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1页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2页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3页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4页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鄂教体艺(2012) 33号各市、州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管理,提 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为科学评 价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依据,我厅制定了湖北省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评价 指标体系),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贯彻执行的有关要求通 知如下:(-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督导和教育质 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建设,严格按照教 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基本标准(教体

2、艺【2008】5号)等有关文件规定,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课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体育教学的保障条件,充分发挥体育与健 康课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品 德的作用。(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定 期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检査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落实 情况,保证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要建立听课、看课、说 课和评课制度,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 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教学质量。要依据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每年组织对辖区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检查 评估,将检查评估结果在辖区内进行公示,促进学校不断完 善教学资源,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与健

3、康课的教 育教学质量。(三)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在全 面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整体质量的同时,以农村学校为重点, 加强对体育教学常规的管理,提倡城镇学校"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帮助农村学校规范体育教学,指导农村教师 提高业务素质,促进城市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均衡配 置,促进本地区所有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要密切配合,共 同抓好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要围绕评价 指标体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技 术能力为重点,制定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的计划,定期举办辖 区内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体育

4、与健康课教学评比、评优和教 学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激励广大 教师开发校本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 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五)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围绕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成长的课程目标,是不断与时俱进,逐步探索,不 断完善的过程。各地在组织实施检查评估过程中,对评价 指标体系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 学研究部门反馈,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有利于促进我省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附件:1、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体系说明2、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

5、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试行)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12月17日附件1: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 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掌 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厅根据教 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x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版),在深入研究和实践,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

6、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 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现就评价指标体系有 关内容说明如下: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 纲要为核心,以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规范体育课堂 教学秩序,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增强体育教 师的专业化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适应于我省中小学课程体系,促进体 育工作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体育教育 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二)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的评价体系,突出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

7、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性质。体现坚持“健康 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 程理念,提高我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整体质量。二、评价依据根据我国有关教育、体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学 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国务院办公 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 见(国办发2012j53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 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鄂发20

8、0810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学校体育管理规章、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基本原则、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育规 律为依据制定评价体系。三、框架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项目与权重、一级指标与分值、二级指标与分值、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五个部分。(-)项目与权重。共设置课程开设管理等三项指标, 确定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基本构成,体现了学校体 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完整过程。一级指标共设置了 组织机构等10项评价指标,涵盖了学校在实施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效果的各项评价要求。二级指 标共设置了管理机构等47项评价指标,涵盖

9、了组织实施体 育教学全过程中各项基本要求的指标。(二)评价内容。根据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共设置了62余项评价内容,将各项评价指标具体细化成为具有操作性的评价内容,即可为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评估学校体育课程教 学质量提供评价内容,也可以为学校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建 设,完善教学管理,建立教学常规,检查授课水平,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三)评估方法。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的评价内 容,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章,在检查评估过程中,采取 “查阅、观摩、评议、测评、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质量的评 价。仁'查阅”:即查看相关文件资料、规章制度、会议记录、 教学文件(教案等x课表、体质测试资料、考核评价

10、记录、 教研计划、听课笔记、活动方案、活动记载、教师教学论文、 教学总结、教师继续教育证、教师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查 器材添置记载、器材借还记载表等书面资料。2."观摩”:即观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体育大课间、课 外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医务室、体育器材室、图书阅览室等。3/评议”:即召集有关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以及随机与干部、教师、学生访谈。4/测评”:即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查若干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体能”进行检测,评价学生基本知识知晓率、运动技能的达成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随机抽 取班级以问卷形式进行学生评教,根据学生满意程度进行评 价。5/评价匕即根据“查阅、观

11、摩、测评、议价'的情况,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分值,计算出体育与 健康教学评价的得分。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 为不合格;6079分为合格;80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 为优秀。四、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所设定的各项评价指标,是评价中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是对学校组织实 施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组织检查评估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依据,适用于全 省全日制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民办中小学校)b五、有下列情形之一,检查评估为不合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不力;2不按规定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学生每天

12、一小时校园体 育锻炼时间不落实,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经费没有保障;3体育教师教学无教案,违背教学常规,出现重大安全 责任事故;4 忽视学生体质健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持续下降。5违反职业道德,体罚伤害学生,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附件2: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试行)项目与权重课程开设管理课堂教学实施40%课程教学质量20%织机构4分程件开保设障7分10分知识技能盼体能发展u满意程度盼 体育行为妁管理机构体育课教师配备(2分)(3分)与培训教硏机构大课间(3分)(1分)(2分)教师待遇医务机构课外休(2分)(1分)育活动器材设施(2分)(3分) 经费保障(2分)1管理制度(

13、2分)课堂结构教学设计(2分)技能测试体能测试休疗行学生休质测试(2分)(1分)教学h标(2分)(2分)(2分)为评教课程实施课前准备教学内容(2分)知识技能体能练习测评(3分)计划(2分)(1分)教材处理(2分)达成度(2分)(2分)单元计划(2分)准备部分教学力法(2分)(4分)体能达成体育行课时计划(2分)(4分)教学纽织(2分)度为教子检杏(2分)基木部分教学评价(2分)(3分)达成度教学总结(1分)(4分)情感教仃(2分)(2分)专题会议(2分)结束部分场地器材(2分)教研活动(3分)(3分)教学过程(2分)理论研究(1分)运幼负荷(2分)1 1标达成(2分)教学技能(2分)教沪特色

14、(1分)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检查学校检查时间得分等级j一项目与权重一级 指标£ 分值二级 指标£分值评价内容查法得分课 程 开 设 管 理 40%组 织 机 构 4分管理 机构 (2分)学校主要领导重视休育工作,确定一名校领导分管体育 与健康教学工作,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管理职能和规章制度健 全(1分)汇、料考资地等 听报查实祭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设有负责体育与健康教学 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1分)教研机构(1分)学校有体冇与健康教研组、备课纟fl等教学教研机构(1 分)医务机构(1分)学校设有医务室,配备有专(兼)职校医或保健教师对 体育与健康教

15、育教学工作实施医务监督(1分)课 程 开 设 7分体育与 健康课 (3分)落实国家关于体育与健康课时开设的规定(小学1至2 年级每周开设4课时,小学3年级至初中3年级每周开设3 课吋,高中每周开设2课时),不挤占、挪用体育与健康课, 遇雨雪天开展健康教育课教学,课程安排上课表(3分)课看、动、动、牛等 、动活案活载师谈 看表活查方查记与座大课间(2分)落实国家、省关于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 规定,每天开展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有方案、 上课表、有记载(2分)课外体 育活动 (2分)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屮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 规定,组织当天没冇体育课的班级,下午集体开

16、展1课时的 课外体育活动,并有方案、上课表、有记载(2分)10分教师配备 与培训 (3分)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牛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规定配 齐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学历、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符合体育 教学要求(2分);学校每年冇计划的安排体育教师接受一定 时间的业务培训或参加县级以上(含县级)的体育与健康教学 观摩、研讨等教学教研活动(1分)师、考查教、材记资 教谈地、续证器置等 与座实察继育查添载料体育教师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工作量计 算等方而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落实体冇教师服装费等 待遇(1分);将体育教帅组织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 会、运动队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纳入教学工作

17、量(1分)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 校体冇设施技术规程及屮小学校体冇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的规定,必配类体育器材配备率达到国家或省体育器材配备 标准(2分);有专门的体冇器材室,有专(兼)职体冇器材 保管员,对体育器材的数量、站种、添置、损耗有记载(1 分)jl学校每年度安排有体育工作的专项经费用于体育(教学) 工作,体冇经费每年在公用经费屮有体现,并逐年增加(1 分);定期对损耗的器材设就进行添置和维修,确保教学需耍 (1分)课 堂 教 学 实 施 40%教 学 管 理 19分管理 制度 (2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制度包括: 体育教研组长、备课组氏、体育

18、教师、体育器材管理员岗位 职责、体育教学常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管理与维修制 度、体育课学牛.管理与安全防范制度、体育档案资料管理制 度等(2分)查看各 种规章 制度、 查体质 测试资 料、查 教学文 件、查 教研活 动方案 和听课 笔记、 查教师 教学论 文、查 会议记 录、实 地查看 体质测 试仪 器、与 师生座 谈、与 有关管 理干部 座谈等体质 测试 (2分)建立国家学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每年按期进 行学生体质健廉测试,向国家、省规范报送测试数据(1分), 能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有记载和统计分析报告(1分)课程实施 计划(2分)根据课程标准和省体冇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 要求,制

19、定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计划包括:对课 程标准和省实施方案的理解、对学校教学现状、课程 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校情分析、对学牛体质状况的分析、 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冃标、实施策略与计划、各水平 和年级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体冇成绩考核评 价内容、方法和标准等(2分)单元 计划 (2分)体育教研组在开学2周前,按照课程标准、省课程 实施方案及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制 订好本学年、本学期各个教学单元的计划(包括-健康教育教 学计划),单元计划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进度 安排、考核内容与方法等(2分)课时计划(2分)体育教师上课1周前完成课吋计划(教案)的设计。

20、教 案包括:课次、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学过程(其中包括内容、时间、练习次数、教学方法手段、 组织与场地、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预计、器材、课示记载等) (2分)教学 检查 (2分)学校教学管理机构,每学期做到开学前、期中、期末对 全体体冇教师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教案及其 执行情况进行查验(2分)教学体育教师每次课后有小结或反思,每学期能定期向学生总结(1分)征求意见,每学期有书面教学总结(1分)专题 会议 (2分)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听体育课不少于4次(1分);学校 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2次研究体育(教学)工作的 专题会议(1分)教研 活动 (3分)体育教研组(

21、备课组)每周至少开展1次集体备课、说课、 听课等教学教研活动(1分);每位体育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 不少于8次(1分);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次体育公开课 或一次健康教育公开课(1分)理论 研究(1分)体育教师耍通过教材研究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口身素质 和教学能力,每个教师须订阅一本冇关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期 刊或教学参考用书,每年要撰写一篇有关教学的研究论文(1 分)教 学 规 范13分课堂 结构(1分)课堂教学结构有准备、慕木和结束三个基本阶段。准备 部分约占总时间的15-20%左右;基木部分约占总时间的 70-75%左右;结束时间约占总时间的10%左右(1分)现场看 课、看 教案、 与师生 座谈

22、、 查器材 借还记 载等课前 准备 (1分)课前,做好场地布迸和器材准备工作,严格进行安全检 查,教师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1分)准备 部分 (4分)开始上课,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 教师端庄进入讲解位置,师生问好,教师做岀勤检杏,对见 习生安排见习任务或适当的教学辅助工作(1分)开课,教师要向学生扼要进行课前讲解,包括本课的教学 内容、主要教学任务、重要教学要求和安全行为规范等(1 分)准备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盂要组织准备活 动,准备活动中既耍有一般的热身性练习,又要有专门的针 对性练习(2分)基本 部分 (4分)课小,教师要坚持教学主导作用,学习新技

23、术时,教师 必须为学生做出示范讲解(2分);学生练习中,教师耍坚持 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评价与教育(2分)结束 部分 (3分)临近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逐渐减小运动强度,必要 时还要做放松性练习,以便让学生的身心趋于平静(1分)进入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对课堂教学的悄况进行总 结,内容有:对本次课教学冃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 学练情况进行点评;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简 要介绍下次课内容;布置适虽的思考性和锻炼性的课外作业 (1分)体育课结束前,师生进行礼节性的道别。教师带领学生-起淸点器材,并收回休育器材室摆放整齐。(1分)教学教案编写规范、图文并茂、结构合理,叙述条理分明,课 堂

24、 教 学 实 施 40%教学效果27分设计 (2分)并与教学进度安排一致(2分)查看教 案、现 场听 课、与 师生座 谈等教学 目标(2分)教学目标完整,体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目标具体, 层次分明,在体现教学目标多元特征的同时,冇所侧重,具 有可操作性;目标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 实际,既能激发学牛学习动机和愿望,经过师牛努力乂具有 达成性(2分)教学 内容 (2分)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符合体育学科性质和特点,教学 内容的呈现科学、有序,有利于体冇知识、运动技能、锻炼 方法的学习及体能增强(2分)教材 处理(2分)教材处理能遵循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突出 重点,分解难

25、点,根据学生的体冇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身 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准确、恰当地 分析、理解、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预期合理,内 在逻辑性强(2分)教学 方法(2分)合理运用讲解、示范教学,加强学法指导,教学方法与 手段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能认真研究教材中的乐 趣要素,在教学中围绕运动的乐趣特点来展开,帮助学牛体 验各项运动的独有乐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2 分)教学 组织(2分)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教学情境,教学纽织形式新 颖,处理好全班活动与小组活动、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关 系,能通过合作教学、自主教学等形式,使体育教学因材施 教、区别对待,体现学

26、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分)教学 评价(2分)合理选用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明确的激励、引导 和启发,指导练习少纠正错误动作有效、得法,保护帮助和 安全措施合理、到位(2分)情感 教育 (2分)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与规范,能 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及时、敏锐地抓住课堂生成的教育 情景,对学生进行体冇道徳、文明行为、集体意识和良好心 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具有较强的课堂掌制能力和教学执行 力(2分)场地 器材 (2分)教学场地的布迸安全、合理,利于教学,便于管理;器 材、教具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创新和运用恰当(2分)教学 过程 (2分)教学过程有序,准备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7、、趣味性和 简便性;基木部分教材的搭配和处理合理,重视课课练的安 排与设计;结束部分有益于学牛调节呼吸、平复心情、拉伸 和放松人肌肉群;课的各部分环环相扌ii、连贯流畅(2分)坯动 负荷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与练习、运动与休息的交替,使运动 负荷和练习密度有合理的量和节奏。平均心率在120145(2分)次/分,全课练习密度达到25%40%, k木部分练习密度达 到 40-50% (2 分)目标 达成 (2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率高,无意外伤害等安全 事件发生;学生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体育知识、运动技能 和方法掌握较好,运动负荷适宜,体能得到较好发展。(2分)教学 技能(2分)教师教态端庄大方,口令清晰、洪亮,讲解简明、生动, 术语运用正确,动作示范规范、位置适宜,课堂教学纟r织和 队伍调动简洁、高效,教学基本功扎实(2分)教学 特色 (1分)教学有特色,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深厚专业素养 和较强的教改意识,教学思路清晰,能表现出自我独特的教 学风格(1分)课 程 教 学 质 量 20%知识 技能 6分技能 测试 (2分)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 的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