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题目: 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考生姓名: 专 业: 工商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日 期: 2011 年日目 录摘要.3第一章 开放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基本概定.5一、济运行的趋同性和经济利益的差异性.5二、生产国际化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权问题.5第二章 民族工业与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5一、发展民族经济是后进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6二、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后进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依托.7三、民族工业的成长是后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8第三章 外商投资推动我国民族产业发展.8一、外商投资推动民族产业规模扩张.8二、外商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9三、外商投资推动民族产业升级.10四、民族产业在利用外资中成长.10五、外商投资增进民族产业安全.12第四章 深化开放和我国民族工业的成长.12总结.15参考文献.16摘 要当今时代总的趋势是经济生活日益走向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刻。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相对地扩大。现实生活中这种全球化和差异化并存的局面,说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民族性或国家性问题并没有消失,对外开放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大力发展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就忽视民族工业发展,在新时代中,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党

3、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对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工业也随着对外开放而进入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但经济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者之间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经济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关键词:全球化;对外开放;民族工业;经济发展;abstractnowadays is general trend of economy life in

4、creasingly globalization, between the country economically interdependent degree is more and more wide and profound.at the same time,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competition is intense with each passing da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and did not narrow but in rel

5、atively expanded.this kind of globalization in real life and differences coexist, described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or national problem and did not disappear, under the open condition of nat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still a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vigorously develop t

6、he opening does not mean we ignore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two must b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eleven of the party 3 in since plenary meeting, we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a long-term basic national policy and accelerat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trategic measures,

7、remarkable result was obtained in practi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importe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understanding is also greatly improved.at the same time, our national industry with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en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b

8、ut economic structure undertakes adjustment ceaselessly, between the two also appeared inevitable problem,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better and fa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open

9、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ceaseless and thorough,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ustry is worth us to think seriously.keywords : globalization;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national industry ; economic development; 第一章 开放条件下民族工业的基本概定一、济运行的趋同性和经济利益的差异性 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可以观察到,世界经济发展中

10、存在着两种明显的趋势,即经济运行的趋同性和经济利益的差异性。前者是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愈来愈接近。这是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既使得现代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在国家之间广泛传播,也使得不同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后者则是在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不同国家总是作为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而存在,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国家之间的经济总量和国民福利差距也在相对地扩大,即经济生活的民族性或国家性并没有削弱。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的趋势,在可以预见到的时期内这种局面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因此,尽管世界各国日益广泛地实行对外开放

11、,然而民族工业并没有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但它所改变的只是各国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环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各国经济发展方面客观存在的利益独立性,这就如同在国内经济生活的市场化不会消除个人利益的独立性一样。确切地讲,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建立起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目的是为了增进本国公民的经济福利,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一国的经济发展如何,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看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事实上,当今发达国家之所在经济上发达,基本的标志在于它们本国的企业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不是依靠外国的投资者来在本国经济生活中唱主角。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过靠依赖外部

12、力量而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例。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空前地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一点在各国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更加明显。然而,不管分工和交换关系多么复杂,人们在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方面是从来不模糊的。国内经济的市场化没有消除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界线,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也不可能使民族经济失去存在的独立性,所能改变的只能是表现的形式。无疑,在生产国际化已经相当普遍的今天,企业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资金、技术、投入品和市场等往往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来进行考虑,然而这一切都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来进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当是没有国界的,但企业的所有者则无疑有明确的国籍。比如,跨国公司总

13、有一个母国,母公司对子公司总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具体经济运行过程控制权不可能处于真空状态,是否属于民族工业不难区分清楚。2、 生产国际化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权问题 生产国际化条件下的经济控制权问题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资本的所有权;二是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三是产品的商标权。现实生活中造成人们对民族工业不易作出判断的重要因素是跨国投资企业的大量出现,但如果从上述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我们应当还是比较容易作出明确结论的。比如,在合资企业中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各方所拥有的资本股权比例的大小,它是企业经营权利分配的基础,对技术的采用和产品商标的使用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在资本股权比例方面占有较

14、大份额,就可以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第一个方面应当是主要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对技术的垄断或对商标的使用来取得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许多场合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正是从后两个方面开始的。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自身的技术知识产权和商标权,企业迟早会被别人所控制。因此,把上述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作为民族工业的判断标准是较为合理的,也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民族工业这个概念在开放条件下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不能够也不应当用国内工业的概念来替代。所谓国内工业,是在一国境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工业,它为部分不赞同民族工业这一提法的学术界人士所肯定和使用,意思是说民族工业讲不清了,政府应关心和鼓励的是国内工业的发展,而国内工业则

15、是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这里单纯从学术上对事物进行合理概定的角度来考虑,国内工业这一概念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跨国企业进行的生产经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东道国政府的控制,把它们一律称之为国内工业未免有些牵强,把它们同民族企业等同起来更只是主观的想法。二是,如果本国企业到国外去开展经营,应不应当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明显不合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必须要对这一概念作出修改。而只要对民族工业的概念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问题就都不会存在。 其实,关于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要不要坚持经济的民族性问题,是经济理论研究中一个古老的话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16、;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鼓吹自由贸易政策时,就极力主张各国应当最大限度地实行国际分工,以尽可能地提高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总量并从中分享到最大的消费福利。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则敏锐地指出,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所主张的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它否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实际上只是适合于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国家或民族。今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步子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某些西方经济学家更是大讲特讲经济运行过程的全球性,有意或无意地不谈经济利益的民族性和差异性,所带来的结果客观上只是有利于发达国家,对此决不可盲目地全盘接受。还应当看到,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平等互利,更不是后进国家经济发展

17、的充分保障。毫无疑问,后进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有效地推动本身的经济发展,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必然会形成经济上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局面,并且也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形成一定的制约。第二章 民族工业与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1、 发展民族经济是后进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实行对外开放,发展中国家由于本身的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往往不强,因而在形成本身具有控制能力的产业时通常面临严重的外部压力。发达国家并不是没有或不需要本民族的工业,而是其民族工业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因而不需要特别当作一个问题来考虑。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

18、内着重解决的还是实现本国的工业化问题,开放的动机也往往来源于加快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自然应当是后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幼稚产业保护论指当一国需要发展的某种产业在国外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状态时,政府就应当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来加以扶持。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对幼稚产业投资往往上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效益,而保护实质上是将社会效益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幼稚产业只能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保护的期间也不宜过长。显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民族工业决不局限于幼稚产业的范围内,也不能只是一种短期性的方针或措施。后进国家需要通过发展民族经济来支撑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这里不仅仅是建立

19、一些原来国内没有的新产业,而更重要的应当是在主导产业领域保持本国的控制能力。二、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后进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依托在当代日益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非常频繁,这的确为后进国家加快本身的经济成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选择。其实,如果把经济增长率分解为外部因素引致的增长率和内部因素推动的增长率,则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必然大大高于前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成长过程也能证明这一点。应当指出,民族经济不仅从数量上看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体构成部分,更重要的发挥着一些外部经济成分所没有的重要作用,对于启动和维持一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民族工业

20、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稳定性比较高。现实生活中,外部投资是依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决定是否和如何进入一国市场,外部拥有控制权的企业这一方面的行为特征相当明显。因此,它们往往是选择进入特定的行业,并且具有高度的国际流动性。而民族工业则往往会采取全方位发展的策略,更为重视长期的发展,是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础。比如,当一些工业部门的发展对经济成长具有重大作用但在短期内不能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时,外商通常不可能作为主体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这方面所能依靠只能是民族工业。许多民族工业的投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为自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却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出必要的条件。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具有

21、较强的融合性。没有一个国家只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需要维持其文化方面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特别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民族工业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另一方面,民族工业的发展又能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具有深刻文化内含的经济才能具有长久的活力。3、 民族工业的成长是后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等价交换,国际经济大循环同样不是单向的援助或赠送。一个国家能否在开放过程中真正形成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或者说能否在当代相互依赖的世界上具有立足点,关键要看民族经济的发展程度。实际上,开放也往往是相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而言的,比如开放度实际上就是在一国经济总量中民族经济所占有

22、的比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对外开放进程的重要现实经济因素,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来说明:(1) 民族工业的发展制约市场的有效需求。后进国家在经济上的实际开放程度一方面是取决于开放的决心,另一方面则要取决于实际的市场吸引力。比如,外商进入发展中国家投资是典型地以市场为导向的。没有民族工业的发展,公众就不能形成相应的购买支付力,社会就缺乏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怎么可能有效地吸引利用外部的资源呢。这也就是说,从有效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吸引外部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重要条件。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从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来分析,影响发展中国家对外

23、开放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比如,外资是否流入某个发展中国家,首先会直接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该国的外汇储备状况,然后会接着分析影响该国国际收支的各种因素。而在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候,其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都会受重大的冲击。 概而言之,民族工业是后进国家经济成长之根本,对外开放之基础。民族工业的地位和功能不可能由受到外部控制的经济来替代,没有民族工业的成长,发展中国家就很难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获得实质性的进步,也就没有对外开放的立足点。第三章 外商投资推动我国民族产业发展一、外商投资推动民族产业规模扩张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抓住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积极利用外资,开展加

24、工贸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启了新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抓住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契机,大胆吸收东亚和美欧制造业外移的投资,扩大制造业的产能,不仅持续推进了工业化进程,而且大批内资企业在与外商投资企业竞争中增加投资,分享市场成长扩张的机会,一批民族制造企业快速壮大,第二产业规模显著扩张,纺织服装、玩具、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大批轻工业、重化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机械、船舶、电子通讯设备、化工等行业产值规模迅速攀升。 加入wto后,许多跨国公司看好我国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纷纷在我国设立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推动我国制造业产能规模急剧扩张,也催生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其中,外

25、商投资较集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规模明显扩大。总体看来,正是因为我国利用外资与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使大量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闲置劳动力、长期闲置的土地、自然资源与外资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才得以使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并带动第三产业扩张,使民族产业迅速壮大,实现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 外商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外商投资不仅推动我国产业规模扩张,而且通过参与国有资产重组、企业重组,弥补产业空白,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市场竞争,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变迁。 (一)推动国有资产重组。在建立和完善社

26、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提升国有经济控制力,必须进行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国有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重点投资于关系国家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并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革,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外商投资参与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对于实现上述改革任务,强化非竞争性国有资本集中投资、特殊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重点投资、一般竞争性领域非国有资本扩张,改善产业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与外商合资,不仅一些国有企业成功地减持了投资比重,或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而且由于外商注入优良资产,使原有企业的资产质量提高。其次是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

27、重组。利用国外品牌、销售渠道等,可以救活闲置国有资产。 (二)推动企业重组。外商投资企业进驻,可以加速国内市场由垄断型向竞争型结构转变。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下,部分企业处于萎缩状态,失去生存和发展能力;部分企业处于扩张状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内资企业,可以直接实现企业重组,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促进产业技术结构变迁。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不仅由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创造、发展了一些产业,弥补了国内市场上的一些产业空白,改造了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加快,而且我国高度重视吸收外商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加大吸引世界

28、著名跨国公司投资的力度,跨国公司在微电子业、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业、通信设备业、办公用品业、仪器仪表业、制药业、化工业等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投资比重显著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明显。我国还制定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对属于高新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给予特殊优惠待遇,引导外商投向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管理水平提高,推动我国落后产业快速调整变迁。三、外商投资推动民族产业升级 外商投资之所以能够推动我国民族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是因为外商投资可以改善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技术条件、物质条件、制度条件、法律条件和市场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促进着内资企业技术进步。这种技术外溢

29、效应主要是通过竞争、模仿、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流动所产生的技术扩散、技术示范和技术应用等途径实现的。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人才的流动、内资企业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外资企业举办的专业研讨会和技术交流活动、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研究院所的合作研究,往往形成技术扩散效应;外资企业所使用的技术通过设备、产品、人员接触、客户技术资料等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对内资企业产生技术示范效应,内资企业为了应对外资企业竞争带来的冲击,加快技术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内资企业在最终产品的设计、集成、组装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国内零部件配套质量偏低,降低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资企业进入到零部件配套生产领域,不仅提供了高

30、质量的零部件,而且使内资企业的最终产品制造水平、产业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是民族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技术条件。 外商投资的增长消除了我国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本短缺局面。外商投资直接增加资本供给,促进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发展,对投资的技术水平和规模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社会闲置资本增加,储蓄缺口消失;在外商投资增加中,还实现了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扩大,外汇缺口消失。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而完善国内的政策、法规,有利于形成企业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促进企业行为长期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产业长期成长的法律条件;外商投资企业为了防止技术外溢,注重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要求国内

31、提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推动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以及社会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而保护知识产权也是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法律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不仅通过增加市场供给,改变了市场结构,加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而其外商投资逐步进入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促使越来越多的产业开放度提高,行业准入限制减少,行政壁垒和行政垄断拆除,使内资企业置身于竞争的环境之中。为了防止跨国公司垄断,催生反垄断法出台,注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4、 民族产业在利用外资中成长 以下通过汽车产业和机械装备为例进行分析:(1) 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是高度全球化

32、的产业。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集成创新,我国一批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成长起来,展示出民族汽车产业良好的市场前景。 改革开放前,中国汽车工业在封闭中走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确实也形成了一些自主品牌,如解放、黄河牌卡车,红旗、上海牌轿车,但它们没有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竞争力十分脆弱,与世界汽车先进水平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在对外开放中,我国开始寻找引进技术、合资生产、自主创新和塑造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 自1983年第一辆中外合资生产的桑塔纳轿车问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道路上已经前行了20多年,尽管围绕开放与自主的关系有过许多争论,但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

33、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和技术进步,却是不争的事实。20多年间中国共引进了1000多项整车、零部件的工艺和技术,跨国公司在中国大规模增资增产,世界知名的零部件企业也纷纷落户中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汽车同台竞技,许多车型一上市就实现了质量、技术与国际同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我国初步掌握了大客车、面包车、微型车、卡车和普及型轿车的自主开发技术,在开放的视野中学会了现代汽车工业的管理和运作,不仅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而且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汽、东风、上汽三大汽车集团也都与跨国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或合作关系,不仅三大汽车集团的生产集中度已超过70%,散、乱、差的局

34、面正在改观,国内企业的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而且通过不断吸收世界先进的技术,一直令中国汽车人耿耿于怀的自主品牌问题初露曙光。(二)机械装备 我国机械制造业是外资参与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目前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中主要生产机械产品的企业基本都在我国投资设厂,有些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合资企业甚至多达几十家。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外资并购投资明显增加,一度引发国人担忧。虽然外资并购中存在一些失败案例,但许多企业在外资并购后谋求新的发展出路,重新焕发生机,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1997年,大连电机厂与新加坡威斯特电机公司合资,2000年新加坡威斯特公司进一步并购了合资企业中方股份,大连电机厂面

35、对生存压力,加快了公司制改造,2003年实行民营化,改制为大连电机有限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经营成本明显下降,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2006年又反向收购了威斯特电机(大连)有限公司,在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中迅速崛起。 2003年德国依纳公司并购西北轴承合资企业股权后,西北轴承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石油机械轴承已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占出口市场份额的90%以上,保持了国内第一的市场优势;冶金轧机轴承也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保持了国内领先的地位;石油、冶金轴承及铁路轴承散件、重载汽车轴承等主导产品已占到出口总量的80%以上,企业利润率呈现迅速上

36、升趋势。 2005年,卡特彼勒收购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40%的股权,并利用其资金规模大、技术领先、产品开发能力强、质量可靠、配套服务网络齐全等优势,全面改造着山工机械有限公司。 跨国公司并购国内机械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剧了市场竞争,引发企业界的担忧,反过来迫使国内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步伐,改善内部治理制度,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政府加快反垄断立法,完善反垄断审查、安全审查机制,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有效推动了机械装备产业发展。五、外商投资增进民族产业安全 我国在利用外资中高度关注产业安全问题,始终根据国内承受能力,渐进开放产业投资领域,注重把积极合理有效

37、地吸收外资与改善外资监管结合起来,推动产业升级,维护产业安全。在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取向上,分为禁止、限制、允许和鼓励类项目,对于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战略物资的储备体系、重要的军事工业等)、自然垄断行业、重要的公共产品生产经营领域,始终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禁止外商独资和控股;对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主要门类的骨干企业,外资控股会降低我国自主的经济控制力,丧失国民经济主导权,甚至影响国家安全,我国则限制外商投资;对于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非主要门类中的非骨干企业,外商投资有利于促进竞争,改进效率,又不会威胁产业的主导权,则允许外资投资,也不设置

38、鼓励或限制政策;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的是我国缺乏国际竞争优势、而且产业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利用外商投资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我国鼓励外商投资;有的则是我国暂时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的幼稚产业,产业全球化程度不高,则实行适当保护,限制外商并购、控股我国的骨干企业和独资经营;有的是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外资投资带给我国的收益大于危害,则允许外资投资。 外商投资不仅没有威胁我国的产业安全,相反,我国通过吸收外商投资,扩大了许多产业的规模,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跨国公司开发了新的产业领域,一批新兴产业成长起来,改善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跨国公司参与我国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技术、信息、管理知识和新的观念,通

39、过外溢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增强了我国的产业安全;外商投资,融入我国市场,与我国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与我国更加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只有我国民族产业发展、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外商投资才能获得更高利润,因此,外商投资扩张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我国民族产业的成长。第四章 深化开放和我国民族工业的成长 毫无疑问,为了促进我国民族工业更好地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作出艰巨的努力,然而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应当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在今天的时代里,民族工业必须要放到开放性的国际经济体系中来考虑,特定时期内实行的对外开放举措是否适当,对于民族工业成

40、长的影响往往是显著的和长期性的。当我们在肯定中国前段的对外开放取得惊人成功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是有不少的地方值得改进的。从更有效地推动民族工业成长的角度来考虑,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大力改进利用外资的方式。应当说,目前和今后对民族工业冲击最大的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此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重新实行封闭政策,而是应当改进利用外资的方式。在这里片面地从数量上来考虑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争取实际的经济控制权。如果能够在我方的主导下来使用外资,则引进外资的规模越大,民族工业会发展得越快。因此,中国今后要继续大量吸引外商来投资,但应考虑在两个方面加强政策导向。一是主导产业部门尤其是高科技的主导产业,要以民族工业作为主体,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