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要求1.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身居他乡、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2.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3. 能借助注释阅读另一首思乡的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借助课文内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身居他乡、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三课时。1每逢佳节倍思亲2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 15 岁那年 ,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句导读 :写王维离家已有两年,独自一人作客他乡,忍受着孤寂。 这句话表明了什么?3段导读 :交代了人物、地点。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你了解重阳节吗?一大早 ,大街上便热闹起来。
2、人们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句导读 :“扶老携幼”“兴高采烈”两个词表现出九九重阳节这天大街上的“热闹”情景。朗读时也要读出王维的思乡情。4 这种情况使王维有什么感受?段导读 :重阳节到了 ,王维在异乡思念亲人。王维想 ,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 ,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zh )萸 (y ),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5为什么要头插茱萸?“总要” “手挽着手”表达了王维怎样的感情?大家欢聚知识点详解? 京城 ,即国都 ,首都。? 长安 ,在今陕西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处境,突出了独居的时间长
3、。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 ,天高气爽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效果。王维心中更加凄凉,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旧时在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儿的植物,据说重阳节登高时将它插在头上,可以避邪。“总要”“手挽着手”表达了王维与兄弟们浓厚的感情。既表达了王维对过去与家人一起欢度节日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一起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
4、,西望长安 ,思念着我呢。王维的回忆和想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段导读 :王维的回忆和想象。第一部分 (第 13 自然段 ):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地介绍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6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用词自然却又极为凝练,表现在哪里 ?第二部分 (第 4 自然段 ):王维真情流露,在重阳佳节思亲的情境下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初读课文 ,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3. 理解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后词语的意思。生字卡片 ,词语卡片。一导
5、入新课同学们 ,中国有许多民俗节日,像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春节,等等。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因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情景。二揭示课文题目 ,释题1. 板书课文题目:每逢佳节倍思亲2. 解释题意。(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的诗句。诗句的意思是 :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重点句解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一个“独”字,两个“异”字 ,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达了出来 ,同时透露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一个“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许多
6、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天各一方 :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距遥远,很难相见。(2)简介诗的作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山西人。三初读课文 ,读准生字的读音1. 自读课文 ,读顺课文。2. 检查学习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逢(f n ) 维(w i) 街(ji ) 插(ch ) 挽(w n) 绪(x )(2)指名认读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形近字比较:峰一逢晚一挽唯一维组词扩展:街:街道街市 插:插手倒插 绪:情绪思绪3. 读一读本课的词语。(1)电脑屏幕显示词语。佳节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远眺欢聚独在异乡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思念(2)指名读 ,
7、轮流读 ,齐读。4. 结合课文 ,理解词义。茱萸 :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天各一方 :指彼此相隔遥远,难以相见。思绪万千 :想法很多。四、指导书写 (在田字格中进行 )1. 提示要点。携:十三笔写成,倒数第二笔是横折折钩,最后一笔是撇。2. 示范书写。3. 学生仿写。 (教师巡视 )2每逢佳节倍思亲ji b i f xi d n d y 佳倍扶 携登独 异1. 以题入手 ,诗文相融 ,感受诗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题目质疑,以题目为线索,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分层引导学生研读故事。抓住“佳节”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有关词句,
8、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抓住“倍”这个字,引导学生从“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重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句话,扣住“更加”一词,初步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2. 以“为什么王维会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主问题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抓住“15 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通过“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 与“诗境” 对应起来 ,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 ,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多次让学生朗读课题,使他
9、们的理解感受不断深化 ,思想情感不断升华。1. 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逢(f n f n ) 维(w i v i) 街(ji j i ) 插(c ch ) 挽(m n w n) 绪(x x ) 2. 看拼音写词语。ji b i f xi d n d y(佳)节加 (倍)(扶)持提(携)(登)高(独)自(异)乡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身居他乡,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一细读课文1. 范读课文。2. 分自然段讲读。(1)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 )说了什么 ?小结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讲
10、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 岁离家 ,到京城已有两年了。齐读第一自然段。(2)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四句 )前三句说了什么?从哪儿看出重阳节是一个佳节?(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很热闹,人们去登高游玩。)理解 :扶老携幼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王维看了有什么感受?(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过渡 :王维主要思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哪些事?请读第三自然段。(3)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 )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兄弟们插茱萸 ,登高。 )a. 讲述
11、:我们知道茱萸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古人重阳节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压邪。这两句话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景。b. 问:王维除了想到这些,还想到了什么?齐读第三、四句话。a. 理解 :天各一方 (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b.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有些想法省去不说了。)c. 讲述 :大家想一想 ,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切呀!他既想到了往日,又想到了今日 ;既想到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这真是表现出“倍思亲”的思想感情。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感情。范读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渡 :王维是怎
12、样表达自己思念家人的感情的呢?好,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 这一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思绪万千” 是什么意思 ?(思绪万千是想法很多的意思。)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 幻灯片显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的内容。4. 理解。(1)“九月九日”点明了什么?(点明了重阳节 )板书 :重阳节(2)“忆”是什么意思?(指思念。 )(3)提示 :“山东”是指华(hu )山以东王维的家乡,不是今天的山东省。(4)小结 :这首诗是说在重阳节时诗人思念家乡的兄弟们。(5)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孤身一人在他乡客居漂泊,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
13、远的他乡知道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头上插着茱萸远望,但唯独缺少我一个人。(6)齐读第四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 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2. 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3. 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 ) 1. 联系生活 ,展开想象 ,体验诗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重在抒情,所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是学生能动情诵读诗文、理解诗句含义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联系生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孤独在外的寂寞,教师问学
14、生 : “你有没有和王维一样的经历?谈一谈你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提问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帮助学生体验诗情、走入诗人内心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 ,悟得更深。为了使学生体会王维的“思亲”之情,教师可以创设几种特定的情境:如“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大街上”让学生想象大街上热闹的情景 ,而王维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2. 讲写结合 ,训练表达。 由于是由文入诗,文中的意思与诗中的意思大概一致,在学生理解课文中与之相对的诗句后,教师相机安排一个讲写结合的训练。先让学
15、生结合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来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写写每句诗的意思。这一说一写 ,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语言训练的规律。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要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里走一个来回。”“来”就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回”就是从思想内容再到语言文字。前面部分是学习文章引出思乡之情,后面部分讲写结合则是由思乡之情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1. 朗读课文 ,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讲给家人听。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3. 完成课后练习。词语卡片 ,放大的田字格纸板,幻灯片。一检查学习效果1
16、. 指读、抽读、齐读词语卡片。2. 指名读课文。3. 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指导书写1. 幻灯片显示字样2. 告诉学生 :在用钢笔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字形结构,同时注意执笔方法和运笔时笔画的轻重。3. 学生书写 ,老师巡视。三指导造句1. 幻灯片显示课文原句。(1)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2)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3)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2. 理解词义。(1)重阳节 :我国传统节日 ,农历九月初九。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2)兴高采烈 :兴致高 ,情绪热烈。(3)家家户户:每家每户的意思。3. 口头造句。(1)小组内讨论。(2)说给大家
17、听。重阳节到了 ,爷爷和奶奶一起去香山登高。春节到了 ,我和妈妈带着礼物,兴高采烈地去给姥姥拜年。四小练习1. 请将传统节日与传统食品用线连起来。2. 组词。 (幻灯片显示 )(1)多音字组词。(2)形近字组词。(3)同音字组词。学习完课文 ,体会思想感情之后,教师设计了课外延伸这一环节:思乡之人何止王维一人?从古至今只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思念家乡和亲人。请读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一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思乡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最后齐读 ,达到情感共鸣。 以一个思乡主题,引出一组思乡古诗,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同类古诗 ,最后还安排学生搜集其他思乡之情
18、的各种文体的文章,在班上交流 ,使阅读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经典”诗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可以直接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感受古诗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逐渐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用诗文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增加自己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1. 完成书面造句。2. 完成多种形式的组词练习。1. 作者介绍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 画家。字摩诘 ,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人,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兼通音乐,精绘画。北宋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南宗”之祖 ,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2. 才子王维王维出生于官僚家庭,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而且工于草书、 隶书 ,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在仕途上时升时降。晚年隐居终南山。隐居后 ,王维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在大量的田园诗中,充满了他对山水田园的美丽风光以及关中农家生活的歌颂,或大气开阔 ,或幽静恬雅 ,都富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极大。3. 文人画师王维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画家。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华大学《艺术语言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小动物临床用药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数据处理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绵阳市涪城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托克托县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5年初三元月三诊一模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液体乳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策略考核试卷
- 毛皮制品加工行业的品牌战略考核试卷
- 建筑自行车停车设施安装考核试卷
- 航天模型的设计、制作与比赛课件
- 高考倒计时60天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可直接打印
- 机电安装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综合验收记录表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梦想(英语演讲稿)PPT幻灯片课件(PPT 12页)
- 中国联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计划方案
- 法院刑事审判庭速裁庭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
- IEC60335-1(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