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作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_第1页
冬作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_第2页
冬作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_第3页
冬作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_第4页
冬作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冬作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    莫廷星 罗群 韦维 张友倩 蒙光炯摘    要:为探索不同马铃薯品种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区域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应性强、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结合贵州省特色粮食产业专项项目实施,开展不同品种同田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采取大垄(单垄双行)栽培模式,因子一为品种,分别为滕育1号、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费乌瑞它(ck);因子二为种植密度,分别为3 700窝/667 m2和5 550窝/667 m2。结果表明,陇薯7号、黔芋8号品种产量高,红美、陇薯7号品种商品率最高,黔

2、芋8号、陇薯7号、滕育1号均表现出比对照增产差异性显著,综合平均产量相比对照增产916.8 kg/667 m2、891.5 kg/667 m2和266.2 kg/667 m2,相比对照增产率为46.2%、45.0%和13.4%。关键词:早熟品种;马铃薯;区域适应性文章編号: 1005-2690(2021)09-001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贵州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稻田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贵州省马铃薯面积的1/

3、5,上市时间在4月底至6月初,能较好地弥补南方菜用马铃薯市场的空缺,经济效益较好,但普遍存在早熟优质品种推广少、主栽品种退化严重、新品种更新换代较慢等制约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象1-5。三都县马铃薯上市时间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较其他县市提早1520 d,自2014年以来当地一直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主推品种,但费乌瑞它品种对晚疫病抗性较差。为筛选出适宜三都县冬作区种植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2019年冬在三都县周覃镇新仰村开展了新品种不同密度双因素裂区对比试验,为选择出适宜三都县推广的早熟马铃薯替代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1   材料与方法1.1

4、60;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在三都县周覃镇新仰村,海拔830 m,土壤质地为沙质土,肥力中等。1.2   供试材料1.2.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为滕育1号、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费乌瑞它(由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提供)。1.2.2   肥料肥料: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来自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1.2.3   有机肥有机肥:金临门有机肥(总养分12%,有机质45%)(来自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4   农膜农膜:膜宽100 cm、厚度0.01 m

5、m(来自柳州市恒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1.3   试验设计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3次重复。主区因素为品种(a因素),副区因素为种植密度(b因素)。a因素为5个品种(滕育1号、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费乌瑞它),b因素为两个种植密度水平(b1窝距30 cm,种植密度约3 700窝/667 m2;b2窝距20 cm,种植密度约5 550窝/667 m2)。采用同田对比试验,试验田块肥力均匀,采取单垄双行错窝播种,按照120 cm开厢,宽行80 cm、窄行40 cm,主区为6垄12行区、副区为3垄6行,行长5 m。种植密度b1窝距30 cm,单行播16株或17株,每垄33株,

6、每个副区99株,每个主区198株,种植密度约3 700窝/667 m2;密度b2窝距20 cm,单行播25株,每垄50株,每个副区150株,每个主区300株,种植密度约5 550窝/667 m2。小区间不留走道,重复间留走道100 cm,四周设保护行。采用双层施肥技术,施用复合肥(80 kg/667 m2)和有机肥(80 kg/667 m2)。1.4   试验方法各处理只进行双因素变量试验,田间管理方法一致,在马铃薯成熟后,各处理分别进行测产验收,按大薯(100 g)、中薯(50100 g)、小薯(50 g)的等级分别称鲜重和统计粒数,计算商品薯率6-9。1.5 

7、  数据统计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计算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duncans 新复极差测定法)分析不同处理(a因素)的差异显著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b因素)的差异显著性10-16。2   结果与分析由表1数据表明,从品种因子看,黔芋8号、陇薯7号、滕育1号均较对照增产,综合平均产量分别为2 899.9 kg/667 m2、2 874.6 kg/667 m2和2 249.3 kg/667 m2,分别较对照增产916.8 kg/667 m2、891.5 kg/667 m2和266.2 kg/667 m2,增产率为46.2%、45.

8、0%和13.4%,与对照费乌瑞它相比,综合产量均达0.05的差异显著性。红美、陇薯7号品种商品率最高。从种植密度因子看,滕育1号、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品种的种植方式以窝距30 cm种植的方式为最佳,与窝距20 cm的种植方式产量差异达0.05的差异显著性。3   结论品种因子之间产量存在差异显著性,黔芋8号、陇薯7号、滕育1号、品种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费乌瑞它。品种因子之间商品率排序: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费乌瑞它(ck)>滕育1号。种植密度因子之间也存在差异显著性,各品种均以5 550窝/667 m2密度种植的产量较高。4  

9、60;讨论综合各方面因素,滕育1号、陇薯7号、黔芋8号、红美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种植具有良好的区域适应性,其中黔芋8号、陇薯7号、滕育1号较当地种植的费乌瑞它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效果,商品率较高,在再次试验后若性状稳定性高,则可在生产中推广。參考文献: 1 谢从华.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 2 李标,李飞,孙伟,等.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0,27(11):1393,1403. 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马铃薯商品薯分级与检验规程:gb/t 31784201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4 王学

10、贵.珍珠莲和岩木瓜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9. 5 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韩峰,吴康,高雪,等.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与施肥的生长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4,40(9):90-94. 7 梁馨文,任瑞丽,张丽清.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43-144. 8 王凤,郭玉祥.马铃薯施肥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14):71. 9 郭宁,李文斌,沈玉芳,等.施肥深度对半干旱区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31(3):504-507. 10 邵小丽.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式j.农村经济与技术,2018(10):39. 11 吴军,白文华,杜磊,等.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18(7):34-37. 12 王亚艺,李松龄,张荣.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10):1802-1806. 13 张萌,赵欢,陈龙,等.贵州冬作马铃薯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1):109-114. 14 王坤,白治辉,莫国华,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