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秘籍(气功)_第1页
道真秘籍(气功)_第2页
道真秘籍(气功)_第3页
道真秘籍(气功)_第4页
道真秘籍(气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录前言 正本修政道真心悟 太极之一道真心法论 太极之二修炼心法之义论 太极之三练功提运论 太极之四评心法论 太极之五气功的本色论 太极之六气功的含义论 太极之七气沉丹田论 太极之八气功之气论 太极之九气通三关论 太极之十气功的特点 太极之十一气功能治病的原理论 太极之十二阴阳动静修炼轮 太极之十三动功修炼论 太极之十四意守丹田论 太极之十五 以意导气论 太极之十六意识与意念论 太极之十七意动与力动论 太极之十八意沉与力沉论 太极之十九意字诀论 太极之二十阴阳诀总论 太极之二十一附:天地阴阳论 人体阴阳论 太极之二十二气血阴阳论 太极之二十三天律阴阳循规流注论 太极之二十四另附十二寅宫气血流

2、注论 太极之二十五精气神三字诀与生化总论 太极之二十六炼精论 太极之二十七练气论 太极之二十八练神论 太极之二十九闭目炼神论 太极之三十静慢松匀四字诀论 太极之三十一附静字诀论慢字诀论 太极之三十二松字诀论 太极之三十三匀字诀论 太极之三十四怎样练功入静论 太极之三十五神守中枢入静论 太极之三十六内观入静论 太极之三十七意识五官入静论 太极之三十八 内观五行入静论 太极之三十九玄虚清静归一论 太极之四十姿势与呼吸不适入静论 太极之四十一练养结合论 太极之四十二专练丹田运转论 太极之四十三丹田因何得名论 太极之四十四内气与外气区别论 太极之四十五吐纳与呼吸论 太极之四十六吐纳论 太极之四十七 气

3、功治病的原理论 太极之四十八四静五守五养练功论 太极之四十九练气功的要诀论 太极之五十小週天论 太极之五十一大週天论 太极之五十二先天与后天论 太极之五十三练功的三要因素论 太极之五十四吞吐沉浮论 太极之五十五收功与发功论 太极之五十六抱元守一论 太极之五十七运气冲关论 太极之五十八重要丹田位居何处论 太极之五十九丹田的发响论 太极之六十走火入魔论 太极之六十一发生偏差与走火入魔解救治疗论太极之六十二练功常见涕泪交流论 太极之六十三中宫直透论 太极之六十四自然功与自发功论 太极之六十五发气牵引功论 太极之六十六三阳功与三阴功总论 太极之六十七三阴齐练论 太极之六十八三阳功与三阴功齐练论 太极之

4、六十九练功选择方向论 太极之七十道真秘笈练气总决 太极之七十一【心理养生学】序 道真心悟 太极之一 本书原名(道真秘籍)分阴阳、动功、静功、与玄功等、玄功的概刮是属于心理学也是养生。此功法专练心意气神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法与天之阴阴中之阴的一切事物相接触。睁目练阳闭目练阴,是练阴阳动静虚实的功法。静功类、又分阴静与阳静两种。阳静居于白日闭目专练静功是谓阳静。阴静适宜于夜晚闭目敛气疑神、促使神思凝结,思想灵魂出窍与天之阴,阴中之阴万物之灵相接触。而吸收阴中之精英,感应和敏觉吸收阴中之效益。天之阴、阴中之阴与天之阳、阳中之阳一样一有尽有,使练功者同样吸收增功受益。余自幼多灾多疾,童年时代偶患失

5、血症和颈部生对口疮二症,病魔缠身终年不愈,兼之还要坚持日习文夜习武。在旧社会里苦于医学不发达,经历三载遍求良医金钱挥霍无数,二症无有一症能愈,病魔也无法驱除。于一九四八年偶遇一道游乞至此,得其传艺治病,已经三载未能治愈之症,经道人只两个月的疗程,二症不药而愈,实感其惊人之术。其人怪癖不受恩赐,白日乞讨度日,夜宿土地庙栖身。余经其半载的传艺教诲。留书一册而去书名;(道真秘籍)又名太极气功。他是无名字师尊,只知道号陇山道人。道真秘籍伴我一十八载,由于文革动乱期间,(破旧立新)兼之东奔西走,无法挽留此书的劫难只得附于一炬,以免其祸。此书焚化后使我终身遗憾,痛哉、惜哉、余四十载锻炼此法从实践中受益匪浅

6、,常思回忆欲恢愎此书,奈何文化水平有限,兼之工作繁忙之故未敢造次轻易举笔。在国家形式大好正确英明领导下,终于於一九八八年春季开始振笔起稿修合。经过两个春秋的岁月思考和努力,按照原书之精髓。结合余本人在四十余年功法中所悟出来的实践经验累积而写作,故将(道真秘籍)改名(道真心悟)本书终于在一九九一年春季,经过三个春秋岁月修合终于成卷。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出入之差,惟望后之人与我同志斯而继之共同努力为广大人民养生健生事业作出贡献。 道真心法论 太极之二道真者系于道家修真养性,从真而实验之经典也,心法者,是修炼各法思路的准纯。心是人的心思机变运用,法是各法的路数修炼的方法也,故而练功需练心

7、,通过心的修维方能进行各法中的路数和方法行功修炼,故而心法是为至尊之上。行功虽用心法而未全得心法者,尚可小成矣,用心法者而得心法之秘矣。是谓、已得大成通玄入化神明矣,若练功不用心法者随便之态,是无成之望矣。成者之义乃成功之母矣,练功需知心法之秘是最重要之极,是为练功之准纯心法为上矣,用心法者而得到心法之秘。已得大成功居上矣。用心法而未得到心法全盘精秘玄妙者,是谓、受益无多其功居中小成矣,若行功不用心法者,系于平常活动而已 。故曰无成之望其为下也。大成之欲需从心法而兼悟,亦从功法上修炼而来,何能强求哉乎。修炼之准纯惟心居上,惟心则修、惟意则练、惟气则盛、惟血则生、惟精则充、惟神则足矣。至于增功受

8、益皆从心法上兼悟,用心法者需从心法中悟也。悟心法者始知觉矣,知觉者已得到多而更多玄妙也,似此方法已得纯正心法力求增功快受益多。而用心法不悟者轻易之举何能求得精华大成无望也。此乃心法之意矣。 修炼心法之义论 太极之三 心者心矣,心心相应矣。五心修炼之法何谓五心。即两手心和两足心与肚脐心此五心矣,从心法应心法,谓之心心相应,每一动心法齐至与五心相应。达到心至意至气至精力充沛矣,似此方得心法,应心法心心相应,行功得法。试问心有几颗心能与五心相应。全在于练功者是否纯熟。心有千变万化,万端机灵纯熟者岂有应付不暇之理,行功必须用心法,练心法悟心法以致得心法,精纯熟练者路路皆通矣, 此乃练心法之义。 练功提

9、运论 太极之四提运之义实用于行气吐纳之法,是内外功法中修炼各法的必经之路行功之法,内功修炼与外功修炼都必须要用心意提气运气配合的行功方式为修炼,都必须要用以提气运气配合行功方式为宜。在内功养生学术上对提运二字需当注意,不可力提力运,而要做到提用心用意提,运用心用意运为上,用以提运之功方可配合下丹田吐纳练气之法,若不提不运内气不动何能吐纳,不行吐纳内气上下何能通达深秘练气之法,皆属于提运之功力矣。故而一吐一纳必经提运相继配合,是谓行功妙法,提吸内气上升者为吐,使内气有升者必有降也下沉丹田者谓之为纳。提是提吸内气上升谓之为吐,用于提炼外气之精华,下沉丹田有助增功受益,培元固本之义,运是运动全身促使

10、百骸及整体经络与关节等都得到运用丰键舒灵,经络之舒伸,引导全身诸气运行畅通无阻,通行气血平衡阴阳之义矣,若不施提运不行吐纳,内气与外气何能通达,既不能提炼外气的精华。何能练气成丹又何能求得养生之术,岂能增功受益益寿延年。只以鼻吸鼻呼不施提运不行吐纳此乃平常锻炼之法,何谓练功是谓活动而已,为此特给练功之士作出提供,发扬练功者重视提运之法,促使增功快受益多延年益寿此中求。 评心法论 太极之五自古以来内功学养生家,大多在功法上都以意字为显赫,似乎没有意字什么功法都练不成了,全不将心法注重未知何也。在旧社会里也许保守思想严重之故,故将心法二字不予公开,今特揭开心法二字的幕景,与读者晤面。使读者始知尚有

11、心法二字的重要性,和掌握心法二字运用性,以及增功受益超越的作用性。人体以心为主宰,而心为人用也,意为心用,气为意用,血液随气而行矣。若心不在焉意不守舍何能练好功法哉乎。心欲何往意向何从,故心司主道与传道之功。凡事要注重于心用在于心,万事皆由心主道,一心专研事竟成。所以无论何事都注重心法,而诚用心法是最关键的主领。立身处事心为主。若得心诚意更诚,意随心转之故也,心诚者神凝也,故心法不愧列于首位,而意位居第二,心传道于意,意为心用,意有引导行气之功能。所谓意随心转,气随意行。故气只能位居第三,气功吐纳的功夫是练心练意练气练神的练功大法。神乃水谷之精气与外界吸入之外气经提炼出来的结晶之气所化生由此二

12、气再与先天元阳之气融合为一者,既能增功受益固本陪元,使人体元阳得振精神充沛也。如健人一日不餐或久病之人其神便减,使精神难以振作,此乃失神之义也,神乃水谷之精气所化生在练功上而言故神位居其四矣,它们之间系于相辅相成相济相生之运用,尽皆归总于心,用在于心。世事万般皆心法,欲事成功需用心,用上几成心可练几成功,若用十成心方可练深功,心有善恶两用之分,兼之在功夫火候上若青出于蓝,若心存善意对人有憐悯而生侧隐之心者,内功发出则可救人于生,若心存恶意愤怒甚者,内功发出可制人于死地,两者之举全在于心法运用之妙,其意可知者也,所谓;世上无难事,不负真实用心人,万事皆由心主道,专心苦练攀高峰,特立一纸评心论流传

13、千古后人评。 气功的本色论 太极之六 气功是祖国传统内功武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又是祖国医学遗产中具有民族特色,医疗、养生、健生运动方法之一,它是我国长期在大自然天地中和疾病作斗争运用的练功大法,其法是以心传道于意,以意引导行气是有科学性的练功之法,在养生之道过程中采用自我调节心身的经验之总结,是以一种独特锻炼练心意气神的行功方式。促使有病可治,无病强身之目的,人的寿命长短不是天生有定,而是在于人的修为是否来确定的,人人都要作到珍惜生命才是知命君子,应重于修真养性之法维持生命延长此乃系气功之本色。 气功的含义论 太极之七气功的含义是练心,练意、练气、炼神、必须通过四练达到四静的练功方法,四静者即

14、是练功时要深入静心、静意、静气、静神此为练静之法,又以四静达成五养为目的。是谓养心、养意、养气、养神、使心神意气都得到静养而受益。四者皆得养而养精也就包括在其中,气功是以心法起主导作用,若无心法何能练意,无意何能引导行气,无练气之法何能练气生精,又何能练气化神,炼神还虚者乎。必须以心导意,以意引导行气,兼施用提气运气之法,进行丹田吐纳的总配合为炼气行功大法,促使气血在人体循环畅通运行,增强人体各脏腑的机能而增强各筋经络与各关节达到丰键而舒伸之灵。以及气机的运化功能并吸收外界清高纯洁之气增培人体元阳,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之作用,有祛病养生益寿延年之义也。 气沉丹田论 太极之八气沉丹田是练内功的必经之

15、路,其法有三则,一则、气沉丹田是取自然而下沉,是通过提气运气之法,提是提吸内气上升,腹部脐下瘪内气已出谓之为吐。有吐必有纳纳气者是谓气沉丹田矣,而是提运之功配合一吐一纳,内气下沉丹田是自然性,不是逼迫下沉的,若是一味强行追求气沉丹田者,所谓练功不得法,轻者会发生偏差,若不纠正仍然逼气沉入丹田,时日久则使气份紊乱,被逼入岔道会导致走火入魔。二则是上呼吸要与下丹田吐纳同时相应配合,要取得上一吸下一吐,上一呼要配合下一纳,是为练气沉丹田之法。三则、是吐纳练吐气者腹部脐下瘪纳者腹部鼓,吐纳练气之法是要与上呼吸相应配合,鼻吸入的外气停在胸部,此处是中丹田,同时提运丹田内气上升亦至中丹田与外气汇合,内外二

16、气在中丹田胸部融合时,是谓内气提炼外气的精华称为结晶之气,此为练气之法其余污浊之气在呼吸气时将不可容纳的污浊之气用口嘘出,是谓口吐浊气同时内气将提炼出的外气精华谓之结晶之气已于内气融合贯通下沉带归丹田,培补人体元阳正气似此为气沉丹田练气之法吐纳之义也,参看(吐纳论)便知详细。 气功之气论 太极之九道经云、人之有生全赖于气,气活形生气绝形亡,故气功是锻炼人体之气,以气调气以气补气养气之法,人体之气有多种齐配而形成,其中最根本之气是真气。又曰元气既真元之气包括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宗气、精气概括的总称。真元之气的活动力很强,流输全身无所不至,真元之气的聚气之所在下丹田也,此处为聚气之海。是人体总气库

17、之机关,是人体最致命的要害之处,是三十六大穴之一,固有丹田命门之称,所以气功练气所练下丹田的最根本之气,为此修炼得真元充沛者益寿延年矣。 气通三关论 太极之十三关是指练小週天的功法,气难通过的三个部位谓之三关,三关部位是督脉运行的路线,在背脊椎正中线直至头,第一关是肛门上龟尾穴位,又名尾闾穴,其穴上一寸有哭笑二穴相连,谓之水火穴,此处是三十六大穴要害之一,若误伤者癫狂二症,癫多嬉笑,狂多忿怒症属有余医莫能治而不及也,谨记、谨记!第二关是背夹脊深凹处为夹脊关,第三关是项部枕骨为玉枕关,惟此三关是练小周天气难通过的三关,在练督脉气难通过三关时,要很轻松自然地多次进行提气运气之法,同时要与上呼吸相应

18、配合,把气由下往上多提运几次,以助内气顺利上行通过难关,有时由于练功不得法,上呼吸与提气运气进行丹田的吐纳未能得到调配一致,故生障碍使气难以过关。有时调配得法很顺利地通过三关,无论气在何关遇到障碍时,不可性急要镇静心神,闭目敛气凝神轻松自然地用心用意用上吸气,同时配合提运之法,将丹田内气提吸上升此时腹部脐下瘪,采用吸腹提肛之法,提动肛门上升又名缩肛法,应多提升几次以助内气上升自然地通过难关,练功切勿急于求成以免偏差发生,只要持之以决、贵在有恒、天天练之气得到长期训练自然舒畅顺利地通过难关。 气功的特点 太极之十一气功是一种独特自我治疗和心身锻炼的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遗产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医疗

19、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他能发挥人体的潜力由弱而至强,其特点是通过姿势调身,意念调心吐纳调息,(以一呼一吸为一息)的练功方法,是为了修炼心意精气神,增强人体真元之气,调节有机整体各组织器官之功能平衡阴阳增强体质,提高抗除疾病之功效,达到健身养生之目的,所以气功之气是具有主动意识作用,以及内静外动,外静内动,内外动静兼修相济运用的特点。 气功能治病的原理论 太极之十二人体内的资源有两大种类,第一是每人都有真元之气,第二是每人体内也都固有的电能。这不是神秘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这里作充分说明三种原因,人生体内每人都固有此两大资源,资源是什么,是人体内的电能和真元之气,人体内的真元之气和电的功能发挥作用很大

20、初微弱而不强,须经修炼后才能不断地增强体内资源此其一,二则:是资源的强度是需从练功者真修苦练从功夫上而来。亦从修炼年月的长久功夫的深浅而论。若真修苦练而练功得法者,人体内的真元之气与电的功能,也随着功夫的深度而增强,此是资源的概括:是人有机整体各组织器官,以及真元之气电的功能、体质、功力等都有了强度者,不仅能自我治疗又能为他人治病。三则、气功能治病的原理有三,一者是人体的电的功能发挥作用,电的功效有温煦性,能祛风、利湿、散寒和逼毒外行之功,二者真元之气起培元固本补虚的作用,凡久病之人体质必虚虚者当補,故真元之气以凑补虚之效。三者是气功修炼功夫深浅而论,若果真得到气功修炼之秘,年久功深者体内充实

21、了一股纯厚的真元之气,和强度的电能,进行提气运气之法配合吐纳行功,为病患发功注射是无有不效。并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发放内气为他人治病,是消耗本人真元之气与功力。对于本人是有损而无益,一般不肯轻易与之,真正的内功纯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而舍己救人的内功君子又能有几,若无充实内气者或不肯施舍自己的内力,只做作样子何能治愈病哉乎,又何能取信于人,使人心诚口服需靠自己修炼。可访求高名传授取经为本深明养生之秘,练成一付强健的身体为宜,有病能自我治疗之,无病则强身健体之目的为尚。 阴阳动静修炼论 太极之十三阴阳者气血也,气为阳血为阴,动静者阴阳也,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者升阳,阳旺增温,温极者热也而汗流

22、也,促使气血畅通经络之舒伸,随以静功静之以静调息平喘,静极者升阴阴旺阳降而汗止故以动静兼修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之义也,凡闭目专练静功者,不作内脏各组织器官的运动,只作内视和思想灵魂出窍,是吸收阴中之阴万物之灵气锻炼功法,此法系于天之阴阴中之阴属于玄功门类也,如白日闭目练静属于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睁目练功者属于天之阳阳中之阳功法也。夜晚练动功者属于天之阳阳中之阴也,练静者属于天之阴阴中之阴功法耳,凡练气功须当重视阴阳,分清阴阳和运用阴阳是顺其道也。 动功修炼论 太极之十四动功者属于阳也,久动阳升阳旺身体增温,温极则热汗流也。静极者升阴,阴旺生寒,寒极者冷战慄也。动有内动和外动,或内外俱动,而有意动与

23、力动之别,意动形无力,力动者而外形有力也,动甚者阳升过于旺,必须以静相济而气调平喘汗止,所谓动极升阳,阳极增温,温极者热也故汗流。静极升阴,阴旺生寒,寒极者故战慄也故此以动静双修之法为养生之道。经云动极升阳阳克阴,阳升阴降体温增。阳旺热灼皆宜静,免汗少流少伤津。 静极升阴阴克阳,阴升阳降体生寒。 阴胜寒栗须宜动,动静调和养生方。 故动功有升阳之作用,使全身筋骨丰键之舒伸,活利整体关节之灵,平衡阴阳使气血循经运行畅通无阻。而降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硬化性,使整体全面都能够软化而受益的作用。故此养生之道须重用动静兼修之法。 意守丹田论太极之十五意守丹田是练内气的一种行功之法,意是人的心意,意守丹田是通

24、过心法的传道作用,若心法不能稳固于内而超越体外者,意也就不能守住丹田,心不在焉意不能守舍之故也,心的超越性很强,它若在大自然天地中去纵横活动,瞬眼之间就会想到很多事物,使中枢神经系统终不能得到休息,就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造成心神紊乱意何能得到安宁,使练功者难以入静之故,心为人用,意为心用,气随意用也,必须控制住心法,方能以心导意,以意引导行气之妙诀也,方能敛气凝神,神才能得到思结也,此乃练内气者心守丹田之秘,一者要心静于内,二者要全身放松,连中枢神经系统思想上都不能有丝毫紧张,停止一切思想活动,似此方为全身放松。即能够得静下来。若静不下来,其原因是属于未放松之故也,稍有思想上未松,尚在活动就有

25、思动之故,何能先行入静意守丹田,故而练功先放松后静是以松促静敛气凝神是为入静牵制之法,使心念、意念、意识与精、气、神融合为一体,似此方法得牢固意守丹田温柔得养而受益矣,三要提气运气得意守丹田开启气机配合丹田吐纳以意引导行气的练功方法,内气的一吐一纳与上部的一吸一嘘同时相应调配一致,心意念随着吐纳出入而出入,随着气分而沉浮,似此练内静之法方可得取长生之术也此意守丹田之用义矣。 以意导气论 太极之十六以意导气是练内气的重要方法之一,人体下丹田是储藏聚气之海,是先天与后天之气聚存之所系于人体储气聚集之库,惟心法主导之功所引导意方能开启此气库,意为心用引导行气之义丹田犹如总气库之机关,惟意者开启,引导

26、储气运行,故心为意之主,气因意方行,若心不诚者而意不宁也,何能以意引导行气哉乎,此乃炼心炼意炼气之义,是以意导气的必径之路,以意导气之法有三,一者是调心使心静而意宁,二者是调息使呼吸均匀气分舒畅,方得凝神敛气。三者是调身:做到上身端正,姿势舒适标准而全身放松。以松促使静,以静养神,神得静养方得心静意宁矣,以上三者是以意导气之基本,否则:难以达到以意导气之准纯而难以促使入静。 意识与意念论 太极之十七意识与意念是练内气行气吐纳功法的形成组成部分,意识和意念是通过心的传道,用意来看暗作内视和默念的意思,这种练法属于玄功门类阴功的部分之一,若练此功需闭目敛气凝神,先行静心养神之后,心神得以静养以心传

27、道于意去进行暗中默念和作内视,意识与意念是作玄功初步基础的练功之法,若能从意识意念想到和看到自己的内脏、动态、所居部位和形色生色,若似有似无变化多端,这是练玄功的开端,故而幻境的变化无穷,不能达到千真万确之准,需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方能稳定形色生色不变,以需要经过长期进行测试,测试之法:可以事物为例进行意念和意识出来的幻境,再与事物的真像相对比,若能屡试屡验者方为是实无虚,是谓得术矣,已达到从虚而实之目的,似此已步入玄功之法,可作正式修炼玄功之术也,意识和意念全凭心君之主传道之功,心动者意随也它能随心所欲无所不至,心念到某一部位,意就识到某一处,需从功法久练而得之,既能通玄入化神明也,兼之修炼有

28、决心,贵在有恒心,即能不知不觉促使步入深层玄悟化矣,是谓:行功步入深度处,悟出玄机奥秘来,上述意念和意识系于心法灵妙之功机才致于意识之准,而神魂警觉也,须总配合之妙,此乃意识与意念之义。 意动与力动论 太极之十八人之意动是心思的变化,欲意动则用意,欲力动则用力,随心所欲,意动者是谓心意欲动始终无力做不出动作来,是意先在内动故外形未动。在传至外形意动柔绵无力,动势而均匀是为意出外形意动,这是松得好配合得好到奥妙之极,才能达到意动之标准,似此为内外意动主要是心诚导意以意引导行气,兼施加提气运气配合丹田进行吐纳之法方得到静功之准纯意动也,力动者:非力而不动,力动其势而速,其劲属刚,它与动功中的意动和

29、静功中意动全然不同。力动是用大力或用小力做出来的动作为之力动,它不以全身放松,静中生动动中求静,更不是以意引导行气之法,而且动作要快速有刚无柔而僵硬之举,此篇系属意动与力动之义。道经云内功练气湛法门,动静阴阳功义深动功意动内外动,静功内动不动形。形动有力为力动,形动无力练内功。内功主练心意气,外功主练皮骨筋。动静双修方为妙,养生长寿悟此中。 意沉与力沉论 太极之十九意沉之意是在练功时,手势上的沉浮,身法上的沉浮,以及吐纳气分上都有一沉一浮,都是用意很轻而取自然地进行沉浮,不用丝毫力量。在提气运气上只可用意提意运,不可用力力提力运,若气沉丹田只可用意沉而不可用力沉,似此精秘修炼之法,方可以意行气

30、下沉丹田,引气归源之法。使心神意气精等都能得养而受益,力沉者:不是用意沉之举,而是用力施加提运进行沉浮甚者,施加压力逼气下沉丹田似此求不到养生导致而走火入魔,在身形与手势上的沉浮,若是即用力沉又用力浮,就会影响吐纳与气息上的配合,达不到调和一致性,也就出现或紧或松刚柔无律乱不成章法的动作,似此练法会导致不舒畅之感,不能养生健身,反而造成气机不调是有碍生理而致病。气下沉丹田不可用力沉,一吐一纳同时与上呼吸调配一致,使内气一沉一浮的练气之法,若无事然,以顺其道而下沉。在提、运、用三字上再用简单地一语道破。提是提气:若提而不运,运是运气运动全身气分之意,若是运而不用,何能吸收外界清高太空元和之气作为

31、养身之道。用是吸收提炼外界清气之义,在实用中又无方法练习一收一发,收发二字是为用义耳,再用字上都要练就收发功力之威,至于内气练成之后,若在适用上也需刚柔相济为用,故提、运、用三字上都要相应配合,意沉与力沉都可相济为用。不可提而不运,运而不用,未得大成不可不知也。 意字诀论太极之二十 意是无形之物,意念是变化多端的,主要引导行气之功能,若总气库机关之钥匙,惟意开启也,所谓:心为意之主意为气之钥,气海之总机惟意开启,惟意之发功,惟意引导行气,意随心转气随意行之故。得心法者用于求诚,用意念者用于求静,须当诚心诚意静心静意,练功成败心意之别,若心不在焉意不守舍,何能练成功法者,又何能增功受益取得真经。

32、 道经云 心意无形气有形,心诚意合气相融。心意静诚神气合,用意无心功难成。行功妙法皆心意,有无心意察动静。动功意动形无力,静功意动动内形。形动有力为力动,形动无力练内功。 若能深明其意义,恒心修炼得大成。古往今来长生术,全凭心意练深功。 天地阴阳论 太极之二十一夫天地者阴阳也,天之为阳,地之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平旦至日中所谓天之阳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此属天之阳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属于天之阴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是天之阴阴中之阳。此乃天地阴阳之义, 经曰 国历悠悠道教长,太极功夫莫测量 。自古修炼长生术,何能不究识阴阳。 人体阴阳论 太极之二十二 人体阴阳论篇,在上者为阳,在下者

33、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背面为阳,腹面为阴。手足背为阳,手足心为阴。腑为阳,脏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者为阳,静者为阴。手法上的阴阳,手伸出发出者为阳,手回收为阴。身法:上浮为阳下沉为阴。气分上的阴阳,呼气向上升为阳,吸气下降为阴。此乃人体上下左右、前后、吞吐、沉浮、收发等阴阳之义也 。 气血阴阳论 太极之二十三 气血者阴阳之属也,气为阳,血为阴。人生以气血为主,气旺则身体强壮气弱则体衰。故气旺者气能生血生精,而血不能生气生精,精能化气生血,故精亦属于阳是有形之物质,而津液与血属阴,精充者又能生髓,又能化气由气而化神。无阳者何能生化以温全身,无阴者何能滋润全身,得此阴阳生生化化,

34、使气血精神皆旺矣,气弱则衰:是谓气虚必影响血虚,气不能生血之故,气虚者失去了生化功能,以至影响整体各组织器官失去阴阳气血的滋养运化根源导致一切皆虚。此属气血阴阳生化之义。气为血之帅血随气之运行,故气不通者血不能畅行,气阻血不能通畅凝结则痛也,所谓气顺则康,气逆则病,人生四十余岁动脉开始硬化,不仅整体各组织器官,包括气血已开始由旺而衰退,故而老壮年人要坚持天天锻炼,降低和抵抗衰退,平衡阴阳,丰键筋骨之舒伸,达到整体关节活利之灵,使全身柔绵软化促使增功抗衰能力益寿延年。中青年人虽然阴阳旺盛,血气方刚之际更要善于锻炼为尚,维持阴阳平衡正常地循经运转,滋养全身为练好一付强健的身体打好基础为尚。 天律阴

35、阳循规流注论 太极之二十四古往今来都以内功和武术锻炼,作为养身之道健身之法,此乃实系健养之锻炼方法,但也要注意多方面作为配合,一则如饮食起居四字(包括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睡眠充足,适宜劳动锻炼,适宜休息,身体的温暖,房事的调节等都需要相济为用,似此方是养生之道实用也,否则各项不调多因致病,既不能养生而有违天律循规气血流注,何能求得养生,上述多因用以相济是为真正养生之道。健身之法,益寿延年无有不效。二则大凡练气养生者,都注重天律阴阳循规流注,内因也要结合外因相辅以图凑效为尚,虽然重视阴阳动静兼修之法是为正宗修炼之法,须讲究以白日取全阳之义练动静二功,因白日属于天之阳阳中之阳,宜于运动,极动者疲劳

36、可宜于静,是谓动静相济,遵照天律阴阳气血循规流注,因此白天气血由上而下运行之故适宜动静兼修是顺其道,夜晚为阴,系属天之阴阴中之阴,人体阴阳谓之气血是相应天律的循规由下而上运行的规律。谓之天律循规,天律阴阳循规有白天黑夜,为阴阳相济调和循环运输,故夜晚适于劳累者应充分睡眠,养精蓄锐,以便于气血循经向上输行,是顺其道,因此以全阴专修静功是减少背其道而行。是谓养生之义也,若整夜劳作不睡专以白日睡眠,终年累月如此,为正式反常之举,影响人体气血正常循经运行,不利于健康即求不得养身,反伤元气损寿伤身于已无益矣,须当谨记,惜生保命才是知命的君子。故而养生之道遵循阴阳不违天律循规是顺其道之义也。 另附十二寅宫

37、气血流注论 太极之二十五 夜晚十一点至一点是属于子时,子时是人体气血已从下而上循经运行归于心,到了子时此刻人已昏昏欲睡,是得气血养心时,若此时还不入睡不能养生,而大有损害心身健康于已有害无益,经云子时气血正朝心,人睡如同去归阴。肺与大肠相表里,以行诸脏之气精。由此几句虽不明言而知其义,故曰人已至子时欲睡而不睡者长期如此损寿丧生,或多生致病之因。养生之道为人类是迫切需要追求,何以为养生,遵从以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乃是人体元阳之气发功之机,以子时就能得到了正式和充分入眠养精蓄锐。以午时作为小歇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是谓养生。以卯酉两个时辰作为锻炼活动,是为养生之道,健身之法。是谓子时午时需要静好。卯

38、时和酉时要动,因为是此时人体元阳之气正值发动之机,用于强身除疾之际,武术的锻炼与劳动的动有所不同,修炼的动是专为养生健体益寿延年自然显著,故以子午卯酉之时是人体元阳真气发功之机会,一者静好,二者修炼是良好之机以四时结合动静相济是为养生之道,更相应天循阴阳气血流注之义,使人增功快而受益无穷长寿之术。 精气神三字诀与生化总论 太极之二十六精、气、神三者是维持人的生命之根源,又各有表里虚实之别,此三者系于相辅相成,相济相生不可缺一,天有三宝所谓日、月、星,人之三宝精、气、神也,精、是人体的精微物质,在裡为实而有形是气化的,在表为虚而无形是动化的,所以精旺之人由精化气由气化神,使精神倍增,气旺是生精之

39、本精充则神足矣,人体精气神的兴衰必由裡而表体现出来的。 表裡虚实之义,精有多种如生殖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等,女无男精何能受孕,受孕后无血养精何能长胎。此为生殖之精,所谓得到男精气女精血而形成,得此先天阴阳也,后天之精则由饮食生化,水谷与各物之类饮食入胃经提炼出来的营养价值,所谓水谷之精,经精于脉,游溢于精气为后天之精,精在人体起重要作用,无精不能生存,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辅相成融合为一总称为元阳真气。此乃论精之一,气、气是造构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种类很多,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真元之气,营气、卫气以及各脏腑之气等,人之有生命全靠于气以存活命,气盛则强,气弱则衰,气逆则病,.气的虚

40、实表裡,在裡是气化形成的物质为实是精气所产生的生命活动另一个物质,也是水谷之精气化生,如人一日未餐,或久病之人其神便减精神不能振作,故人有气则有神,气衰神衰气绝神无。又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在吐纳练气的功法中,是炼神守神养神有重大意义。精气神三者之间生生化化的关系又是如何在生化上精能化气,气能化神,故精旺之人则气盛,气旺则神足,道经云: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虚灵之秘)又谓:积神生气积气生精。生生化化有无穷之妙也。所以练气功的吐纳功法,对养生健生益寿延年有重大意义。 炼精论 太极之二十七炼精之法其则有五,无论坐式、卧式、或单双盘坐式以及立式皆可,唯有立式最宜炼精之法,一则:未行动之前先

41、要做到心静意宁守下丹田。二则:要全身放松身体端正。三则要敛气凝神睁目闭目皆可,四则:要调匀气息以鼻吸气口虚之法,结合提气运气进行下丹田一吐一纳。五则:要做好上述四则准备,在未行动之前先行口吐浊气三次。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意念一周,用心意兼之,一吐一纳三次开始正式行功炼精之法,以心传道于意以意引导行气,沉浮循环运转,浮者心意念引导其入上丹田至百会穴,沉者:心念意念由百会穴向下暗中默念和内视至中丹田一直向下引导气直入下丹田至会阴穴。(既是下丹田与前阴交汇处)。此时心意念和意识转向肛门而上至尾闾穴,(即尾椎骨处)如心念诚静默念想着此处,温柔片刻此时就会出现一阵阵很舒畅之感,使人情不自禁地肛门往上提升收

42、缩势,此乃炼精之法而生效情不自禁是谓精动也,达到了不练吸腹法,而腹自吸,不练提肛之法而肛门自提。或者有一股气流自下而上直透头顶百会穴。所以用单练吸腹提肛之功法,岂不是多此一举,已练到了如此之目的可多受益片刻,在呼吸上保持正常暂用自然呼吸法,只心意不变是也,如舒畅之感已消失者,方可再次行功,再次行功之法同上,精的聚芷处在尾闾穴与脐窍脐眼相应,如心意守在脐眼的中心点亦能练精养精动精,即舒精养精受益,气聚丹田神在会阴,精存尾闾,再次练动之法可将此三处形成一条线。即下丹田、会阴、尾闾穴此三处形成一条线,是心意必经之路线都要一一想到,不可随便否则无效,心意念直透尾闾穴时默守两三分钟,体会精动之感觉得肛门

43、往上收缩此为精动得其舒畅而受益,似此循环多练此为练精之法,练精之法:以静养心养意,心得养则安,意得养则宁,气得养和也顺也,方能得气的生化增精,故集气生精,培元固本之妙也,此法适宜于外景练功多吸收大自然太和之元气。以及树木之精华,花卉之精、山水之精、日精月华等。天地阳中之阳包罗万象的一切万物之灵气尽皆吸收。 练气论 太极之二十八 练气之义其法有三,一练天地太空元和之气,二练先天与后天之气,三练脏腑各组织器官之气。以上三者练气之法,皆以提运之功进行一吐一纳同时与上呼吸的配合相应调配一致的练功大法。练气时要心静意宁,全身放松,调匀气息,在呼吸时要用心用意地轻吸气自然嘘,采用鼻吸口嘘之法。不可暴吸暴嘘

44、,心意的寄存以吐纳为守点,下丹田内气已动时,心意由丹田守而出引导内气上行至中丹田胸部为守点,内气出为吐是用提运之功提吸内气上升,同时要与上呼吸相应配合,此时吸入外气同时提升丹田内气似此内气与外气俱在中丹田汇合。汇合之义是用丹田内气提炼外气的结晶外气的精华。结晶之气它与内气相融合为一气,不能融合者为污浊之气也。污浊之气在呼气时用口嘘出,是谓口吐浊气,同时内气将结晶之气带归下沉丹田,此谓气沉丹田练气之法,练气之义(参看吐纳论与提运论)便知详细。 练神论 太极之二十九练神之法以吸气提神,每吸一气一振神,是谓打起精神振作精神之义,以睁目凝神视物勿眨,此乃练眼神之法,此功法属于阳功,是属天之阳阳中之阳功

45、法,炼神讲究练功须用心,择一万物盛景之所专练眼神,一则练功之法,须睁目凝神视物,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心静意诚立身中正,双目全神贯注神光注射目的点,吸收提炼景物的精华。如观物出神忘形之势,本功法是以双目的神光传送心意注射到物景目的点上去。要尽心念意识去默想和细看,慢慢地精心去体会有何感觉,如有感应时可改用收功与发功双练之法。进行提炼吸收景物之精华。收功之法,即是吸收之义,此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情舒畅矣可随时嗅出有芳香之感,此乃已吸收到树木花草之精气。得此之精华多者增功培元益寿。发功之法:在呼气时心意识去想去看物景的颜色和各异的形状等,似此一收一发使眼神光逐步增加,并能使双目所过之处即能吸收万物之精

46、华。又能使双目发放内气,此乃练眼神收发之义。双目炼神的功法久练习惯视物自然不眨。不眨眼者定神也,使心神如一,神光注射物景方可提炼景物之精华 。再配合呼吸每吸一气一振神,提升下丹田内气一次,眼微松心意回为收功。嘘气时气沉丹田心意出,眼微睁大振神一次,配合双目神光射到目的点,身微沉为发功,有收必有发,只收不发者不能排泄内部污浊之气,如果只发功不收者谓之只泄不补,从何吸收外界精华与万物之灵气。故而收发齐练此乃练神功法之义。 闭目炼神论 太极之三十 闭目炼神者此属阴中之功法也,又曰:阴静之功,有动阳静阴,为阴阳动静之义,若白日练动静二功谓之动阳静阳,此属天之阳阳中之阳功法。若夜晚练动静二功为动阴静阴之

47、功法,此属练天之阴阴中之阴也。睁目炼神双目所睹的天地中一切包罗万象一有尽有。闭目炼神也同样视察阴中之阴的万物,在静而求静为阴静之功,神守于脑(即上丹田)是谓得静神而养神之秘。能与阴中之阴的包罗万象相接触,阴静炼神之法:是以心意念默守上丹田,呼吸自然,全身放松方能引导神气贯顶,使心神思结于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又易于神魂出窍。 神魂出窍:是不守自身而外越,与阴中之阴万物之灵相接触,阴中之阴与阳中之阳一样一有尽有。思想灵魂在阴中之阴出神入化之际,真身犹如似醒非醒,久练增功,久而成习惯。只要闭上双目敛气凝神,即能暗察到阴中之阴的一切万物 幻境变化练时犹如黄昏视物,久练者由暗至明也。有私察暗访之功,

48、得秘者警觉真身。是预测功法之一,待心念与意识上能想到看到的幻境如真。初者不可作为深信,必须经过多次试验,若得多次试验无差者,是谓得术也,在屡试屡验后方为步入玄门的阶层,此乃炼神、通神、而得神明之妙。得术后需求深得玄机之奥妙者,只可自知不可泄露,不可半途而废从得而不失,在屡试屡验百无一失之准者,凡得玄机之士小事尚可明言指点迷津,大事禁戒故得玄机者而不泄露玄机也免遭天谴,各按天命须当保密遵道守德。此乃炼神得神明之义也。 静慢松匀四字诀论 附静字诀论 太极之三十一静字诀是修炼静功中必经之路,入静的方法有四则。静是静心、静意、静气、静神、还要得到慢字诀,松字诀、与匀字诀的总配合。方能求得正宗入静之法,

49、达到万般归一出神入化,进入物我两忘之境界。大多数人在练功时一味追求入静,得不到入静之法,总是静不下来未知何也,所谓养生无穷学,静字实难修。欲知入静法须向此中求。入静之法:必须心意要安定,全身放松调匀气息,敛气凝神,元神中守意守丹田,促使入静进行功法,在呼吸上要取其自然,要心诚而静地用意吸用意呼,不可暴呼暴吸,用心法传道于意,以意引导行气,得心念与意识去默念和内视,体会内部意感和气的升降沉浮,以及整体各组织器官有何感应与变换的动态。都要用心意细思暗察,方能体会到有不同的感应,似此心神思结意气相融,便会增强感敏性和悟性,是为入静牵制之法,久练成规何难入静者乎。 慢字诀论 太极之三十二 练内之法,主

50、要是练好内气,无论是动功或静功都要以慢行功为妥,慢的用意是为了练好内气是最主要的配合方法之一,要作到行功慢,呼吸慢提气慢配合吐纳慢,行功慢;是在练功之初要做好一切准备后方能进行练功呼吸慢;是调匀气息慢呼慢吸,提运慢:是提气与运气慢而配合一吐一纳也就成慢度调和一致矣。要以四慢之则,调配得法取得相济相应之运用,否则:若练功的动作快,为做好各项准备,气息尚未调匀必定导致呼吸快,心法的传道和意的引导也就无法跟得上去,以及提气运气与下丹田吐纳是无法支配,得不到相济为用之目的,从而给心意造成了紧张和气分上的紊乱,使功法的全盘就会形成乱不成章法的局面。道经云:练功须缓慢,气息得自然。气能随意走,血方顺气航。

51、调心舒气法,意慢行气良。内气频频缓,不致中气伤。以慢求静法,便是养生方。 松字论 太极之三十三 修炼之道,养生吐纳练内气的各法中,皆以松字诀相辅相济为用,练功若不以松为本,何能练气养生。松;是全身放松无论何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思想上都不能有丝毫紧张,都要得到彻底放松。如同儿童体质般柔软那么松,松的用意以松促静,以静养神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静养受益之目的。松度之准则;从筋到经络,从百骸到关节以及各内脏到各腑,从肌肉到皮层,从心意到思想,从吞吐到沉浮,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使人有机整体都得以舒松为度,似此全身放松方为得法,促使增功快受益多,若松未全松者以致静不得全静,心神意气会失去调配,心法未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