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电源征求意见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_第1页
数据电源征求意见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_第2页
数据电源征求意见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_第3页
数据电源征求意见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_第4页
数据电源征求意见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D/T ××××××××YD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实施××××-××-××发布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Power Supply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标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6/11)YD/T XXXX- XXXX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1YD/T XXXX- XXXX目 次前 言I

2、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定义34 供电方式分类34.1 -48V直流供电系统34.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35 技术要求45.1 总要求45.2 -48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45.3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技术要求56 结构形式56.1 -48V直流供电方式结构形式56.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结构形式57 供电方式的选择78 系统配置要求78.1 直流供电系统配置要求78.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配置要求7附录A9附录B10B.1 配置要求10II前 言本标准是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的行业标准。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统一。1. YD/T 731-2002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

3、2. 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3. YD/T 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资料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柯媛华、王殿魁、刘宝庆、赖世能、侯福平、熊兰英、陈波、周亦君、陈成辉。YD/T XXXX- XXXX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的定义、分类、系统组成、技术及系统配置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各

4、类数据通信设备对交、直流电源的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下一代网络用电源系统也可参照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983-1998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YD/T 1095-2000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GB 17625.1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

5、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3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 供给数据通信设备用电的电源系统称为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分为-48V直流供电系统和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两种供电方式。3.2 降低性能工作电压是指在这样的电压范围内,数据通信设备应正常运行,但设备性能可能会降低。3.3 不工作电压不工作电压是指在这样的电压范围内,数据通信设备不工作,也不产生损坏。即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供电系统所产生的一定范围内的低电压或高电压不致损坏数据通信设备。4 供电方式分类数据通信用电源系统可分为-48V直流供电系统和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两种供电方式。4.1 -48V直流供电系统数据通信用

6、-48V直流供电系统由交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直流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组成。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4.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数据通信用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由UPS设备及相应输入输出配电设备组成。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整流器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整流器负载交流电源交流电源交流电源蓄电池蓄电池负载+3.3V+5V-12V电源侧负载侧图1 直流供电系统模型图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模型+3.3V+5V-12V电源侧负载侧5 技术要求5.1 总要求5.1.1 电磁兼容辐射骚扰限值:应符合YD/T 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表4中A级的要求。传导骚扰限值:电源端口应符合YD/T 983-

7、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表2中A级的要求。5.2 -48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5.2.1 数据通信机房内每一个数据通信设备机架的直流输入端子处电压范围如表1所列。表1 数据通信设备电源输入端子处的电压范围额定工作电压-48 VDC最高工作电压-57 VDC最低工作电压-40 VDC降低性能工作电压-40 VDC -44 VDC不工作电压(不产生设备损坏)0 VDC -40 VDC, -57 VDC -60 VDC5.2.2 -48V直流电源(第一级)输出端子处测量的杂音电压指标: 电话衡重杂音电压: £2mV; 峰一峰值杂音电压: 020MHz,£200

8、 mV; 宽频杂音电压: 34150kHz,£50 mV有效值; 150 kHz30 MHz,£20 mV有效值。 离散频率杂音电压:34150 kHz,£5mV有效值; 150200kHz,£3mV有效值; 200500 kHz,£2mV有效值; 500 kHz30 MHz,£1mV有效值。5.3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技术要求5.3.1 标称电压:220/380 V,三相五线。5.3.2 额定频率:50 Hz。5.3.3 使用交流电的数据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供电电压规定如下:数据通信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数据通信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

9、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十5一10。电源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电源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十10一15。5.3.4 交流电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值的±4,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不应大于5。5.3.5 数据通信供电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应满足GB17625.11998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要求。5.3.6 UPS设备的其余电气性能应至少满足YD/T 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中规定表1电气性能II类技术要求。6 结构形式6.1 -48V直流供电方式结构形式-48V直流供电系统通常的结构形式

10、如下图3所示。图3 -48V直流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6.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结构形式UPS系统结构形式多样,数据机房通常采用以下三种典型的在线式UPS结构形式,分别为:单套n+1并联冗余UPS供电系统、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和双总线UPS供电系统。6.2.1 单套n+1并联冗余UPS供电系统单套n+1并联冗余UPS供电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图4 单套n+1并联冗余UPS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6.2.2 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如图5所示。图5 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6.2.3 双总线UPS供电系统双总线UPS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

11、如图6所示。图6 双总线UPS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7 供电方式的选择核心层和汇接层数据通信设备用在机房中时,通常采用-48V直流供电方式;接入层数据通信设备用在机房中时,通常采用交流不间断供电方式。8 系统配置要求8.1 直流供电系统配置要求8.1.1 对于安装多个核心层、汇接层系统的数据通信设备机房,应优先考虑选用多个直流供电系统和多处设置电源设备的方式,即采用分散供电方式。8.1.2 数据机房备用发电机组和蓄电池应按表2配置。表2 数据机房备用发电机组台数和蓄电池放电小时数配置表市电类别项目数据机房一类市电备用发电机组台数1蓄电池总放电小时数1二类市电备用发电机组台数2蓄电池总放电小时数18

12、.1.3 直流配电柜的告警电路应采用可以区分未接负载和熔丝(开关)断路两种不同的情况。8.1.4 对于多电源负载,应尽量做到从直流系统的第一级输出熔断器到数据通信设备的受电端子各自独立。8.2 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配置要求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的配置要求见附录B。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引言近年来我国通信行业数据业务发展迅速,但是数据通信设备的供电问题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技术规范,使得数据通信机房的供电系统在电压等级设置、电源设备性能指标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划,一些数据机房供电制式混乱、供电系统可靠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了以后数据业务的正常发展。本标准的编写正是为了规范数

13、据通信机房电源系统建设,规范各类数据通信设备对交、直流电源的要求。同时,也为下一代网络用电源系统建设提供参照依据。本标准中的数据通信设备是区别于以完成话音通信为主、传统意义上的通信设备而言的,是指完成数据、图像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磁盘阵列等。编写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数据通信设备本身电源结构、对直流供电方式的可行性及交直流供电系统的对比等多方面研究,认为直流供电方式在通信行业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技术成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单的显著优点,可以应用于数据通信设备供电。对应于核心层、汇接层和接入层不同的数据通信设备,也建议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针对直流供电

14、和交流不间断供电这两种不同的供电方式,在数据通信机房电源系统建设时应本着一个机房中尽量统一在一种电压等级供电方式、在一个机房不同分区中尽量统一在一种电压等级供电方式的原则。这种建设方案能够尽可能地实现机房内三线分离、减少事故隐患。附录B(规范性附录)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配置要求B.1 配置要求1) 根据重要程度不同选择系统结构形式。对于非常重要的数据通信机房,通常采用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或双总线UPS供电系统等结构形式;对于一般重要的数据通信机房,通常采用单套n+1并联冗余UPS供电系统的结构形式。2)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和双总线UPS供电系统均由两套UPS子系统组成,每套U

15、PS子系统容量应按照负担所有负载用电配置。3)正常情况下,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和双总线UPS供电系统中的两个UPS子系统应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套子系统故障均不影响另外一套子系统正常供电。4)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和双总线UPS供电系统的输入电源应尽量取自不同的市电电源或同一市电电源的不同变压器输出。5)UPS系统输入回路应避免单点故障。UPS系统整流器和静态旁路的输入开关应尽量接在UPS输入配电系统不同的交流端子上。6)UPS系统输出回路应避免单点故障。UPS系统不应设置总空气断路器输出或通过总并机柜输出,即每台UPS均应直接输出到总的输出配电系统上。7)在完全独立的UPS双

16、电源供电系统中或双总线UPS供电系统中,依据单电源负载的重要程度,可以直接取自一套UPS子系统,也可以从两个UPS子系统中各引一路电源经过负载自动切换开关后接入;双电源负载应分别从两个UPS子系统中各引一路电源接入;三电源负载的两路电源直接从两个UPS子系统中各引一路电源接入,第三路电源从两个UPS子系统中各引一路电源经过负载自动切换开关后接入。如图5、6中所示。8)配置备用发电机组台数和UPS蓄电池放电小时数要求:单套n+1并联冗余UPS供电系统中备用发电机组台数和UPS蓄电池放电总小时数可参照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中表4.2.1中交换局配置。完全独立的UPS双电源供电系统和双总线UPS供电系统中备用发电机组台数和UPS蓄电池放电总小时数可参照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中表4.2.1中通信枢纽楼配置。9)大容量UPS后备蓄电池组宜选择单体端电压为 2V 的蓄电池组。10)UPS系统的设备配置应考虑终期负荷,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