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蛙泳初级教学中两种方法的比较性实验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曾启芳摘要:在蛙泳初级教学通常采用从分解到完整的教学方法,在从分解到完整的过程中会 采用叠加的累积的方式,会出现两种对基本技术不同的组合:一种顺序是由腿部动作一 臂部动作f臂与呼吸配合f完整配合,另一种是由腿部动作f腿与呼吸配合f僭部动作 一完整配合。木文尝试通过实验手段,对这两种基木动作顺序不同组合的教法进行比较 性的实验研究,以期验证两种教学法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为初学者选择效果较 好的蛙泳入门学习或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蛙泳、教学法、教学、初学者、动作1.前言当今世界游泳运动飞速发展,我国的游泳运动随着这股趋势的快速
2、发展,热爱游泳 和要求参加游泳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带动了我国游泳运动的普及。游泳是一项技术 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教学屮如何能使初学者尽快地掌握游泳技术,教练员除了掌握正 确的游泳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纠止初学者的错谋动作外,还应思考如何根据所教泳式 的特点,把泳式的技术难点简化,对技术重点进行强化,这样才能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 游泳技术。大多数游泳初学者是从蛙泳入门学游泳的,蛙泳的技术结构比较复杂,腿臂动作方 向变化比较多,初学者学起来感到比较费劲,但蛙泳冇一个滑行动作,滑行形成了蛙泳 每一动作周期的间歇阶段,使初学者得以放松,另外蛙泳的呼吸比较简单易学,初学者 在学握了蛙泳技术配合和呼吸动作之
3、后,可以游较长的距离,所以蛙泳是较多初学游 泳者的首选泳式。关于蛙泳初级教学法,我国先后有人采用借助浮具,给初学者外加浮力,以降低初 学者学习难度,加快学习蛙泳的教学方法。也有人釆用“程序教学法”,把蛙泳技术合 理划分成步了,通过教学的反馈作用,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蛙泳技术,这些都 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在对蛙泳入门的各式教学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那种教法, 教学者都是根据游泳动作周期性的特点,釆用从分解到完整的教学方法,首先把蛙泳技 术划分为腿部动作、臂部动作、呼吸动作三个基本部分,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动作后再进 行从部分配合到完整配合的教学。在从分解到完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对基木技术不
4、同 的组合方式:i种顺序是由腿部动作f臂部动作f臂与呼吸配合f完整配合,另一种是 由腿部动作一腿与呼吸配合一臂部动作一完整配合,这两种基木动作顺序不同组合的教 法在效果上是否有不同?就目前而言,尽管在蛙泳教学中这网种教法都较为普遍地被游 泳教师采用,但还没冇人通过实验证明它们z间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因此本人 试图通过实验的手段,对以蛙泳作为入门泳式的两种基木动作不同的配合顺序教学方法 进行比较性的实验研处,以期验证两种教学法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为初学者选 择效果较好的蛙泳入门学习或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2.研究对象和方法2研究方法2.1.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蛙泳教学方面的
5、著作、文献资料,为实验结果提供理论 依据。2丄2配对对比实验法:采用配对对比实验,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基本动作的不同 组合教法对两组学生学习蛙泳的效果有何影响。2.1.3数理统计分析法:通过实验,取得两组学生在学习蛙泳技能中的数据,把数拯作常 规处理,整理和绘制图表,分析和讨论蛙泳基本动作配合的不同教学顺序对初学者学习 蛙泳效杲的影响。2.2研究对象: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小学学生30人,其屮男生为12人,女生为18人,年龄在78 岁,把他们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男生6人,女生9人,两组学生在教学 之前不会游泳,学习起点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教学地点相同,在水深为1米的游泳池 进行教学。两
6、组的教学时间相同,共进行10次课的蛙泳教学,每次课时间为90分钟, 实验过程屮两组分别执行各自的教学进度。3结果与分析3.1实验步骤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屮分别执行各自的教学进度,表一为实验组教学进度 表,表二为对照组教学进度表。表一:实验组教学进度表课次教学内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熟悉水性103蛙泳腿部动作7103蛙腿与呼吸的配合7103蛙泳臂部动作7臂与呼吸的配合52蛙泳完整配合58 10 101.表中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内容占本课的比重,每课以10为单位。i+rv±2.熟悉水性包括:前后行走,原地蹬压,上下跳跃,漂浮,呼吸。表二:对照组教学进度表课次六七八九十-
7、二三四五教学内蓉熟悉水性103蛙泳腿部动作71023蛙泳臂部动作8臂与呼吸的配合72臂与腿的配合852蛙泳完整配合58 10 10备注1. 表中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内容占本课的比重,每课以10为单位。2.熟悉水性包括:前后行走,原地蹬压,上下跳跃,漂浮,呼吸。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次数均为十次课,表一和表二显示,前三次课两组的教学进 度都一样,变化出现在第四、五、六、七、八次课z间,第九、i次课都是蛙泳完整配 合练习。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每次课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本次试验制订了课后的测试 项目(见表三),每次课后都由东城小学体育组的3位教师及施教者进行测验或技评, 然后登记测验成绩,两组的课后测试结
8、果见表四。表三:每课测试指标评分标准表课次项目优良及格不及格1呼吸连续20次以上10次一15次5次一10次5次以下2扶池边蛙 泳腿蹬腿有做两脚外翻,勾脚 尖动作比优做得稍差可以看出有做翻脚动作没有做翻脚动作3扶池边蛙掌握蛙泳腿的连贯动比优做得稍差基本做出勾、 翻、踏,但有错误动作拿握不到蛙泳腿泳腿动作作,动作基本正确的动作要领蹬边后三 次徒手蹬4蛙泳腿测6米以上5米以上4米以上4米以下验课次项目优良及格不及格基本掌握呼吸5游距测验游起来比较轻松,10腿的配合动10米以上,会动作乱,不协调,米以上作,10米以上,做动作10米以下比优稍差 动作不到位,基初步掌握蛙泳没掌握蛙泳手腿 动作,15米以f
9、6游距测验动作标准,15米以上木能做动作,15手腿动作,15米以上米以下7游距测验完全掌握蛙泳的配合 动作(先出手后蹬腿并宜漂)25米以上做完动作没有 做漂的动作,20 米手腿配合不起 来,20米以下体会不到动作要领,20米以下蛙泳手腿完全脱手腿配合节奏性强,手腿有些停掌握不到手腿节,形成了蛙泳的8游距测骑出手蹬腿漂的连贯性顿,连贯不起配合的时机,20分解动作,而不是好,25米来,20米米以卜-连贯动作,20米以下9游距测验30米20-30 米15-20 米15米以下10蛙泳游距40-50 米30-40 米20-30 米20米以下表四:测试结果表及组别 n 优良;不及格最好 最差 平均数 标准
10、差 cv 格1呼吸对照组15643230次4次15.33 次9.370.611实验组1584213()次3次18.73 次8.70.472扶池边蛙对照组154821优不及格良泳腿蹬腿实验组154632优不及格良3扶池边蛙对照组155344优不及格a泳腿动作 蹬边后三实验组对照组157433优6米不及格4米良3.8米2.050.54次徒手蹬150690a蛙泳腿测实验组1526708米4米5米0.260.052验游距测验对照组15136512米5米9.37 米1.7409514米8米10.47 米实验组1543531.630.166游距测验对照组15353418米9米13.93 米2.860.21
11、实验组15533418米11米14.63 米2.21015游距测验对照组15534326米12米20.53 米2.540.127实验组15743126米12米21.33 米2.3901游距测验对照组15643225米15米20.67 米0.560.03825米15米22.07 米实验组158421020.005游距测验对照组15136530米12米19.07 米7.130.379实验组15435330米12米21.4 米4.06081()蛙泳游距对照组15069040米20米29.73 米7.050.24实验组15267050米22米34.4 米8.420.24表五:两组教学效果百分制比较表课
12、 次项冃组别优良及格不及格1呼吸对照组40%27%20%7%实验组53%27%20%13%2扶池边蛙泳腿蹬腿对照组27%53%20%13%实验组27%40%20%7%3扶池边蛙泳腿动作对照组 实验组33%46%20%27%27%20%20%7%4蹬边后三次徒手蹬蛙泳腿对照组040%60%0测验实验组13%40%47%05游距测验对照组7%20%40%33%实验组27%20%33%20%6游距测验对照组20%33%20%27%实验组33%20%20%27%7游距测验对照组33%20%27%20%实验组46%27%20%7%8游距测验对照纟r40%27%20%7%实验组53%27%20%13%9游
13、距测验对照组7%20%40%33%实验组27%20%33%20%10蛙泳游距对照组040%60%0实验组13%40%47%0表六:总体变异系数的测定结果组别cv两组实验结果z 间差杲的概率对照组0.25pw0.05实验组083.2实验结果分析从表四的实验结果看出,两组学生经10次课的教学,最后全部学会了游泳,但显 著性测验统计数据显示:两组实验结果之间差异的概率pw0.05,说明实验组的教学效 果比对照组好。表四的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均人于实验组,说明对 照组的每课测试的结果离散程度比实验组的大。表六总体变界系数的测定结果对照组为 0.25,实验组为0.18,通过对总体变异系数
14、的测定反映出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好于对照组, 这反映了在蛙泳教学中运用实验组的这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冇利于学生更 好地掌握游泳技能。而两种教法在操作屮区别在于实验组学了腿部动作后紧接是腿与呼 吸的配合,并用了浮板作为辅助手段;对照组学了腿部动作后紧接是臂部动作以及臂与呼 吸的配合的教学。从理论上分析,实验教法主耍冇以下的特点:3.2.1实验法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每教一种泳式都是从分解动作教起,我在教学实验中两组主要采用分解教学法,即 先学习腿部动作,再根据各口的教学进度进行各部分的累加学习,最后掌握完整配合动 作。因此在选择分解教学法上两组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累加的顺序有所不同。教学
15、方法包括正确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顺序,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 学顺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作为教师耍探究游泳技 术教学的教学重点所在,探究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授课对象是否合理,能否让学 生“触手能及”,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因此,分解教学法的分解和叠加的顺序很重要, 教师要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出发,全盘考虑到教学的先后顺序,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人 体机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正确地安排教学内容,程序和运动量,由易到难,由浅 入深,逐渐深化,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在已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教材 内容,使课与课z间的教学内容、技术动作的分解与完整连贯性等方面
16、衔接连续,起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防止所授课的内容之间间隔太久而屮断练习,造成初学者已形成的动 作技能易出现的条件反射性联系消退现彖。其小存在的关系很微妙,既可把完整的游泳 技术分解成各部分独立教学,又可分解与完整联合教学,也叮互相交替教学。如果教学 的程序和步骤衔接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出现“一步退后,步步退后”的被动局 面。因此在教法上,每次课练习的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各个击破”, 课与课之间乂存在明显的衔接连续性,衔接好教学的步骤,最终为学生学习学握技能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实验组的教法比较注意在齐教学过程小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 衔接好教学进程和顺序,在学生刚掌握
17、腿部动作就适时地加上浮板这一辅助器材,在有 辅助器材的情况下加上呼吸这一新动作,比较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比较合理地对新i 口 教学内容进行了衔接,降低了新动作的教学的难度,让学生轻松学习游泳,对快速学习、 掌握好游泳的技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22强化和解决了教学的难点蛙泳腿部动作对身体前进和维持身体平衡均起重要作用,其动作的技术结构比较复 杂,动作方向变化比较多,初学者学起來感到比较费劲。曲于受到水环境的影响,呼吸 成了学习每一种泳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在一定动作的配合条件下有节奏地进行。 所以应把腿部动作视为教学重点,所以腿部动作、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都是蛙泳教学的难 点,应始终贯穿教学屮。
18、要解决蛙泳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要突出腿部和呼吸这些基木动作在教学中所占的 比重,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腿部动作的效果和加强呼吸与其它动作的配合。在教学的询 几次课,应保证以腿部的教学内容为主,蛙泳腿部动作的基木功练好了,就可以为下一 步学习划臂和臂腿配合提供有利条件。假如腿部动作还未掌握好,就急于学习配合动作, 势必会造成下肢下沉,增大阻力,也影响腿部动作与其他动作的配合,其结果是欲速不 达。实验组的教法合理性在于,在蛙泳腿部的教学中,它的教学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大, 紧接的新动作:呼吸与腿部动作的配合是在扶板蹬腿的基础上累加的,无形之中在学习新 动作的同吋也练习了腿部动作,从而强化了腿部动作的教学,
19、增加了腿部动作的教学比 例,使该内容应占教学总时数的40%左右。此外,实验组比对照组较早出现呼吸与动作 的配合,在进行强化腿部动作的基础上,加入呼吸的练习,实质也增加了呼吸与腿部动 作配合的教学及学生练习呼吸与腿部动作配合的练习时间。这种教学顺序的安排,可以 使教学内容层与层的衔接出简入繁,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把握住教学的关键步骤,抓住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解决学习的重点问题,使教学能达到较好 的效果。通过教学的实验,也证明这种教学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蛙泳技术动作,只要学 生能掌握好在呼吸与腿的配合屮吸到气,就基本上学会游泳了,最后的考核结果也显示 能通过这一步骤95%以上的学
20、生都能较快地掌握好一次腿,一次臂,一次呼吸的蛙泳配 合技术,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实验组的教学累加顺序可以较好地强化和解决了教学 的难点。3.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冇两种好处,其一是,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能使一个人在学习 过程屮很早地就清楚地了解到他的进步情况。如果一个人用“全部”法学习一篇长的文 选,从头到尾一遍乂一遍地读,可能在继续一段时间后而亳不了解他从中学到了什么东 西,没冇这种了解作为一种动机,学习者就会失去信心,他想他既然没冇进步,就不再 尝试了。如杲分行或分节地学习一篇文选,学习者很快就会知道他的努力的成果。他学 会了两行或一节并能背诵这么多,这种了解是引起动
21、机的一种因索,它能促进一个人的 努力。这可能是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木身具有的最大优点,“全部”法就没有这种好处。 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的第二个优点是,它易于按照各部分的不同难度去改变所用的时间和 力量。当使用“全部”法学习材料吋,在较难的单元尚未完全学会之前,较容易的单元 却大大地学习过度了。实验组在学生刚掌握腿部动作就适时地加上浮板这一辅助器材,在冇辅助器材的情 况下加上呼吸这一新动作,在进行强化腿部动作的基础上,加入呼吸的练习,增加了 呼吸与腿部动作配合的教学及学生练习呼吸与腿部动作配合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冇较为 充分的吋间解决学习的重点问题。通常学生在学会腿和呼吸配合后,扶着板就可以游比 较远的距
22、离了,这样可以让学生比较直接地看到口己的进步,这对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冇很大的帮助。因为当学生在做有效的练习时,英大脑皮层处于一种较适宜的兴奋状态, 这对学习非常有利,练习的效杲也最好。少儿都有一种喜欢和人比的心理,我们就可以 利用这种心理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延长他们的兴奋性。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 大胆勇敢的去做动作,并表扬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不断地进步的同吋, 激发学习游泳的兴趣,在不知疲劳的情况下完成我们的整个教学计划。学生在较适宜的 兴奋状态学习动作,看到效果z后再学习,这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而 使初学者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学会了动作。所以实验组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直接 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一定的兴奋状态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 助于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4 结论与建议4采用腿部动作一腿与呼吸配合一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