算不同板厚的弯折值。修改后引起边支座负筋计算错误。3.双层双向钢筋板凳铁,多层梁筋支撑钢筋规格、做法、间距,在施工方案中明确。4.梁板标高不同时要修改,否则加密区钢筋会减少(图形算量时修改回去)。5.板只有一个方向布置面筋时一定要用跨板筋布置,这样才能计算到分布钢筋。6.板马镫铁在定义板时按施工方案输入。7.板受力钢筋画完后,必须“自检布置范围”绘图输入板:绘制方法8.板负筋绘制时应注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