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成文军 王孟获摘 要:为加快推进蒲城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根据省中医药战略规划工作安排,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药产业发展调查摸底,掌握全县中药材分布、发展和中药企业发展现状。关键词:蒲城县;中药材;发展蒲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东經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东西长52.8km,南北宽47km,总面积1584 km2,属于渭河平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雨量553mm,属暖温带大陆

2、性半干旱气候。一、蒲城县中药材种类及分布调研小组通过对蒲城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药材种植户、药材收购商等多方位的调查走访,基本情况如下:截至2019年10月,蒲城县人工种植及野生的中药材种类分别有黄芩,金银花,牛蒡子,苦参,柴胡,丹参,枸杞,丹皮,沙苑籽,土贝母,黄芪,牡丹,白蒺藜,白蒺藜全草,菊花等33个类别。其中黄芩、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苦参、牛蒡子次之,其他中药材规模很小,且分布零散。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旱塬,以罕井镇、桥陵镇、尧山镇为主要种植区。北部旱塬区属北山褶皱断裂带,属于平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川、原、沟、坡齐备,山、丘、洼地皆有,海拔高度3451282m,

3、是我县主要中药材的优生区域。二、蒲城县主要药材的发展现状(一)、【黄芩】大宗常用中药材,黄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能。在蒲城主要分布在北部罕井、东党、上王、洛滨,中西部的赵山、坡头、大孔等地。全县种植面积约5-6万亩,是蒲城最大的药材种类,以罕井镇南白堤、北白堤、武仪、唐王,桥陵镇赵山、坡头等村为核心种植区,向周边辐射带动发展。1、生产现状:黄芩在我县种植已有十余年,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模式与经验,生产管理简单粗放,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合作社给种植户统一提供种子,肥料,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统一回收产品,提供购销服务。黄芩种植、采收均为人工与机械混合参与,采收时均为机械出药,人

4、工捡拾,采收效率每小时一亩地。黄芩是我县发展早,面积大,生产技术成熟的中药材种类。2、收益情况:农户种植黄芩,每亩种子、肥料、人工、机械、除草、田间管理等生产投入共计800-900元,亩产量约1000kg-1500kg,当前市场鲜货收购价7-8元/kg,亩均纯利润7000-9000元/亩,近三年平均收购价7.5元,市场价格稳定,供需平衡。如遇价格走低,可进行仓储以待来年价格走高时出售,保证种植收益的最大化。3、组织化发展:黄芩在蒲城县的发展已有十余年,主要生产经营发展模式为“农户+合作社+市场+药企”的形式,以合作社为主,农户、种植大户入股参与经营,合作社收购农户的药材,与药材市场或客商合作,

5、实现药材的销售,为农户赢得收益。其中,参与经营收购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有“蒲城爱民黄芩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蒲城丰山黄芩专业合作社”等,是蒲城县黄芩种植规模和收购量最大的合作社。经渭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鉴定:蒲城本地生产的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为13.4%,高于国家药典规定的最低标准9%,因此,蒲城中北部是黄芩的最佳种植区域。(二)、【金银花】大宗常用中药材,金银花以干燥花蕾或者初开的花入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增强免疫力,止血、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蒲城主要分布在尧山、荆姚、椿林、桥陵等地。全县种植面积1.5万余亩,以尧山镇贝阳村、闫家村,荆姚镇甜水井村、渡米村等为核心种植区,向周边辐射带动发

6、展。1、生产现状:金银花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在尧山镇贝阳村兴起,逐步发展,由于其亩收益相较传统种植业高,因此农户积极性比较高涨。合作社给农户统一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栽培指导,统一收购,并且在林坡地带还能享受到退耕还林项目补贴每年200-300元,节省投资。近两年来,以尧山镇为中心,金银花成为蒲城大力支持发展的扶贫产业,致富产业,是全县各地重点学习的发展榜样。2、收益情况:农户种植金银花,每亩种子、肥料、人工、除草、田间管理等生产投入共计3000-5000元,其中人工费用占比例最大,占整个生产投入费用的60%以上。亩产干花约50kg-70kg,当前市场干货收购价230-240元/kg,亩均纯利

7、润8000-12000元/亩,近三年平均收购价80-100元/kg,市场价格稳定,供需平衡,特别情况下价格强势走高,比如今年的市场收购价居高,是因为其他主产区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了市场供需出现了不平衡。3、组织化发展:金银花在蒲城县的种植发展时间较短,当前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户+合作社+市场”的形式,参与经营收购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有“蒲城县裕康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蒲城富茗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是蒲城县当下快速发展的中药材种类。(三)、【苦参】苦参的干燥根为用药部位,所含有的苦参碱、苦参酮等能提升人体免疫力、抗过敏。主要分布于桥陵镇赵山、义龙村、齐武村,尧山镇闫家、草地等村,全县种植面积

8、约1万余亩,平均亩产1.5-2吨/亩,近三年市场鲜货收购价2元/kg,亩均纯收益1500-2000元/亩,市场价格稳定。参与经营的专业合作社主要有“蒲城丰山黄芩专业合作社”、“蒲城博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三、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药材产业古来有之,但一直以来在蒲城属于小众产业。近十年来发展面积逐年增加,趋向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药材产业呈自发性发展,无政策性引导;药材种植区域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种植户利益无法保障;药材道地性很强,没有形成交易市场等几方面问题。四、中药材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意见1、政府层面牵头,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扶贫

9、办等相关部门呼吁把药材提到支柱产业地位,所以从政策层面讲建议以政府为主导,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合理规划布局,宏观引导蒲城县中药材产业的生产和发展。利用药材在蒲城的地域优势及所表现出来的道地性,建设与药企对接的药材生产基地,因地制宜的发展药材产业,继而扩展蒲城药材发展的有利局面。2、完善产业链,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建议按照行业标准,根据gap(良好农业规范)要求,从政府高度加大对生产、销售和初加工等环节的投入,逐步改变传统小农经营模式,向专业化种植经营模式转变,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人工栽培,引进和培育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建设一定数量的中药材晾晒场地、库房、初加工等配套设施,以减少销售环节,提升中药材药用含量和品质,增加农户种植效益。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地道药材提升竞争力,坚持走道地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3、强化品牌影响力,搞活中药材产业发展市场多年来蒲城的黄芩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且黄芩苷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建议政府层面应高度重视,以此为突破口发展蒲城的中药材产业,以中北部罕井镇为核心,建立健全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做大做强种植、收购、销售、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