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眼针疗法_第1页
临床医学眼针疗法_第2页
临床医学眼针疗法_第3页
临床医学眼针疗法_第4页
临床医学眼针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临床医学眼针疗法临床医学眼针疗法第1页/共69页彭彭静静山山教教授授第2页/共69页眼针眼针疗法疗法第3页/共69页一一 眼针疗法基础眼针疗法基础第4页/共69页(一)眼与经络(一)眼与经络的关系的关系第5页/共69页 中医学说认为中医学说认为,眼与经络眼与经络的关系密切。的关系密切。“十二经脉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共气血皆上注百六十五络,共气血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于目而走空窍。”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均始于眼周围。足太阳膀胱经均始于眼周围。第6页/共69页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太肠经均出于眼周围。经、手阳明

2、太肠经均出于眼周围。 手足六阴经通过经别与眼有手足六阴经通过经别与眼有关联。关联。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阳跷脉、奇经八脉中的任脉、阳跷脉、阴跷脉均终于眼周围阴跷脉均终于眼周围. .第7页/共69页第8页/共69页 八卦以乾坎艮震巽离八卦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种卦象分别代表天坤兑八种卦象分别代表天水山雷风火地泽八种自然水山雷风火地泽八种自然界现象和说明世界的形成界现象和说明世界的形成与变化。与变化。第9页/共69页阴阳为根本阴阳为根本第10页/共69页八八卦卦示示意意图图第11页/共69页( (三三) )眼周穴区的眼周穴区的划分与定位划分与定位第12页/共69页眼周八眼周八区与八区与八卦对应卦对应关

3、系关系(左眼)(左眼)第13页/共69页(四)眼周八区与(四)眼周八区与脏腑的配属关系脏腑的配属关系第14页/共69页n1 1区属金为肺、大肠区区属金为肺、大肠区 n2 2区属水为肾、膀胱区区属水为肾、膀胱区n3 3区属山为上焦区区属山为上焦区 n4 4区属木为肝、胆区区属木为肝、胆区第15页/共69页n5 5区属风为中焦区区属风为中焦区 n6 6区属火为心、小肠区区属火为心、小肠区n7 7区属土为脾、胃区区属土为脾、胃区 n8 8区属泽为下焦区区属泽为下焦区第16页/共69页眼周眼周八区八区与脏与脏腑配腑配属示属示意图意图第17页/共69页 1 1,2 2,4 4,6 6,7 7区各区各两穴

4、为一脏一腑两穴为一脏一腑;3;3,5 5,8 8区各一穴。区各一穴。 总共八区十三穴。总共八区十三穴。第18页/共69页二二 观眼识病观眼识病第19页/共69页(一)眼球结膜(一)眼球结膜络脉形态络脉形态第20页/共69页1.1.根部根部粗大粗大 -多为多为顽固性顽固性疾病疾病第21页/共69页2.2.曲张曲张-为病为病势重势重第22页/共69页3.3.延伸延伸 指一区的络脉延伸到另一指一区的络脉延伸到另一区区第23页/共69页4.4.分岔分岔较多较多 -多为多为病势不病势不稳定,稳定,容易变容易变化化第24页/共69页5.5.隆起隆起一条一条 -多多为六腑为六腑病变病变第25页/共69页6.

5、6.模糊模糊一片一片 -多在多在肝胆区,肝胆区,为肝郁为肝郁气滞。气滞。第26页/共69页7.7.垂露垂露 白睛下端象垂白睛下端象垂着一颗露水一样。着一颗露水一样。 如扣在胃肠区,多为虫如扣在胃肠区,多为虫积;见于其它区,多为有郁积;见于其它区,多为有郁证。证。第27页/共69页垂垂露露第28页/共69页(二)眼球结膜(二)眼球结膜颜色变化颜色变化第29页/共69页1.1.鲜红色鲜红色 多为新发病,属实热证多为新发病,属实热证, ,说明病情正在发展。说明病情正在发展。第30页/共69页2.2.深红色深红色 多为热病多为热病, ,提示病势提示病势加重。加重。第31页/共69页3.3.红中红中带黑

6、带黑 -为热为热病入里。病入里。第32页/共69页4.4.红中带黄红中带黄 为病势减轻。为病势减轻。第33页/共69页5.5.络脉络脉浅淡浅淡 -多为多为气血不气血不足,属足,属虚证、虚证、寒证。寒证。第34页/共69页6.6.络脉络脉暗灰暗灰 -多为多为陈旧病陈旧病灶灶. .颜颜色永不色永不消失。消失。第35页/共69页三、眼针疗法的三、眼针疗法的临床运用临床运用第36页/共69页(一)针刺方式(一)针刺方式第37页/共69页多用多用15mm15mm直径直径0.34mm0.34mm的毫针进针的毫针进针10mm10mm,不作提,不作提插捻转手法,为促进得气,插捻转手法,为促进得气,可做刮柄。可

7、做刮柄。第38页/共69页(二)针刺手法(二)针刺手法第39页/共69页1 1、点刺法、点刺法 在穴位上点刺在穴位上点刺5-5-7 7次,以不出血为度。次,以不出血为度。第40页/共69页2 2、沿皮横刺法、沿皮横刺法 针尖针尖刺入后刺入后, ,针体沿皮针体沿皮下进入达下进入达皮下组织皮下组织, ,不宜再深不宜再深. .第41页/共69页3 3、双刺法、双刺法 刺入一针后刺入一针后, ,可在针可在针旁同一方向再入一针旁同一方向再入一针, ,两两针同刺一穴针同刺一穴, ,以加强疗效以加强疗效. .第42页/共69页双刺双刺法示法示意图意图第43页/共69页4 4、表里合刺法、表里合刺法 两针同刺

8、一穴,一针两针同刺一穴,一针刺于目眶内,另一针刺于刺于目眶内,另一针刺于目眶外,临床疗效更好。目眶外,临床疗效更好。第44页/共69页表里表里合刺合刺法示法示意图意图第45页/共69页5 5、眶内刺法、眶内刺法 垂直刺入眶内,针垂直刺入眶内,针尖偏向眶缘。尖偏向眶缘。第46页/共69页眶眶内内刺刺法法示示意意图图第47页/共69页6 6、缪刺法、缪刺法 同侧穴区治疗无同侧穴区治疗无效,刺于对侧。效,刺于对侧。第48页/共69页7 7、眶内埋针法、眶内埋针法 疗效不巩固时,疗效不巩固时,在相应穴区埋针留针在相应穴区埋针留针1-1-2 2日。日。第49页/共69页眶内埋针法示意图眶内埋针法示意图第

9、50页/共69页8 8、电针法、电针法 疗效疗效不明不明显时,显时,可应可应用电用电针。针。第51页/共69页9 9、压穴法、压穴法 用用针柄针柄或火或火柴棍柴棍按压按压穴区。穴区。第52页/共69页1010、眼针与体针配合、眼针与体针配合 为加强疗效,可配合为加强疗效,可配合体针。体针。第53页/共69页(三)留针时间(三)留针时间 眼针留针以眼针留针以5-155-15分钟分钟为宜。为宜。第54页/共69页(四)取穴原则(四)取穴原则第55页/共69页循径取穴:循径取穴:亦称辨证取穴亦称辨证取穴病位取穴: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定按上、中、下三焦定病位病位看眼取穴:看眼取穴:取在络脉变化明

10、显的取在络脉变化明显的区区第56页/共69页(五)禁忌证(五)禁忌证1 1、躁动不安者、躁动不安者2 2、眼睑肥厚者、眼睑肥厚者3 3、身体震颤不止者、身体震颤不止者第57页/共69页常见病的常见病的眼针治疗眼针治疗第58页/共69页中风偏瘫中风偏瘫双侧上焦、下焦区。双侧上焦、下焦区。眶内刺法。眶内刺法。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眶内刺双下焦区。眶内刺双下焦区。刺完后患者站立活动其腰站。刺完后患者站立活动其腰站。胆石症胆石症观眼取穴:右侧肝胆区观眼取穴:右侧肝胆区刺一针。刺一针。第59页/共69页落枕落枕刺患侧上焦区一针。刺患侧上焦区一针。高血压病高血压病辩证取穴:双侧肝、辩证取穴:双侧肝、胆各一针

11、。胆各一针。牙痛牙痛刺右肺、大肠区、上焦刺右肺、大肠区、上焦各一针。各一针。第60页/共69页肩周炎肩周炎观眼取穴:双上焦区配观眼取穴:双上焦区配双肺、大肠区。双肺、大肠区。胃痛胃痛病位取穴:双上焦区各病位取穴:双上焦区各一针。一针。第61页/共69页n5 5区属风为中焦区区属风为中焦区 n6 6区属火为心、小肠区区属火为心、小肠区n7 7区属土为脾、胃区区属土为脾、胃区 n8 8区属泽为下焦区区属泽为下焦区第62页/共69页6.6.模糊模糊一片一片 -多在多在肝胆区,肝胆区,为肝郁为肝郁气滞。气滞。第63页/共69页(一)针刺方式(一)针刺方式第64页/共69页(二)针刺手法(二)针刺手法第65页/共69页1 1、点刺法、点刺法 在穴位上点刺在穴位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