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相教学设计第一部分 蜀相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知识储备(1)作者生平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青少年时家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年轻时志向远大,“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不过生逢大唐由盛而衰的时期,奸臣李林甫把持朝政,杜甫屡试不第。期间因文采出众而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但最终却被任命为“河西尉”这种小官,杜甫拒不赴任,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44岁,为了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唐肃宗即位于甘肃灵武,杜甫跋涉千里前去投奔。途中为叛军
2、俘虏,押至长安,后来乘机逃出。最终得以脚踩芒鞋,衣衫褴褛拜谒肃宗,肃宗感其忠诚,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职务是供奉皇帝,为皇帝提建议,举贤良,官阶仅仅是“从八品”。但很快因直言敢谏而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两年后目睹朝政的腐败和国势的衰微而痛心疾首,干脆弃官而去。几经辗转,流落到了成都(759年),在好友严武的协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杜甫草堂”。三年后(公元762年),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沿长江漂泊流落。八年后(公元770年),饥寒交迫、疾病缠身的杜甫于江边的一条小船上去世,终年59岁。(2)诗歌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流落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协助下,在城西
3、郊浣花溪畔建成了“杜甫草堂”,草堂落成不久,时年48岁的杜甫便带着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情到了城西北郊的武侯祠实行拜谒。 武侯祠建于晋代,相传那里还有诸葛武侯亲植的巨柏。祠庙久经沧桑,已是破旧颓圮,而祠前柏树历经风雨,却是郁郁森森。作为闲游郊外的落难诗人,杜甫没有武侯那样位极人臣主政朝政的机会,也没有驰骋疆场的统帅权力,但他面对着武侯古祠的沧凉遗迹,却有着如诸葛武侯在五丈原时的苍茫、悲愤和执着的心情,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律,(3)诸葛亮之死 亮临终,强支病体,出营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时正黄昏,夜色沉沉,忽有一大星,自东北来,色赤有芒,流至西南,欲向营中坠下,亮不
4、禁失色,哇的一声,呕出了一口鲜血,接连带着喘声。左右见不可支,扶令返寝。亮乃长叹曰:“天象如此,命已难延,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何此其极!”叹息良久。遂口授遗表,令杨仪写讫。挨至半夜,竟尔寿终,享年五十有四。 三国演义后汉演义(4)“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其他英雄: 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自己革新企图遭到挫败时,就曾反复吟诵此诗,为之流涕不已; 宗泽:南宋初抗金名臣,20多次上书恳求收复中原,并制定了整套策略,不被采纳,忧愤而死,临终三呼“过河”(过河抗金)而卒。 岳飞:一生致力于“踏破贺兰山缺,朝天阙”, 所率岳家军所向披靡,收复失地在望,却被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秦桧等投降派以“莫须有”罪名
5、将其杀害于风波亭中。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辛弃疾:文武双全的少年英雄,最终“老却英雄似等闲”,“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壮志未酬而“可怜白发生”。 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遭慈禧太后顽固派等杀害,临刑前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2、初读课文(1)熟读成诵,把握本诗格律与诵读节奏。 要求:用“”标注平声,“”标注仄声,“/”标注停顿,“”标注韵脚。 提示:七言的节拍为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若为平声,读时能够适当延长声音,是仄声则作短暂停顿,这样就会有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效果丞 相 祠 堂 何 处 寻?锦 官 城 外
6、 柏 森 森。映 阶 碧 草 自 春 色,隔 叶 黄 鹂 空 好 音。 三 顾 频 烦 天 下 计,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长 使 英 雄 泪 满 襟。(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解释加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 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合作交流,课堂探究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诸葛亮一生中最让你敬服的三件事: 2、杜甫蜀相中精选了诸葛亮的哪几件事? 3、比较一下你和杜甫的异同,试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4、分析蜀相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学以致用,能力提升1、诗歌赏析 请分析以下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7、感情。 读诸葛武侯传书赠长安崔少府 李 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卧龙得孔明。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注释:崔少府:诗人结义兄弟,崔氏父子二人同在长安做官。汉道昔云季:昔日东汉末年。咸京:秦朝京都咸阳,这里指曹魏政权首都许昌。草间人:布衣。子玉:这里指崔少府管与鲍:即管仲与鲍叔牙。 诸 葛 半世驱驰不惜身,一心只为对隆中。大星憾落中军帐,浊泪空流老英雄。举国恸哭皆缟素,宿敌慨叹掩悲容。无情最是刘阿斗,却道何尝有卧龙? 2、小试牛刀 根据自己的见闻或经历,以诸葛亮相关事迹为素材,选择一个角度,
8、尝试创作一首古诗抒发某种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 蜀相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一定的古诗格律知识,掌握七言律诗的诵读方法,丰富传统文化积累。2、把握重点词句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3、了解杜甫生平和时代背景,学会使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过程与方法:1、通过文本细读方法探究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讨论、展示和点拨的方法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3、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知人论世”的理解,进而学会“以意逆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杜甫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
9、的偶像崇拜意识,进而形成高尚优秀的思想品质。 2、激发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杜甫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准确掌握杜甫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2、掌握“知人论世”的相关理论,并熟练地应用到“以意逆志”的过程中。第一课时1、 导入: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以上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今天让我们走进蜀相,了解诸葛亮在杜甫的笔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二、自主学习1、熟读成诵,把握本诗格律与节奏。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
10、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示:(1)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2)本诗属于首句入韵仄起式。韵脚为:寻森音心襟。 (3)七言的节拍为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若为平声,读时可以适当延长声音,是仄声则作短暂停顿,这样就会有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效果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三顾频烦天下计:犹“频繁”,多次的意思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开创。济,扶助 长使英雄泪满襟:长
11、久地3、结合导学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合作交流,课堂探究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诸葛亮一生中最让你敬服的三件事,并说明原因: 2、杜甫蜀相中精选了诸葛亮的哪几件事?3、比较一下你的选择和杜甫的异同,试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4、分析蜀相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1、 成果展示,交流研讨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诸葛亮一生中最让你敬服的三件事:(略)2、杜甫蜀相中精选了诸葛亮的哪几件事? 明确:三顾茅庐隆重对策开济两朝出师伐魏病逝军中3、比较一下你的选择和杜甫的异同,试试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明确:“诗言志”,“言为心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无法掩盖,总会通过外在的表现而流露出来。
12、杜甫舍弃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舍弃了他的用兵如神等事例,而精心选择了以上事例。这和杜甫自身经历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应该立足于文本进行细读,引导学生从这个方面入手。 挑选的事例涉及到的两个层面: “三顾频烦天下计”是从明君的角度来说,刘备慧眼识英雄,三顾茅庐,赤诚相待,从而得到了诸葛亮的倾心辅佐。这时刘备才得以结束自己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狼狈处境,进而开创了蜀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业,从此正式踏上了三国争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因此刘备的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是诸葛亮能够建立丰功伟绩、一展抱负的重要条件。“两朝开济老臣心”是从贤臣的角度来说,诸葛亮深得刘备信任(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种信任始终不
13、渝(托孤重臣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为报答知遇之恩,便“许先帝以驱驰”。一生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前出师表)为己任,竭忠尽智,尽情地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天命难违(生老病死无法抗拒,非人力所为)“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年仅五十四就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真正的践行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的承诺。君臣二人共同成就了历史上“圣君贤相”的千古佳话而使后人羡慕不已,同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与悲剧也引起了无数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强烈共鸣,“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显示出了其强大的感染力。 诸葛亮 杜甫三顾茅庐 幸遇明主 生不逢时隆中对策
14、赏识信任(27) 半世飘零(48)开济两朝 建功立业 潦倒失意 出师伐魏 施展抱负 怀才不遇病逝军中 鞠躬尽瘁 报国无门共同之处:大业未成,壮志难酬,抱恨终生所以我们看出,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事迹是经过精挑细选、精心取舍的。是时刻把自己与诸葛亮进行对照的。是偶然的吗?是随意的一种游山玩水吗?还是突然的心血来潮?不是。为什么?“寻”是一个佐证。寻找,是一种刻意,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也就是说,拜谒诸葛亮是“蓄谋已久”的,是杜甫的一个夙愿。杜甫的诗集中写到诸葛亮的诗篇有二十多篇,这样的“殊荣”除诸葛亮之外再无第二人,这种现象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也是很难见到的,因此杜甫一生都有“诸葛亮情结”)。为什么
15、杜甫对诸葛亮如此情有独钟?因为诸葛亮的这些事迹和杜甫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触碰到了自己隐痛和苦衷。当然并不是他们的经历全都相反,也有相似之处,就是大家刚才忽略了的“病逝军中”这一环节,同样都是大业未成、壮志未酬的悲剧结局,也引起了他感情上强烈的共鸣。“英雄”指的是谁?不仅仅是诸葛亮,还有杜甫,还有一切像他们那样壮志未酬的英雄们。这样悲剧的英雄,失败了的英雄太多太多。因毕竟,能够像刘备诸葛亮那样缔造“圣君贤相”这样千古佳话的君臣屈指可数。所以这一句道尽了千百年来所有胸怀壮志却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辛酸与悲愤。因此这一句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穿越千百年之后,仍然能让很多人扼腕长叹,同声一哭。4、
16、分析蜀相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归纳主旨,总结方法1、归纳本诗的主旨:作者通过对武侯祠的拜谒,概括了诸葛亮幸遇明主、建功立业、病逝军中的一生,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忠贞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表达了渴望受到重用、一展抱负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方法总结: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作者的自身的经历,深入到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当中,即本单元一开始“赏析指导”要求大家掌握的“知人论世”的方法从而达到“以意逆志”目的。3、 学以致用,小试牛刀1、请分析以下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读诸葛武侯传书赠长安崔少府李 白汉道昔云季
17、,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卧龙得孔明。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注:此诗写于作者寓居长安求官时期。 明确:此诗写了李白读诸葛亮传后的感慨:赞述了诸葛亮由一介布衣得到刘备赏识,君臣相合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与赞美,希望像诸葛亮那样建功立业,联系历史管鲍的故事,抒发了作者迫切希望能得到友人的举荐而一展抱负的愿望。诸 葛乡有不孝者,拒不养其父,并称,自此断绝父子情义。余闻其事时,适读武侯传,故诗而叹之。半世驱驰不惜身,一心只为对隆中。大星憾落中军帐,浊泪空流老英雄。举国恸哭皆缟素,宿敌慨叹亦悲
18、容。无情最是刘阿斗,却道何尝有卧龙?明确:这首诗为作者自作诗,作于2014年暑假期间,创作动机如小序中交代。本诗写了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获得了所有人的崇敬爱戴,可是后主刘禅反而将诸葛亮的功绩全部抹杀的可耻行为,实则批判了对父母不孝的丑恶现象,谴责了一些人不知感恩、忘恩负义的无耻行径。提示学生在课后可以依据诗词格律常识判断颔联中不合格律的地方,研讨并提出改进办法。2、根据自己的见闻或经历,以诸葛亮相关事迹为素材,选择一个角度,尝试创作一首古诗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板书设计:以意逆志人 知蜀 相 杜 甫三顾茅庐 幸遇明主 生不逢时论 隆中对策 赏识信任(27) 半世飘零(48)世界两朝开济
19、 建功立业 穷困潦倒病逝军中 鞠躬尽瘁 报国无门第三部分 蜀相说课稿一、 说理念1、教 :(1)依据“认知冲突”理论设置有趣的任务,引起学生主动阅读和探究的冲动。(2)依据“文本细读”理论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精细研读,探究作品深层意蕴。2、学:(1)建构主义学习法;在阅读中根据创设的情境与自己的理解对文本的意蕴进行探究和富有创意的文本建构。(2)知行合一学习法。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掌握欣赏古诗技巧,并能在学习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注释:(1)所谓认知冲突指的是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概念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对立,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设置认
20、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2)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以文本为中心。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其他的都不足为据。第二,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
21、义。二、 说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选修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着眼于鉴赏和陶冶。因此通过对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学习,通过古代诗歌散文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的能力:1、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点体现在第一课时中“自主学习”的环节中。2、学会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3、能积极而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4、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上三点体现在第一课时的“合作探究”,第二课时的“成果展示,交流研讨”的环节中。5、具备一定的古诗文的创作能力。这一点体
22、现在第二课时最后一个环节“牛刀小试”中。三、 说课程及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总共六个单元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每个单元课文又分为四部分:理论学习、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这样编排符合活学会用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材编者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良苦用心,是一种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有效途径。 蜀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篇课文。第一单元要求掌握的理论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把握字词含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探究、追溯作品作者的原意,甚至得出带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知人论世” 指的是我们在欣赏解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辽宁省海城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 (含答案)
- 建瓯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 山东省五年高考语文考题汇编-作文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担保合同的种类有哪几种2024年
- 劳动协议书范文2024年
- 保密性档案管理条款
- 肉类产品购销合同样本
- 快递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廉洁提醒谈话记录表 (空表)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解读急性胰腺炎外科诊治现状与进展
- 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三字经注解备要(清)贺兴思撰
- 互联网医院功能说明-版
- 【深信服】大云云计算PT2认证考试(重点)复习题库(含答案)
- Rexroth (博世力士乐)VFC 36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学习研讨
- 心脏骤停急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